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地产大亨-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易大厅里一片愁云惨雾。

看着季覃这一阵子倒霉得哟,吴澄都为他着急上火,一门子心思跑来炒股票,开始股票还俏,连着买了两个星期都买不到。好不容易买到了就遇上这什么限制买入的新政策鬼政策,连着几个星期阴跌不止,愁得季覃连办午托班带小孩这样的招数都想出来了!结果呢,就好像是衰神附体似地,就没好的时候,今天这一根大阴棒砸下来,季覃最开始以买入价三万多块的股票就只值两万七千了,足足亏了四千。

和各种亏了钱就骂娘骂证监会的众多散户相比,季覃显得相当之淡定,脸色可谓波澜不惊,淡定得吴澄几乎要以为小孩儿是不是有些没心没肺,拿着人民币不当钱看。

季覃从吴澄的脸色中猜到了他的想法,也不绕弯子,坦率地说:“豫园的股票亏了我也心疼,不过,现在有了资金,情况又不一样了,在大资金没有介入的时候我倒是宁可它跌跌不休,最好跌掉百分之五十。等我炒完认购证再杀它个回马枪。三十万或者更多的资金一摊平,这点亏损算什么。”

吴澄看着季覃只想苦笑,都亏成这样了季覃还这么自信,还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盲目乐观啊,偏偏自己就跟傻了一样,老大个人了,居然对着一个小孩子言听计从,跟着他上了一条贼船!昨天借贷了那么大一笔钱出来,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按着季覃的计划走了。

吴澄抽着烟想了好一会儿,和季覃商量说:“季覃,我想来想去,觉得股票还是比认购证好,最起码有点保障,股票毕竟是有价的,不像认购证,过期了就一堆废纸,万一……不如这样,咱们把贷来的三十万分两份,一份买认购证,另一份再买点豫园的股票来摊平成本,万一认购证亏了,股票那边好歹能指望指望,不至于都折在认购证上了。”

季覃眼睛微闪一下,笑嘻嘻地说:“现在你终于觉得股票不是唬人的东西了?”

吴澄顺手拍了一下季覃的头,说:“没有,我还是觉得股票唬人,但是,现在出来了个更加唬人的认购证,所以,我现在看着股票能顺眼点了。”

季覃撇嘴说:“在苹果落在牛顿的脑袋上之前它也只是个普通的苹果。呵呵,新时代遍地是金,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了。说起来,你先前不是都被我说动了的吗?怎么现在又吴澄说:“我今天都听见有人在议论这认购证的事情呢,说是由申银、万国、海通三家证券公司牵头,现在三个老总还在讨论,但是,大致的细则已经出来了,说是认购证只面向上海市民无限量发行,一次发行,全年有效,可以多次摇号中签,然后凭中签号购买股票。但是,他们都在议论说,认购证三十块钱一张的价格实在是高得离谱,太不合理了,你想想,现在人均月工资一百块,一张认购证就去脱三分之一,还不是说买到认购证就能买股票的,还要靠中签撞运气。那这个认购证,多了买不起,少了能中上签吗?而且,沪市搞的这认购证的卖出来钱最后都是要捐给社会福利事业的,这可听起来够悬啊,不会是变着法子骗股民的钱吧?”

季覃用笔敲着自己的脑袋,听得一脸认真,先是点头如捣蒜,貌似很赞同吴澄的话,话锋一转,却说:“大众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大众都看得到的机会就不是机会了,有句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要想发财,必须和大众背道而驰。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三十元一张的价格很合理。你想啊,认购证若是定价过于平易近人,比如一两元钱一张,门槛那么低,那不就像买彩票一样?人人都买得起也都会抱着撞运气的心态去买,那必然会导致中签率很低,也就掀不起什么浪花了。就是目前这个价格不高不低,才有大幅涨价的空间。再说了,现在大众都不看好认购证是最好不过了。你想啊,要是大家都认可认购证的好处,万人空巷去抢购的话,我们就没机会了。别说买一万张,就是一张,也买不到,别忘了,认购证必须凭着上海市的居民身份证才可以购买,那样的话,人家自己还要买呢,哪里会把机会让我们?哎,说起来,我们还得找个上海本地人陪着我们去买。”

吴澄又被季覃的一番话鼓动了起来,马上开始想办法,说:“招个人帮忙不是难事,交给我吧。”

吴澄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被季覃洗脑了,之前还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季覃两句,现在倒好,倒是反而给他说得跃跃欲试,恨不能季覃口中念叨着的什么认购证尽快出台,豪赌一把。

第二天是季娟做手术的日子,季覃早就通知了家长们今日因为特别紧要的事情暂停一日托管,故而两人一大早就去了医院陪着,在手术室外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

手术大约进行了三小时,王医生走出来,告诉季覃:“手术很成功,但是治愈情况还要看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与病魔搏斗的意志力了。”

被推回病房后的季娟因为麻醉一直睡着,季覃就和吴澄在一旁守着,直守了三个多小时季娟才醒来,请了医生过来,医生检测了各项身体指标,只说术后情况还可以,病人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季覃和吴澄这才放心地回去。

连续几天季覃和吴澄每天去探视季娟,据医生的话,季娟的恢复情况算是理想的。

季覃有种强烈的感觉,要转运了。

连妈妈的绝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好的兆头啊。

季覃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即将发行的认购证的面市。

认购证这玩意儿,在中国股市也算是几起几落,如果说最开始买认购证的是天才,那么后期追风的就是蠢材了,92年的上海认购证抢购早就了无数的万元户百万元户,但是,在后来的股市里也有很多人因为不合时宜地炒作认购证而亏得精光。

如果历史的轨迹不改变,这一次的认购证发行将是遭遇寒流,几乎无人问津,要靠负责承售的证券所和工商银行网点拼命兜售。

三日后,认购证开始发行,果然如季覃记忆中的一模一样,门口罗雀,几乎没人去买。

这边,吴澄和一个也是二十岁左右年龄的邻居套上近乎,给了这哥们一包烟,就顺利地说服此人帮忙买认购证。

邻居叫张明,是个待业青年,听说吴澄和季覃两个人要买认购证,意外中还有些惊喜,连忙说:“你们真要去买这东西?那可算是找对人了!我的一个表哥就在工商银行当柜台组长,他身上还背着上面压下来的任务叫帮忙推销这个什么认购证。嗐,这玩意儿根本没人买,可把我表哥愁坏了,完不成任务上面要批评他业务能力不强的啊。你们实在要买,就去我表哥那边买吧,算是照顾照顾他。”

说着,张明又压低了声音,说:“说起来,银行说推销出去还有提成的,你们在我表哥那里买,我表哥也不亏你们,把提成给你们得了,他就图个完成任务,成不?”

不过,张明留了个心眼,银行那边定下的奖励提成是每一张三毛钱,张明就给他们说一毛钱,心里盘算着,自己带了两个冤大头去给表哥完成任务,还帮他挣钱呢,表哥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分一毛钱的提成给自己啊?

季覃和吴澄是无所谓的,到哪里买还不是一样,听说张明的表哥那里有优惠那感情好,省了一千块呢,两人就跟着张明去了他表哥工作的银行。

张明的表哥听说居然有人找上门来买这个滞销货,简直喜出望外,热情地将季覃和吴澄迎入侧边的一间办公室,还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香茶,满面笑容地接待他们,说了半天的客气话才问:“你们买多少?”

在张明和他表哥的猜测中,吴澄和季覃这么找人帮忙,劳神费力地买这个,应该不会一张两张地买吧,没准买个一本,也就是一百张,每一张银行给三毛钱的提成,少收他们一毛钱就是二毛钱,那也能得二十块钱的提成,一人十块也不错啊,可以买一件羊毛背心了。

谁知道那长得高高个子的年轻人张嘴就是一句:“先来一百本吧。”

张明和他表哥简直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什么?!!!你要多少?!!!”

张明的表哥以为吴澄口误了,轻言细语地解释说:“您是不是弄错了?一本呢,是一百张,其实您是要买一百张吧,那只能算一本。”

吴澄也很想收回刚才那句豪言啊,奈何季覃就在他旁边鼓捣着他,他只好又斩钉截铁地重复一句:“不,我要的就是一百本,就是,一万张、认购证!”

说着,吴澄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牛皮口袋,打开来,里面是满满的钱。

那表哥呆了一呆,随即如同二八少女一般绽开了灿烂到耀眼的笑容:尼玛一万张啊老子没听错吧,也就是说,我和表弟能各得一千块钱的提成了?

表哥激动得几乎走路都要同手同脚了,马上说:“那二位稍等,我叫几个同事过来一起办理。”

表哥生怕两人反悔,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叫了几个同事进来帮忙点钱,一一清点了钱数无误后,一百本认购证就整整齐齐地摞在吴澄和季覃的面前了。

吴澄和季覃走出了银行,吴澄叹了口气,说:“刚才我感觉我是他们的上帝,一掷千金的感觉真好啊。”

季覃紧紧地牵着他的手,说:“他们有提成拿呗,所以,看我们的眼神像我们是傻老帽,活雷锋。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哪有什么活雷锋啊,更不会有亏了自己,成全别人的傻老帽。我们,只是我们自己的上帝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订阅好少,曙哩哩,据说一章字数太多价格太高把小伙伴吓跑了?好吧,我错了,今天给大家少上点菜。下一更正在赶写中,题目是,爽感的部分终于要来了,真不容易啊。

第25章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季覃虽然心里有七八成的把握,但是,到底是借着贷款砸了那么多钱进去,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现在索性连股票都懒得看了,只关注认购证的动向。

先知先觉的季覃都手里捏着一把汗,更别说本来就在心里犯嘀咕的吴澄了,不过,事已至此,紧张也好乐观也好,总之都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吴澄觉得应该拿出气概来,天塌下来当被盖,就算亏了又如何,总能想出办法来的。

吴澄给季覃买了个随身听,说:“闲着的时候听听音乐吧,别想太多。东想西想,吃了不长,看你那个儿老不长,还瘦得跟颗豆芽菜似地,就是想钱想得太多了。”

季覃不满地说:“谁说我没长?我昨天才量过身高的,比来上海之前足足长高了两厘米。我瘦,那是因为长个儿要抽条。”

吴澄也懒得跟他争,两人一人戴着一个耳塞听着流行歌曲,从童安格到罗大佑,悠扬而韵律的歌声驱散了心里疑xz虑的乌云,不禁相视一笑,直至听到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歌手磁性的声音静静地吟唱着:“……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尽管各自原因不同,不幸之处却是相似的,可以说,吴澄和季覃的家庭都是残缺的,对完整家庭的渴望无法向他人启齿,唯有深埋在心底,此时却被这一首歌触动:家的温暖看似平实,却偏偏有个可怜的我,遥遥地站在家的彼端,默默羡慕着别人家的父慈母爱,其乐融融……

季覃听得有些心情萧瑟,闷声说:“我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呢。”

睡到半夜,吴澄模模糊糊地听见季覃好像“啊!”地叫了一声,睁开眼睛一看,季覃弓着身体,嘴里还在吸着气,似乎很苦痛的样子,吓了吴澄一跳,还以为他怎么了,忙一把掀开自己身上的被子,翻到季覃身边,焦急地问:“覃覃,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季覃口中吸着气,说:“腿抽筋了,疼……”

吴澄听了原来是这小毛病,一下子放了心,说:“腿抽筋了?这个好办,我来。”

吴澄将季覃的被子推开,抱住他抽筋的那一条小腿,把住大脚趾用力往反方向扳。

大脚趾遽然被掰得几乎直立起来,季覃不禁“哎哟哟”地叫了几声,却感觉这办法虽然粗鲁,却很有效果,很快季覃就缓过劲儿来了,那种小腿肌肉几乎板结的疼痛感顿时消了大半,季覃开始自己试着蹬一下小腿,却因为动作猛了点,又倒在床铺上。

吴澄又接着像刚才那样如法炮制,扳住他的大脚趾用力。等季覃好些了,吴澄便不许他乱挥动胳膊腿儿,自己将手掌搓得温热,然后顺着他的小腿捏揉顺筋,不轻不重地按摩着,感觉到他小腿上硬硬的肌肉渐渐地松弛了下来,问:“好了吗?你现在可以自己屈伸一下,感觉没再抽筋了吧?”

季覃略微屈直了一下腿,确实好多了,便点点头,说:“好了。”

两人又各自睡下。

结果这个晚上注定是多事之秋,大约一个小时后,季覃另一条腿又抽筋了,于是,又折腾了一次。

一晚上来这么两次,季覃不仅是睡不着了,还疑心疑鬼地说:“我不会是得了什么怪病吧?怎么老是腿抽筋啊?”

吴澄也没睡着,听了这话,呵呵一笑,说:“哎哟,你这毛病可是病入膏肓,没治了。”

季覃恼怒地说:“那你还笑?”

吴澄不再胡扯,告诉他说:“看来你昨晚上说得没错,还真是在长个呢,我和你一般大的时候也这样。身体里面的骨骼在抽条,长得比肌肉的生长速度快,就容易抽筋啊生长痛啊什么的,你又这么瘦,就更加容易抽筋了,没事儿,不用治,过一段时间就好。”

季覃这才放了心。

吴澄说:“不过呢,还是有些钙质流失吧。你这年纪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段时间东颠西跑地营养跟不上,加上天气冷了,就容易抽筋。明天开始每天买点大骨头炖汤喝,早上多喝点牛奶,平时注意保暖,出门的时候多穿一条秋裤,就自然痊愈了。”

季覃“哦”了一声,忽然说:“外面的风好大,刮得乌拉乌拉的”。

可不是吗?天气日渐严寒,今夜又起风了,季覃睡的一侧正好临近窗户,此时可以清晰地听见风刮起时摇动窗棂的声音。

吴澄忙说:“你睡的那边有点冷是吧?难怪半夜腿抽筋,来和我一起睡吧。”

季覃想起上次的事情,脸莫名地红了,正推说着:“不用了,再有两三个小时就天亮了……”被子被打开,吴澄有力的手臂一舒,季覃的半个身子就靠在他怀里了。

吴澄的体温似乎比较高,季覃感觉自己跟抱着个大热水袋似地,躺在他的臂弯里,周身都暖洋洋的,一直以来焦虑的心情渐渐地松弛下来,季覃沉沉睡去,醒来时居然破天荒地比吴澄还晚起,他不会做饭,就跑出去买来的豆浆油条,两人一起吃了,再去证券交易所看看股票,听听风向。

终于,为期十日的认购证发行落下了帷幕。

距后来的官方统计,这一次的面向上海市民的认购证销售共计售出207万张,柜台销售从来没有出现过排队拥买的盛况,但也没有冷场以至于完全销不出去,一句话概括:不温不火。

紧跟着没多久,海通证券公司老总上电视节目做访谈,意气风发地透露沪市本年度将迎来一次极有力度的扩容,新发行的股票估计可能会超过五十只以上。

此次访谈节目如一颗石子被投入平静的湖面,瞬时激起浪花无数。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当然算是个很大的利好,前期因为股票少购买者多而引发市场投机炒作,被证监会想方设法予以调整,出台了诸多并不太适宜的政策,人为地拖住了沪市发展的脚步。现在加速实行市场扩容和增加股票品种,相当于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有利于沪市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