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顾曲周郎-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眉间渐渐拧成一个浅浅的川字,目光恳切的看向周瑜,缓缓说出那早已打好的腹稿,“将军听我说,这不是篡逆,这恰恰是为了我父兄大业着想。”眼帘微垂,声音中带了一丝无奈,“我年幼稚嫩,不能服众,而公瑾兄长你文武超群,又久战沙场,在江东文武中,你是最有威望的大将军,由你来执掌江东,才能使满朝文武拜服,光大祖业。”
  周瑜踉跄的后退一步,好像不认识眼前的人了,看着曾经天真无邪总是跟在他与孙策身后的弟弟此时不着痕迹小心翼翼的试探,心中的悲伤渐渐被凉意所覆盖,沉默半响,面容不由的冷峻了几分,“那么,敢问少主你呢?你又做什么?”
  孙权不由自主的避开他那洞悉明白的眼神,双眉越皱越紧,语气却更加低微道:“我愿做将军手下一长史,一方面可以襄助将军,另一方面可以安心侍奉母亲,安享太平,请将军体谅我的懦弱。”
  周瑜知道孙权并不是庸弱之人,想必孙权也知道,他周瑜不是野心之人,他明白孙权任重而道远内忧而外患,也理解他的忧虑惶恐,可没想到,他竟会如此令孙权猜忌担心。
  周瑜眸光微冷,顺着孙权的话接下去反问道:“这难道是主公的遗命吗?”
  孙权微微一滞,顿了顿,缓声道:“兄长的遗命是让我们保有江东,光大祖业,可能完成这遗命的首当公瑾将军你啊。”说完直直对上周瑜的目光,却又在周瑜透彻的眼神下垂下眼眸,看来他那点心思恐怕瞒不过聪颖无双的公瑾兄长了……
  周瑜面上犹带泪痕,神色却已是完全沉寂下来,他缓缓转过头,深深看向孙策的灵位,心中哀戚更深,他与伯符虽为君臣,更是兄弟,可他与仲谋,可能就仅是君臣了。
  周瑜在心底苦笑一声,仲谋,伯符即传位于你,我必忠心辅佐,你又何苦如此猜忌试探……
  他面无表情声音平平道:“少主心意周瑜极为感动。”随后深吸一口气,提高声音斩钉截铁道,“但周瑜绝不能受命。”语毕抱拳一礼转身快步走出灵堂。
  孙权不着痕迹的舒了一口气,缓缓放下捧着江东印符的手,庆幸这场试探他赌赢了,这个位子也稳固了,公瑾兄长此后定会尽力支持他,其余将领朝臣也会渐渐服他。可不知为何,心里又有一丝失落。
  这些为君者驭人的权术只会使兄弟之情越来越远。
  不知又过了多久,默然等待的孙权被整齐划一,震人心魄的步伐声拉回神思。转眼见周瑜领着一干文武重臣而来,俊朗的脸上已不见一丝脆弱,坚毅凌然气势逼人。灵堂大殿外的台阶下上千精兵肃然而立。原来周瑜将驻扎在城外的大军调归中央名下,又抽出千余部曲在灵堂前集结,即为孙权立威,也是给他信心。
  眼见周瑜率先向他拜倒,孙权本能的迎上去想去相扶,周瑜却眸光一凛示意他退后,随即重重跪下行了一个君臣大礼,大殿外的上千精兵也随之下拜,呼声震天。
  孙权浑身一震,刹那间觉得自己方才的试探是那么的多余可笑,其余官署原本对孙权礼节简陋,见周瑜领头先是一愣,随即也纷纷跪下庄重行礼。
  周瑜目光锋利,对着孙策灵位郑重起誓,一字一句发自肺腑,震慑人心,“在下周瑜,率众文武同僚,并三军将士在先主公灵前立誓,同心同德,扶助少主,生死无悔,永固江东!”
  众人齐声相和,“同心同德,扶助少主,生死无悔,永固江东……”
  “诸位快快请起。”孙权被此情此景所震撼,心底仿佛也燃烧起一把熊熊烈火,眼中跳跃着激动的光。
  “我孙权在此发誓,与各位前辈,荣辱与共,生死同舟,共创千秋大业!”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开始(修)

  
  周瑜的行为无疑是给许多尚在观望的寄寓宾客及江东文武官吏做出了表率,而他带回的精兵不仅给了孙权底气也助于稳定了吴郡局势,同时,来自许都的文书也传至,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但却没有说让其承袭吴侯爵位,不过江东文武依旧以吴侯称之。孙权让周瑜以中护军的名义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并下令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江东逐渐由孙策初亡时的混乱走向正轨。
  孙权与文武重臣商议后,将故讨逆将军孙策的葬礼定在十日后举行,葬于吴郡城南孙氏墓地中,与孙坚的陵墓遥遥相望,是片青山绿水的好地方,面朝护城河,南至采莲泾,东濒水绿泾,每至盛夏,莲出水面,山林尽染,清风送幽香。可见者不禁喟叹,孙坚将军去世时才三十七岁,而孙策死时竟然仅仅二十六岁,江东自古是英雄出少年,可为何总是不见白头?
  天下战乱频繁,薄葬之风渐渐兴起,孙策盛年早逝,事出意外,陵墓也是匆匆竣工,但在丧制上孙权却没有仓促从简。
  连续一月的晴空,出殡那日却是阴云密布。
  乌云压城,寒风裹挟着细长的雨丝扑面而来,吹得人衣袂纷飞,虽是眼见大雨将至,长街两旁却是早早挤满了百姓,还有许多男女老少源源不断赶来,在寒风冷雨中耐心的等待,只为送他们的孙郎最后一程。
  举目望去,满城缟素。
  送葬队伍缓缓经过正街走向城南,哭嚎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哀乐薤露,越发凄怆萧索。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天际阴雷阵阵,雨丝越来越密,不知过了多久,终是抵至城南墓地,雨雾之中林涛起伏,疾风之下纸钱混着落叶漫天飞舞,乔薇陪在乔颜身侧,睫毛凝霜,素衣长发被风吹乱,随手一抹已是满脸湿意,不知是雨还是泪,祭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乔薇望了望列于诸将之首的周瑜,身姿依旧挺拔如山峦,可惜茫茫雨雾看不清他的神情,四下尽是哭声,突然身后一声婴孩的啼笑将她拉回神智,绍儿被乳娘抱在怀里,伸手去抓飘在空中的纸灰玩,那双乌亮亮的眼睛像极了孙策,盛满了清澈好奇的光,年幼的婴孩并不知发生了何事,他还不会说话,不会叫父亲,以后也没有机会叫父亲了。
  到了最后封墓的一步,众人齐齐跪下,震天的哭嚎声中,灵柩落葬,封墓石轰隆隆落下,乔薇下意识的看向阿姊,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声中乔颜显得异常格格不入,不见眼泪,不见悲伤,甚至连一丝情绪、一丝表情都没有。
  大乔不像乔薇爱恨鲜明,她几乎没有激烈的情绪,一直是温婉如水的,但此刻木然望着墓石沉沉落下,将她与孙策阻于阴阳两端,那双眼眸中连最后的温度亦退去,只剩下万里冰封的虚无。
  合土封陵,小霸王从此长睡不醒。
  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千般功绩,万般风流,再传奇的传说,也终是,掩于黄土之下。
  但在江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孙策不会被忘记,生命与梦想会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
  葬礼后的第二日,管家周叔来回禀说吴郡城内的府邸已经收拾好,周瑜和乔薇便准备搬出侯府,孙权知道后执意赏赐了许多上乘的衣物用具,周瑜推脱不了只好拜谢,此后每年寒暑孙权都会送周瑜不下百领的衣物,无一年中断,乔薇还玩笑说周郎以后穿衣都不会带重样的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下了马车进了府门,饶是眼界不低的乔薇也不禁咋舌,她偏头看了周瑜一眼,见他面无表情,眼神看着前方却没有焦距,眉目间隐隐的落寞,她在心底叹口气,故意挤出笑容拉着周瑜就往里走让他带她好好观赏一番。
  大宅坐北朝南气势宏伟,青砖铺地,雕梁画栋,庭院深深,曲径回廊,错落有致的楼阁屋宇既是江南风格又融合了昔日洛阳的气派。这是建安三年周瑜离开袁术东渡回吴后孙策特意赠给周瑜的,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日孙策高兴又自豪的样子,“父亲兴兵伐董时,你把你们家道南大宅让与我家居住,衣食住行互通有无,现在我送你一座更大的宅子,怎么样,义气吧?哈哈哈……”只是可惜,常年出征在外,这座宅子几乎是空置了。
  周瑜拉住还想往花园里走的乔薇,嘴角微弯却难掩一丝苦涩,“这宅子我也不是很熟,改天再逛吧。”
  乔薇泄了口气,便不再坚持,顺从的点了点头,任他握着她的手走回屋,眼睛转了两圈,笑吟吟的自顾自道:“我看出来了,这个宅子是挺冷清的,不过以后就会啦,嗯……让我好好想想,在前面的庭院里多种些花花草草,池塘里养些鱼,在我们住的院落里植一棵梧桐,再扎一个秋千,就像以前乔府里的一样,怎么样!”
  乔薇一展笑颜,嘴角便现出两个浅浅的梨涡,见者也不禁把烦恼抛去,周瑜被她逗笑轻松了不少,双眉轻舒,将她揽入怀中应道:“好,都听夫人的。”进了屋扶着她一齐坐到榻上,周瑜带点揶揄的笑道,“不过,秋千得等到明年再扎。”
  “为什么……”乔薇刚出口便反应过来,他一手揽着她一手抚在她的腹部,眼里是慢慢的暖意,她嘟了嘟嘴,小声问道,“你已经知道了?”
  周瑜笑着点头,“仲谋……主公告诉我的,不然你还想瞒着我?”
  “不是……我没想好该怎么跟你说。”她垂下头有些扭捏的解释道,“我知道你心情不好……而且最近都忙得脚不沾地的……”
  话未说完便被周瑜紧紧抱在怀里,她听见他叹息一声,随后歉疚的语气从头顶传来,“是我不好,以后我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你。”
  乔薇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像雪化云开后明媚的宁静,不由的挽住他的手臂,唇畔逸出浅浅的笑,“不用啦,你忙你的,只要记得你每天忙完之后,有我在家等你就行了。”
  周瑜贴着她的额发将她搂得更紧,嘴角微微上扬,满足的闭上双眼。
  有时候,男人的肩膀是女人的依靠,但女人对男人的依靠又何尝不是支持他的动力。
  静静相拥了一会,乔薇想起一事,叹了口气,闷闷的询问道:“阿姊告诉我,她和父亲想离开吴郡,搬到会稽去住,虽然我很舍不得,可她心意已决,而且说实话,现在的情况,她离开侯府确实对她和绍儿比较好。周郎,你可不可以找些可靠的人护送他们?”
  “我会安排妥当。”周瑜保证道。乔薇知道,只要他肯定那便是万无一失,不会让她担心了。
  乔薇捏着自己的发端把玩,徐徐聊道:“庐江李术反叛,皖城是回不去了,难怪阿姊选择去会稽,不过幸好和吴郡离得也不远,有空就可以去看她们。”说着说着乔薇突然蹭起身子,看着他道,“哦!对了,李术反了,你是不是马上又要出征平叛?”
  “不用我去。”他耐心的给她说道,“不仅我不去,稍微出名些的将军主公这次都不会带,那李术公然反叛,还说什么‘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把主公气得不行,当即决定他亲自领兵剿贼,主公刚刚继任根基未稳,这也是他给自己立威,如果用了其他的将领就达不到效果了。”
  乔薇敛眉想了想,考虑到更多的问题,“那李术一定会向曹操求救,北边有什么反应?”
  “主公早就想好了,出兵前已给曹操上书痛数李术罪状,让他不要为虎傅翼,何况曹操现在还在官渡和袁绍较劲呢,他不会出兵相助的。区区一个李术,还掀不起大风浪。”见乔薇还欲再问,他伸出手指抵在她的唇上,笑道,“这些国家大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告诉你这些可不是又让你东想西想的。”
  她转了转眼睛,狡黠的笑道:“好,好,不谈政事,说点其他的……”说着伸出双臂搂着他的脖子,凑近了直视他的眼眸,故作严肃道:“我问你一个问题,必须老实的回答我。”
  周瑜嘴角微勾,看着她近在咫尺泛着水泽的唇,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她的脸颊,含笑点了点头。
  她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气,缓缓问道:“诶,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我喜欢你。”
  乔薇扑哧一声笑出来,嗔怪地看向他,但不待她开口,他便揽住她的腰,低下头含住她的唇,将她剩下的话全部堵了回去。
  ————————————————————————
  孙权出征庐江之前先对军队做了一些调动,江东一直采用的是部曲制,即将领拥有私兵部曲,扩军、操练、供养、纲纪等都由其各自负责,孙策并不做过多干预,如今孙权统事,见军中许多小将兵少俸禄又低,太散乱不易管理,便想要将他们合并。而别部司马吕蒙便在可能被裁撤的小将之列,在军营时周瑜好心的提醒了他一句,吕蒙十分聪明,知道后当即借了不少钱为他的士兵制作绛衣新鞋。到了阅军之日,陈列赫然,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在其他平庸无奇的小部曲中显得特别突出,孙权见之不禁大为高兴,不仅没有将其合并,反而给吕蒙增了兵。
  随后孙权举兵攻皖城,所率皆是宗族亲兵,李术当然不敌,于是闭门自守,遣使向曹操求救,结果曹操并不理会,大军围城断粮,皖城中粮食乏尽,一些妇女不得已竟然将泥土和成丸状吞食,饿蜉遍地,情况惨烈,不久后皖城不攻自破,孙权于是将李术枭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回吴。从破庐江太守李术的宗族中,孙权封徐琨广德侯,迁平虏将军。拜孙河为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
  此番李术之叛,终全孙权威名。
  此次周瑜虽留在吴郡,但也并不清闲,除了操练士兵处理公务便是忙着帮孙权招揽人才,这第一个,便是当初与周瑜一道回吴的鲁肃,鲁子敬。
  建安三年鲁肃随周瑜渡江见孙策后把家留在了曲阿。不久后适逢祖母亡故,鲁肃即北上还葬东城,此后两年便滞留东城为祖母服丧,他的好友刘子扬,写信给他,劝他投巢湖郑宝,鲁肃心想当初孙策对他虽然雅奇之但他在江东并不受重用,况如今孙权新任政局不稳,便萌生去意,然而回到曲阿时周瑜却早他一步将他母亲接到吴郡去了,鲁肃只好去吴郡见周瑜。
  吴郡周府内。
  周瑜坐在正厅饮茶,乔薇则站在厅外细细叮嘱婢女们好生侍候鲁老夫人,不然小心她处罚,说完后乔薇回头一看正巧对上周瑜略带笑意的目光,她不明所以的捋了捋鬓发,走进正厅坐到周瑜身边,疑惑的问道:“夫君今日无事?”
  周瑜抿唇微笑,放下杯盏揽过她的肩,“等会有好友要来,我还欠他一顿好酒呢。”
  乔薇思索片刻,很快便猜到,了然一笑:“这位好友便是那位鲁子敬先生吧?”
  周瑜颔首,又问道:“你怎么不问我为何将子敬母亲接到家里来?”
  “这还用猜吗?听说先前鲁子敬在江东时并不受姊夫重用,后又因祖母去世守丧不仕,想来现在他已有另投他主之意,你将肃母接来,他必定会来见你,适时你便可劝他留下为主公效力。”头头是道的说完,乔薇颇为自豪的扬眉看向周瑜,一脸我很聪明的样子,周瑜见她对时势、对他的心思如此了解,既高兴又欣慰,不过面上却未过多显露,只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乔薇往深处又想了一会,不禁啧啧感叹,这招未免太损了……为主公留住贤才,周郎真可谓什么办法都用上了。她略带玩笑地望向周瑜,她就知道,周郎表面上一本正经,但私下里小心思也不少啊。
  “可若鲁子敬执意另投他人,你不会真的把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