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顾曲周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岸,咱们跟他打持久战没半点优势……”这人估计属于程普所部,语气有些迟疑。
  乔薇听了几句不觉双眉渐敛,抱着行李包裹忧心忡忡的回到中军主帐中,看着周瑜伏案忙碌的样子,话都嘴边又不好开口,只好轻轻摇了摇头,转进内室放好自己的东西。
  周瑜专心致志的看着手里的军报,握着毛笔眉头渐渐蹙起,虽然首战告捷,但是形势仍不容乐观,曹操控制着江陵至乌林一带的水路,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军械运来,汉江方面,据闻曹操陆军主力已自襄阳出发向夏口前进,等到曹操对夏口形成两面围攻之势,他的兵力少肯定不能再分,适时夏口危矣。此外,刘备虽然身在行伍但是却一味保存实力,柴桑那面的主和派筹备运送军粮之事不够尽心……
  正想着忽然守卫禀道吕蒙求见,周瑜放下笔起身道:“快请他进来。”
  吕蒙挑帘而进,向周瑜抱拳一礼,“都督可知,曹操另外的七路大军已由襄阳、章陵一带南下?”
  周瑜点了点头,“我已得到消息。”  
  据探报说,水军左武卫先锋,江夏太守文聘率襄阳水军。陆军左武卫先锋第一军虎威将军于禁。第二军荡寇将军张辽。第三军平狄将军张郃。第四军平虏将军朱灵。第五军折冲将军乐进。第六军扬武将军路招。第七军奋威将军冯楷。丞相主簿赵俨任都督护七军。
  吕蒙沉吟道:“曹操手下得力主将大都在此路军中。”
  周瑜低头看着案上的荆襄地图,手指划过敌军大约要经过的线路,“曹操兵分两路,除了给江东多加压力,还为的是一旦落败不至于全军覆没,他将手下名将留在汉江那路,自率荆州兵打头阵,就算败了对他本身势力也无多大伤害,曹操老谋深算,却不想此举造成军心不齐危害尤甚。”
  吕蒙语气中仍含着一丝忧虑,“主公可能会亲自率军驰援合肥,只是怕……”
  周瑜知他担心什么,也知道与曹操僵持下去日后对江东会越来越不利,但此时最忌讳的便是沉不住气贪功冒进,目前他尚未将破敌之策思虑周全,也不好告诉吕蒙,只是讲书信递给他道:“我已作书信告诉主公在庐江一带加强兵力防范,庐江陈兰、梅乾、雷绪本为袁术旧将,后落草为寇,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颇有势力,可以此三人为援,哪怕不能阻挡曹军,至少也能拖住一段时日。”
  听周瑜解释完吕蒙脸上的担忧淡去许多,由衷笑赞道:“都督运筹帷幄心怀全局,属下佩服,我这就安排可靠之人送信。”说罢握着书信拱手一礼,转身出帐。 
  吕蒙走后,周瑜继续埋头研究地图、查看军报,不知不觉已是灯烛燃尽,他放下地图,还未开口,乔薇已拿着一个新的灯盏走过来放在他案前,随即转过桌案走到他身后轻揉他的双肩帮他去乏,周瑜伸手握住妻子的柔荑,“不必等我,你先去睡吧。”
  乔薇并没走开,而是缓缓俯下身子揽住他的肩膀,伏在他的肩头,眼睛却看着案上铺展的地图,轻声道:“我也只能为你做这些事了。”
  帐外寒风吹打着门帘,隐约有涛涛江声与巡逻兵士整齐的脚步声传来,身在军营中乔薇似乎更能体会周郎面临的压力,身前一江之隔的对岸,是凶猛强悍的虎狼之师,身后是江东故土家园无数百姓,他们真的爱打仗吗?不,但到了这一刻他们不能畏,不能退,否则被置于曹军铁骑之下的将是身后江东的如画美景以及自己的亲人。
  “你害怕吗?”周瑜忽然这样问道,“你也知道,我并无十足把握打赢这场仗。”
  乔薇一怔,然后摇摇头,轻声一笑,“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她执意要来这里陪他,肯定是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法同生,那便共死。
  要说她真正害怕的,可能就是某一天醒来,却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作者有话要说:  

  ☆、火攻赤壁(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至隆冬,江边鹅卵石滩及枯枝衰草上积雪斑驳,凛冽江风刀子一般刮在脸上,经历过乌桓大漠飞雪严酷的北军如今却被这潮湿阴冷的南方寒冬磨得烦躁不安,穿再厚的棉衣也是冰冷的贴在身上,仿佛能拧出水来。但最苦恼的还不是不适应的气候,而是疫病,刚到乌林时还只是几例,这一个多月来患病人数已多了几倍并有大规模蔓延趋势。不少谋士联合起来再次劝曹操退兵,然而曹操认为机不可失,更加坚决的拒绝。
  持久战比的就是坚韧耐力,江东军这边也好不哪儿去,寒冬腊月粮草运送越来越困难,北岸越来越多的连舟让军中不安悄然滋长,赵俨所督的那七路大军已临近庐江,为渠帅陈兰雷绪等所阻,但按形势来说也挡不了多久,估计很快曹军便将有所行动。
  这日周瑜亲率几十艘快船前去探营,行至江心远远望去,只见曹军船舰纵横交错状如城垒,一波接一波箭如雨下,江东军根本无法靠近,周瑜保持在曹军射程之外,观察了曹军船阵,在对方派出战船追杀前迅速鸣金撤退。当然回营之后遭到了程普的明嘲暗讽,指责他无法退敌只能在此僵耗,周瑜也不和程普争辩,只是拱手一礼转身回帐。
  入夜,主帐中灯火冉冉,周瑜披着一件墨黑大氅坐在案前看书简,旁边红泥火炉上咕咕煮着热茶,以往周瑜大帐与众将士条件一样很少生火,但这次为乔薇考虑便燃了一个火炉,约莫一炷香后,乔薇捧着一盏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案上,周瑜眼神依旧没离开手中书简,随手拿过喝了一口,乔薇顺势坐到他身边看了一会,发现案上堆满的简册都是夏口、乌林这一带近几年的县志,不禁疑惑的看向他,“看这些……有什么用吗?”
  “看此地隆冬时节一般什么日子风势会转向。”周瑜边看边微笑道。
  今日探营观曹军连环船阵,更使他脑海中一个念头浮现——火攻,当然此法最关键的一点是风向,常人皆以为冬日都吹西北风,但周瑜在鄱阳训练水军多时,深知荆州长江流域,为水泽之国,江北有云梦泽、夏泽等沼泽区,江南有洞庭湖、宫亭湖,因而这一带形成经常性的“陆湖风”。其实早在建安四年冬攻黄祖时这种东南风便助孙策大获全胜。
  忽然一阵风透过门帘吹得炉中火焰一闪,乔薇恍然大悟,“火攻?你想用火攻退敌!就像当初你和姊夫打黄祖时那样。” 
  周瑜点头一笑,心道小乔跟他在一起久了果然对军事也十分灵敏,一点就通。
  乔薇思索了一番,又忍不住皱眉道:“可是曹操不会像黄祖那样傻,官渡一战他就是用乌巢袭粮之计将烧尽袁军辎重,凭此人的老谋深算怎么可能不有所防备?”
  周瑜放下书简,望着炉中跳动的火光,若有所思的喃喃道:“所以,虽有天时,还得靠人谋啊。”
  乔薇凝眸看他,正想继续问,却听见帐外卫兵通禀道:“都督,黄将军求见。”
  “快请。”周瑜与乔薇对视一眼,乔薇心领神会微微一笑,起身退回到内间,周瑜亦拂袖起身,迎上前去。
  黄盖急匆匆的掀帘而进,向周瑜抱拳一礼,开门见山问道:“今日都督亲自探营,不知可想好退敌之策?”
  周瑜莞尔,“黄将军可是已有良策?”
  黄盖目光中折射出激荡的光彩,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曹军铁索连舟,首尾相接,盖以为,可用火攻,烧而走也。”
  周瑜点低头,“瑜也正有此意,只是欲用火攻,应先知天时,现下西南风急,纵火只怕会烧自家船阵,需待东风,其次,江面开阔,我军只要一现身便会引起曹军警觉,只怕到时并不能对曹军形成致命伤害。”
  黄盖言语一滞,面色沉下来,目光凝重道:“盖并未想到如此深远,都督可否想好应对之策?”
  “风向之事不难办,这一带江泽湖泊甚多,隆冬偶尔天燥还暖之时常有东南风,建安四年我等随讨逆将军西征黄祖便是火放上风,只是必须把握好时机,曹操向来多疑,只有凭天时瞬息之变,在引起曹操警惕之前或可成功。至于如何将火攻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周瑜顿了顿,敛眸沉默了一会,缓缓却又坚定道,“瑜思来想去,唯有诈降一计!”
  黄盖闻言顿时茅塞顿开,不禁上前一步喜道:“妙啊!如此我军可毫无阻碍临近曹军阵前,适时同时发火,风助火势,曹军必然大乱。”双眸一凝,抱拳郑重道,“盖请命施此诈降计。”
  周瑜也知道黄盖或许是最合适的人选,军中皆知周程两位都督不睦,曹操肯定也有耳闻,黄盖又属于老将一派,资历虽高但职位却稍显低微,由他行诈降之计或可令曹操相信,但如此一来黄盖性命堪忧。
  周瑜认真地看着他,眸中闪过一丝不忍,“黄将军可想清楚?此事毕竟凶险万分。”
  “盖受孙氏三世厚恩,虽肝脑涂地,未能为报,若能大破曹贼保得江东安宁,盖死而无憾!”黄盖朗声笑道,一脸决然。
  廉颇虽老,壮心不已,今日为了江东黄公亦如是,周瑜满心钦佩,不觉已是热泪盈眶,“黄公忠勇大义,请受周瑜一拜。”
  “都督快请起。”黄盖连忙扶起周瑜,见他如此眼中不由的也是泛起泪光,“吾等皆乃江东之将,为其出生入死自是分内之事,都督言重了。”
  当日深夜,一叶小舟悄然出吴营驶向北岸。
  刚一靠近曹军水寨便被巡江军士拿住,先是由军吏守将层层审问,得知是吴将黄盖遣来投诚的信使,守将发觉事关重大不敢拖延,连夜报知曹操,曹操披衣而起,凭几危坐,展开黄盖降书,只见上面写道: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当知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唯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志在择主,乞保吴民。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因事变化,效命在近。书不尽言。”
  曹操于几案上反复将降书看了几遍,又看了一眼下方被绑着跪在地上的的信使,忽然拍案大怒道:“黄盖竟令汝送诈降书敢欺辱孤!来人!将这人推出去斩了。”
  左右军士得令立马将信使押住,那人吓得面如土色,挣扎着高声道:“丞相明鉴!小人是黄将军心腹,黄将军真心投诚,岂有诈乎!”
  曹操本就是试探一番,见那人神情不似撒谎,便挥手制止军士,当然还是不可尽信,冷笑继续问道:“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
  东吴信使连叩了两个头,急忙解释道:“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 
  曹操抚须沉思,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本想互为牵制,却不想吴军阵营中由此分为两派,想来这些老将不满周瑜已久。曹操不禁回想起当日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便是许攸临阵倒戈献上乌巢袭粮之计,此事若不是东吴使诈,那便是老天送来扫平东吴的良机!
  几个念头转下来曹操脸上已见不到一丝怒气,只是面色沉肃令人难以捉摸,“黄盖若真的投诚,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
  “黄公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信使小心的恭维道。
  曹操闻言大悦,“哈哈,回去告诉你家将军,就以青龙旗为号,日后攻下江东,他算首功。我处不必答复,但烦汝口述便是。”
  信使带着曹操口信归来禀报,黄盖听后大喜过望,立即转告周瑜,周瑜心里同样高兴,不过面上依旧镇定冷静,让黄盖预先筹备,待令乃发。黄盖选得轻舸十余艘,预备燥荻枯柴,满载船中,灌以火油,上覆赤幔,船头插一青龙旗,船尾各系走舸,布置停当,专待周瑜号令。
  翌日,刮了半个多月的西北风逐渐停息,天气开始略微有些回暖,根据多年水上带兵见识,周瑜知道这种天气之后一般会伴有风向转变,又派人找来精通气象的术士与周围常年在此的渔民,再三问询,终于确认两日后夜中会有一场极大的东风。
  周瑜立刻召集诸将升帐议事,将诈降火攻的计划全部讲出,诸将闻言无不惊讶万分,面面相觑,但细想之后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敌我差距过大再拖下去东吴必不能抵,兵行险招出其不意或能取胜。再说江东诸将也并非胆小怕事之辈,大战在即就是有顾虑又焉有害怕之理?于是纷纷请命迎战曹军。
  中军大帐内秘密又热烈的商讨了一个时辰,最终周瑜定下战略部署,令韩当为第二火攻先锋,并接应黄盖。给马五百,若登岸,便与主力会合,追讨曹操。周瑜、周泰、凌统为江上攻战主队,有艨艟斗舰数百。又选出轻装骑卒三千名,由周瑜亲自统领,攻坚登岸,陆上追敌。吕范领骑卒一千,步卒三千,经河汊入乌林曹营以东而登岸,由小道往襄阳方向,以断曹操后路。甘宁则领船军配合刘备,防曹操从水路逃回江陵。吕蒙随吕范之后,骑卒八百,步卒三千,经小道由侧翼攻击敌营。程普部为江上后攻之队,多带大船连舟,封锁江面,收拾四散逃敌。鲁肃驻守大营,调动南岸诸军。董袭严守夏口一带江面,防文聘、满庞来援。
  程普见周瑜调军有法,也没有再说什么。其他人也都表示谨遵都督号令,随后周瑜下令严加守卫,以防泄密,修书派人送回柴桑禀告孙权,又请鲁肃前往刘备营中告知作战方略,待东南风起,两家同时出兵,放火助攻,直逼曹营。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剩下的,便只待东风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战略部署这段摘自黑白鲸的《少年江东》,还有赤壁这几章都参考了“周瑜谋略评述”这篇文~在此说明一下

  ☆、火攻赤壁(二)

  两日后日落时分,各部已做好准备等待号令,整片营地一片肃穆静谧,但一丝杂乱的微风拂过都足以撩动心弦,将士们紧张又满怀希望的等待着,只是许久仍不见东南风起,在江边等候多时的众将领不免有些担忧着急,时不时将目光投向一脸平静从容的周瑜。
  周瑜遥望这疏淡萧索的日暮寒江,背脊如山挺立,一身银甲岿然,心里没有一丝紧张、一丝害怕,许是他们已竭尽全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或是说……对于这一天的到来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约莫戌时三刻,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东南风来了!”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人群里顿时欢腾起来。
  风越吹越猛,江畔芦苇翻涌,船上旌旗猎猎,连主帅楼船上的大纛都被吹得呼呼飘扬。
  “真的起风了!”
  “东南风!嘟嘟说的没错,真是东南风!”
  “我军必胜!”
  将士们激动地议论着,个个精神为之大振,恨不得马上出击和曹军决战。
  周瑜迎风而立,大风扬他身后的白袍,他深深吸了一口寒风裹挟而来的江水的气息,随即肃然传令让黄盖率诈降船只启碇出发。
  黄盖带着慨然赴死的心率领十余艘严密伪装的舰船陆续出港,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周瑜环视过下方江东将士们年轻又激动的脸庞,只觉得胸口的热血也沸腾起来,决然下令:“各部登船,迎战曹贼!众将士听令,只许进,不许退,否则立斩不赦!”
  “遵命!”众将士齐声回复,士气震天。
  此刻乔薇正在伤兵营帮忙熬药,然她感觉一阵胸闷想吐,忙放下煽火的蒲扇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