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医路扬名-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鲁邦彦扫过李见坤的目光都带着点不满了,因为郑驰乐是李见坤推荐的。

不过鲁邦彦能被推出来独立主持这么个大项目,待人接物自有自己的一套,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周全的。他示意大伙安静下来,看着李见坤和郑驰乐的方向说:“今天我们研讨组来了个新成员,他是李医生推荐进来的,在医疗站点的筹建方面很有经验,我们来认识认识吧。”

郑驰乐也不怯场,站起来微笑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郑驰乐,经验我不敢说丰富,只能说参与过一点点。”

鲁邦彦说:“小郑医生很年轻啊!”

这说出了所有人的心里话。

研讨组里顿时议论起来,有人问郑驰乐:“小郑医生今年几岁了?”

郑驰乐也不隐瞒:“二十有二了。”

那人咂咂嘴说:“我还以为小郑医生只是看起来年轻,没想到是真的年轻啊!”这话也不知是不是有讽刺的味道,听起来有些别扭。

郑驰乐没放在心上,他面不改色:“在这儿我应该是最小的,往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得请大家指正。”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也没有半点窘迫,其他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说道的地方。

鲁邦彦见一时半会儿不会起争端,也就摆摆手让郑驰乐落座。他进入正题:“前几天我们已经针对奉泰现在的情况讨论过了,见坤,你有没有跟小郑医生讲我们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

李见坤说:“老鲁你就直接开始吧,我都给他说了。”

鲁邦彦说:“那好,我们今天主要是做预算,这是件麻烦事,一天肯定是搞不完的。”

郑驰乐沉着地坐在原位听鲁邦彦开始分任务。

一路上李见坤确实把项目进度告诉他了,别听鲁邦彦说得有板有眼,现实非常残酷:真正的进度基本为零!

鲁邦彦做过几次试点,结果都有点不如人意,有些地方的新医疗站点甚至已经出现了“医闹”,崭新的门面愣是被凶恶的当地人给砸了个稀巴烂。

当时被派往那边的医护人员统统被打伤了,回到省城养伤后就再也不愿意回去,有点儿关系的直接调走,没有关系的宁愿放弃工作也不愿接受那样的派遣。

浮出水面的种种问题正是医疗站点筹建项目迟迟没法推展开的最大阻碍!

鲁邦彦说的做预算并不是做整个项目的预算,而是做新一轮试点工作的预算,照这样磨下去,再过几年也许都没把整个项目落实下去。

这样的困局连整个奉泰省卫生厅都没法解决,郑驰乐当然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因此他一直乖乖坐在后面旁听、认真地做记录,几乎没有插过话。

郑驰乐想低调,偏偏有人不让他低调,等鲁邦彦分好工后就有人把大伙的注意力引到郑驰乐身上了:“不是说小郑医生经验丰富吗?怎么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

有人点了郑驰乐的名,鲁邦彦也不好无视:“小郑医生,你来说说吧。”

郑驰乐本来就一直在想着怎么找突破口,闻言又认真地理了理思路,才说道:“我们要把省厅的宣传口拿过来用。”

鲁邦彦一怔,宣传那边跟卫生厅的联系不是很大,平时也没什么往来,他也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找过去要求对方帮忙做宣传。

郑驰乐选的这个角度是鲁邦彦没认真考虑过的,还真让鲁邦彦上了心:“继续说。”

郑驰乐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注重宣传的作用,可这几年多了个‘广告’的概念,广告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现在电视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广告,很多企业都花大价钱买广告时段、请明星或名人来代言,为什么?因为有效。我们要看怎么做事比较有效率,看经商的人们怎么做是最好的捷径,生意做得成功的人往往有最灵活的大脑,而他们又用这样的大脑去思考怎么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广告’的出现引出了一个西方心理学里面的概念——从众心理,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人的消费趋向或者做事趋向都是需要引导的,人人都说好,人人都说那么做有用,很多原本没放在心上的人也会开始上心——这就是宣传的作用。”

鲁邦彦不是老古板,郑驰乐又说得明晰易懂,自然听得他不住点头。

郑驰乐接着说:“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也要当当商人小贩,放□段吆喝叫卖,不过他们卖的是商品,我们卖的是政策、卖的是我们想要推行下去的项目。我们的宣传工作要做实、做活,只要舆论导向配合按照我们的需要去走了,就等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有人不赞同地皱着眉说:“照你这么说,只要拿电视台和广播说两句,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郑驰乐说:“所以我说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宣传只是向民众解释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件事、我们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大部分人,这件事落实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对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只要把大部分人说动了,大部分人肯配合了,进一步展开工作就会轻松很大。有个词叫‘大势所趋’,只要我们能营造这样的‘大方向’,所有的否定声音都只会是螳臂当车!”

鲁邦彦彻底放下了对郑驰乐的成见,问道:“说是这么说,可怎么才能营造出‘大方向’?”

郑驰乐说:“我在来奉泰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伙年轻人,他们是今年就要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在前来这边实习的途中他们在火车上展开了义诊活动。看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欣慰,也很受触动。”

在场的人多少也听说了这件事,今年他们对待实习生的态度要和气许多就是因为对这群小伙子很有好感!

郑驰乐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笑着说:“我们看到、听到这种正面的事例后,对于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显然就会有不一样的观感。其他人也一样,我们的宣传工作就要围绕这个‘触动’去做,只要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一声都是怀着满心赤诚而来,他们也会回以同样的善意。”

鲁邦彦扫向其他人:“大家觉得怎么样?”

李见坤第一个说:“我赞同。”

认同的声音一开始有些稀稀落落,等看到旁边有人表态了,不少人也加入进来。

鲁邦彦见意见几乎达成一致,点点头说:“那好,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

171第三十一章:道破

整个过程中鲁邦彦的话其实不多。

郑驰乐的想法固然简单又有效,但鲁邦彦也有鲁邦彦的难处。

因为宣传口以前是捏在黄震军那一系手里的,这会儿虽然被贺正秋拿了回去,可底下的人都在观望中。贺正秋久久没拿出镇得住场的事情来,很多人都没敢往他那边靠拢。

省卫生厅比较注重实干,对于“权利”的争抢并不怎么积极,要鲁邦彦明晃晃地抢在前面站队实在有点为难他。

郑驰乐何等眼色;他没急着把自己想法继续往外推销;说完基本的构想就停了下来。

鲁邦彦怕郑驰乐年纪小把握不好,对李见坤说;“见坤,你跟小郑医生把详案做出来,到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其他人按照原定计划做事,双管齐下来个双保险。”

郑驰乐没有异义,跟着李见坤回了他的办公室。

一踏进办公室,郑驰乐就嗅见了清幽的兰香,他循着香气望过去,只见一排幽兰长在那儿,借着早春的薄寒开出最后的花儿。

郑驰乐说:“舅舅真是好兴致。”

李见坤摇摇头说:“这不是平时闲着没事吗,捣弄捣弄来消磨时间。”

郑驰乐瞅了他一眼:“我就没听说过医生是闲的。”

李见坤冷笑说:“我这也是被逼闲的,上回黄震军的儿子来找我治病,我虽然治好了他的病,却也戏弄了他一回。结果他后来就伙同一批‘退伍军人’来砸场,并扬言我敢给人治病他就敢闹。”

郑驰乐以前没听李见坤说起过,闻言不由皱起眉:“他居然这么做?”

李见坤说:“你没见刚刚有人表情很古怪吗?就是因为我跟黄震军那边闹开以后,他们想去黄震军那边都难了。老鲁是好人,他一力把我保了下来,还积极地去帮我协调。不过他死活不肯把我弄出去,基本就是得罪了黄震军了。你放心,好好把方案整出来吧,老鲁很快就会站好队伍。”

郑驰乐说:“舅舅你对黄震军的观感好像很差,还有别的原因吗?”

李见坤说:“没别的原因,真要说的话,那就是以前他打过我妹妹的主意。但当时我已经揍过他好机会,应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对,也许我就是单纯地看他不顺眼。”

郑驰乐:“……”

郑驰乐对黄震军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关振衡的儿子好像就是在奉泰军方打拼,而且似乎正在跟黄震军的大儿子黄毅掰腕子。

而黄震军的小儿子黄健就是砸李见坤场子的那个。

大儿子还好,小儿子显然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这家伙的所作所为还真不像是省军区一把手会教出来的。

郑驰乐对李见坤的处境也无力相帮,他认认真真地在李见坤办公桌前捣弄起详案来。

等李见坤把他的成品翻了一遍,改了几个小细节递上去给鲁邦彦之后,天色都已经晚了。

郑驰乐拍拍肚皮说:“有点饿了,走,下馆子去。”

李见坤见他跟在自己家一样轻松自在,也拿他没辙,只能说:“我没钱,你请。”

郑驰乐笑眯起眼:“我记得舅舅你刚发了几篇稿子,稿费也是很大一笔啊!”

李见坤差点就忘了郑驰乐跟吴弃疾走得有多近,不过听郑驰乐惦记着自己的钱包,他还是怒道:“就你这小子?我宁愿拿来养兰也不拿来喂你。”

郑驰乐也不在意:“走吧,我请你。”

没想到两人刚走出大门就看到个熟人迎面而来。

那人也看到郑驰乐,停下脚步静静地站在那儿笑了一笑,走到郑驰乐和李见坤跟前说:“李医生,乐乐。”打完招呼他就看向郑驰乐,“我刚听说你到省会来了就猜你一定会忙到这个点,所以特意绕过来碰个运气,没想到真的见着了。”

郑驰乐说:“那还真是巧,你要是晚来一步我们可就要走了。碰上了正好,没吃饭吧?走,一块去吃。”他转头跟李见坤介绍,“李医生,这是沐英——”

叶沐英打断:“我跟李医生认识,在这边的每次复诊都是李医生给我做的。”

李见坤说:“没错,早认识了,走吧,一起去吃个饭。对了,你们怎么认识的?”

郑驰乐说:“前几年我不是去靖泽家过过中秋吗?那会儿沐英正好也回了首都,信任哥跟他一起来关家做客,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这几年也常常通信。”

李见坤点点头,没再就着这个方向多问。他提起了另一件事:“听说沐英你介绍了一个人去机械厂那边做事?”

叶沐英微讶,没想到自己安排了那么小的一个位置都会有人关注。他说:“嗯,没错。”

李见坤说:“我今天刚听人说,那家伙早上就离职了,才干了一天半都不到。”

叶沐英表情一滞。

李见坤说:“据说是他自己不干的,沐英啊,以后这种眼高手低的家伙还是少理会了,你可是公职人员,欠企业的人情也不好,想推拖什么事都推不掉。”

叶沐英说:“我会注意的。”

他神色一黯,听说那人为了等他母亲,一直没有娶妻,那人把这个侄儿当成自己儿子来看,他母亲被那人的深情所打动,自然也把这侄儿视如己出。

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愿意为这样一个糟糕的“侄儿”付出关爱,对他却只有一个“无法面对”。

叶沐英的情绪有些低落。

郑驰乐注意到了,抓住叶沐英的手说:“沐英,有些事情该拒绝的就拒绝,不必犹豫不决。”

叶沐英感觉到手心传来的温热触觉,悄然回握了一下:“以后我会的。”

虽然还没有养成拒绝母亲要求的习惯,但他想他也许会尝试一下。毕竟他现在摆在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位置的,已经不是放弃了自己的母亲,他希望以后能真正帮到郑驰乐,所以他不想埋下不安定的祸根。

叶沐英再次跟郑驰乐保证:“这件事我做得不够谨慎,下次我会了解清楚再答应。”

李见坤伸手搭着郑驰乐的肩膀,不着痕迹地将他带到一边:“别说那些扫兴事了,吃饭去。”

当晚叶沐英原本邀郑驰乐去他家,结果李见坤说还有事情要跟郑驰乐讨论,愣是横空截了胡。

叶沐英没办法,只能一个人回了住处。

他回到家后又接到了来自母亲的电话。

一周之内两次通话,这已经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叶沐英沉默地听着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声音。

叶母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白,说的是他给推荐的职位不好,委屈了她侄儿。她侄儿回家后饭都吃不下了,问他就说干不下去,别的都不提。

叶沐英听完后声音都冷了下来:“给他个厂长当当你说怎么样?”

叶母说:“这个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就不会受委屈了。”

叶沐英闭上眼睛说:“他的事不用再找我了。”

这是他一直很受保护的母亲,在家里从来没有吃过苦,嫁到叶家后除了父亲经常犯浑外也被保护得好好的,即使是改嫁给品阶并不高的军官,对方也爱她爱到了极点,所以她对很多东西根本毫无概念。

叶沐英说:“就算是省委书记,要任命厂长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妈,你不是想要平平静静过日子吗?别想这些事了,年轻人的未来应该由他自己去把握。”

叶母以前都没被叶沐英拒绝过,一时有些无措。她喊道:“沐英……”

叶沐英揉揉额角:“就这样吧,我还有事要忙,先挂了。”

他挂断电话回到桌前,思考着刚才听郑驰乐和李见坤说的事,省卫生厅要向贺正秋靠拢是好事,至少他不用担心往后自己跟郑驰乐会有立场冲突。既然是好事,那他也要推一把才成。

叶沐英坐在桌前沉思片刻,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同样的夜晚,郑驰乐跑回李见坤的办公室借用他的电脑办事儿。

李见坤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把备用钥匙扔给他就自己回了住处。

他是想回去跟关靖泽通通气。

——外甥,有人觊觎你媳妇儿哪!

李见坤眼光毒辣,叶沐英流露的那么一点异常恰好都落入他眼中。

叶沐英对郑驰乐明显怀有不一样的感情。

虽然他很看好叶沐英这个年轻人,可跟外甥一比,他心里的天平肯定是偏向自家外甥的。

李见坤开门见山地将自己的推断告诉关靖泽。

关靖泽听完后沉默下来。

李见坤说:“靖泽你倒是吱一声,你们关家本来就不厚道在先,叶沐英这儿又是近水楼台,你要是再没点动作乐乐可就真的跟别人跑了。”

关靖泽说:“舅舅你有没有问乐乐对我们家的想法?”

李见坤一愣。

然后他想到郑驰乐说话时那坚定而坚毅的神情。

郑驰乐说他跟关靖泽被分开是因为差距,等他们都往前迈出一大步之后就会重新会合。

李见坤将郑驰乐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关靖泽。

关靖泽听完后沉默了更久才说道:“关于这些事,我跟乐乐摊开来谈过一次,我就算对自己没信心,也该对乐乐有信心。他不是会被人拐跑的人,就像我不会被其他人迷惑住一样。”

李见坤听他这么说,也只能不再多提。

年轻人的事情还是由年轻人去考虑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关靖泽把话说得太笃定了,没过多久他跟郑驰乐之间就迎来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

172第三十二章:推波

早春是恋人成双的季节;童欢庆和解馨、曹辉和他妻子都选在这段时间结婚。

郑驰乐才刚上任没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