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沈家长女-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

沈四富不屑的道:“也就他信吧,这十里八村的,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傻瓜,好巧不巧,还出在咱们沈家,一提他我就觉得丢人。”

朱实宽见跑题了,忙拉回来问:“这李忠跟四海大哥虽然面上不错,可什么时候这么有交情了?怎么这天大的好事就找上了他?到底这钱是谁出的?要说是李忠,我还信上三分,可要说是四海大哥,他一向拮据,哪来的这么多钱?我可是看过了,不说盖房子的料钱、工钱,就是他那厢房里白亮、细腻、柔软的赛璐珞就值一大笔银子了。”

果然众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沈四海家。

赵氏的眼神掠向朱实宽,笑道:“都说朱大哥见多识广,果然呢,那玩意原来叫赛璐珞,听着就拗口,我还是前些时跟着我表姨进城,在陈家的暖棚里见过,也叫这个名呢。”

见众人都十分艳羡的望过来,赵氏不无得意的道:“朱大哥没说错,这赛璐珞是从西洋来的,价值不菲是一定的,最难得的是有价无市,就是有钱,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

她是炫耀自己见多识广,与陈家都有往来,却也无形之中抬高了青玉。

沈四富暗暗心惊。他才发现,自己的消息早就落伍了,连这个赛璐珞都不知道,更别说的看过了。眼见得风头大减,不由的轻蔑的道:“要不怎么说傻人有傻福呢,四海他一个老实巴交的泥腿子,上哪弄这个去,还不是靠着李忠。”

众人点头附和:“这话在理,也就李忠有这个本事了,他认识人多,结交的朋友也多,一准是他,倒是白白便宜了沈四海。”

朱大娘却慢悠悠的笑道:“这你们可猜错了,还真不是李忠弄来的,要说不是他弄来的也冤枉了,的确是他和他儿子赶着马车去拉回来的。要不然,这么金贵的东西,干吗要放到四海家里?”

赵氏细长的眼睛一眯,看向朱大娘问:“朱大嫂子,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朱大娘自谦的一笑道:“我上哪知道去,还不是那天凑巧遇上了青玉嘛,那丫头有礼貌,又爱说,我就多嘴这么一问。这门路,竟是她寻来的。”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惊讶声:“什么?竟是她寻来的?”

朱大娘斩钉截铁的道:“没错,一准错不了,那家人也姓陆,就是府村她二姑母的那条街……”

两村离的不远,相去不过二里地,说句俗点的话,大清早那村的鸡鸣狗吠,这沈家庄就听的真真的,真个是鸡犬相闻。又各个都在府村有亲戚故旧,知交相好,这么一攀,也就知道了晓陆这一家人。

众人不免又是一番感叹:“傻人有傻福,怎么偏偏就叫这爷俩撞上这大运了。”

赵氏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含酸的道:“我就纳闷了,这沈四海跟个闷葫芦似的,大嫂也就是那么个脾气,倒是生了个好闺女,这青玉是长的又漂亮,人又聪明,嘴又甜……如今还这么能干……”

她这一说,沈四信就有点缩头。

沈四富道:“那顶什么用,丫头就是丫头,早晚要嫁人的,是外姓人,再能干能抵几年?”

赵氏便不说话了。这里谁都有资格批驳、嘲笑沈四海家是两个赔钱的丫头片子,只有她和沈四信说不得,因为成亲十多年了,她俩至今膝下空虚,别说一儿半女了,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过。

年轻时还可以自欺欺人的安慰说年轻呢,以后有的是机会,可一晃都十多年了,药渣子也撒了许多,这会要是扫起来估计也得几尺厚了,她这会也早就不年轻了,可肚子还是没一点动静,可见不管是儿是女,这辈子是结不下儿女缘的了。

早先与石氏有过口角,大张旗鼓的嫌恶石氏只生两个丫头片子,就招得石氏一句“我虽说生两个丫头,可到底还能生,不像别人,不下蛋的母鸡,也好意思说我”。

赵氏为着这句话,恨了石氏半辈子。

朱大娘就看不惯沈四富总这么和沈四海敌对的脸孔,便笑道:“那也不一定,还不兴人家招赘吗?”

沈四富哼哼了两声,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似笑非笑的道:“招赘不招赘的,谁管得着。不过,他们家也只能打着招赘的主意了,虽说有两个闺女,可现在和一个也差不多了。”

众人都好奇的望向他,问:“好端端的,这话从哪儿说起啊?不是还有个二丫头青璧呢吗?”

沈四富切了一声,道:“要不说呢,儿女就是前世的冤家,都是来讨债的。这二丫头青璧就活脱脱是这话的写照。你们这小半年了,有谁看过青璧一面两面?”

这倒是真的,众人纷纷点头。

朱大娘道:“四海说了,青璧跟人去城里还是县里,读书去了。”

赵氏道:“我就纳闷了,一个姑娘家家,又不考状元、又不争探花的,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沈四信道:“四海大哥作呗。”

赵氏还是不解:“我就是纳闷,有钱,爱怎么作就怎么作,可他家那日子。上个月我去他家借碾子,我看大嫂吃的都是剩菜剩饭,那菜里能找着一点油花不?一点香味都闻不着。”

朱实宽笑吟吟的道:“这我可以做证,我看过不只一回两回了,别说香油了,就是家里用的花生油,沈家大嫂都是拿小勺子一勺一勺的量,唉哟,那个可怜劲哦。我们家可不行,那败家娘们一个月就能造一坛子油进去。”他虽说的咬牙切齿,可任谁也能读懂他那言辞里的炫耀来。

众人哄然大笑。

沈四富等众人笑完了,这才压低声音道:“你们不懂吧?青璧那丫头根本不是去读书了。”

大家伙的耳朵一下子就竖了起来,刚才还喧闹着呢,这会静的能听见彼此胸腔里紧张而又期待的心跳声,好像稍微呼吸重一下,就会错过这天大的秘密。

沈四富见众人都看着他,不由的傲然一笑,曝出这个丑闻来:“我听老八媳妇说,这青璧是跟人私奔了。”

“啊?咳!啧!哟!”一时惊讶、感叹、狐疑、解气、泄恨等等诸多情绪的感慨声此起彼伏,虽然都只发出了一个单调的音节,那情感、情绪却复杂的不得了。

朱大娘撇了撇嘴,没说话,却转身走了,口中还道:“不唠了,家里的碗还没涮呢。”

旁人不管他,只围着沈四富问:“别是瞎说吧,青璧那孩子老老实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跟谁私奔啊?”

青璧虽小,可转眼就成大姑娘了,再者还有青玉这个待嫁的长女呢,这损人清誉的事做出来可是要伤阴鸷的。可沈四富丝毫没有这份自觉,洋洋得意的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她整天在私塾里边混,那里是什么地方?鱼龙混杂,有的是心思不轨的人……她也一年小二年大的,心思可也见风长,整天和那半大小子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平时都说了些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传了什么情,咱们哪知道啊?”

他说完了,又自我开脱道:“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欲盖弥彰,反倒更激起一众想要扒一扒这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思了。

……………………………………………………

求推荐,求收藏。

083、谣言

083、谣言

朱实宽迈着方步踱进沈家小院,正看见石氏在猪圈旁边喂猪。他含笑打着招呼:“哟,嫂子,你们家这是要做啥呀?这么一堆木头,难道是要当劈材烧?”

劈材都是烂木头,哪有这些段木整齐划一,甚至连长短都差不了多少。

石氏见是他,放下勺,掸了掸围裙上的渣渣水水,道:“咳,这哪是劈材啊,我们家有的是树枝子、树叶子,这一冬的柴禾都烧不了,连那玉米秸杆都白白的扔在地里了,你大哥更绝,索性一把火烧了,说是来年当肥使。”

朱实宽不掩羡慕的道:“是呢,我也是这么说。你们家最不缺的就是柴禾,不像我们家,那高氏就是个懒殃子,没一点柴禾,她也不说去篓一筐回来。”

他是真羡慕。说着话,眼睛四下乱瞟。

石氏笑道:“不过是几筐树叶子罢了,你要是不嫌,就自己装几筐回去,地里还有的是呢,只要你愿意,不然也是白烂在了地里。”

“真的?嫂子说话算数?那我可真装了。”朱实宽喜出望外。别说是家里现成的树叶子,就是地里的,那也不用怎么篓,好歹就能装上好几筐,做个饭熬个粥,足够了。

石氏暗道:小家子气,还当谁都和你一样,这么点子小便宜,占了就这么高兴?面上不好带出来,只得一笑道:“这话说的,不过几筐树叶子,我还能舍不得?”

说着话,石氏要进屋,便不甚热络的招呼着朱实宽:“进来坐?”

朱实宽也就不客气,随着石氏进了堂屋。自己找了个小板凳坐了。石氏照旧收拾锅碗瓢盆,同他敷衍着说话。

朱实宽万变不离其踪,开口就是:“怎么没见你们家青玉?我瞧着青玉最近可真是出息了,不像我们家燕儿,也就是勉强赚钱月钱贴补家用。这眼瞅着又要出门子了,事可真多,我这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石氏听着就脑仁疼。他就不能换个炫耀的方式吗?要是别的,她听听也就算了,可一提到朱燕,她就觉得刺心,这朱实宽就是故意的拿青玉的婚事来刺激自己。

石氏只得接话道:“日子定下来了?燕儿什么时候成亲?”

朱实宽自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那话就开了口子的山洪,再也停不下来:“定了,年前就定亲,等到明年开春就给她俩办。要说准备一早就开始准备,可是置办的东西越来越多,总是嫌少……”

石氏忍下他的炫耀,虚心的问他都替朱燕准备了什么,要了多少财礼,都有什么讲究之类。

朱实宽自是夸夸其辞,说的锦上添华,十分热闹。

等到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朱实宽也就收了话头,四下望望,问石氏:“我说嫂子,你们家青璧可有些日子没见了,什么时候回来啊?”

石氏心就咯噔一下,定睛看了一眼朱实宽,见他细眯着眼笑模笑样的,看不出一点嘲弄的意味来,才稍稍放下心,叹了一口气道:“这一去大老远,一去一回,多耽误功夫?要是成天惦记着家,还怎么静心读书。”

朱实宽讪笑着道:“也就是你和我大哥有远见,一个女孩子家家,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就是男孩子,也未必都能考中状元、榜眼……”

石氏紧抿了一下唇,道:“倒不为的是考什么状元,孩子喜欢,就随她吧,好歹她还小呢。”

“她现在小,那以后怎么办?这转眼也就十二三岁,虽说不到嫁人的年纪,可也到了该提亲的时候了,总得早点备下……对了,还有你家青玉,可有人给提亲了没?不然我替你打听打听?我可认识好几家家境富裕,小伙子人头也不错的……这知根知底,先打听着,省得到时候抓瞎。”

他竟有这样的善心、热心、好心?石氏是一点都不信的。尤其是他刚才问到青璧,虽然面上装的矜持,一点破绽都没露,可眼神里的光芒一现,倒是内里大有文章。

而且,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这会来,虽说农闲,可他也应该知道自己不闲,一定是有事。

尤其提到青玉的亲事,石氏可不想交到他这样的人手里,便浅笑道:“还是大兄弟想的周到,不过青玉年纪还小呢,这么早就四下里打听,倒让那起子好事者说起闲话来,好像我们青玉有多挑剔一样,还是等年纪再大点吧。左右都是个缘……”

朱实宽也不过是说说,听石氏婉拒,便道:“是,嫂子说的是,这夫妻之间,可不就是个缘份嘛,你们家青玉生的漂亮,人又聪明,肯定能找个好人家。听说她和我大哥打算种香菇呢?这乡里乡亲的,要是将来有什么活儿,嫂子可一定跟我大哥提点一声,我很愿意帮这个忙的,我不在家,还有强子呢,是吧?”

这事还没成呢,打秋风的就上门了。石氏虽然不悦,却也难免有点得意。从前都瞧不起自己这一家,如今总算是令村里人都高看一眼。

因此石氏道:“这话说的,有点好处,不便宜自家兄弟,还能便宜谁去?我都记着呢,也蒙大兄弟你惦记着。”

朱实宽立刻露出了笑脸,道:“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说这话就见外了。我还得去做豆片呢,就不叨扰嫂子了。”

石氏就放下手里的东西,送他出去。

才出门,就看见朱大娘走过来。朱实宽笑着让石氏:“嫂子回去吧,别送了,我回头就去收几筐叶子。”转头看了一眼朱大娘,笑眯眯的问:“朱嫂子,这是从哪来啊?”

朱大娘本是朝着石氏来的,一见朱实宽从沈家出来,步子就顿了一下。再瞧向石氏,见她容颜平静,不像是听说了什么。一时她就有些犹豫。

这么一犹豫,朱实宽的笑就显的更刺眼了些,朱大娘当下道:“我来跟他婶子找个鞋样子。这不是要入冬了,左右闲着没事,我做几双鞋。”

这是女人家的事,朱实宽无话可说,便告辞离开。

石氏便让朱大娘进:“我倒是还有几个鞋样子,不过都有些旧了,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用。”

朱大娘便跟着石氏进来,顺手关了门,这才问石氏:“实宽来这做什么来了?”

石氏替朱大娘倒了杯水,道:“他说想要几筐树叶子,我寻思着在地里也是白堆着,我和孩子她爹也没时间弄这个,就让他收走吧。”

朱大娘感叹着道:“你还真是好心眼儿。”

石氏不以为然的道:“左邻右舍的住着,俗话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的吗?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朱大娘叹气,道:“你呀,你们两口子,这一天天从早到黑,也不知道都在忙什么,你要是知道了朱实宽在背后都说了些什么,我看你还能给他树叶子烧。”

石氏一愣,问:“他,他都说什么了?”随即又自嘲的道:“左不过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他们还能有什么新鲜花样的不成?”

“这你倒是说错了,陈芝麻烂谷子的确说的不新鲜了,他们又换了新鲜的,说你家种香菇是沾了李忠的光,肯定种不成,还说,还说你家青璧不是去读书了,是,是……”

这意头不好。万事才开头呢,就被人诅咒说是必定失败,谁听了也心里不得劲。不过石氏听惯了的,毕竟这事的确是李忠牵头,她也就压下了心里头的怒火,道:“随他们说去,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样的事,我见的听的多了。”

她又没干什么坏事,不怕人说。

朱大娘见石氏不往心里去,也就说的没意思了,站起身道:“行了,算我多嘴,也是,他们那起子人,闲着没事,愿意说,说去呗。不过,这话可是忒难听了,青璧不在家,你们两个老的又太弱了些,只怕将来,青玉和青璧名誉受损,说亲可就要受影响了。”

石氏这会才恍过来,问:“青璧?他们说青璧什么?好端端的,又干青璧什么事?”

朱大娘上下打量了石氏一眼,摇了摇头道:“这话说出来太缺德了,我都不愿意再重复一遍。你是没听着,那四富、四信还有赵氏是怎么一唱一和的说的……”

朱大娘绘声绘色,就把那天的一席话都说给了石氏听,最后道:“还说,说你家青璧是跟人私奔了。”

石氏豁然道:“什么?放屁,谁这么烂了嘴黑了心肠,敢这么血口喷人?我,我——”气的石氏直接出门:“这话谁说的?是四富还是老八?我起子小人,我去找他们算帐。”

朱大娘一把揽住石氏的胳膊,劝道:“你又没抓着,这会儿找人算帐,他们能承认吗?还不是自讨没趣……”

石氏气的浑身直哆嗦,骂道:“太缺德了,这还是一家子没出三代的亲堂叔呢,怎么就说得出口?他们也是有儿女的人,怎么就这么诬蔑诋毁人呢?不行,气死我了。”

门一响,青玉推门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