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嫁-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也是不知道的。

当即,兰花便是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给她听。

童枝儿瞠目结舌,久久的无法回神。

老太太极品,这童招金也是跟着犯抽了!

辞别了兰花,童枝儿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家里人。

“哪天咱们家摆桌请客,堂嫂回去了便是被奶和堂哥一阵骂,还挨了堂哥一耳光子,听说第二天天不亮的时候便是带着大郎回了娘家。后来堂哥找过去,要把堂嫂给带回来,却是把堂嫂的爹娘给打了,然后气冲冲的回来。第二天便是带着休书又去了一趟堂嫂家,不过却是要堂嫂把当初的二两彩礼钱给还回去,要不然就带大郎走。”

几人听得唏嘘不已。

见过休妻的,可是却是没见过休妻还把彩礼钱给要回去的。

童招金还真是做得出来!

隔天,方翠微便是将这事告诉了罗氏,罗氏转头又说给了童知德和童招银听。

对胡氏的遭遇都很同情,不过同情之余却是为她感到庆幸。

脱离了老宅那一家子极品,日后胡氏的生活也能够安稳些了。

………

过了五天。吴媒婆来了童知德家里,将周老爷开的聘礼单子给他们送来。

罗氏自是一番感激,收了聘礼单子进屋,拿茶水热情的招待吴媒婆。

“真是麻烦吴大姐了。”

吴媒婆甩了甩帕子。笑眯眯的道:“麻烦什么,我啊,就是爱帮着年轻人凑成小夫妻,只要他们成了,我心里头比什么都欢喜。妹子,我等着过来喝喜酒。”

“这是一定的,”罗氏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五百文钱,这是媒人的谢礼钱。

吴媒婆推辞了一番,便是接过了。

等吴媒婆走后,罗氏回到屋里头。把聘礼的单子给展开。

“这是聘礼的单子?”

从童知信家里回来的童知德开口。

罗氏转身,将聘礼的单子给他看,很长的一串,不过两个人都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咱们拿去给枝儿帮着念念。”

“嗯。”罗氏将门给掩住。便是扶着童知德的胳膊,两个人一道往童知信家里。

只隔了二十步的路,眨眼便是到了。

“四弟妹,枝儿现在忙吗,我们想请她帮着念念这聘礼单子。”

方翠微眼睛一亮,“我这就去屋里头喊她。”

没一会儿,童枝儿便是跑了出来。身后跟随着童朵儿、童珠儿和方翠微。

罗氏把聘礼的单子交到她手上。

“二伯、二伯母,咱们都坐着吧。”

见大家伙都是站着,童枝儿笑道。

众人立刻都找了椅子坐下,一个个紧张的看着童枝儿。

童枝儿扫了眼红色的聘礼单子,虽然长,不过却都是一些二伯一家能够准备出来的东西。

“聘金八银、喜饼二抬、冬菇两包、鸡鸭各两对、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大鱼两只、茶叶两盒、芝麻两斤、帖盒两个、斗二米。”

童枝儿念完。将聘礼单子交给罗氏。回头问方翠微,“娘,帖盒是什么意思?斗二米又是什么?”

方翠微笑着解释道:“这帖盒是指装了莲子、百合、青缕、扁柏、两对槟椰、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还有红豆绳、红包封、聘金、饰金、龙凤烛和一幅对联的一个大盒子。斗二米是你二伯家要准备十二斤的糯米、三斤二两的砂糖,到时候好让女方家做汤圆。”

童枝儿点了点头。

干果类的会贵一些。不过好在只是分别挑几颗放在帖盒里面,倒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只是这龙凤烛、对联、红包封等却是要去县里的铺子问过价才能知道。

好在有几个月的时间能够好好地准备这些聘礼,那时候童招银的工钱也有几两银子了,能够贴补一些,她们在帮衬着,便是能够将聘礼单子上的东西给准备妥当。

“二嫂,鸡鸭就在咱们自家养的里面挑最壮的四对。”方翠微道。

罗氏十分的不好意思,“这,这怎么成呢?”

方翠微笑了笑,“怎么不成?也省得到时候去县里买。”

“那,那我就先欠着银子。”

“好,”方翠微点了点头,接着道,“蘑菇也一并从家里头拿就是了,反正我们也是卖蘑菇的。”

“哎。”

两人坐了会儿,便是走了。

晚上等童招银回来,罗氏便是将聘礼单子上写着的东西告诉他。

童招银记在心里头,打算中午休息的时候去问问价。

这一问,童招银便是发现有些东西县里并没有卖的,必须的去远一些的青州才有的买。

他打算好好地干活挣银子,等过年的时候便去一趟青州,将县里没有的干果给买回来。

暑期焦灼了一个半月,及至八月末,夏天好似也知道它马上就要过去了,抓住这最后的时机拼命地烤着大地。

已经是可以收花生的季节了。

童知信一家虽说是买了五十多亩地,不过却因为买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种植花生的季节,这会儿便不用忙着。

童知信家里不用忙,净身出户的童知德一家就更不用忙了。

最忙的。要数童家老宅。

不仅忙,而且愁。

家里的劳动力,少了勤劳能干的童知德和童知信,以及童知德的儿子童招银。再加上坐牢的童知明,便是只剩下童老头和童招金。

可是只有两个男人,哪里能够收得过来。

且老老太太还要看着林氏,林氏也得在家里头准备大家伙吃的饭菜。

这个时候,老太太有些后悔叫童招金把胡氏给休了,虽说她嫌弃胡氏嫁妆不多,可好歹胡氏勤劳能干的,有她在,收花生的工夫怎么说也能快点。

照旧还是从在村里最远的那有十五亩的花生地开始收。

童老头和童招金两个人,一个扯花生。一个则将扯好的花生用绳子给捆起来,从早上一直忙到天黑,若不是饿着肚子没力气干活,两人是连吃饭也顾不上的。

如此忙碌了五天,这十五亩地才算是完成了。童老头是有经验的庄稼人。知晓这十五亩地里还有许多落下的花生。往年的时候,他们家的前头有人扯花生、捆花生,后头便是跟着有人拿了小铲子、小锄头,将花生坑一个个的给刨开,将里头落下的花生一颗颗的捡了。

可是现在童老头却是顾不得这些,比起地里落下的花生,他还有八亩离家比较近。位于村子中央,六亩离家最近,走上一炷香功夫便是能到的花生地还没收到。若是被人偷偷地给扯了,这可是得不偿失的。

毕竟家家户户都种了花生,自家地里的花生被人给扯了,除非当年抓到人。否则,哪里有证据说这就是他们家种的?

不过,童老头和童招金如此的废寝忘食,终于开始收那那八亩地的化生时,却还是发现被人扯了东一头西一头的坑。算起来足足有一块了。

童老头心里那个恨那。

等中午的时候老太太和林氏来给两人送饭,听了童老头说有人偷偷扯了他们家的花生,当即便是扯了嗓子朝天大骂起来。

“那个杀千刀的啊,死老子死老妈子死媳妇死儿子的,竟敢把我家的花生给偷了,你头上流脓,脚底生疮,就该被雷给活活的劈死………”

老太太一遍一遍的骂,等看到有人也来这边收花生,骂的更是起劲。

盯着谁就好似那人是偷了他家花生的贼人一样。

周围的人听了心里头都有些不舒服,不过大家伙都同样忙着自家的活,可是没那工夫理会这耍嘴皮子的事。

骂累了,老太太才算止住,与林氏回了家,在那离家最近的六亩花生地里守着。

老太太恨恨的瞪着林氏,休息够了便是又对着她骂起来,“你个扫把星,要不是娶了你,我家能这么倒霉,你个扫把星怎么会不去死……”

林氏低着头,只当是自己没听见。

中午没吃饱,不是林氏自己不愿意吃,而是老太太根本就只给了她一碗全是水只有五粒米的稀粥。

林氏饿的偷眼发慌,蹲下身子飞快的扯了一颗花生,剥了一颗未经嘴巴里。速度快的老太太都没反应过来。

等反应过来了,老太太“啊”的大叫一声,便是要朝着林氏打过来。

被打到倒是其次,反正她现在也是习惯了,不过这手里的花生却是不能够被抢去的。当即,林氏抓着花生便是跑起来,在跑得过程中还不忘再蹲下神又扯几株花生,只将老太太气的火冒三丈!

第124章 收花生(中)

童家老宅现在俨然已经成了整个村子里,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老太太追着大媳妇林氏在花生地里又打又骂的事情,才过了一个时辰便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通知信一家和童知德一家,从来串门的兰花娘嘴里也是听说了这样的事情。

“唉……”

通知信叹了口气,对面的童知德亦没有言语。

两人渐渐的沉默起来。

院子里洗衣服的罗氏和方翠微却是聊了起来。

“你说这老太太怎么就这么能折腾,想她以前也是挺爱脸面的人啊,怎么现在就……”

方翠微没了声。

她想到了以前童朵儿她们几个丫头卖蜜饯挣了银子,大嫂林氏眼红,千方百计的想要将银子给弄到手,当着众人的面各种诋毁她和几个孩子。而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情,当即便是说林氏胡说八道,为了童家的颜面各种维护她和几个孩子,后来更是险些的将林氏给休了。

谁想现在……

这人的变化可真是太大了!

“这个道理我也想不通……”

罗氏幽幽的道。

其实老太太的道理也没有那么复杂。

在童家的名声谁说不算顶好,可倒也是没出什么岔子的时候,老太太自然是要维护这好童家的名声。可到了后来,先是老四童知信闹分家的时候,童枝儿爆出了他们苛待方翠微的几个孩子。然后是童知信一家卖蘑菇挣了大钱,他们让童知明去分一杯羹,反倒是受了惊吓,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不说,反倒是被别人说了句眼红贪财。

再到之后,林氏拾掇老大童知明偷童知信家的琉璃窗,告到知县衙门,被县老爷收了监,入了狱。紧接着童翠儿携赃款逃跑。林氏贼一般的扫荡整个童家,童翠儿被送到高家做妾,童知德硬是拿性命来逼着他们同意分家……

事到如今,童家老宅的名声早就是臭了。

村子里的任何一个人说起童家老宅。便是不屑、嘲讽、嗤笑……

既然如此,老太太便是再顾忌童家老宅的名声和颜面,有了之前的那么多极品的事情作对比,也不过是一句,“看,又再装呢!”

左右如此,老太太索性破罐子破摔,也不管外人是笑话还是嘲讽,反正自己怎么舒坦了怎么来。

这边方翠微与罗氏两人正感慨着,没过几天。便是又听到关于童家老宅的消息。

“又咋啦?”方翠微皱眉问道。

童知信叹了口气,说:“招金跑了,爹气了个半死,又因为干活太累,便是病倒了。老宅的活也没人干了……”

方翠微听的心中一阵发笑,不过,考虑到童知信的心情,她还是勉强忍住了。

“也不知道爹和娘现在怎么样了?”

童知信幽幽的道,心里头却是没有生出要回去帮他们的意思。

不光是因为之前老太太和童老头对他们的态度,光是老太太凡是鸡蛋里挑骨头,有事没事总把人往坏处里面想的心思。倘若他们真的去老宅帮忙。铁定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是觊觎他们家的花生。

一个字总结:吃力不讨好!

既然如此,童知信当然也不会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不过,住在茅草屋的童知德却是与童知信有着相反的想法。

相较于自幼年开始便是不受老太太待见的童知信,与老太太的感情自然是要淡上一些,再加上后来七七八八的一些事情。就更加的谈不上什么感情了。而童知德却是不同,他是老太太和童老头的第二子,小时候村子里闹饥荒,若不是老太太徒手走到离家十公里远的地方给他找了吃的,他只怕是早就饿死了。

后来他越长越大。老太太的脾气也是一年比一年的不好,再到后来,家中发生那些事情,考虑到以后童招银要娶媳妇,考虑到自己的媳妇,也着实是被老太太眼睛眨都不眨表示要卖掉童翠儿,他就更是寒了心,也分了家过。

可是,这不代表着老太太和童老头要是有了什么事,他就可以不管不问的。

当即,童知德便是朝着门口喊了一句,将罗氏给叫进了屋里来。

“爹娘那边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他问。

罗氏点了点头。

童知德接着道:“等晚上招银回来,咱们一家人商量一下,要他请几天的假,咱们帮着爹和娘把家里头的活给收拾收拾……”

罗氏心中吃了一惊,后头童知德再说了什么也是听不清楚。

童知德见她不说话,也是停了下来。

试探着道:“媳妇,我是不是为难你了?”

罗氏也能怎么样了?

她摇了摇头,牵强的笑道:“不是,就是有些吃惊罢了,怕我们到时候去帮爹娘的忙,会被娘说道。”

童知德迟疑了一会儿,才道:“娘……应当是不会的吧。”

等晚上童招银回到家里头,便是被罗氏给告知了此事,想着老太太的冷漠和非得要他们一家每年交给他们三两银子,当即便是发作起来。

“我不去!”

凭什么要去给这帮没良心的人干活?他是傻了,还是脑门被门板给夹了才会做这样的事情!

罗氏见童知德的面色有些不好看,悄悄地推了推童招银的胳膊,小声的道:“你是怎么和你爹说话的?”

童招银一怔,这才看到童知德的脸色。

自我检讨起方才自己稍冲的口气,低头对童知德道歉,“爹,方才我口气不对,我不该这么对爹爹说话。”

童知德面色这才好看了些。,劝道:“招银,你也知道你爷和奶有二十几亩花生地,眼下你大哥招金也跑了,你爷又生了病,地里的花生也才收了十五亩的,还余下十四亩没动。眼瞅着每个干活的人,咱们就去两天,帮着他们扯了花生,扛回老宅子里,你看这样行吗?”

童招银咬了咬唇。

作为儿子,童知德这般的为两个老人着想,可是但凡老太太和童老头有拿他们当一家人的意思,就不会非逼着自己爹爹磕破了脑袋在床上一直躺到现在才能勉强下地,也不会逼着自己也说出“若是你们不答应分家,我也磕死在这儿”的话来,更不会定了每年要交三两银子的苛刻条件。

童知德不忘记父母生养之恩,在老宅出了事要搭一把手的心思他理解。

可是他不会答应,不会答应请假去帮这些凉薄的、心里头只想着他们自己,根本就不为着他们的人。

不光他不回去,他也不会让自己的爹娘去。

“要是你……还是我同你娘,我们两个自个儿去吧。”

见童招银良久不说话,童知德开口道。

“不,爹,我不去,你和娘也不要去。”

童知德邹了邹眉。

童招银接着道:“咱们花钱请人去帮着爷和奶收花生,不过,这笔钱也算在明年的三两银子里头。”

他见童知德并不立刻反对,接着道:“按照奶的性子,若是咱们去帮忙,因为咱们没地没花生,她必然会在心里头想,我们是要和她抢花生,抢银子的。到时候我们去了,爷和奶非但不会让我们帮忙,说不定反而还会把我们赶出去……”

“你奶她……”

童招银接口道:“奶的性子,爹还不清楚吗?咱们花银子请人去,当着外人的面,爷和奶怎么说也会留几分情面。便是不相信他们,到时候也会跟着一道下地监督。这样一来,老宅的花生地有了着落,咱们也算是间接地帮了忙,而且这算在明年三两银子里的工钱,咱们也是应当出的。”

“招银……就照着你说的办吧。”

沉默半响,终于是得了童知德这一句,童招银欢欢喜喜的应了一声,“唉。”

罗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