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甜园福地-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贵,死后还天天盯着自己的财宝,碰上这样舍命不舍财的主儿,也就别硬抢他的东西了。否则,定然会惹来滔天大祸……”。

这时候天光正处于最黑暗的时刻,黎明之前总是这样,众人好像都觉得一股寒风在耳畔掠过,浑身发冷,甚至要打个哆嗦。

“县令大人您看,小的在地下还找到这么一个铁铲子……”,一个护卫现在可敬仰老胡同志了,从身后递过来一把样式奇特的物件。

“这个——老夫却是不知来历的,可能是摸金校尉的挖掘器具……”,胡县令有些卡壳了,把铁铲递给卢千总,千总大人掂了掂,又递给阿圆。

貌似这东西在什么地方见过介绍的,阿圆心里嘀咕,把铁铲头朝下,往地上一杵一拔。

这东西形状很像铁锨,但是比铁锨更容易深入土层,特别是这一拔一提,还能带上来地下的原土,得以判断地下不同地层的情况。

“难道——这个时代就出现了洛阳铲?”阿圆顿悟了,电视上确实闪现过这种器具的画面,依稀记得,是介绍说民国时期才出现的掘墓用具。

大概,自从人类有了穷富之分,富人的墓穴就没躲过被挖掘的命运,一代又一代掘墓人孜孜不倦的延续着探宝的事业,也不断更新劳作的工具。

“据说,在洛阳邙山的马坡村,有个人姓李,从小就以盗墓为生,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一个县去赶集,有个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包子。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起的小坑,以便放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下一走,担上来时带出不少士,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找了张纸,贴着铲画出了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找人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于是就在盗墓贼中得到了推广,此物被唤作‘洛阳铲’。”

阿圆轻声道来一段新典故,原本对胡县令的博古通今佩服不已的汉子们,现在对郡主也要刮目相看了。

只是,赞颂的话儿还没来得及说,“轰隆——”一声巨响,胡老汉家的“金镶玉”房屋,终于坍塌了!

这个变故倒是早在意料之中,那么多水灌下去,不塌也没人敢住了!

可是人堆儿里又是一阵骚乱。

早就精神临近崩溃边缘的胡老汉,坍塌的房屋成了一根导火线,他两眼发直身子直挺挺摔倒,嘴巴里“嗷——鬼啊——”的低叫着,手脚也抽搐了起来……

掐人中,摁虎口,捋胸脯……,大家伙的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才勉强把胡老汉弄睡着了,歪着头,嘴角犹自留下一道黏涎儿……

齐家庄的里正带头叩倒在地,一众脸色蜡黄的乡亲也相跟着跪倒:“郡主大人,胡大人,卢大人,这处地界我们不敢再住了!请大人们给小的们指一条出路吧!”

真不能责怪庄稼人太过迷信,任谁家坐落在墓穴上面都得触目惊心,何况那墓穴里的主人还在,何况这块土地已经被挖掘的惨不忍睹,何况,大家都是穷人,在此地没有财富可以作为拼死留下的理由。

胡县令的黑脸这会儿就更黑了,整整一个村子的搬迁可是大事儿,不是点一个头就能解决的。

“你们这村子有多少人口?多少良田?”

“大人啊,齐家庄一共只有一百四十二口人,良田?周围都是盐碱地,勉强能种出点粮食来的也就二百多亩,出产可怜,连自家的肚子都喂不饱,这要不是距离县城近,小子们能去打个散工挣俩儿钱,活下来都成问题!”老里正每讲一句,都要抹一把儿辛酸泪,

每人能平均一亩多地,其实也不错了,只是地薄出产太少,才造成贫穷的局面的。

但也正是因为此地贫瘠,大地主豪绅的都不肯落户,也没什么恶人觊觎这些田地,齐家庄的庒风还算太平。

卢千总只管地方军政,对于老百姓的居住与饮食明显不怎么关心,胡县令皱着眉头暂时许诺:“容本官回去后好好参详一下朱阳县的整个地况,能不能集体搬迁到别处还需要商榷……”。

现在整个都是焦头烂额呢,贼匪们没有抓到,被掳掠的人没救出来,一大片地被挖的乱七八糟,冲灌的沟壑纵横,还留下那么一个棘手的墓穴……

郡主一开始也只答应了解决临近几家临近庄户的搬迁问题,胡县令张了张嘴,看一眼阿圆没好意思再提新的要求。

第三百九十二章 盐碱地

齐家庄的老里正那也得算是人精,此刻一下子就如醍醐灌顶,转而跪向阿圆老泪纵横:“郡主啊,齐家庄可是您的娘家,您不能眼看着咱庄子里一百多口人出去讨饭啊!”

“是啊郡主,您可怜可怜我们吧!被惊扰到的魂灵不会饶过我们的,大家伙儿一天也不敢在这里住下去了……”。

眼看着几十个汉子双膝着地,又惊又恐涕泪交流,郡主也不好意思大咧咧讲些什么“别怕,那些都是封建迷信”的话,捶一下脑袋搀扶了老里正起身。

“我会尽快安置好你们……”。阿圆脱口而出一句承诺:“这几天你们先集中到村子的另外一头儿居住着,大家伙儿在一起也安全些,等我找到安置的好办法。”

“这件事我得上报登州府,墓穴暂时先封闭起来,附近留人看守,估计贼匪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了。”胡县令跟卢千总商议,这个安排很让齐家庄的村民安心,多几个府兵,安全上也能多点保障。

这时候齐子玉再次苏醒,肚子里也有了点儿热乎食物,精神就好多了。

“你跟着我回朱阳县怎么样?你的伤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找大夫也方便。”阿圆弯着腰耐心的说着话儿,这会儿也不知该去哪里找齐家后母了,干脆直接征求弟弟的意见。

“唔——”,齐子玉的声音还是不清晰,但是眼睛留下的那条缝儿流出了泪水……

被亲娘养傻了的孩子实在可怜,张大山和巴子也很同情,让这小子跟着郡主长长见识也是好事儿,最起码去掉这一身娘里娘气儿。

此刻的天色已是大亮,荒地上的沟壑狼藉更加触目惊心,里正带着村民重新布置暂时的居住地了。连带着还要负责十个府兵的伙食问题。

县城里的来客在准备撤回去,贺聪还没舍得放下那把“洛阳铲”,就这么一晚上的功夫。他和胡不语已经成为好朋友,两个人勾肩搭背一丝儿困意都没有。

胡县令和卢千总各自带着兵马也走出很远了。只剩下郡主,把马车让给了齐子玉,自己久久的站在沟壑之间沉吟不语。

自己答应了要安置好齐家庄的乡亲,但是怎么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呢?

第一缕晨曦早就照射在荒地上,被水浇灌过的盐碱地不再那么白花花儿的晃眼了,残留下来的水洼儿,像一只一只眨啊眨啊的眼睛……

“郡主。回去休息吧,劳累了一天一夜呢!”张大山转到了阿圆身前,抱拳拱手。

“大山你来看,这河水——是不是有清洗盐碱地的作用?所谓盐碱地。不过就是土壤中的水分状况不良,含盐量大吧?那么,能不能试一试多多的灌水,把盐分带上来,然后把水放掉。就像洗衣服一样?”

却原来郡主迟迟不走是为了这件事儿,张大山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可是从来没听说过这么改造盐碱地的,老辈子对这地就没有办法,还都传说是上天要惩罚哪里的民众,哪里的土壤就会变成这样呢!”

其实阿圆知道盐碱地是绝对可以改造的。前世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貌似就是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那一套程序,然后先种植些耐盐碱的植物,等到培肥了土壤,最后再种植粮食作物。

这次挖掘地道就当是给土地深耕了一遍,趁着河水没有上冻,完全可以尝试一下。

想到就要做到,这是福瑞郡主的脾气,一转眼又把齐家庄的里正叫到了跟前儿。

“既然你们都想好了要把以后的生活交给我安排,那么我安排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休息半晌儿之后,带着人继续往荒地上灌水,还包括齐家庄每家每户的田地,如果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碱层,种庄稼没产出,那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阿圆耐心的把自己的想法讲析:“让水漫上来,先堵住,然后想办法把土泥里面的盐分尽可能多的融化在水里,再迅速排出去。”

“我也没办法预知这个法子能起多大效用,但是跟乡亲们说,只要把事情做好了,我算工钱,等会儿回县城之后,我就会找胡县令把这些荒地都买下来,我相信,只要勤劳肯动脑子,盐碱地也会变成宝地。”

老里正立时心里就舒坦了,这说明郡主真的在拿齐家庄当自己的家乡看待了,只要每天付工钱,庄户们其实啥活儿都肯干,虽然郡主想要改造盐碱地的想法儿,有点儿玄!

事实上阿圆心里也是没底儿的,又安排护卫装了一木盆的盐碱土壤放在马车上,准备回到客栈之后,就着手洗盐的试验。

任何无法克服的困难,亲手操作反复改进方法之后总会解决。

张大山在人员匮乏的时候,既可以做护卫,又可以做管家,回城之后,就立刻找胡县令商议买下齐家庄附近荒地的事宜。

阿圆在给木盆灌水的时候,胡县令和卢千总也没有休息,把局势上报,清点留在县衙里的年轻女子人数儿,与各村原本保护的人手一起,护送她们回到各自的村子。

那块荒地原本就没人肯要,荒废了多少年了,今天总算处理了出去,胡县令的后槽牙也不疼了,唤过来师爷跟着去办手续,郡主的银子还得安置齐家庄的村民呢,就意思意思,收个一百两银子得了。

那可是足足将近二百亩的荒地呢!

城内的民心也得安定一下,大小衙差走上大街小巷宣传要注意安全,贼匪掳掠女子,擅长挖地下通道,各家各户都要小心着听动静……

这么一说就有点儿炸锅,本来嘛,强盗就够可怕的了,现在还擅长从地底下钻出来行凶,防不胜防啊!

家里有闺女的都在搬床,宁可休息的时候尴尬些,也得让老大不小的女儿在爹娘的屋里睡觉,否则,谁家放心?

阿圆跟三个孩子玩了一会儿,到底困劲儿上泛,哈欠儿连天的只好去补眠。

体力上女人就是赶不上男人,张大山跑前跑后的愣是没说一声累,大红戳子的地契就交回来了。

孩子们无聊之下去瞧那个“小舅舅”,尤其对肿胀的猪头很感兴趣,“小老二”循循善诱的引着齐子玉说话,连猜带蒙的也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小舅舅你这样的身板还能不受气?等你的脸好了,得跟着我们去练功夫,我娘可是说了,做男人的细皮嫩肉那就是耻辱,再要加上娘娘腔儿,那可没人搭理!”

齐子玉被孩子们说的脸肯定是红了,虽然呈现出来的还是那样幽深的青紫。

“呜呜——我——练功——”。

千万别小瞧小孩子的游说能力,等阿圆醒转过来,准备找机会跟弟弟深谈一下的时候,齐子玉要练武功的心愿已经很坚定。

然后,哭哭啼啼的齐家后母,就又找到客栈里来了。

听说了儿子得救的消息,当娘的自然是坐不住的。

“玉儿啊,呜呜——咱现在就回家,呜呜——娘从今以后好好守着你,哪儿也不去——”。

只可惜刚刚跟姐姐靠近,又跟三个外甥亲近过的齐子玉,这会儿已经铁了心,就留在姐姐身边多呆些天。

“不——走——”,来来回回就这两个字,任凭亲娘哭的肝肠寸断。

事实上这个时候也不应该折腾齐子玉,小伙子脸上还带着伤呢,大夫开好了药,还没喝上几副,怎么能走?

这个打小很寂寞的小男生,喜欢三个小外甥活泼泼的模样儿,再得了那声“小舅舅”的称呼,身上的骨头都要轻了,心里满是柔软的温暖。

回到家里继续关起门来只跟满脸哀苦的亲娘面对面,小男生很不情愿。

无奈何齐家后母只能自己回家,她其实是个要脸面的人,不愿意卑躬屈膝的再要求阿圆准许她留下,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好好地对待这个后闺女就没这么麻烦了。

可惜这世上就是没卖后悔药的。

齐家后母在客栈的厅堂又看到了郡主家的三个孩子,低垂着头在护卫的监视下默默离开。

其实这客栈全部都被郡主包下了,估摸着还得有空余的房间,可是没人挽留这位后母。

客栈的老板娘是个擅长与人沟通的,趁着郡主一家在厅堂吃饭,很小心的上前见礼,问询了一个如今朱阳县城人都在忧心的问题。

“郡主,都说是您发现了地道和墓穴,那您知不知道咱这城里会不会也被挖了地道出来?或者是深更半夜的时候,有没有人就在咱们的脚底下?”

老板和店小二也在厅堂门口支棱着耳朵,谁在这个问题面前也没办法淡定,隔着厚厚的土层,就算怀疑有人在挖地道也没办法啊,全家人昼夜不休直瞪着眼睛都看着地面,也不一能就防备住了贼匪的侵袭。

光觉得劳累了还真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脑子里依稀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探知到挖掘地道的,熟悉的影像掠过,阿圆的眼睛亮了。

ps:

感谢soi的粉红票,感谢lizzie110的打赏。

第三百九十三章 听缸

“侍候笔墨!我要给胡县令写封信嘱咐嘱咐!”郡主刹那间疲惫全消,摆摆手让客栈的老板娘凑前儿:“店里有闲着的水缸没有?在院子里埋下去,再安排个小伙计蹲在缸里听着声音就行了,如果附近地下有人在铲挖,一定能听得见动静!”

老板娘还没吱声,门口的客栈老板先“咕咚”跪倒了:“谢谢郡主指点!小二,马上搬水缸!”

阿圆把同样的建议书写完毕,交给巴子去县衙送信。

这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朱阳县却整个沸腾起来,衙差们把这一消息迅速传递向每一个角落,快马奔驰的声音又预示着正在往周围的乡村行进,那还不立刻又炸了锅?

家里有闲弃的水缸的那还好说,一家人齐动手挖坑埋缸就好了,可是大部分人家就一口吃水的缸,只能跑到杂货铺子里去采购。

朱阳县只需要半个时辰,就出现了水缸脱销的局面,即使价格已经被炒到了“银缸”的境界。

县衙里刚刚把水缸埋好,胡县令对于这几口巨大的水缸很看重,勒令一定要分开层次埋得深些、再深些,免得被贼匪们直接就攻进政府部门。

然后就又听到了这股动静,没买到水缸的百姓心中恐惧啊,只能找到县衙来求救。

胡县令又把郡主的书信仔细研读了一遍,挥挥手倒是很好办理:“你们回家后跟邻居联合起来,共同埋一个大缸就够用了,还能每家轮换着出人交替警卫,郡主可是说了,十几丈的距离听音绝对没问题。”

关键时刻用不着先进的传话工具,老百姓口口相传也能迅速蔓延,朱阳县的百姓头一次这么团结啊。就算是平常打过了架的邻居,这会儿也亲亲密密的聚在一起,几家人合伙管理一个水缸那就轻松多了。这下子心惊胆战的妇人们就能睡一个好觉儿。

卢千总府里也同样接到了消息,千总大人觉得这事儿有点儿新鲜。安排家丁们做了测试。

卢府的宅院可大,在一口深埋的水缸附近挖掘,家丁果然可以听到异常的声音。

根据测算出的声音距离,千总大人在卢家大院里分别安置了十几口水缸,才慢悠悠儿的逛去了夫人那边。

李薇正带着丫鬟们缝制布偶玩具,幼儿园那边的改建修葺基本完成了,作为即将上任的园长大人。她还想把各间活动室都布置的温馨一些。

宝儿在院子里点着火把练习弯弓搭箭,他还小着呢,都是用的玩具般的自制弓箭,跟着两个家丁玩的很开心。

千总大人就站在院门口。听着屋子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看着儿子跑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