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甜园福地-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身衣服应该不常穿,白大伯的手一个劲儿的去拽衣服上的褶皱,拽着拽着,竟然连来意都忘记了。

孩子们的笑闹声在隔壁传来,应该是集体祸害白老二家去了,阿圆吩咐给白大伯倒茶,倒是很纳闷,穿戴的这么正式的来了,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好事儿?

白大伯也被隔壁的笑声吸引了,脸上的每一个褶子都舒展开来,长期辛苦劳作的大手掌又开始互相往一块儿搓:“大侄儿媳妇,郡主——是这样——家里——我来报喜哩!”

有喜事儿当然都高兴,阿圆也很是感兴趣,说实话她平时不怎么回迷糊阵,都是贾师傅、阿英,或者白长老到“幸福苑”来交待砖窑、食品加工和果树的进展。

那个地方,总是妖蛾子不断,再火热的心都会变淡了。

白大伯这几年过得舒坦,自从白家兄弟给他买了个罗娘做妾,日子就逐渐红火起来。

罗娘那个人不简单,想当初在头一个婆家就曾烧了房子才重获自由,被婆婆卖掉之后,那么幸运的被白老二买回去了,就此开始在白家跟那个肥的流油的大老婆明争暗斗。

她年轻,漂亮,又勤快,脑袋瓜儿又不笨,憋着一口气要过上好日子,借助白大伯跟白家奶奶的共同支持,从容把握了白家的财权。

之所以这么简单就把财权抓在手里了,还不是因为一穷二白的白家其实也没多少财产?罗娘很大方的抛出了阿圆跟绿柳送的嫁妆,把白家重新翻盖了宅院,白大伯在砖窑厂上工,自己白天去阿英手下做食品加工,晚上点灯刺绣缝补,三不五时的还能拿出去绣活儿去卖……

对于这样的女人,没有人不心生崇敬的,大老婆肥伯娘反倒成了白家的摆设,她原本就好吃懒做,现在有罗娘辛苦扛活儿供着她吃喝,还得意万分呢!

在一个锅里吃饭,就没有饭勺儿不碰锅沿儿的,何况大伯娘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惹是生非的货色?白家院子里总是经常传出肥伯娘的叫嚣,甚至还有动手厮打的动静,不过,很少听到罗娘大声说话。

在外人看起来,罗娘什么都让着她敬着她,表面上吃了大亏,其实不然。

现在,白家大伯,白家奶奶,和一众邻居亲戚,除了大伯娘亲生的两个闺女之外,就没有第三个不说道罗娘贤惠善良的,对好吃懒做且喜欢仗势欺人搬弄是非的肥伯娘,那都是嗤之以鼻的。

这会子,白大伯前来报喜,莫非,是下了决心把肥伯娘拉下去休弃,把罗娘的妾位提成正室?阿圆沉吟片刻,又觉得,白大伯可不是那么杀伐果断的男人,要有这出息,这些年,也不至于被大伯娘给欺压成那个模样!

果然不是这样的消息。不过,真实的状况也确实够让人欣喜的。

“罗娘——生了——是儿子!白家——有后了!”

白大伯不知道这得是重复了多少遍的好消息了,却依然满脸都是禁不住的欢喜,舌头打了卷儿,手指头都哆嗦了似的。

老天爷啊!现在可不能再说自家占据了白家的啥阳气了吧?阿圆短暂的愣怔之后,竟然由衷的感到轻松起来,如今,也肯定不会再有人算计自家的儿子了,绿柳怀的这一胎,甭管是男是女,也不用担忧了。

“这是好事儿啊!大山,包一封银子给罗娘,穗儿,去库房里捡几样婴儿用的银饰,再挑十匹精细柔软的棉布,给孩子做衣服。”

礼物不算太丰厚,后面还有绿柳和采莲要跟风呢,阿圆这个当大嫂的,现在思谋事情全乎多了。

还要让丫鬟去隔壁跟绿柳说一声,老二不在家,白大伯毕竟不好意思再跟二侄媳妇去说道一回了。

“大伯添男丁可真不容易,想什么时候给孩子做日子?我只要有空的话,就一定喊着绿柳和采莲一块儿过去。”阿圆可是真心为罗娘和孩子高兴的,能帮她们涨涨底气的话,她很愿意出一份力。

毕竟,买卖罗娘的事儿,还是阿圆出的主意,从那以后,罗娘幸福与否,就成了跟阿圆息息相关的事情。

“嘿嘿,嘿嘿——侄媳妇,郡主,罗娘说了,都是因为你,她才能过上安稳日子,白家,才能不绝了后,只要你们能去,大伯我——就觉得长脸哩……”。

白家大伯脸上的笑容就没收回去过,这份喜悦太巨大了,多少年的失望一下子被冲击干净了,剩下的,全部都是满溢的幸福。

绿柳可在隔壁坐不住了,扶着腰肢慢慢儿的踱了过来,跟大伯见礼,问询了一下罗娘生产的过程,也照样拿出了一封银子,一套银饰,和十匹棉布,作为送给新生儿的贺礼。

“家里——其实啥啥都有,罗娘昨儿半夜里生产的,今天一大早,村子里的人就大多数都来送礼了,现在,都跟咱家亲近着呢!”白大伯收礼收的有些局促,就目前他在村子里受尊敬的地位而言,他已经很满足。

ps:

感谢猪may和莫爱殇的粉红票,爱你们!

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喜有忧

纵使是憨厚了一辈子的庄户,也能明白之所以得到这般尊敬,其中有侄子侄媳妇们的原因。

给孩子做日子打算在第九天,阿圆和绿柳都应允了会去,并且会帮着通知到胡府,还有白家几个兄弟,到时候,都给白大伯去添些喜气。

“咱村子里现在日子更好过了,乡亲们都说是托了郡主的福,今年的红柿子大丰收了,不但卖到了朱阳县和祁阳县,就连周围其它的地儿,也都听说了咱迷糊阵有稀罕东西,红柿子又好保存,只要不压烂,放个十几天都没问题,家家落下的银子都不少呢!”

白大伯一边往外走,一边喋喋不休的继续讲说着迷糊阵的事儿,末了,还添了一句:“村子里的乡亲都盼着你们回去看看哩,里正还想跟郡主商量一下,能不能让迷糊阵的其它荒地上也种些果树,你那些樱桃树第二年就结了这么多果子,大家都眼馋呢!”

之所以到了临走才好意思说出这番话来,是担心阿圆因为又被村民眼红了而生气吧?殊不知此时的郡主大人已经站到了封地主人的高度,两个县城里的百姓,都应该被称作她的子民,当然不会再计较自己的主意被别人惦记了。

事实上,起初安排白长老多种果树时,阿圆就曾经建议过李叔,让大家都来一起种,可惜,那时候没办法一呼百应,乡亲们个个精的跟猴似的,不见兔子,根本就不肯撒鹰。

现在看见果树长起来了,樱桃还率先结出丰硕的果实,比红柿子卖的价格都高了几倍,还供不应求。白长老整天一副欠揍的模样在村子里嘚瑟,现在没人再嘲笑他不务正业专捞偏门了。

这才有了都想分一杯羹的想法。白长老受雇于阿圆,根本就不肯私自做主给大家树苗,白大伯只好带着大多数人的心愿来了。

“好。回去告诉大家,多种些果树确实是条发财的门路。等给孩子做日子的时候,我去跟里正商量商量。”

白大伯走的时候分外轻松,因为两个最主要的事情都办成了,阿圆还没有生气,从始至终,脸上的笑意都是满满当当的。

绿柳跟在阿圆身后,扶着腰身浅笑:“嫂子。难得迷糊阵的村民个个想着发家致富的门道儿,不像以前,专门有一些窜东家走西家撮罗是非的人,成日里不干正事。”

那时候太穷。穷的没了志气,大家在一起攀比的也是一个“穷”字,不少好吃懒做的主儿,动脑子想的也是怎么去占别人便宜的辙儿,慢慢儿的就带坏了庒风。

现在。大家有了奔头儿,知道勤劳就能致富,无论是专心种地种菜,还是去砖窑厂养殖场加工厂打工,都能赚得了盆满钵满。谁还能不努力?

大家估摸着,西红柿的独家买卖还能再延续一年,毕竟,种植方法别的村子还都不熟悉,等到全部普遍种植了,到时候,还可以再想些别的生意。

万重阳每次来到朱阳县,都要跟胡县令互相比对一番,现在的祁阳也不得了了,砖窑厂的产量比朱阳要高,还有一个低成本高收入的玻璃加工厂呢,带起了一连串新兴的商户,兵蛋子们也在自给自足,虽然没有像阿圆起初建议的一样开垦土地,却把“太阳能”洗浴器具那一套研究成熟了,如今,除了练兵、出任务,他们还轮流在作坊里卖力气,祁阳没有军饷那一说了,只剩工钱一项,就能让兵蛋子们经常给各自的家人采买东西,捎回去银子。

胡县令也不简单,别看风度翩翩上赶不上万重阳,比起县城的富裕程度,他可从来就不肯服气。

朱阳县有大宋朝最大的三轮车两轮车制作基地,就算还是软木做的轮子,也照样把买卖拓展到了天南海北,现在扩充的作坊雇工超过了两千多人,就这一个项目,就足以让胡县令每年的政绩册子上全画上“优”。

更何况朱阳县的多半拉妇人学会了做鞋织袜子,隔一段时间就有专人到各村各街道去收货,然后统一销售到别的县城,女子从此直起了腰板,大街小巷里抛头露面的姑娘渐渐多了,以至于,到了成亲的年龄,再不惧怕到县衙去宣布“我愿意”嫁给哪个男人。

更遑论说盐碱地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齐家庄的“洗盐”法子一步步推广,胡县令没办法不硬气,毕竟,祁阳那边的山地较多,种庄稼不如朱阳便利。

可是万重阳还有压箱子底儿的宝贝,年关时送到郡主府的税收一点都不比朱阳县少,因为他的山地虽然长庄稼不景气,可是山货贸易开发出来后,那银子也是挣得响当当的。

应该说,两所县城的商户们劳苦功高,他们的足迹在大宋朝遍布,把两个地方的特色产品带到每个角落,这才有了今日朱阳和祁阳的繁华生活。

百姓富了,对县城的归属感就更强了,县衙的每一项法令,都越来越顺利的被执行,起初那些因为成亲必须要男女亲口“愿意”而大放厥词的人,也越发的稀少了。

不穷了以后,谁家的父母不愿意闺女儿子的都找个喜欢的人去嫁去娶?不稀罕卖闺女的彩礼钱了,谁家不希望闺女嫁的是好人家,出嫁后和和美美的过日子,还能常回娘家看看?

有时候你应该相信一个规律,一个时代越是兴旺,这个时代的女人就越是思想前卫,包括思想和穿着打扮。

同样的,一个时代越是落后贫瘠,这个时代的女人就越是饱受封建思想的摧残,甚至从穿着的衣服颜色和款式来看,就可以发现一斑。

越穷,就穿的越是保守,恨不能把女子的脖子、手、脸全部包住,然后还不能轻易出门,牢牢地关在屋子里才算安心。

而现在的朱阳和祁阳县城的女人们,已经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大街小巷穿梭了,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的发髻各式各样,她们拒绝带着幕离出门,她们的笑声可以传到很远……

为什么不呢?女子一样为家里挣钱,只要她们不喜欢,谁都不能随便决定她们的命运,封地主人——福瑞郡主,就是她们的榜样!

甚至,朱阳县如今稍稍有些偏离轨道了,在县衙里彼此大声宣告“我愿意”的男女,成亲之后,当男子习惯性的想要纳妾的时候,竟然有不少得到了妻子的反对,从起初的求肯相劝,到最后,发展到了宁可和离也不同意!

理由都是现成的:“你见到郡主家的白将军纳妾了吗?你见到胡县令纳妾了吗?你见到万县令纳妾了吗?你见到白二掌柜纳妾了吗?”

……

竟然——两所县城里面的老大们,都是只守着一个媳妇过日子的,人家过得顺心又如意,你凭什么不向人家学习?

谁要是敢说一个反面例子,比如卢千总,不在家里搁着一堆莺莺燕燕吗?那正好,现在的卢千总可是基本上不会县城里面的卢府居住的,每日里屁颠屁颠的回“幸福苑”跟妻子同住。上次回府,听说是去处理一个小妾耐不住寂寞偷人的问题的,你也要学?

当郡主一行人来到迷糊阵的时候,除了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落座之后,听到的就都是类似的前面这些八卦言论了,还别说这是八卦,一个个描绘的都是实事儿,有鼻子有眼儿分外详细。

罗娘还很虚弱,生育这一胎,耗费了不少心力,但是,神色是愉悦的满足的,看向孩子的眼神里面,透露着无限的欢喜。

她的双手骨节比之从前要宽大了许多,也更加粗糙。这个家里,吃苦受累的,大概就是她和白家大伯两个人。

肥胖的大伯娘依然肥胖着,甚至还越发的邋遢了,可能是罗娘生产的原因,她的衣服有一段时间没人给洗了,散发着一股汗臭和油烘烘的气味儿,自己却浑然不觉。

当阿圆和绿柳采莲三个人走进内室看望罗娘的时候,说了几句话,还没顾得上上前看看小婴儿长得啥模样呢,就发生了变故。

大伯娘的肥身子迈进内室,雄赳赳气昂昂的伸手,跟罗娘要孩子:“宾客们都来齐了,把孩子给我,抱出去让大家看看,我们老白家,有后了!你呢,生完了孩子就没什么事了,赶紧养两天身子,该做啥就做啥去,看看这家里,都乱成什么样了?总不能老是白养着你吧?”

身后,两个也长势很丰腴的妇人,眼神闪闪烁烁的,似乎是在为大伯娘压着阵脚儿,很显然,从模样和体态上可以判断出,这俩,是大伯家的两个大闺女。

罗娘立刻警惕起来,上半身直立,遮挡住内侧里还在熟睡的儿子:“姐姐,孩子在睡觉,等晚一会儿醒了,再让孩子爹抱出去吧!”

这会儿,白大伯正在外面跟汉子们胡吹猛侃呢,终于有了儿子,四十多岁的大男人,实在控制不住要显摆的*。

ps:

感谢aadg的打赏,感谢aishu1973和jin770708的粉红票!

第四百六十二章 孩子跟谁

之前,罗娘应该是跟白大伯有过口头协定的,要自己照管孩子,不让大伯娘接手,白大伯脑子简单,想当然以为自家那个肥傻的老婆,绝对不会愿意养育别人生的孩子的,那货儿,懒得连自己的衣裳都不肯清洗打理,怎么会想要多干活儿呢?

可是现在,大伯娘就偏偏站出来了,忽然之间长了心眼子,要耗费力气抱抱孩子了,而且,这语气,完全就是家里的大妇应对小妾的架势。

细说起来,这个时代的大妇地位还是很崇高的,最起码,想要把小妾生下来的孩子自己抱走养育,是非常合乎常理的,甚至,甭管谁养起来的,孩子也得管大妇叫做“娘”,管亲娘得叫“姨娘”。

罗娘的警惕不是没有道理的,大伯娘被肥肉挤成两条细线的眼睛里面闪烁着贼溜溜的光芒,胖身子往炕沿上又靠近了一些,即将把襁褓里的婴儿给硬抢出去……

两个闺女说的对,只要抱走了这个小娃子,白家的人谁还敢不听她的?这个罗娘不是能干勤快有本事吗?那就让她继续干活儿侍候自己和这个小娃子,就只单单不让她们母子亲近就是了。

这样凭空白得一个儿子,还用不着费力气侍候,能更好的拿捏丈夫和小妾,白家大伯娘的这个算盘打得够划算的。

人说“为母则强”,何况罗娘本身就不弱,别看现在在白家当牛做马,那是人家心甘情愿,不愿意了,照样跟在原来的婆家似的,玩命——放火——杀人都不稀罕!

只是,到底是刚刚生产后的身子,没有多大的力气。刚坐正了身子,把孩子拦护在身侧,就被大伯娘的两只肥胳膊给扒拉一边儿去了。脑袋登时一阵眩晕……

别看大伯娘痴肥,身子倒也还算灵巧。一哈腰把襁褓从罗娘的内侧抓了出来,好在,她养过孩子,知道让孩子的脑袋瓜子偏上斜着,才能不被抓的从襁褓里掉出去。

可是,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做出来,同样做母亲的阿圆和绿柳就无法忍受下去了。刚刚出生九天的孩子,谁不是双手小心翼翼的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