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投资人生-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马磊突然一怔,发现自己似乎漏了点什么东西。是啊,如果只是因为本金,那早一步晚一步去上海又有什么关系?他难道不该先抓住武汉那边的生意,或者先跟自己混些日子,赚够了再北上吗?结果武汉那边小打小闹还好,一说开店玩大的,他抽身就走。给自己运彩电也行,但是说到香烟买卖,他立刻就想划清界限,这已经不是不同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这是底线问题。他根本就不想深入任何走私买卖。

胆小?开玩笑不是,哪家胆小的孩子会十几岁就出来打工,还是干这种买卖!

没眼光?一个手套、一个走私表,精准快捷,利润丰厚,连后续都能考虑清楚,这是个没眼光的材料?

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根本就看不上走私买卖,宁愿选条更艰难的道路,也不想陷入这种生意里,多一分都不行。

只是略一思索,马磊就皱起了眉,这可是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一个完全天才式的投资者,极度不看好自己手头的生意,就算只是个孩子,也不由让他有些嘀咕。这条路难道真的错了?摩挲着手边的真皮沙发,他只想了片刻,突然打断了疤子的嘲讽。

“不过小陈啊,其他都不说,咱们搭伙也这么长时间了,哥哥这摊生意,你觉得怎么样呢?”

陈远鸣楞了一下,疤子的冷嘲热讽不算什么,如同对方真能沉住气,他反而才该担心呢。但是马磊这句,含义就深了,他要怎么回答?

微微抬起了头,他的眼睛汇上了沙发对面的那双,那双极其精明,又透着股健旺生机的黑色双眸。这双眼睛里有着这个时代所有野心家共通的骚动和渴求,有着想奋力一搏,力争人上的冲劲和无畏。比起自己近乎作弊的能力,对方才是这个时代里真正的弄潮儿,这样一个有胆有谋的人物,又切切实实的帮了自己一把,他该怎么做……

陈远鸣笑了,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又恢复了开始那种端正的坐姿。“其实我一直很好奇,马哥你为什么会选择卖电视,这年头就连我卖电子表都比这个赚,更别说其他东西。”

马磊挑了挑眉,果真提都没提香烟,他自嘲的一笑,“还不是小时候家里穷,电视这东西多稀罕啊,做梦都想要一台……再加上前两年国产电视开始收特殊税,就趁这机会倒腾点货。”

“想要……是啊,这年头,谁家不想买台电视呢。”陈远鸣笑着接上了话茬,“只是牌子这种东西太有地域性,长虹在四川、康佳在广东,还有熊猫、珊瑚等等,再加上日本货,韩国货,多少牌子等着卖,如果能挑挑拣拣,一定会选花眼。”

“还选花眼呢……”疤子不屑的嗤了一声,“有钱能买就不错了。”

陈远鸣却摇了摇头,“70年代的三大件是什么,80年代的又是什么?当年的自行车、缝纫机,现在还不是人人家里都有,这种东西,不愁卖的。”

马磊身体不由自主一颤,坐直了身体。他刚才听到了什么?是啊,这两年走私电视生意越来越难办,是因为什么?不就是销售价格下降,产品种类太多,让他先知先觉想要抛开这个低利润的玩意,赚一些真正的大钱。但是这些趋势不正代表着电视开始要走进千家万户,开始成为不再稀罕的日用品了?

商店里酱油醋有多少个品牌,酱厂醋厂就会因为牌子多不做自己的生意了?恰恰相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控制生产成本,降价或者提高质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这可是千万家的买卖啊,就算一件只赚一分钱,他们也有了千万。

而自己呢?生产电视他是做不了,但是销售……呵~他可是个搞走私出身的,还有人比他更懂买家的心理吗?生产出来的东西终究还是要卖掉的,这些厂家可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商店能,如果他成了中间那个必不可少的“商店”,有了足够的势力和地位,是不是也会有厂家巴不得给他供货,托他销售呢?这千万家的买卖,他又能从中分润多少呢?

思绪如飞,马磊只觉得心脏砰砰的跳了起来,那层窗户纸被轻松的捅破了,他原来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可以正大光明的做这个千万人的买卖。都是好人家出来的,如果不是必须,谁宁愿背着莫大的危险,去搞这些随时会送命进牢子的违法勾当呢。

一个再也不用怕夜半敲门的正路。

马磊笑了,又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何德何能,居然能碰上这么个福星。但是这时候他还能再邀对方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就像他说的,这非池中物的玩意,就不会窝在浅池里扑腾……

长长叹了口气,马磊感慨的拍了拍身边的沙发,“可惜老弟你要北上了啊……”

他听懂了。陈远鸣也笑了,“中国也就这么大,早晚还会碰上的。”

是啊,只要有机会成为人上人,还怕相逢不相识?马磊扭过头,冲疤子吼了声,“还愣着干什么!不去送送客!”

疤子嘴一咧,这他妈是怎么回事,刚才那没头没脑的几句话,大哥怎么就跟吃枪药一样胳膊肘往外拐了?这小子下迷魂药了?!

陈远鸣却站起了身,微笑着摇了摇头,“马哥,真不用麻烦了,我坐不惯小车,自己走回去就行了。”

面对这样干脆的拒绝,马磊也没法厚着脸皮让兄弟去送人,二话不说,自己站起来亲自把少年送到了门口。这动作让屋里所有人都震惊了,这可是真正的大老板啊,送这么个毛孩子?

马磊自己倒是满不在乎,送走了人,还在门口愣了半天,都生出点依依惜别的意思了。疤子只觉得牙有点酸,这都他妈抽什么风啊,大哥不是中邪看上这小兔子了吧?

“疤子,回头小陈走时,包个10万的红包给他吧,就说是年底分红,半年来也辛苦他了。”

“啊?”疤子张大了嘴,红包他们是有,但是最多人也不过5千块,10万是个什么概念?他们贿赂海关那群野狗花过10万的包吗?这毛孩子刚刚不还把他们的生意贬的一无是处,还大模大样的拒绝了邀请,半点面子都不给,这……

“哥……”疤子忍不住吭哧了一句,“你……你不是给气糊涂了吧?”

马磊一巴掌扇到堂弟脑壳上,“你这个猪脑子!要是你有他一半……十分之一聪明,老子还愁什么!”

“等等……哥……别打!别打!”

12月的冷风刮过珠海市的大街,1991年就要结束,新的一年马上要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结婚三大件,70年代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是冰箱、彩电、洗衣机,90年代是空调、电脑、录像机。

妈蛋,上班摸鱼偷偷码了好几百字,结果突然被领导叫出去,回来时电脑自动关机了QAQ

卧槽没有存上啊!!!!!于是最后一段又悲愤的码了一遍,还爆了点字数,呜呜呜晚点真不是窝滴错QAQ今天都木能午睡好忧桑QAQ

好吧,这个副本基本算是结束了,下章又要开始换地图,一起期待吧XD

还有,看粗这章隐藏的另一个范本是谁了咩,答对奖10分哦XDDD

☆、第二十二章

在汇款单上写下最后一笔,陈远鸣放下了手中的钢笔,把那张邮政汇款单递了出去。大半年的时间,他一共给家里汇出了1万8千元,还有几封报平安的家信,虽然明知家里必然会对这笔款项心存疑虑,但是有了钱,那些困扰父母和整个家庭的危机才能迎刃而解,那些小变化后累计的东西,才是他改变命运的起始……

走出邮局大门,只是几步,就从小巷中转入了闹市区,陈远鸣看着眼前的景色,再次深深吸了口气。此时此刻,他面前的已经不是珠海那个狭小的市区,不是那些带着典型七八十年代特色的建筑群落,而是一副精致又混沌的奇妙景色。一半是高耸的大楼,复古的建筑,极具时代特色的宽敞马路,另一半则是低矮的民居,狭窄的街巷和拥挤到让人焦虑的人群。

机械吊臂正在都市上空盘旋,老旧的砖墙同时在轰鸣中垮塌,中国【文】历史上规【人】模空前的【书】建设热潮正【屋】在这个都市进行着,所有新潮和古老,秩序和混乱似乎被糅杂在一起,迸发出让人惊愕的活力。

大上海。

只有在这个年代,置身于这个地方,才能感受到这个形容的精准和魅力。而在这个城市里,等待他的则是另一些让人无法拒绝的东西。陈远鸣微微一笑,加快脚步,融入了纷闹的人群中。

这时已经是1月23日了,临近年关,路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少了一大截,来来往往都是上海本地居民,置办年货、筹备年礼才是头等大事,但是陈远鸣却跟这些人的路线截然相反,没有选择热门的购物街和商场,而是来到了一家工商银行门口。

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在上海准备了大半个月时间,早在1月13日《上海证券报》公布准确消息后,他的计划就开始慢慢铺开,如今才是检验成效的关键时刻。

打眼一扫银行门口,只见三十米外的小商店里,一位大妈百无聊赖的坐在柜台前,等着生意上门。都快过年了还这样坚守岗位……陈远鸣笑了笑,直接向她走去。

“您好。”

一声客气的普通话打断了孙大妈的冬困,只是一抬眼,她就刷的一下清醒了过来。只见店门口站着一位十来岁的少年仔,个头不高不矮,长相十分清俊,穿的更是体面,牌子货的大衣、毛衫,一看就是有钱人打扮。虽然是个外地人,却绝不穷酸。作为习惯性看人下菜的商店小老板,孙大妈可精明着呢,这绝对是个潜在的主顾!

“啊呀,小青年,侬要买撒?店里厢东西老全哦,烟、酒、饮料,还能打长途电话……”努力换上一口带着浓郁上海味儿的普通话,孙大妈露出了笑容,热情的招呼道。

摇了摇头,陈远鸣客气的回答,“不是买东西。阿姨,是这样的,最近上海不是发行了一个股票认购证吗?听说这两年股市行情很不错,我就想来投资一下,谁知道银行说购买认购证需要上海本地户口,没办法只好来打听下,这家银行附近有合适的代购人吗?”

刚看到少年摇头时,孙大妈一阵失落,还以为是个问路的,谁知几句话就又峰回路转了,认购证?这东西她知道啊!前两天银行都摆出大牌子了,她有个亲戚在学校当老师,据说还有证券公司上门搞推销呢,这哪是畅销的好东西,分明是压货压的厉害,根本就没人买吧?这小伙子看起来挺精明,办事实在是没个眼光。

但是想是这么想,孙大妈嘴上可是另一套说法,“代购?没听说过啊。是不是让人帮侬买那个认购证呢,如果是的话,侬就寻对了!我跟*人都是老上海,家就在不远,回家拿个身份证不就行了?”

“这……”陈远鸣露出了迟疑又惊喜的神色,“那不是打扰您生意了,要不我按代购价给您……”

“太客气了,勿用介许多!”孙大妈动作麻利极了,伸手就拉下自家商店的大铁门,“等我一会,马上就回来。”说着转身就往旁边的里弄冲去。

陈远鸣站在原地,露出了一丝微笑。

十几分钟后,一老一少走进了工商银行大门,当听孙大妈说是要买认购证,那个柜员也有些激动起来,要知道从19号开始贩售股票认购证后,她还没能卖出几张呢,这时银行为了促销,还给员工定了奖励政策,一张认购证可以提成3毛钱,一月工资才不到一百块,如果能卖出几百张该是多大一笔奖金啊!

几本崭新的股票认购证马上被拿到了台面上,女柜员摆出职业性的和煦笑容,“您需要多少股票认购证呢?现在证劵的售价是每张30元,一本共有100张,所售款项都要捐给社会福利事业,是件大好事呢……”

都卖30块一张了,还是抽签选号,跟卖彩票有啥区别,孙大妈心里不屑的嘲讽着对方,也就只有身边这种愣头青会来充大头鬼吧。

谁知身旁的少年只是微微一笑。“先来三十本吧。”

“多少?”

“什么?”

几乎同时,孙大妈和女柜员一起惊呼出声,引来一堆人侧目,一旁的银行经理也快步赶了过来,陈远鸣却没有犹豫,直接把手里拎着的旅行包放在了柜台上,从里面取出了几沓百元大钞。

“这里是9万块,给我来30本就行了。”

女柜员一阵恍惚,半天没反应过来,银行经理倒是十分迅速的摆起了笑容,猛地从背后推了一把手下,“还愣什么,快把库里的存货再拿出来点!”

30本!!3000张啊!!一个机灵醒过神,女柜员惊呼一身,转身就往后面跑,这要是晚了被其他同事抢走,她要损失多少提成呢!

面对自家店员的失态表现,银行经理明显有点尴尬,赶忙说了些救场的场面话,但是这时孙大妈已经完全听不下去了,两眼直愣愣盯着柜面上的百元大钞,心里砰砰直跳,什么都不问,直接就是9万块砸出去,这孩子是疯了还是……

有钱有货,还有巨额提成,这笔生意交接倒是飞快,不一会30本股票认购证就堆在了陈远鸣面前,只是在查验了身份证后,陈远鸣面对那位喜形于色的柜员小姐,淡淡问了句,“可以不记名吗?用的是阿姨的身份证,记名太不方便。”

女柜员又是一愣,求救的看向上司,银行经理倒是没有犹豫,直接点了点头。这种要求不记名的客户他见过不止一位了,一些票贩子就是专门做这种买卖的,只要能卖出去,谁还关心记不记名的问题。有领导拍板,当然一切好说,30本不记名的证本就这样落入了陈远鸣的旅行袋中。

整个过程没花几分钟,一直到走出银行大门,陈远鸣才对身边仍在发怔的孙大妈笑了笑,“阿姨,麻烦你了,您也不收代购钱,这里是两百元,就当误工费吧,请您一定要收下。”

只是跑了个腿,不到一个小时就是两百块……孙大妈犹犹豫豫的接过了对方手里的钱,又纠结了半晌,不死心的问了句,“认购证真的这么好,你一下就9万,万一亏了那该……”

陈远鸣没有正面回答,反而看了看门可罗雀的银行大门,“反正是摇号嘛,买的人越少不就越好?”

说完,他也没再废话,跟对方打了个招呼,转身就离开了银行。孙大妈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这句话的含义,突然有了点明悟,是啊,如果没人知道它的好,可不就真好了?一拍大腿,她又一次朝家里跑去。

这一天,陈远鸣在上海市走了四家银行,用同样的方法一共购得120本,合计12000张股票认购证,全部都是无记名的“白板”。坐在临时预定的酒店里,他又认真清点了一遍剩下的钱,和日历上记载的时间,安心的呼出了口气!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这一章估计很多人已经猜到了吧,没错,92年怎么能不靠股票认购证发家呢=w=

至于认购证的背景和究竟会赚多少,等窝下章再慢慢撸背景吧XDD

上个认购证的真身=w=

☆、第二十三章

1992年1月19日到2月1日,这次赶在春节前夕进行的股票认购证发售就这么不温不火的结束了。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次认购式新股发行,92版上海股票认购证正式销售时其实并不被人看好,最终销售量只有不到210万份,抢购、热销之类根本无从谈起,离银行和证券商们的预期相差甚远。实在是因为这种认购方式太特殊了。

认购证全年可以使用,分四次摇号,中签才能买到上市新股,这就意味着极大的潜在危险,谁能保证每一张认购证都能中签呢?同时30元一张的价格超过了大部分人的承受底线,再加上购买时限定上海市民,更是在门槛上设置了先决条件。在1992年年初,宣布上市的新股只是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