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投资人生-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如果嫌钱不够,不如我再给你注资个几百万美元?”陈远鸣倒是对林学文的选择毫不意外,笑着打趣了一句。

这次飞燕是打了一场漂亮仗,也必然将成为举世瞩目的庞然大物,但是说到底也只是一家公司,对于能玩转2千亿融资的林学文而言,吸引力明显还不太够。这样的人才用到刀刃上就好,倒也不用拴在掌心。

“哎呦!您老的心可够大啊,咱这行只要脑壳就行,注资什么敬谢不敏。”林学文轻哼了一声,断言回绝。

“你小子!”孟力生终于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行啊,早走早好。飞燕这票就足够你捞回本了,还在这里跟我们哭穷,要不我们帮你保下密?”

干策划这行,最需要的其实是名气,对于林学文,飞燕也确实够他一战成名了。只是关系再好,在商也要言商,各自手头都是一大摊事业,又怎么可能为了别家停下自己的脚步。因此面对孟力生的打趣,林学文倒是毫无芥蒂,轻松的挥了挥手。

“谢字什么就别提了,回头股息分红记得打到我账上就好。不过……”扭过头来,林学文上下左右打量了坐在沙发上的陈远鸣,露出了一丝微笑。

“远鸣,咱们认识也一年有余了,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个问题……你想上大学吗?”

(防抽分割,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呼,终于完了,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下章开始换地图!新地图小伙伴们吃惊咩,嘿嘿~~敬请期待

这两天小伙伴们投雷太踊跃了窝简直都要被吓到QAQ嘤嘤嘤~~谢谢大家!用力》3_《

还有关于人大的非学历教育,1988年建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中心,1990年开设MBA课程,第一届招生只有39人,但是到了1994年,开设这个培训的学校就开始激增了。

不过非学历那种的只是源自我的推测,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很大一批先富起来的人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所以这种培训也该有不要求学历的课程吧……捂脸逃走

第七十二章

处理完手头大大小小的事宜,9月初陈远鸣终于踏上了进京之路。这次他没有选择继续在肖家安排的大院里暂住,而是直接在亚运村买下了一间公寓。

这时亚运村在北京可以称得上新贵首选,“拿大哥大、开小轿车、住亚运村”已经成为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炫富段子,9o年代初刚富起来的那群明星、大款们有不少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实不实在姑且不论,面子上总要能过得去。因此这片区域的房价已经飙升到5ooo元/平方米,对于后世的北京房价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却堪称天价。

当然,对于陈远鸣而言选择这里可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只是个方便点的暂住地罢了。此时北京的别墅区尚在萌芽阶段,除了个别外汇房外,几大知名别墅板块要不刚刚开始兴建,要不就是连地皮都还没划拨,他所中意的西山别墅区更是尚未开始建设,也就只能先选择个权宜之计了。

安置好住处,陈远鸣倒也不急着跑去学校报道,而是先在北京城里慢悠悠的转了几圈。上次抵京纯粹是为了招兵买马,根本就没时间端详这个城市。如今稍稍闲下来,也该放松一下心情了。

1994年的北京城显然比十年后的它要更加原生态一点,除了几个开始热起来的商圈和观光景点外,大部分街区都带着一股子慵懒散漫的味道,胡同和四合院还破败又生气勃勃的蜗居在大街小巷内,由于住房体制改革刚刚下达,如今的北京市连建设潮都未曾兴起,和上海那种高速发展的节奏比起来,简直就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不过陈远鸣骨子里却不是个文化人,后海有没有酒吧,胡同文化是否消逝,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算什刹海的景色再怎么怡人,他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的扫向了中关村那片毛地。对于自己而言,选择半年的集中培训并非只是因为他欠缺的知识太多,更重要的则是在未来中关村的发展布局。

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诞生的一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因特网时代,开始于国际同轨。到了1995年,互联网就将通过电话网和ddn专线等方式进入公众的眼帘,从此以后,中国的信息产业将进入一个急速发展的快车道,而被各大名校环绕的中关村就会成为另一个硅谷。围绕着这里,那些后世赫赫有名的企业将一步步发展壮大,引领北京乃至整个中国进入高科技时代,也创造出让人震惊的辉煌和鼎盛。

因此这时正是在中关村扎根的绝好时机,如今中关村西区还未划拨,各大国企也未在这片热土上扎根,高盛、软银等风投巨头更是没有从美国本土移开视线,只要找打一个合适的契机,他和自己的点金石就能在这里埋下种子,并且发芽成长……

不知不觉中,陈远鸣又把休闲抛在了脑海,将开学前最后这段时光也花在了远景规划上,更是把海淀区踩了个通透。只是如今太多地标建筑还没有出现,他也就只能对着一片荒地和那罕少几栋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思量规划了。

一忙起来,时间总是转瞬而逝,几天后就是研修班开课时间。跟正经的大学开学季拉开了些间隔,这个总裁高级研修班没有任何开学典礼和仪式,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进入了授课。由于后世的人大明德楼这时还未动工,教学就安排在了西门附近的一栋现代化小楼里,学员则比想象中的还要稀少,一共只有18人参加半年集训课程。

毕竟跟mBa和emBa班的性质不同,这个研修班主旨并不在镀金拿学历,而是那些低学历人士的快速自我提高,因此来的大多是真正的董事长或者总裁,也有个别国企干部和官二代子弟,打眼过去满屋子都是3、4o岁的中年男人,让陈远鸣这个白T恤牛仔裤的年轻人显得异常扎眼。

而别人看陈远鸣时觉得意外,陈远鸣看这屋子人又何尝没有点感概呢?上辈子自己就读的是夜校,那里学员的成分不言而喻,这辈子好容易上一次大学,依旧是一群中年校友,而且由于普遍学习程度都不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