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七百四十九章 武汉风雨起
    “第三路军溃退了……”宋哲元看着山东发来了电报,叹了口气道:“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向方在撤军的时候当场被飞机的炸弹炸死,总参议李荫轩重伤,参谋长刘书香重伤……”



    赶到天津的第二军团司令齐木登低声骂了一句,脸色很是难看。



    “齐司令,现在山东的局势已经是不可挽回了。各部失去了统一指挥,陷入了溃退。”说着,宋哲元不由得生出了一丝后怕。



    若是国防军在晚来两天,自己未必就会被韩复榘的下场好多少。虽然不一定会战死,至少部队溃退也是极有可能的发生的事情。



    韩复榘麾下的五师一旅,打到现在两个师基本就打没了。譬如李汉章的第七十四师,直接就打没了。现在整个七十四师活着的不知道有没有一百人。



    还有第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现在不仅部队只剩下了一个缺额三分之二的团自己也重伤昏迷不醒。



    第二十九师师长曹福林重伤,二十九师整整一个师剩下的人还不足一个营。



    谷良民的第二十二师,打到现在就剩下不足一个团。孙桐萱第二十师是唯一还算保持了完整建制的部队,但三个团加起来人数也不超过两千。



    韩复榘被炸死了,整个战线一下子陷入了溃退。孙桐萱和谷良民两人拼命收拢部队,这才算是勉强的把整个第三路军收拢了起来向着天津方向撤来。



    好好的一个第三路军五个师,现在全部加起来不知道有没有四千人。



    “撤过来吧……”最终齐木登只能是叹了口气道:“如果愿意,撤到东三省去。建制我们给他们保留,兵员、武器我们给他们补充……”



    这也是屠千军的吩咐,只要是抗日的队伍国防军将不遗余力地扶持。



    “他们的人可以到东三省国防大学里培训,仗这么打损失太大了。国防大学里的教授们,全都是实战出生。包括我们总司令都会去讲课,对付〖日〗本人不能蛮干啊!”



    齐木登的这句话倒是让宋哲元有些尴尬了,说实在话二十九军之前也有些蛮干的做法。不过现在正在改变。



    第二军团到了之后,除去接防之外还负责培训二十九军的官兵。所有军官走下火线,接受战地培训。同时观摩国防军作战。



    士兵们也撤下了火线,接受包括识字、军纪等国防军方面的教育。原本形同虚设的参谋部也在向着国防军的模式转变。



    宋哲元一开始还有着引狼入室的感觉,但再一看自己的职权未变加之子女等皆被安排去了东三省,饷银也给发齐了甚至一部分部队也撤到了东三省补充他这才放心。



    再差,也不会比跟南京混差吧?!宋哲元评定的军衔是中将,分到了一户小别墅。老妻来信说儿子在东北大学里上学,准备报考国防大学。



    这让宋哲元老怀宽慰,再一看龙云的几个儿子现在学习出来都能独当一面了老宋也想着自己儿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1885年生人的宋哲元现在都五十多岁了,加之战场上瞬息万变。搏杀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给后代留个念想么?!



    到了宋哲元这一步,子女安排成了他最关心的。解决了他的这个后顾之忧,老宋自然不介意自己的部队多一些国防军的元素。



    1938年3月5日,武汉蒋中证颁发通电:追封原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二级上将为一级上将。同时,勉励天津宋哲元部让他们继续抗战。



    而在宋哲元身后的河南汤恩伯部则是加强了军粮的收刮储备,并随时准备撤离。



    “局势糜烂啊……”在武汉的会议室里,蒋中证拿着电报叹气道:“这孙荫亭,大家看看怎么把他拉过来。要是让他投了国防军,对于我们则是很不利之事呐!”



    蒋中证的话并没有引起大家都讨论,这玩意儿怎么讨论?!韩复榘的重迫击炮团是怎么没了的?!还不是这位委员长调走的?!



    韩复榘麾下也就这么个重迫击炮团能够作为火力支援,这一调走对于战局的影响傻子用**看都知道。



    为什么宋哲元愿意放国防军过天津?!还不是己方装备烂的离谱,国防军好歹还支援给宋哲元一部分火炮和huā机关。



    国府方面可是屁的表示都没有,再说了现在第三路军都打残废了。要是换作国府肯定得撤编,人家撤到东三省去那才是保持建制的办法。



    两相对比,这投奔了国府的才是大傻子。



    实力不如人,还小肚鸡肠的斤斤计较恨不得把所有的部队都换成黄埔系再把所有人都整成〖中〗央军。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一堆的人警惕国府。



    比如现在,戴笠传回来的消息显示阎锡山正在秘密的试图接触国防军。阎老西不是傻子,河南的汤恩伯那么大的动作人家会不知道?!



    〖中〗央军都准备撤了,要是日军杀过来山西阎老西自问是守不住的。为此,阎老西不得不去找国防军。毕竟现在整个国内,能够和日军一战者已经极为明显:只有国防军。



    阎老西混了那么多年,其眼光不可谓不毒辣。看出情势如何了,他自然会做出选择。反正武汉方面现在是自顾不暇了,如何做还不是看阎老西自己?!



    “委员长,现在不是孙荫亭一个人的问题。其实我们应该说是整个国府的问题,山西的阎百川现在的动作已经是很明显。我相信刘湘他们肯定也会有想法。”



    最终开口的,还是杨永泰。这也是无奈之举,除去他之外其他人根本不好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这种丧气话。不然引来蒋中证的震怒,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现在我们急需的不是拉回来他们。而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不然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国府的状况会越来越孤立,后果是什么我想我不说委员长也是知道的。”



    蒋中证脸色很是难看,其实杨永泰所说何尝不是他心中所虑?!可无奈的是自己的部队就是没有国防军的能打,这叫人莫可奈何。



    谁不知道打胜仗会赢得各种赞誉?!谁不知道,打胜仗肯定会让自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可问题就是,自己根本就打不赢啊!



    从蒋中证到整个国府,就没有人认为自己能够打赢日军。无他,淞沪一战直接将国府的底气全部打完。



    最为精锐的部队,甚至坦克、飞机全上了也不过是被〖日〗本人横扫的七零八落。一直不敢宣诸于口的伤亡事实上高达十八万人之多!



    这种情况下,你叫国府怎么能有信心和日军一战?!淞沪一战,这可不仅仅是〖中〗央军啊!甚至可以说是除去国防军之外整个国内所有最强部队的集合。



    但都打成这样,你让国府如何能够有信心和日军一战呼?!



    “李德邻哪里他怎么说?!有没有什么动作?!”蒋中证沉默了好一会儿,将话题转移开来。众人心中一叹,终究是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尤其是杨永泰,他的眼底里闪过了一丝深深的悲哀。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哪怕是束手无策但只要是你下定决心去面对,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可惜的是,国府不断的失败和东三省强势的崛起让蒋中证竟然渐渐的失去了面对问题的信心。或者说,蒋中证现在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



    “李德邻那里变化不太大,国防军是有派人过去。但李德邻明显是想要借用国防军来提升自己部队的战斗力,被渗透的不算厉害……”



    来参加会议的戴笠沉默了一会儿,斟词酌句的轻声道:“但现在可以看到的是,李德邻的桂系和国防军的联系明显比和国府的联系要紧密……”



    众人一听这话,苦笑更甚。这虽然说的好听,但实际上还不是那李宗仁向着东三省靠拢过去的意思么?!



    从前的桂系可是连国府都不能小窥的角色啊,国府从来就没有能够渗透、压服桂系的那些大佬们。而如今他们竟然要向着东三省靠拢了,这叫国府情何以堪?!



    便在武汉的蒋中证等人在会议室里沉默的时候,几股部队缓缓的向着武汉形成了一个包围。剃着平头、留着两撇大胡子的松井石根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地图。



    边上的参谋长田辺盛武沉声道:“司令官阁下,我部已经对武汉完成了大包围。只需完成准备,便可以直接开战!”



    “哟西!”松井石根点了点头,沉声道:“这次海军在黄海吃了个大亏!虽然他们不承认,但这只要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却是我们陆军的好机会!”



    “田辺,告诉他们:全歼国府部队,活捉蒋中证!!”松井石根一巴掌拍在了地图上,上面几个血红的箭头直指武汉城!



    “哈伊!!”田辺盛武红着眼睛大声应道:“全歼国府部队,活捉蒋中证!”(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五十章 武汉之战(上)
    第七百五十章武汉之战(上)



    武汉的会议开了一个晚上,蒋中证和在场的杨永泰、陈布雷等人闷头喝茶谁也提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局势糜烂至此,神仙也无力回天。都知道怎么做可以让国府起死回生,可问题是偏偏不能这么做。



    比如采购武器,现在沿海基本都被占领了你就是采购也运不回来。比如革新弊端,都知道国府内贪腐横行但在座不少人本身就不干不净。最新小说“”



    你要真动手起来,整个国府没等日本人打过来自己就先要垮掉。哪怕是东三省,在清理那批官员的之前也是经过了良久的准备并培训了一大批的替代官员。



    这才动手的,可现在呢?!国府首先是找不到那么多的人员可以替代,其次之一旦查处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蒋中证身边的人。



    这基本就是挖掉根基了,是以根本不可能这么做。但不这么做,还能怎么办?!改革之初,效果是看不出来的。



    但经历数年发展,东三省已经完完全全的崛起并一口气超过了国府。有时候蒋中证看东三省的发展也不由得新生羡慕,若是自己能够拥有那些产业又何须惧怕日本乎?!最新小说“”



    但蒋中证自己也清楚这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国府里由他开始到下面的大部分官员都秉承的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蒋中证这么想,是为了省钱。而下面的人这么想,是因为操作空间很大。其中过手的钱可以分赚一大笔!



    这已经形成了整个国府从上至下的潜规则,甭管是什么物资只要是到手的不刮下一层油来他们便不会罢手。



    好点儿的吃个空饷,心黑的军粮、军饷皆不发!全拿去黑市倒卖,这事儿本来就经常在国府内部发生。一两个月拿不到饷银,这是正常的。



    下面的士兵没吃没喝了,只能是动手去抢。抢完了之后,他们的名声自然是不好听的。于是只要他们路过,基本都有只会留下两个兵祸。



    “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军官、三流的指挥、末流的统帅。”约瑟夫史迪威这句话可谓骂道是入骨三分,也无怪乎蒋中证对这位将军恨之入骨。



    约瑟夫同学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这是又打脸又揭短,如何能叫蒋中证不恨你入骨?!



    不过约瑟夫确实也是被气的没办法了,国府这帮人基本就是拿钱做先锋,打仗磨洋工。



    蒋中证感兴趣的不过是美国的援助,然后就是怎么让非嫡系去送死。最后,就是不断的围困、剿灭赤色。



    历史上蒋中证即使在对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依然让自己的心腹之人、力行社和复兴社“十三太保”之首、黄埔系“太子”胡宗南以四十万军队驻陕西,负责监视赤色。



    约瑟夫曾经对此很是不满,他再要求蒋中证把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几十个师调到打日本的战场上去。蒋中证的答复是“不准从陕西调走任何部队”。



    “桂林危急。……一片混乱。不言而喻,他们所想的一切就是向我们要东西。孙科要我们空运美国部队来。其他人要求武器。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枪毙委员长和何应钦以及这一帮的另一些人”,约瑟夫在1944年9月9日日记里这样写道,由此可见约瑟夫对于蒋中证的愤恨。



    而对于整个南京国府,约瑟夫恨的更是咬牙切齿。…;



    “与俄国人的英勇作战相对比,中国当权的一帮杀人犯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使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组织永远统治下去。金钱、势力和地位是领袖们唯一关心的事情。阴谋,诈骗、谎报军情,只要他们捞得到手的就拼命捞。……懦夫当道,贪污横行,走私偷税,愚昧无知……。”



    这是1943年史迪威看了一部名为《战斗的一天》的苏联电影后,记述在自己日记里的话。史迪威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他在接触了包括地方军阀及中央军部队后曾写了一封极为详尽的建议。



    建议中要求撤换那些不合格的将领,同时保证训练和军饷……等等。可惜蒋中证连看都没有看。蒋中证夫人倒是耐着性子看完了,看完后这位曾要求美国用原子弹炸自己祖国的夫人说了一句实话。



    “把头头脑脑都砍掉了,国府就什么也不剩了。”



    这便是国府的真实情况,指望这样的部队打赢仗还真不如指望日本人手下留情。其实日本人也手下留情了,至少《华北治安战》里便曾写不让重庆被灭掉,这成为战争后期日本人想要做的事情。



    是以,无怪乎后来战犯岗村宁次成为国府的座上客,也无怪乎汤恩伯先是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辩护,认为其无罪,为“中国好友”。然后组织军车将冈村宁次等259名日本战犯,护送上返回日本的美国轮船。



    双方会泪洒别,心知依依。端的是一副不舍之态。果然“恩义无双大国府”,这份报答可谓是尽心尽力了。



    可惜的是,现在日本人可没有这种类似的想法。反而是下定决心要彻底的干掉蒋中证的国府,随后让一个更听话的人上来。



    人已经找好了,现在就差让蒋中证赶紧去死。死个干净了,他们才能扶持自己人上台。最后,就是和国防军彻底的决战!



    “啾啾啾……轰!轰!!轰……”1938年3月6日清晨,武汉城外传来了阵阵轰隆隆的炮声!



    国府布置在武汉简单的防线被炸的七零八落,正在开会的蒋中证等人大惊起身!这时候,却见一个军统的中校脸色惨白的冲进会议室对着蒋中证凄然的道。



    “不好了!我们在武汉外围发现了大量的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