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娇-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老侯爷也只是长长一叹:“做,还是要做的。”

沈妙歌和红袖都低着头,没有说什么;虽然再次提及兵权,皇帝依然会不许,但是总不能太过驳长公主等人的面子。

就如红袖所料,皇帝依然是好言勉励了沈老侯爷,还是没有准了沈家所请。

转眼间冬去春来,大地万物在一个漫长的冬季之后复苏了;而皇帝现在忙于应付舞霞的兄长,近三四个月里,都没有功夫来理会沈府。

这倒让沈家的人过了几个月还算舒心的日子:不可能真的完全舒心,因为皇帝并没有把悬在沈家众人头上的剑拿走,他们如何能真正的放心过日子。

不过,没有来找麻烦,红袖等人还是过得很平静;当然了,一大家子过日子,并不是天天都和和美美,总有些小小的磕绊,但是各房都能过几天便放下这些,再度和气起来。

这样的日子,却让红袖感觉很真实,她过得也很充实。

七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来,倒让沈家众人在高兴之余,微微有些失望;众人围坐在一起闲话时,不免都猜测,日后沈家不会是只有儿子没有姑娘吧?当然没有什么人当真担心,只是大家慢慢的变得喜欢姑娘起来。

梦琪十分的高兴,她和几个未嫁的姑娘天天围在沈老祖周围,说说笑笑做做女红,或是读些书给沈老祖听,日子过得比原来快活:如果她们心中没有担忧的话。

只是她们的担心也只能压在心底,努力的在长辈们面前尽孝,少给红袖这些嫂嫂们添乱而已;府外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们也都是无能为力的。

沈家当然不是一直在闲着,红袖等人都在忙,只是忙些什么并不是人人都知道。

而朝中,终于有人再次向沈家发难:二夫人的死,不知道怎么在朝中好事者之中传扬开来;最后传成了是沈家害死了二夫人。

最终,有御史依据风闻奏事:他们原本就是可以风闻奏事的,沈家也不能说那两个御史就是单纯和沈家过不去;不过也算不得是什么坏事,如果没有人把此事挑明,沈家的人就只能继续保持沉默,并不能辩白什么。

但是皇帝不知道是因为无暇理会,还是存心要看沈家人的笑话,那折子居然留中不发,问也没有问一句;御史们一个月里连上了三回折子,都是一样留中不发。

这一来,此事变得半明朗化,一些大臣也开始质疑此事、谈论此事;而沈家的人却不好无缘无故的辩白什么,只能继续沉默着。

红袖看到沈家被流言所伤,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救沈家于水火之中,只是沈家也不好去麻烦她;而沈家的众人也知道,却没有一个人提及。

流言越演越烈,已经开始在坊间流行,对于沈家的名声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沈家的仆从出去时,和人发生过几次口角了。

就在此时,楚夫人到沈家来拜访,倒让坊间的人多了一份猜测;看楚夫人的样子,可不像是来找沈家算帐的。

楚夫人到了沈家,也没有客气直接道明了来意:就是为了那些流言而来;事关她的女儿,她不能一直沉默下去;虽然她极为不想提及此事,但此时也不得不出面。

沈太夫人感谢了楚夫人一番,并且说此事随它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理会那些流言,时间一久自然也就无事了。

楚夫人明白沈太夫人是在安慰她,眼下这个时候,这些流言对于沈家来说,可以说是要沈家性命的开路先锋:她欠沈家一个人情,所以她来还这一个人情,并且也是为了女儿的身后,希望沈家的人能真正的原谅死去的二夫人。

听完楚夫人的话后,沈家的人轻轻一叹:“此事,我们不能答应;眼下沈家已经今时不同往日,所以还请楚夫人原谅,我们不想带给楚家灾祸。”

楚夫人一笑:“什么灾祸?真到那个时候,我自然会想法子开脱的,我们还是先顾眼下吧。”她想到了唯一的外孙女,那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骨血相连之人。

她做了这么多之后,相信沈家一定会善待她,并且见外孙女也会理直气壮一些。

在楚夫人的坚持下,沈太夫人答应了此事。

楚夫人走了之后不久,沈家便使人前去提亲:为沈四爷向怜星姑娘提亲。而楚夫人也答应了此事,两家人很快便下了文定。

沈楚两家无一人对流言说半个字,但是流言却悄悄的消失于无形中:如果二夫人当真是沈家害死的,沈楚两府当然不会再结姻亲;这是最有力的反击。

也因此,沈太夫人等人对于楚夫人和怜星极为感激,待沈四爷如同沈妙歌一般无二;这倒让三老爷夫妻喜出望外,不想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皇后听到沈、楚两家订亲之后,轻轻一叹:“这种小伎俩不会成功的,他们府中的二夫人和二老爷是怎么回事,也只有他们府中的人知道;现在楚家一出面,流言自然消失了。”

她轻轻摇头:“兄长做事,越来越离谱了。”可是想一想,娘家真能成事的也只有一个六安县主,但是她却早已经和女儿、女婿回去了。

皇后想到沈五老爷带到六安家的那些田产铺子,再次长叹:换作是她,也会得了这般好处就走人的。

只是现如今要如何做是好呢?那个舞霞,说起来也是沈家所为:当初,他们是不是就料到了今日之局,所以才设计舞霞入宫的?或者说,眼下舞霞的兄长气势汹汹的来问罪,是不是沈家背后动的手脚呢?她现在有些草木皆兵了。

因为她看着皇帝的意思,要平息舞霞兄长的怒火,怕是要抬一抬舞霞的地位:有了皇贵妃,她在后宫之中就等于有了掣肘之人、有了分庭抗礼之人。

她现在也头疼的很,所以才很想能帮皇帝除去沈家这块心病,以此来固宠;不然,日后那个舞霞凭借她的兄长,在后宫中和她争一日之短长是当然的。

皇后急,皇帝也急:只是当前还是先安抚下舞霞兄长的怒火再说其它;好在舞霞十分的识趣,每每都能帮他说上一两句;但是看到沈家人每天上朝议政,他都感觉沈老侯爷等人的眼中是讥讽,在笑他这个皇帝离不开沈家。

所以他现在更加想除去沈家,只是却一时间顾不上罢了。

皇帝和皇后都头疼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让这一对夫妻十二分的高兴:沈家,这一次说什么也不放过。

皇帝为了谨慎起见,并没有立时对沈家发难,而是把人都带到了面前细细的盘问过,然后又让人去细细的查访:他不在乎再等一等。况且眼下怎么也要先打发走舞霞的兄长,他才能对沈家动手。

第95章 巫蛊终成祸

就在皇帝封了舞霞做皇贵妃之后,舞霞兄长派来的使团终于回去了。

而舞霞在接受命妇们朝贺时,看到红袖时拉了她去游园,说了两句话:“廉亲王死了,我却并不是很伤心;”她看了一眼惊愕的红袖,淡淡一笑:“我发现,我爱的人其实并不是他。”

红袖惊讶之后默然了,此时才想明白真得太晚了些;想到舞霞曾经的疯狂,红袖也只能在心中一叹。

“所以,我现在也不恨你及沈家;”舞霞看着红袖,眼中无悲无喜:“只是也不会救你们;因为我能入宫,怕是和你们脱了不干系——虽然是我种因,但我这人向来不怪自己错,只怪旁人错的。”

红袖轻轻一福,说了两句套话;舞霞现在贵为皇贵妃,就是皇后也要让她三分,红袖抱定少说少做少错的原则,对舞霞恭敬有加、说话却极为谨慎。

舞霞看到红袖如此,长长一叹:“这深宫之中很是寂寞,我平日里无事或是烦恼时,所想的便是草原上的生活,以及原本和你们在宫外的事情。”

她说到这里没有再多说,只轻轻的道:“时间已经不多了,你们多多保重吧。”说完,她自顾自的走了,留下了发呆的红袖。

舞霞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便是却极明白的告诫红袖:皇帝要对沈家下手了,并且就在这几天里。

红袖并没有什么惊惧的表情,看着舞霞的背影深深的一福,然后转身离开了。宫中,就算是繁花似锦,也不能让红袖开颜;她和沈家人的心思,早已经不在这皇宫之中,不在这京城之中了。

舞霞兄长的使团走了三天之后,皇帝让人下旨对沈家降罪:巫蛊之罪!

这一次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凭实据:马半仙当年所为之事,居然都被抖了出来;并且牵扯出了二夫人、江氏和静萱。

物证,居然有几个巫蛊娃娃,上面还写着红袖、沈妙歌、及孩子们的生辰八字:生辰八字,只能是沈家的人知道,外面的人不可能知道沈家人的生辰八字。

就像晋王暗害沈家时,那巫蛊之上写着的皇帝八字,才是让宗正想杀掉晋王的真正原因;如果晋王不是有谋逆之心,他如何会知道皇帝的生辰八字?

人证,居然是马半仙府上的人:沈家人都明白,就算这人是马半仙府上的,也不可能知道马半仙在沈家所为之事——因为知情的人已经被白逸尘和阿元都灭了口。

但是此事却说不得,说出来只能证实当初沈府的确是有人行巫蛊之术;眼下不说,自然也是一样的结果。

当年沈府使蛊术之人都已经死掉了,马半仙夫妻及知情的人都已经杀掉:是谁告诉了那两个小厮当年的事情,而且是如此的详细呢?有一些,就算是红袖和沈妙歌等人都不知情。

不管沈家的人心头有没有疑惑,巫蛊之术却已经确实了;所以皇帝下旨让沈家的人闭门思过:虽然此事是沈家旁支要害沈家的长房,但是用皇帝的话说,沈老侯爷等人连家都治不好,还如何能出来理朝政。

这当然是借口,因为皇帝依靠着沈家和太后斗了多年,并且依靠着沈家在边关取得了几次的大捷:现在天朝的盛世,可以说是合着沈家人的血肉的。

只是皇帝如此说,沈家的人当然只能听着:修身齐家平天下,可是古之明训,皇帝不能算是说错了——在他不论事实的时候只讲理论之时。

于是沈家的大门紧紧的关了起来,沈府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禁卫军;而在禁卫军里混着不少的暗卫:皇帝不放心啊。

郑大将军与不少正直的大臣进宫求见皇帝,为沈家说情、辩解此事;但是皇帝却在此时生病了,谁也不见。就算是长公主也只能是望宫兴叹,一点法子也没有了。

不过皇帝并没有对靖安王府和郑侯爷府做什么,两府的人却没有交往,只是各自在府中闭门发愁,也一样是谁也不见。

在京中的人都相信了堂堂的沈家居然不只一个人用巫蛊之术害人时,皇帝的病终于有了起色,他下了第二道旨意:夺了沈家的兵权,继续让沈家的人好好的反思自身。

因为沈家居然有人用巫蛊之术,引得皇帝在朝堂之上大怒,斥责了为沈家讲情的大臣们;军中的将领们为沈家求情时,自然也被皇帝用大道理训斥了一番。

虽然将领们很有些同情沈家的人,不过大多数人也认为皇帝这一次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沈家再怎么样也不应该用巫蛊之术,然后为了掩盖事实还把人家马半仙一家灭门了。

沈家的声望如皇帝所想那样,慢慢的下跌,不再是原来那样一呼百诺、人人信服了;皇帝终于放下了心来,第三道圣旨也就到了沈家:夺了沈家所有的人封号,贬成了庶民。

只是,到现在沈家的人还没有被定罪而已。

沈府之中很静,静得让人感觉不到这一座大大的宅院里还有人在;不过守在外面的禁卫军并不感觉到奇怪:现在这个时候,沈家的人还能活蹦乱跳,就真是奇怪了。

沈家不管是仆从还是主子,都在房里呆着;而大厨房里的饭菜做了常常都无人吃,就连来旺等人也一样吃不下多少东西去。

京中所有的人,不管是关心沈家的、还是一心想沈家快死的,都在等最后的一道圣旨;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沈家不会被灭门,但是沈老侯爷等人也不会留下性命的。

终于,在十天之后,皇帝的圣旨又到了;不过并不是百姓们所想的是催命的圣旨,而是问罪的圣旨;朝中的大臣却都料到了,沈家因巫蛊获罪,却不太可能因此被杀。

因为那些巫蛊只是对沈家之人的诅咒,并没有对皇家之人不什么谋害之意。

这一道圣旨才真是想要沈家之人的命:罪名罗列足足有十几条之多,自贪默军饷、冒功领赏等等,到私通廉亲王意图谋逆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就是沈家不死,不足以平民愤;沈家不死,难以让皇帝息怒。

这些罪名都有人证、物证:虽然有一些禁不起推敲,但是皇帝说是就是,现在还有谁敢说个不字?你说不是,便会给你定个同谋之罪!

人证无非就是沈家的一些家仆,当然不是来旺这些忠心耿耿的人;不过的确原本都是沈府之人:红袖等人好心放他们一条生路,不想沈家万一有事连累到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居然和暗卫合作,来谋害自己的主人。

现在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沈家这一次是真完了;再来圣旨的时候,沈家便要被下大狱砍头了。

皇帝这道圣旨是要让沈家辩白的,所以沈老侯爷等人写了辩折请太监带了回去;不过谁也没有指望着皇帝会看了辩折之后,就会回心转意。

当天晚上,京西效的一处民宅里,有人却笑得极为欢畅!

“再等一天,最多也就是后天,沈家的人便都要去见阎王了;”女子的声气带着十二分的欢快:“小王爷,你也能放心的发兵了吧?奴家这算不算是立了大功?”

男人一把搂过女子来:“当然是立了大功的!等到那糊涂皇帝下旨砍掉了沈家人的头,捉了郑家的人下狱时,我们便赶回上京;到时,我一定要让你做我的贤妃,到时让你看我,如何把这天朝的花花世界拿下。”

说完,他大笑起来:“来,为了沈家灭门,我们来干一杯!”

“好!”女子十分的爽快:“为了沈家灭门,就是连干三大杯,我也是愿意的。”

在民宅屋外的各处,潜伏着不少的黑衣人;而在民宅院外,也一样潜伏着不少的黑衣人:这处民宅,居然被保护得如同铁桶一般。

皇宫里也是一阵一阵的欢笑传出,这是皇帝和皇后在饮宴;而一旁的桌上,放着已经写好的圣旨:当然是要诛杀沈家满门的圣旨。

至于沈老侯爷的辩折,就折在圣旨一旁,却是连看也没有人看过。

“明天下午,皇上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天下兵马尽在皇上手中,从此天朝之中再无一人敢逆皇上您的意思。”皇后娇笑着举起酒杯来:“我们夫妻忍辱多年,终于有了今日再不受任何人掣肘的局面;臣妾敬皇上一杯,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帝大笑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把杯子狠狠的掷在地上:“人人都说沈家是忠臣良将,他们眼睛瞎了吗?沈家这些年利用太后压制我的时机,在军中大力培养他们的亲信,弄得一个一个的军营,哪里知道皇帝?只知道沈大侯爷、沈大将军!”

他喘了一口大气:“现在沈家没有露出反意来,只是时机未到罢了;如果时机到了,他们早已经逼宫,还会在那里装死以博取天下人的同情吗?”

皇后连连点头称是:“明天下午圣旨一到,皇上便再无后顾之忧。”

皇帝笑了起来,又和皇后吃了两杯酒之后,起身走了;皇后和他已经是多年的夫妻,当然早已经没有了新鲜之感,哪里有新近入宫的妃嫔们好?

皇后看着灯烛发了一会儿呆,淡淡的吩咐宫娥们服侍她就寝;她现在已经分不清楚,是当初太后在时日子好,还是现在日子好了:她已经在怀念有太后在的日子了。

第96章 最后的一道圣旨

这一天的清晨,太阳早早的露出了笑脸来;蓝蓝的天上没有一丝云,瓦蓝瓦蓝的,让人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