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璟忽然发现这个老学究的胸中也藏有一颗童心,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使君有空吗?坐一坐!”庞德公笑着拍了拍身旁的石头。

    刘璟坐了下来,笑问道:“收获如何?”

    “还行,钓了几条斤把重的鲤鱼,这池子看着不起眼,可下面的鱼却很肥大,都有一尺长。”

    庞德公又远远瞥了一眼贾诩住的院子,笑道:“使君是来找文和吧!”

    刘璟点点头,叹息一声,“人才不易啊!”

    “看得出使君很看重人才,从江夏书院的发展便知道了,使君已经有了大量的人才后备,不过我有点奇怪,为何诸葛孔明不在使君的文官名单中?”

    刘璟沉吟一下,笑问道:“庞公觉得诸葛孔明是大才吗?”

    庞德公点点头,“我一直认为,他的才华在徐庶、庞统之上,堪称奇才。”

    “他和贾公比如何?”

    “这个不好比,贾公作为军师谋划数十年,经验丰富,非常人可敌,孔明并没有实战经验,暂时还是一介书生,你不能指望他一出来就神机妙算,不过他是和氏之璧,只要给他磨练的机会,他必会大放光彩。”

    停一下,庞德公又笑道:“而且孔明和徐庶一样,是内政之才,如果把贾公比作张良,攻伐谋战,那孔明就可比作萧何,运筹帷幄,有他在,使君的后方会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使君没有后顾之忧。”

    刘璟点点头,“庞公说得不错,孔明确实是大才。”

    “那使君为何不去把他请出来?”

    刘璟微微一笑道:“该做的我都做了,如果孔明愿意助我,他自然会来找我,如果他不愿助我,那求也求不来。”

    “呵呵!使君倒也豁达。”

    刘璟虽然在后世饱读三国演义,曾一度对此书深信不疑,但当他融入这个时代后,他才发现很多人才干都是由作者喜好而定,和实际并不太符合。

    比如廖化,明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在三国演义中却写成一个普通之辈,再比如李孚,更是一个胆识过人的奇才,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而诸葛亮一出山便火烧新野、火烧博望,赤壁之战中更是把他写成了神,可事实上,一个从未打过仗的书生,不管他再有才华,若没有实战经验,是很难打赢胜仗。

    这就像后世的大公司招聘主管,文凭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也同样重要。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刘璟对诸葛亮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渴望,而且诸葛亮迟迟不肯来江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婉的拒绝,让刘璟也不愿再去找他。

    倒是有着几十年谋攻经验的贾诩,他极为看重,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他挖到自己手中。

    不过如果诸葛亮愿意跟随自己,刘璟也同样会重视他,把他任命为侍中,主管政务,而军师一职,他已经意属于贾诩。

    这时,张泉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对刘璟施礼道:“贾世伯有请太守。”

    刘璟对庞德公笑了笑,起身向院子里走去,房间里贾诩正在看母亲的信,他这才知道,原来母亲和妻儿已经安全离开邺城,到了蒲县。

    刘璟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这让贾诩不由叹了口气,其实贾诩并不是愚忠之人,比较随遇而安,他最初效忠董卓,后跟李催,又跟段煨,段煨不敢收他,又放他去张绣处,最后跟随曹操,先后历任五主。

    如果让他再投降刘璟,也不是不可以,曹丕逼死张绣,迟早也容不了自己,而曹操对自己不冷不热,始终不让自己进入他的心腹谋士全,骨子里还是对自己不信任。

    从这次南征情况来看,刘璟已渐渐表现了一方诸侯的气质,无论实力还是名望都在当年张绣之上,确实能有所作为;而且在他麾下,也能得到重用,至少能当个鸡首。

    但贾诩还是有犹豫,就在于曹洪诬陷他勾结刘璟,曹仁态度暧昧,致使他被逼离开军营北归,倘若他就这么投降了刘璟,岂不是让曹洪的诬告坐实?

    但更重要是,曹军大军即将南下,跟刘璟算是立于危墙吗?

    这时刘璟走了进来,拱手笑道:“先生之家人已安全离开邺城,准备从汉中过来,有陶氏商行掩护,万无一失,请公放心。“

    贾诩心中暗暗苦笑,他压根就不希望家人离开邺城,刘璟把自己家人连哄带骗弄出来,自己还得表示感谢,这叫什么事?

    但表面上,他还是得表示感激,“感谢使君为诩分忧,此番恩德,诩铭刻于心。”

    刘璟又坐下,沉思片刻问道:“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能否请教先生。”

    贾诩呵呵一笑,“只要不是太让我为难,我很乐意和使君探讨。”

    从刘璟和态度变化,贾诩便敏锐地感觉,他们要开始谈正事了,当然,刘璟要他效忠,不会是一躬到地,‘先生请助我一臂之力。’

    那种表白方式未免太浅薄了,刘璟必然会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他不知不觉入局。

    贾诩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排斥之意,而是笑眯眯地等待着刘璟继续说下去。

    刘璟也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一点,他也笑了笑道:“其实也只是一种想法,因为不止一人劝我不要以江夏为基业,江夏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不适合谋取天下,我也深有此感。。。。”

    贾诩点点头,“坦率地说,不止江夏,整个荆州都是四战之地,可以在乱世据守,可一旦中原统一,大军南下必然是首取荆州,巴蜀东进,江东西扩,都是荆州首当其冲,使君想要以荆州为根基取天下,几乎不可能。”

    “那先生以为,何处更适合?”

    贾诩一笑,“这个要看是否能实现,比如河北地广人稠,物产丰富,又背靠草原,有战马来源,若能得河北,可以问鼎天下,但对使君显然不现实。”

    刘璟没有说话,等他继续说下去,贾诩又淡淡道:“其实当年张绣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如果使君想听,我不妨再重复一遍。”

    刘璟大喜,连忙道:“先生请讲,我洗耳恭听!”

    贾诩注视着刘璟的眼睛缓缓道:“取汉中为跳板,谋关中为根基。”

    “为什么是关中,而不是蜀中?关中意味着我有可能会放弃荆州,而蜀中则可以和荆州连为一片。”

    贾诩摇了摇头,“蜀中格局太小,是困龙之地,只适合为粮仓,而不宜为争鼎之根基,不过使君若一心去巴蜀,我也无话可说。”

    刘璟沉思良久,对贾诩的建议并没有表态,他又拱拱手笑道:“在说说近一点的事情吧!先生以为,怎么才能击败南阳曹仁?”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贾诩一开始就问刘璟,但刘璟没有回答,没有想到,刘璟又绕回来反问他了,贾诩知道,刘璟这就是要他表态了,可是现在,还远远不到表态的时候。

    半晌,贾诩苦笑一声道:“这个问题,我不太方便回答。”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那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先生若想去看火油,尽管前去,我已经吩咐过了,不会有人阻拦。”

    “呵呵!使君这样一说,让我心痒难耐,看来明天就得动身了。”

    。。。。。。。。

江夏 第265章 诸葛之思

    襄阳隆中卧龙山庄,这是好友们给诸葛亮的山庄起的名字,而诸葛亮最早给自己府宅起名为临山小筑,后来改名为诸葛居,再后来又改名为诸葛草庐,但这些宅名除了他之外,没人理会,连他妻子黄月英也觉得草庐名不符实。

    不过诸葛亮最近也已没有给府宅起新名的雅兴了,他的岳父黄承彦最近两次上门,希望他能早日出仕。

    黄承彦之所以两次上女婿家,是因为他和刘备关系密切,这一个月,刘备几乎天天都要来拜访黄府。

    事实上,诸葛亮已经有了决定,不过他还需要等待时机。

    这天上午,卧龙山庄来了一名客人,正是诸葛亮多年的挚友庞统,这让诸葛亮喜出望外,他们也快半年没有见面了。

    “怎么样?入仕和在书院的感觉不一样吧!”诸葛亮给庞统倒了一杯他亲手煎的新茶,笑呵呵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刘皇叔是很有主见的人,一般不需要别人拿主意,我只是帮他整理一下文书之类,我觉得和在书院时,替叔父整理文书也差不多。”

    “怎么会,听说贤弟可是军师啊!”

    庞统笑着摆摆手,“那只是传言,我并没有被皇叔任命为军师,目前还是幕僚,不过兼任了武陵郡都尉之职,也是个虚职,和简雍、孙乾等人差不多。”

    “不过贤弟得刘皇叔重用,可喜可贺!”

    庞统一笑,沉吟一下道:“皇叔手下人才凋零,尤其缺像兄长这样的谋士,如果如果兄长有意,我愿意向皇叔推荐。”

    诸葛亮呵呵一笑,“贤弟此话不妥,刘皇叔手下人才济济,如简雍、孙乾、糜竺等人,都是有才华之人,而且忠心耿耿,不弃不离,更何况还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天下猛将,现在又得凤雏,可谓如鱼得水,何谓人才凋零?”

    庞统摇了摇头,“关、张、赵云虽是万人敌,但简雍、孙乾、糜竺等人却不过是白面书生,胸无良策,更无经天纬地之才,至于小弟,差兄远矣!若兄愿答应,我一定会向皇叔推荐兄为军师,我副之。”

    诸葛亮笑而不答,他取出一幅画放在桌上展开,对庞统笑道:“这几日我在画一幅草庐赏雪图,去年那场大雪让我记忆犹新,还没有画完,贤弟能否替我点评一二?”

    庞统看了看这幅画,只见山峦裹素,河流凝冰,天地间一片白雪皑皑,在被白雪覆盖的山水间只有一座草庐,一名文士举杯赏雪,兴致盎然。

    庞统看懂了这幅画,诸葛亮就是暗示他,自己寄情于山水,对出仕无意,既然如此,庞统也不多劝了。

    他对画点评几句,又沉吟片刻道:“昨日收到叔父的信,让我劝你去鹿门江夏书院躲避战乱,我觉得兄长还是去吧!这里很不安全,曹军手中有了渡船,随时会杀来。”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多谢贤弟提醒,我会考虑。”

    庞统告辞走了,黄月英进来收拾茶具,笑道:“连士元都劝你去江夏了,你还要倔牛脾气不去吗?”

    诸葛亮坐在桌前看书,仿佛没有听见妻子的话,过了片刻,他把书合上笑道:“我想去看望一下岳父大人,不如我就陪你回娘家住几天吧!”

    黄月英心中欢喜,她也快一年没有回娘家了,几次劝丈夫,他总是不肯去,难得他今天转了性,她连忙道:“那我去收拾一下,我们等会儿就出发。”

    诸葛亮负手淡然一笑。

    。。。。。。。。。。

    卧龙山庄位于隆中南部,而黄府则位于隆中北部,相距三十余里,诸葛夫妻乘马车前往,一个时辰后,便抵达了黄府。

    女儿女婿和外孙女的到来使黄承彦大为欢喜,立刻命人给他们收拾院子,安排他们住宿。

    “这次贤婿至少要住十天半个月才准回去!”

    内堂上,黄承彦在和诸葛亮说话,作为丈人,自然最关心女婿的仕途,所以女儿女婿一到,他便急不可耐地把诸葛亮请到内客堂。

    诸葛亮微微一笑,“岳父大人怎么一点不担心曹军南下?”

    “曹军不可能渡江南下,这段时间我和刘皇叔闲聊,对局势也了解一二,南阳曹军只有三万人,新野五千人,想攻下樊城已不太可能了,更何况曹军的渡船在比水,而江夏军战船已封锁了比水河口,曹军怎么渡江,所以一点也不用担心。”

    “刘皇叔还常来拜访岳父吗?”

    “几乎每天都来,他的营地离这里不到五里,很是方便。”

    黄承彦话音刚落,便有家人来报,“刘皇叔来了!”

    “呵呵!真是巧了,正说他,他就来了。”

    黄承彦连忙命人把刘备请去外书房,又对诸葛亮道:“既然遇到了,贤婿也不妨见见。”

    诸葛亮欣然笑道:“既然岳父有令,小婿怎敢不从。”

    。。。。。。

    由于关羽驻扎邓县,刘备之军自然也就驻扎在邓县码头对面的隆中,驻兵之地距离黄承彦府邸不到五里。

    刘备和黄承彦本来就关系不错,现在相距很近,刘备闲来无聊,隔三差五便来找黄承彦聊天。

    外书房内,刘备正背着手来回踱步,不时驻足窗前,似乎在欣赏窗外一片郁郁匆匆的庭院美景,但实际上,他在想自己的心事。

    这次曹军南侵,深刻地改变了荆州的势力格局,他刘备也是得利者之一,使他完全掌控了南郡、武陵郡等五郡,使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根基。

    但刘备也很清楚,他的根基并不牢靠,南郡等地名义上还是属于刘琦,他若占领南郡,名不正、言不顺,势必会毁掉他的天下名望,这又让刘备颇为心烦。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黄承彦满脸笑容地出现在门口,“让皇叔久等了。”

    刘备转身拱手笑道:“又来打扰家主了。”

    黄承彦走进屋,后面跟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让刘备不由微微一怔,他出席过诸葛亮的订婚,和诸葛亮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诸葛先生也在!”

    诸葛亮上前深深施一礼,“孔明参见皇叔!”

    两人的礼节颇让人寻味,按理刘备和黄承彦平辈论交,那么诸葛亮就是晚辈,首先刘备就应该称他为诸葛贤侄,但刘备却称诸葛亮为先生。

    其次诸葛亮应该是行晚辈拜礼,但他却行平辈之礼,和刘备所称‘先生’同出一撤,两人心中都有了一丝默契。

    这也难怪,司马徽两荐诸葛亮,黄承彦极力推荐自己女婿,刘备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这时,黄承彦在一旁歉然道:“我正好有点事,就让我女婿先陪皇叔坐一坐,我稍候就来。”

    刘备一笑,“家主请自便!”

    黄承彦行一礼,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刘备和诸葛亮,诸葛亮摆手笑道:“皇叔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诸葛亮先笑着问道:“刚才在庭院里遇到了翼德将军,子龙将军怎么不见?”

    “最近武陵郡那边招募了一批新兵,子龙在武陵忙于练兵,这次没有跟随北上。”

    “哦!原来如此。”

    诸葛亮话题又一转,拱手笑道:“听说皇叔喜得贵子,可喜可贺!”

    上月刘备次妻甘夫人生了一子,取名禅,乳名阿斗,刘备为此回了一趟南郡,他中年得子,令他喜不自胜,此时诸葛亮提起此事,又让刘备心生感概。

    “奔波半生,以前虽也有妻儿子女,但都不幸弃世于战乱,直到中年方得一子,这是上苍对我之怜,让备有后。”

    诸葛亮点点头,“使君是胸有大志之人,自然不会绝后,此乃天意,喻示使君必事业有成。”

    刘备叹了口气道:“备劳碌半生,至今一无所成,心已冷,不再有基业之念,只求后半生能平安度过。”

    诸葛亮笑了起来,“皇叔何出颓废之言,当年与皇叔并世之诸侯何其之多,袁术、袁绍、吕布、张绣等等,皆一一败亡,惟独皇叔尚存,虽屡遇挫折,但坚忍不拔,更加令人钦佩,连曹操也赞皇叔为世间英雄。”

    刘备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世间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我屡战屡败,何当得起‘英雄’二字。”

    “或许不久的将来,皇叔就当得起英雄二字了。”

    刘备精神一振,连忙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