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6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亡江东,汉军将统一除了交州以外的大部分南方地区。

    江东也深知身临险境,他们也被迫进行战略收缩,利用汉军暂时和缓江东局势的时机,迅撤回了九江郡和豫章郡的数千军队和所有军用物资,事实上放弃了九江郡和豫章郡。

    当然,会稽郡的失守也使江东放弃了南面的临海郡、建安郡和临川郡,如果加上之前被迫割让给汉军的新都郡、广陵郡和庐江郡,江东十一郡只剩下了不足三成的土地。

    就在建安二十二年六月,汉军动了最后的灭亡战。

    在声势浩大的船队中,汉军的五千石的主船位于队伍前面,前方有三艘千石战船开道,左右各有一艘千石战船护卫。

    刘璟则站在主船的二楼前端,迎着猎猎江风眺望波光浩淼的大江,他自己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东行了,十几年前,他困守柴桑,被江东军打得几乎要灭亡之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有率军去灭亡江东的一天。

    但这一天却真实地到来了,刘璟的目光又向北方望去,他最大的渴望却是统一天下,不知那一刻将何时到来?

    这时,一名侍卫上前禀报道:“殿下,南岸有官员求见!”

    “谁要见我?”刘璟淡淡问问。

    “殿下,是豫章郡丞鲁肃。”

    “原来是他!”

    刘璟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看了看前方,前方岸边似乎一个市镇,刘璟一指市镇,“郤主薄,那是哪里?”

    刘璟的新主薄由参军郤正出任,此人只有二十余岁,却文思敏捷,见识广博,被司马懿推荐给刘璟,刘璟十分欣赏他的文才,便令他为随军主薄,替代已转任淮南太守的秦宓。

    “启禀殿下,那里是南陵县的凤凰镇,是长江上有名的补给点。”

    刘璟点点头,他从前听陶湛说起过,陶家曾在凤凰镇有几座大仓库,后来转售给其他商人,刘璟随即令道:“天色已晚,暂停凤凰镇休息!”

    船队不是不可以夜航,像合肥之战时,运输物资的船队都会在夜晚航行,但那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冒险航行。

    但如果时间不是太紧迫,船队都不会选择夜航,而这次汉军东征,船队过于密集,在大江上夜航十分危险,很容易生撞船事故,尤其大规模的船队,一旦撞船就不会只有两艘,损失将十分严重,所以刘璟特地下令,夜晚船队不航行,必须靠岸停泊休息,次日天亮再走。

    船队放慢了度,向南岸驶去,刘璟的五千石大船缓缓靠近了凤凰镇码头,早有士兵下船戒严,不准任何可疑之人靠近码头。

    一个时辰后,十几名骑马官员赶到了凤凰镇码头,为之人正是豫章丞鲁肃,后面还有几名年轻的随从,由于汉军完成了对江东的战略包围,逼迫江东不得不放弃豫章郡、九江郡和临川郡。

    而汉军即将对江东的进攻使三郡官员都感到了巨大压力,为了保护自己利益,三郡高官齐聚南昌县,商议对策,众高官一致决定归降汉国,并推举和刘璟关系极好的鲁肃前去与汉军联系。

    鲁肃早已对孙权心灰意冷,他也知道江东大势已去,他并没有什么个人利益,但他却一心为民,为了豫章郡民众的利益,他也最终决定归降汉国,接受刘璟统一南方的事实。

    鲁肃一行人赶到凤凰镇,天已经黑了,码头上的士兵事先得到命令,当鲁肃通报姓名后,立刻被一艘小船送去了停泊在江中主船之上。

    鲁肃被士兵带上了主船,来到位于二楼的刘璟书房前,侍卫禀报道:“殿下,鲁郡丞来了。”

    这时,刘璟快步走了出来,笑道:“子敬,我们好久不见了。”

    鲁肃连忙深施一礼,“微臣参见汉王殿下!”

    “来!进船舱里谈。”

    刘璟将鲁肃请进船舱,两人分宾主落座,刘璟见鲁肃十分削瘦,气色很糟糕,便关切地问道:“子敬似乎身体不太好?”

    鲁肃叹了口气道:“去年大病一场,便一直没有恢复,再加上政务繁重,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糟糕,也不知能不能熬到明年。”

    刘璟摇摇头道:“这样可不行,子敬是栋梁之才,我可不能让子敬的身体再继续糟糕下去,子敬就不要回去了,在我船上好好养病,调养几个月,让身体恢复过来。”

    鲁肃一惊,连连摆手,“这可不行,豫章郡可少不了我。”

    刘璟一笑,“有什么少不了,我会另外任命郡丞。”

    鲁肃这才想起豫章郡还属于江东,但刘璟却说这样的话,说明他已经势在必得了,鲁肃沉默片刻,叹息一声道:“江东竟然沦落若斯,着实令人痛心。”

    这时,侍卫送来两杯茶,刘璟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天下一统是民之所望,损失的不过是极少人的利益,子敬一心为民,又何必在意江东权贵的得失?”

    “殿下说得对,统一是大势所趋,我鲁肃也是汉臣,眼看大汉中兴将至,我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不过念旧也是人之常情,鲁肃的失落,望殿下见谅!”

    说到这,鲁肃取出三郡高官的联名信,呈给刘璟,“这是豫章、九江和临川三郡官员给殿下的联名信,我们都愿意归顺汉国,以保三郡民众之安。”

    这封信在刘璟的意料之中,事实上,他早就接到了豫章和九江两郡太守派人送去长安的私信,两人在信中皆表示愿意效忠于他,所以这时候接到归降书,刘璟不感到一点奇怪。

    他看了看信,又对鲁肃道:“十年前九江郡和豫章郡还是由朝廷直辖,后被江东窃据,八年前,江东军在柴桑惨败,当时已经明确将豫章郡和九江郡割让给荆州,后来双方协议后,我才答应将豫章郡和九江郡还给江东,这是第一次,四年前,交州军北伐,一度占领了豫章郡和九江郡,又被我汉军夺回,我也暂时交还给江东,无论从历史,还是实际控制,豫章郡和九江郡都不应该属于江东,这次汉军收回这两个郡也完全合情合理,子敬不要考虑这是汉军夺取它们,也不要有任何惆怅之心。”

    鲁肃苦笑道:“殿下的话让人无法反驳,不过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江东人,都认为夺取豫章郡和九江郡,并非是从前生过什么,而是现在汉军的战船。”

    刘璟大笑,“子敬果然很有趣!”

    刘璟又和鲁肃细谈片刻,便让人带鲁肃下去休息,鲁肃身体实在太差,若再不休养,他熬不过今年,对于刘璟而言,鲁肃还有大用,必须把他的病治好。

    刘璟随即任命参军蒯珩为豫章丞,带着自己的信件和鲁肃的随从一起赶往南昌。

    蒯珩是蒯越之子,为人精明能干,才学也不错,襄阳科举考中第六十七名,从军后从书佐一步步升为参军,刘璟早有心培养他,便利用这次机会让他出任豫章丞,历练两年后再升他为豫章太守。

    安排好所有事情,刘璟这才问站在门口欲言又止的侍卫道:“有什么事?”

    “启禀殿下,甘都督派人送来紧急情报。”

    侍卫上前将一只红色信筒呈给刘璟,刘璟拧开信筒,从里面倒出一卷白绢,他展开白绢,这竟然是江东各地驻军图,刘璟大喜,立刻起身来到沙盘前,对照着地图一一在沙盘上进行标识。

江夏 第1018章 初战京口

    京口是江东旧都,在京城迁往建业后,京口便渐渐冷清下来,不过它只是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它的经济地位依然很高,它是毗陵郡运河通过长江的出口,毗陵郡运来的粮食在京口中转,换成大船后再运往建业,京口也就成了江东最大的物资中转地,商业十分达。

    目前,江东正在全力疏通吴郡到毗陵郡约百里长的运河,同时扩宽秦淮水和毗陵运河之间的航道,一旦这两条运河开通,丹阳、毗陵和吴郡三地便连为一体,吴郡的粮食和物资可以直接运往长江,再从长江通向建业,或者也可通过秦淮水直接运往建业。

    所以在江南的运河体系中,京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江东的军队布局中,建业三万军中的一万人就是部署在京口,由老将韩当统帅。

    甘宁既然拿到了江东军队的部署地图,他便有的放矢,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刘璟令他牵制住建业军队,并没有让他袖手旁观,而夺取京口,控制住运河枢纽,便是牵制建业军队最有效的手段。

    这天上午,三百余艘巨大的战船缓缓靠近了京口城外的长江码头,京口的长江码头是民用码头,在一年前,这里千帆如云,大小货船挤满了码头外的江面,但自从江东决定用货船改造为军船后,大量货船逃往北岸不归,码头上已变得冷冷清清,看不见一个民夫。

    但军事的紧张气息却依然笼罩在京口码头之上,距离码头不远,江东军修建了八座高大的哨塔,从哨塔上可以直接看到江面,而七千江东军则驻扎在京口铁瓮城内。

    这时,哨塔上传来了急促的警钟声,士兵已经看见数百艘战船出现码头外的江面上,警钟声惊动了驻扎在数里外的江东士兵,他们在大将韩当的率领下,向长江码头疾奔来。

    此时,驻扎在码头上的一千江东军士兵已先一步向靠岸敌船动了弓箭袭击,他们藏身在百步外的一条泥袋墙后,密集的箭矢如雨点一般射向汉军战船。

    十几艘汉军大船已经靠岸,长长的船板搭上了6地,每艘大船上都有数百名汉军士兵,他们手执盾牌,顶着密集射来的箭矢缓缓向岸上走去,尽管汉军的盾牌形成了一道盾墙,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跌入江中。

    此时战船上的石炮也反击了,随着巨大的砰砰声,数十颗重达十余斤的火油陶罐射向泥袋墙,陶罐落地砸得粉碎,火油四处流淌,随着数十支火箭射来,烈火轰地燃烧起来,迅蔓延,一段泥袋墙被点燃了,藏身在墙后的士兵纷纷向两边撤离。

    越来越多的火油陶罐砸中了泥袋墙,火势蔓延越来越快,近一里长的泥墙已有大半被烈火吞没,一千江东士兵无法再藏身泥墙后,只得放弃掩体向后撤离。

    江东军的弓箭防御渐渐消失,汉军开始大规模登6,一队队士兵奔跑上岸,大船驶离,又一艘大船靠岸,涌出了无数汉军士兵。

    这次在京口登6由甘宁亲自率领,他原本考虑在夜间登6,偷袭京口,但为了用实战来磨练士兵的战斗力,甘宁便决定在白天登6,与江东军激战,他有信心一战击败江东军。

    一千江东士兵撤离了码头,汉军开始迅登6,一队队士兵从船上疾奔而下,迅列队,在大队敌军赶来之前,一万汉军已登6了七千人,他们列队整齐,杀气腾腾,准备和江东军决一死战。

    甘宁骑在战马之上,冷冷地注视着前方,他看得很清楚,前方北固山的右侧出现了大队江东士兵,距离他们约有一里,正快向码头杀来。

    “弓箭准备!”

    甘宁一声令下,三千汉军士兵摘下弓箭,快步走上前,抽箭上弦,举起的弓箭,等待着射的命令。

    此时,韩当也看见了远处的敌军,他心中暗暗吃惊,码头上排列了七八千人,可大船上的敌军依然还在继续登6,却不知会有多少汉军上岸,韩当的心中有些不安起来。

    在年初时,江东军只有三万人,后来又强征了三万军,被称为新军,新军普遍训练不足,没有作战经验,战斗力较差,只能作为辅助军。

    而原本三万军队比较精锐,其中两万人驻守都城建业,另外一万人部署在吴郡,和两万新军配合使用。

    另外一万新军则驻扎在毗陵郡的京口附近,正是韩当指挥的这支军队,这也是江东军的无奈之举,孙权要优先保证都城建业的安全,所以将最精锐的军队都部署在建业,京口这边只能部署新军了。

    在京口部署一万军队,尽量用数量来弥补训练和战斗力的不足,其中七千军队镇守京口城,而另外三千军队则驻守稍微南面一点的云阳县。

    云阳县是秦淮水和运河的交汇处,战略位置也同样重要,在汉军已完全控制长江的情况下,从吴郡过来的船队只能在云阳县转入秦淮水,沿秦淮水进入建业。

    韩当见汉军已有弓箭准备,一抬手令道:“停战前进!”

    命令迅传下去,七千军队停止了行军,韩当又令道:“列队前行!”

    江东军迅整队,在距离汉军约三百步列下大阵,七千人举起长矛,却不肯向前冲锋,对方虽然没有冲击汉军的迹象,但甘宁依然没有下令放下弓箭,他耐心地等待着,随着最后一艘战船的百名汉军下了战船,一万汉军已经完全列队完毕。

    这时,甘宁见对方依旧没有进攻的意图,当即下令道:“弓箭撤换长矛!”

    三千士兵收回了弓箭,开始转为长矛军,汉军就像渐渐蓄满了水的水库,就等待着出击的命令,随着甘宁一声令下,“出击!”

    ‘咚!咚!咚!’

    汉军鼓声大作,一万汉军士兵出一片喊杀声,杀气爆,仿佛一股力量充沛的海潮,向三百步外的江东军冲杀而去。

    韩当也大声令道:”迎战!”

    七千江东军士兵都从未经过实战,训练也不足,更重要是,他们是被强征从军,心中并不愿意为孙权卖命,在汉军士兵强大的冲击气势之下,江东士兵胆怯了,畏战之心大起,缩手缩脚向汉军迎战而去。

    汉军士气高昂,如暴风骤雨般杀进了江东军队伍中,两支军队在北固山脚下猛然相撞,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江东战役的第一战在京口率先打响了

    云阳县,这里也就是后世的丹阳县,秦淮水便源于此,蜿蜒流淌两百余里,最后建业注入长江,由于这里是秦淮水的上游,河道狭窄,难以行驶百石以上船只。

    直到去年以前,从毗陵郡过来的船只都是从北面的京口进入长江,再转道去建业,但自从汉军控制了长江水道后,江东便决定挖掘一条从秦淮水通往运河的支流,并将秦淮水道拓宽,这样从毗陵郡过来的船只便直接可以走秦淮水抵达建业。

    此时支流运河已经开拓完成,但秦淮水道的拓宽工程还在继续,近两万民夫在三千军队的督促下,在水道中昼夜施工。

    他们采用分段施工的办法,将一段河道的水先排干,在挖宽河道,并用大石堆砌河道两边,他们需要拓宽的河道约五十里长,现在已经拓宽了四十余里,还有最后十里的工程量。

    中午时分,两万河工如蚂蚁般在河道中忙碌,挑土运石,挖掘河道,由于工程已进行了几个月,河工们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战争阴云笼罩江东,河工们人心浮动,不断有河工逃跑,短短十几天时间,已逃走了数千人。

    监工们被层出不穷的逃跑弄得焦头烂额,却又无计可施,只得求救于军方,在韩当的命令下,三千名驻扎云阳的江东士兵投入到工程中,协助监工看守民夫,今天是第三天。

    时间渐渐到了中午时分,工地上休息吃饭,民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吃着粗劣的午饭,一边憧憬着江东政权倒台的那天,他们已经恨透了孙氏政权,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汉军早日打来。

    士兵们也聚集在河岸边用午饭,他们的午饭比民夫稍好,但一样是陈年糙米,臭鱼烂虾,只是量稍微比民夫多一点,但士兵们早已习惯,不再无意义地抱怨这些难以下咽的饭菜。

    但今天,军队中却充满了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有传闻说,二十万汉军主力已经离开柴桑,正向江东浩浩荡荡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