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6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植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但程昱的最后一句话却打动了他,确实是这样,就算没有希望,他也要尽力去做,曹植默默点了点头,“多谢军师指点,曹植受教了!”

    曹植告辞而去,程克将曹植送出府门,这时,程昱对侍女道:“去找长公子来见我!”

    片刻,长子程武匆匆走进父亲病房,“父亲找孩儿吗?”

    程昱指了指身旁坐垫,“先坐下吧!”

    程武坐了下来,这时,长孙程克回到祖父病房,他见父亲也在,不敢多言,便垂手站在父亲身后,程昱闭目休息了片刻,这才缓缓对长子道:“有些话我没有对曹植明言,但你们应该明白,曹魏大势已去……”

    旁边程克忍不住接口道:“孙儿知道,曹氏兄弟内讧,在关键时刻极大削弱了曹魏的力量。”

    程克忽然看见父亲不满的目光,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该打断祖父说话,吓得他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程昱却慈爱地看了一眼长孙,微微笑道:“曹氏兄弟内讧其实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曹操一直没有能得到士族支持,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使他占据政治优势,但在道义上却失了足,起初这种道义上的不利可以忽略不计,他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杀死边让、孔融。

    但在赤壁大战失利后,这种道德上的不利却在一天天积累,最明显就是荀氏叔侄对曹操的不满,这实际上也是世家大族对他不满的体现,曹操也尝试笼络士族,却没有成功,杨修之死便是他在笼络失败后对士族的警告,但依然没有意义。”

    说到这,程昱叹了口气道:“直到前年他才终于发狠,推行出丁令,彻底收拾士族,但已经晚了,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曹魏国力日趋衰败,地方官府首鼠两端,民心不附,这才是曹魏失败之根,至于战争屡屡失利,货币被汉国控制,这些都只是结果,你们明白我意思吗?”

    程武有点明白过来了,“父亲的意思是说,曹魏已败,让我们投奔汉国?”

    程昱点了点头,从枕下取出一只信轴,递给了长孙程克,“这是我给刘璟写的一封信,克儿可带它去太原,面见汉王刘璟,也算是我给程家留下的最后一点遗产了。”

    。。。。。。。。

江夏 第1123章 最后谈判

    曹植听从了程昱的劝告,决定尽最大的努力给曹魏争取时间,他从华歆那里得知兄长曾两次秘密和刘璟谈判,但都没有成功,原因是刘璟的条件太苛刻,竟然要求他们废除新立的幼童天子。

    不过形势瞬息万变,当伏太后在长安发出懿旨,不承认邺都新立的皇帝,实际上,这步天子棋便已失去了意义,废不废新皇,天下人基本上都不再把他当回事,甚至连曹氏的大汉丞相都没有了召唤力。

    现在曹植已经没有了和汉军谈判的政治资本,曹植唯一的希望,就是恳求刘璟看在妹妹曹宪的份上,汉曹两家休战半年,当然,名义上是让河北民众过一个祥和的新年,并让河北农民能完成春耕。

    曹植知道刘璟不在长安,而是在太原,他立刻派司徒董昭带着他的亲笔信赶赴太原,面见刘璟。

    刘璟确实在太原,就在他在准备率军通过井陉,进军河北之时,得到了邺都政变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刘璟又临时改变了计划,他令魏延率两万军守住井陉,他自己则坐镇太原,静观邺都变化。

    清晨,司马懿匆匆穿过一条长廊,来到刘璟的临时官房前,他见房门紧闭,门口站着几名侍卫,司马懿便上前低声问道:“现在方便吗?”

    侍卫古怪地笑了笑,“殿下正在休息,相国暂时不要打扰。”

    司马懿心里明白,昨晚殿下多喝了几杯,又有几名陪寝的舞姬,估计很晚才睡,这时,房间里传来刘璟的声音,“是司马相国吗?”

    “是!相国有事求见殿下。”

    “请进吧!”

    侍卫推开门,司马懿这才走进了房间,却只见刘璟坐在案前批阅牒文,精神抖擞,他目光一瞥,却不见那几名舞姬的身影,刘璟知道他在找什么,便笑了笑道:“半夜就送走了,相国不用找了。”

    司马懿呵呵一笑,没有再劝刘璟不要近女色之类的话,他知道汉王也是偶尔为之,没必要深究,这时刘璟放下笔问道:“邺都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启禀殿下,曹植已经派董昭为使者,前来太原求见殿下,估计明天就到了。”

    这在刘璟的意料之中,不过他现在对这种谈判已不感兴趣了,又问道:“邺都募兵情况如何?”

    “据说还有点效果,李孚说他们初步掌握的情报,大约募集到三万人左右。”

    刘璟轻蔑一笑,“才三万人,不多,我以为他们至少能招募到十万人。”

    “殿下也千万不要小看对方,夏侯惇是曹魏猛将,其谋略和经验在曹军可谓首屈一指,况且还有张辽、徐晃等名将,我们虽然取得中原大战胜利,可如果掉以轻心,一旦河北失利,曹军同样会翻盘,殿下,要小心啊!”

    刘璟点了点头,他接受司马懿的劝谏,确实不能大意,沉思片刻,刘璟又问道:“仲达认为曹植派董昭来太原,是为了什么目的?”

    “这个问题微臣考虑过,微臣以为曹魏目前最需要时间,他们一定是想争取时间,为最后的顽抗做准备。”

    刘璟冷笑一声道:“我不会给他们时间,从前能达成妥协,是因为形势并不紧迫,我也需要让士兵休息,但现在没有必要了,我刘璟也不会成为第二个宋襄公。”

    “那殿下准备如何回复曹植?”

    “不用回复,直接扣住董昭,此人是个人才,以后可以让他为我所用。”

    。。。。。。。

    董昭做梦也不想到,自己刚到太原便成了汉军的阶下之囚,他没有能见到刘璟,被汉军直接软禁在太原城内,这让董昭心中唏嘘不已,相对于董昭的背运,在同一天赶到太原的程克却是另一番景象,他得到汉王刘璟的亲自接见。

    太原城军衙内,程克恭恭敬敬跪下,向汉王刘璟行一拜礼,“小民程克,拜见汉王殿下!”

    刘璟接见程克,当然是因为他祖父程昱的缘故,程克不是代表自己而来,而是代表了他祖父,刘璟摆摆手笑道:“程公子请坐!”

    “谢殿下!”

    程克在一旁坐下,两边还坐着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名相国,他取出祖父的信,举过头顶呈上,“这是祖父给殿下的亲笔信,请殿下过目。”

    旁边侍卫将信轴转给了刘璟,刘璟却不急着打开,关切地问道:“令祖身体如何?”

    程克神情黯然,摇了摇头,“祖父从徐州回来后便卧床不起,我们也不知他老人家能不能熬过这一劫,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了。”

    刘璟打开了信轴,却令他微微一愣,只见卷轴内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他慢慢展开,才发现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字,粗粗估计,至少有上万字之多。

    程克连忙道:“这封信祖父足足写了三个多月,他恳请殿下能细看。”

    刘璟只大概看了一点,便明白了里面的内容,竟然是程昱总结的曹魏衰败教训,在后面是希望他避免重蹈曹魏覆辙。

    可以说,每一句话都是程昱心血凝成,这让刘璟竟有种莫名的感动,尽管程昱也有一点托付家族的情绪在内,但更多是程昱作为一个文臣,对没有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对新汉的期待。

    刘璟小心地将信轴收了起来,他要细细品读程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又对程克道:“令祖的一番苦心我明白了,请公子先下去休息,我自会有安排。”

    程克行一礼,便慢慢退了下去,刘璟负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视着窗外,过了好一会儿,诸葛亮才微微笑道:“殿下心中感触么?”

    刘璟点点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程昱在最后留下的心血,相信会给我很大的帮助。”

    “可殿下明白程昱用意吗?”

    “我知道,他是希望我能善待他的子孙。”

    旁边司马懿笑了笑道:“微臣建议可以让他先做六部从事,若确实能干,一年后再外放为县令,一步步来,殿下以为如何?”

    “这个方案可行,这件事就交给司马相国了。”

    停一下,刘璟又对诸葛亮道:“现在离新年还有十天,暂时在并州休整,等过了新年,正月初五,西线、东线和南线同时向河北进军!”

    。。。。。。。

    时间渐渐到了十二月下旬,此时洛阳被围城已经过去了近半年时间,洛阳早已没有了昔日汉朝都城的繁华,汉末大乱给洛阳带来了灭顶之灾,昔日繁华的汉都洛阳,竟变成了炊烟断绝、鼠蛇成群的死城。

    曹操统一中原后,钟繇逐渐将关中和并州人口引回洛阳,使洛阳又渐渐恢复了一点生机,到了建安二十年,洛阳已成为一座近五万人口的大城,尽管远不能和从前的汉都相比,但终于出现了一线生机。

    而这一次汉曹大战,却又给洛阳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徐晃率两万曹军死守洛阳,而十万汉军在外围城,洛阳附近的许、颍、陈、弘等地都已被汉军占领,使洛阳成为了一座孤城。

    近半年的围困,洛阳城和所有被围困的城池一样,也面临了最严峻的粮食危机,曹军在洛阳的存粮并不多,只有三万石,这是徐晃准备作战两个月的粮食,却没有想到,这一困就是半年。

    尽管徐晃想尽一切办法,动员军民在城内空地上种植易生长的黑豆为粮,并且在城内实行严格的粮食配给制,普通民众每天口粮降低为不到一合,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尽管用尽一切办法,进入十二月中旬后,曹军还是慢慢陷入粮食尽绝的境地,普通曹军士兵每天只有半合粮食,战马和牲畜早已杀光,连徐晃的爱马也杀给了士兵。

    而普通民众更是没有了配给,只能剥树皮,抓老鼠,老人和孩子面临死亡的威胁。

    但徐晃所苦苦盼望的援军却始终没有半点音信,甚至连鸽信也没有,连徐晃也开始绝望了。

    这天上午,徐晃正坐在大帐内沉思不语,忽然,帐外传来‘轰!’的一声闷响,徐晃惊讶地抬起头,紧接着又传来几声闷响,徐晃忽然意识到,这难道是汉军开始攻城了吗?

    他站起身,快步向帐外走去,一下子愣住,只见天空到处是飘飘扬扬的纸片,几乎每个士兵都抢到一张纸片,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徐晃的眼前也飘过一张纸片,他一伸手抓住了纸片,纸片只有巴掌大小,上面写了两行字,‘邺都已围,曹魏将灭,洛阳投降,粮食进城。’

    徐晃呆呆地望着这张纸片,他得到的最后一个消息是曹丕身故,曹植为丞相,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天,他再没有了任何消息,难道邺都真被汉军攻破了吗?

    不可能!如果邺都被攻破,为什么不押送曹植来叫城投降,徐晃再细看,才注意到是邺都被围困,曹魏将灭亡,意思是还没有灭亡,这让他稍稍松了口气,徐晃当即令道:“所有纸片全部收缴,不准任何保存,违者斩首!”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躬身施礼道:“启禀将军,汉军派来一名使者!”

    徐晃沉吟片刻,便点了点,“带他到我大帐来。”

    不多时,曹军士兵将一名文士领到徐晃大帐,文士施礼道:“在下张新,赵都督帐下参军。”

    “张参军可是来劝我投降?”徐晃冷冷道。

    。。。。。。。。。。。

江夏 第二卷 江夏第990章 敦煌马岱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在历史长河中,敦煌郡一直特殊的存在着,在汉末河西沦陷,或者晋中五胡乱华的时代,敦煌郡便一直效忠于中央朝廷,成为中原王朝在西域的一块飞地。

    就算吐蕃攻陷河西及西域,敦煌依旧是第一个起义,归附唐王朝,直至西夏李元昊攻占敦煌城之前,敦煌都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郡县,屹立于西域边陲。

    马超的势力虽然已经渐渐控制了河西,但敦煌郡却不受他的控制,大将马岱率六千汉军退守敦煌郡,不受马超节制。

    马超一直希望兄弟能够像从前对阵曹操一样,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这一次他却失望了,马岱坚决不肯背叛刘璟,背叛汉国,最后马超不得已,只得将他调到敦煌郡,出任敦煌都尉,并在沿途派出大量巡哨斥候,断绝马岱和长安的联系。

    甚至往来西域的商人,也不准走敦煌线,尽管消息被封锁,但马岱还是通过主薄李文赴陇西奔丧的机会,让李文把马超即将造反的消息送去了长安。

    时间一天天过去,马岱再也没有了长安的消息,他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至少马超会有消息传来。

    这天中午,一队汉军巡哨从南方奔来,+长+风+文学++cfwx+带来了三名骑兵,一直来到敦煌城外的军营,此时马岱正在军营内操练士兵,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单膝跪下道:“将军,巡哨有重要事情禀报。”

    “带来他们过来!”

    片刻几名巡哨快步走来,马岱一眼看见他们身后的三名汉军士兵,不由一怔,连忙迎上去问道:“他们是何人?”

    巡哨士兵躬身禀报道:“启禀将军,他们是从南山那边过来,是奉庞德将军之令前来送信。”

    南山也就是祁连山,也就是从祁连山南面过来,那边是青海高原,倒是有牧民常从那边过来,但对于中原人却很艰难,那边地势太高,呼吸不畅,很容易病倒,而且高原上狼群极多,稍不留神就会丧身狼腹,马岱也没有考虑过那条线,没想到庞德居然派人绕过来了,马岱不由大喜,上前问道:“你们都是庞将军的部下?”

    为首一名骑兵笑道:“将军不认识我们了?”

    马岱再细看,顿时认出了他们三人,是当年他训练的骑兵部属,马岱也笑了起来,“原来是你们,变得又黑又瘦,我真认不出了,快到大帐来。”

    马岱带着三名骑兵来到了大帐,他让三人坐下,又命人送来热汤,马岱急问道:“庞将军有什么消息给我?”

    为首士兵取出一封信,递给了马岱,“这是庞将军让我们带给将军的信件。”

    马岱接过信打开,他顿时愣住了,这不是庞德给自己的信,而是汉王殿下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他仔细读了一遍,汉王在信中嘉奖他忠义,并封他为敦煌侯,要求他整备军队,首先保卫敦煌城,然后再伺机配合汉军主力作战。

    马岱心中感动,他明白汉王殿下的苦心,不忍让自己和马超兄弟反目,所以让自己先保住敦煌城,马岱暗暗叹息一声,他实在不明白兄长为何如此野心勃勃,一定要实现那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庞将军现在何在?”

    “回禀将军,鹰击军已夺取了大斗拔谷,庞将军现率骑兵在谷口驻营,等待汉王之令。”

    马岱点点头,又问道:“庞将军要求你们回去复命吗?”

    “倒没有这个要求。”

    “既然如此,你们就留在敦煌,和我一起等待时机。”

    张既出使的最大任务是给汉军争取时间,一是汉军要将河西的官员和汉民撤出,使他们免受战争之灾,其实便是汉军需要时间进行战备。

    尽管刘璟并不打算像合肥战役那样耗费近一年时间,汉国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支持,但必要的战备绝不能省掉,刘璟身经百战,他知道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战备是否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