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色满园-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番话又引得宝珠几个好一阵叫好,王福来笑着咧宝珠两个,“成日就爱欺负你们良东哥。”话毕,又朝良东欣慰道,“往后成了亲,好生跟招娣两个把日子过好。”

良东温和地笑着,“表舅舅放心,我定然不辜负了招娣。”

润生笑嘻嘻瞧一会儿热闹便要走,说是这头传了话儿要赶去点心铺子传一回去,他刚走,陈翠喜便叹道:“眼见着你们一个个的都娶了媳妇,姑心头真替积德着急哩。”

宝珠笑道,“姑且宽着心,积德哥虽还没娶上媳妇,可上回见时,我瞧着他似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头,往后考中举人也不是难事儿。”

良东也抿唇笑着,“积德弟总是我们几个中最有出息的。”

陈翠喜眸色顿时又亮上几分,“谁说不是呢,也亏得他是个知道努力的,倒叫我跟他爹放些心。”

宝珠笑嘻嘻挽上她胳膊,“有我们几个成日在跟前儿,姑别老惦记着积德哥。”

陈翠喜配合地笑着,“成!姑不惦记他!”想起什么,又问,“过些时候你娘该来县里瞧新屋了吧?”

宝珠点点头,“前些时候听润生哥说起,怕过些时候便来哩。”

陈翠喜柔柔瞧宝珠,半晌,眼角泪花一闪,叹息道,“姑屋里住了那么些年,说走就走,姑心头还真舍不得。”

宝珠见她姑方才还好好的,一说起搬家的事儿,已然动了情,有意让气氛欢愉些,便撅着嘴儿打趣道:“三姑舍不得我,我也舍不下姑,回头便跟娘说,宅子不买了,今后我屋里人都姑家住去!待我成了亲,思沛哥也去住着!将来生三五个娃娃,一并姑姑屋里养活着。”话毕了,似笑非笑瞧着她姑。

陈翠喜不由呵呵笑出声来,朝她呸一下,佯作恼怒,“不知羞的丫头,快去嫁你的思沛哥,自个儿买了宅子去,姑这把老骨头还能受得那么些个娃娃们折腾?”

顿了顿,感叹道,“姑年纪大了,越发容易伤心起来,瞧着你在跟前儿长大的,说走就走……”顿了顿,摸摸宝珠额头,语带哽咽道,“往后好生过日子,姑总是希望你好的。”

宝珠点点头,撒娇道,“搬个家还能跑到哪去?成日铺子里见着,往后姑有了儿媳,只怕还要嫌我烦咧!”

她这样一说,陈翠喜心里才好受几分,“好在姑还能有些个盼头,往后积德成了亲,生个一儿半女的,我这心头才安心。”

宝珠顺势笑嘻嘻接道,“姑这头担心着,兴许积德哥省城里早有了知心人哩。”

陈翠喜笑着摇头,“秋闱三年才得一次,明年若不能中,也只得再等三年,他知道轻重,现下哪有功夫去想媳妇?”

两人话说着,外头天色忽地发沉,不大会儿便响起了一阵阵轰隆轰隆的雷声儿,宝珠想起院子里还晒了些鸡精粉,忙往后院奔,正撞上王福来,他刚后院里进来,朴索两下头顶的雨水,笑道:“别去,外头雨下起来了,鸡精收拾好了。”

好在夏日里雷雨天儿多,大家伙倒也习惯突变的天气,唐宝麻利二楼去关窗,宝珠跟小舅说话儿的功夫,陈翠喜已经将前院晾晒的抹布收了回来。

外头雨势渐大,送走几个客人,宝珠几人聚在厅里说会子话儿,良东撑着伞进了门,宝珠瞧着他取了伞来,便说时候不早,今个早些打烊。

良东将两把伞递了去,语气微有些不自然,“姑跟表舅舅先回屋,我收拾一会儿便回去。”

宝珠似笑非笑瞧他,“灶房早收拾妥了,东哥不跟我们一道回去么?”

良东愣了下,轻轻点了下头,陈翠喜瞧他一眼,笑着接话儿,“招娣娃儿那头还没伞,这样大的雨,怕一时半刻的停不了,你去接一接她。”

良东慌忙应下,出了门便急匆匆往点心铺子跑,瞧得陈翠喜咯咯直笑,打趣王福来道,“你寻了个好姑爷,这样细心体贴的性子,我瞧着润泽积德几个也比不上他。”

第二日放了晴,大早王氏便带吴氏来了县里,宝珠几个起床时,她们已经厅里坐着了,宝珠忙迎上前去挨着王氏坐了,又笑嘻嘻跟吴氏打个招呼。

吴氏笑道,“娘今个来为着买宅子的事儿,一会儿跟我娘那头汇合了,城里四处瞧瞧去。”

王氏笑着说是眼看进了八月,房子的事儿不好再耽搁,屋里的活计有她双喜婶子照应着,那些个绣娘打发她屋去做活儿,自个才得闲来县里,又说吴氏娘对县里熟悉些,今个去拜访她,顺道一起去瞧瞧。

宝珠瞧见王氏瘦了一圈,心疼道,“那些绣娘叫她们自个屋里做活就是,做什么那样累着自个儿?”

王氏叹一声,“能省便省,布料成本就不低,再领了布料子回屋去?不出几日便能偷工减料起来,倒不如跟前儿瞅着放些心。”

宝珠知道王氏向来仔细,也不多说,只叮嘱她该歇便歇着,别累着自个儿,母女俩寒暄一阵,王氏便说:“你嫂子娘家屋娘喜欢的紧,原本想比着吴府的样式为你买个宅子,谁成想却奢望了,你大嫂说少也要上百两银,若是新宅子,更贵些。”顿了顿,与闺女商量着,“好宅子咱们现下买不起,你三姑那院子也不寒碜,也才三十两入的手,娘想了想,新房到底要气派些才好,不如就买个比你姑屋再大些的院子,统共也要不了五十两。”

宝珠点点头,“娘看着买就是,地方偏远些倒无所谓,只宅子大些才好,往后爹娘跟二哥二嫂小妹都要住进来哩!”想了片刻又笑着摇头,“若小些也无妨,咱们日后生意做大了,多的是钱儿,宅子还可以另换。”

王氏摆手笑道,“这些事暂且不提,你要成亲,新房可要好好合计,钱儿虽不多却也要买个舒适满意的,娘怕自个拿不定主意,今又让你大嫂跟你姨陪着,妥帖着。”

宝珠点点头,惦记着爹娘一块来县里,便说:“前头打听过,县郊最贫的耕地一亩要着二十两哩,肥地没个三十两怕也不成的,今年买地还有些力不从心,只等明后年缓过劲儿,县郊买了地,爹跟二哥往后也有忙头。”

王氏还未接话儿,吴氏便笑,“妹子这话儿说对了,我娘家二十亩地,一年放了租也收好些银钱,若遇丰收年,情况还好些。”转而对王氏劝说道:“爹爹跟二兄弟侍弄几亩也就罢了,旁的租出去,又是额外的进项。”

王氏撇个嘴儿,“咱村里一亩地也就五六贯钱儿,县里就要那样多?忒贵!”

吴氏再劝,“住在村里有什么好?哪有县城这样方便,再者,爹娘就是不为自个儿想,也为我肚里的娃儿想想。”

王氏有些动摇,“是了,孙儿将来还是县里养着好些,学堂是最好的,吃穿用度读书识字的样样方便着。”想了想,又摇头笑道,“这事儿上头你们两个心思倒一致的很。远的暂且先不提,就是有钱儿买了地,也是几年后的事儿,到时且看你们爹怎么想的。”

私心里琢磨着,往后搬来县里跟老大一块过日子也不是不成,处了这么一半年,跟老大媳妇说不上格外亲厚,倒也渐渐有了感情。

旁的不说,这一回给宝珠买宅子,村里人哪家不传闲话儿?陈家攒了那么些钱儿,老三闺女一出嫁屋里就掏了个空,老两口给闺女花钱儿那是眼儿都不带眨的,大儿子县里谋了差事这么些年了连个屋都没买,老三更没指望!旁人且瞧不过眼,老大媳妇这事儿上头却淡然的很,既不来理论,更没争抢的念头,仿佛给宝珠买屋这事儿再自然不过,她不生气,竟还帮着一块张罗。

有时候王氏忍不住想着,老人们说的话儿,女要富养,儿要穷养。这话儿倒也有几分道理,富养出的闺女到底大度些,不为些蝇头小利屋里生事。这么些年,村里头那些个小媳妇之间你抢我争的还看的少了?就是自个儿年轻时,不也为钱儿的事儿跟屋里争过?她大儿媳这事儿上头却让她十分舒心。

再来,闺女将来县里生活,自个心头总挂念着,若来县里,一家子团团圆圆的到底比在村里头孤单过个晚年的强,瞧闺女那意思也是要接自个去过的,想到这儿,忍不住欣慰地笑开来。

吃过早饭宝珠便铺子里去,说是买宅子的事儿她娘看着办就是了,好的赖的只要是娘给买的就去住着。

王氏跟吴氏两个便去了吴府,跟吴李氏说了说买宅子的事儿,问她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吴李氏对这事儿倒十分伤心,细细与她说了说县里的房价,她县里亲戚多,派人稍一打听,心头有了几处合适的,吃了午饭便领着王氏去瞧。

第186章 拿定主意

午后,宝珠跟小舅两个集市采买回来,刚拐进巷子,一眼便瞧见巷子口立着的笔挺的青色身影,视线停留在他手里拎的木桶上片刻,回过神时,他已然转了身,笑的眯起眼来,宝珠轻笑着上前,“怎的大中午就来了?”

他轻晃了晃手里的木桶,“昨个雨大,医馆病患多,没顾上来瞧你,中午得些闲,刚熬些姜汤送来。”瞧一眼宝珠小舅,“大家伙儿都喝些暖暖身子。”

宝珠自他手里接过小木桶子,拉着他进了铺子,“别急着回,一块喝些再走。”他笑着点个头,进了铺子,才跟良东唐宝几个打过招呼,陈翠喜便热情地催他坐下,笑着问了问他医馆近来情况。

往常他来,陈翠喜大多时候冷冷淡淡,并不格外亲近,今个却笑的欢畅,话说着,从宝珠手里接过木桶子,直夸魏思沛细心体贴,魏思沛忍不住诧异地瞧她一眼,她笑着叹一声,进了灶房,感慨的声音自帘子后头传了来,“都是好孩子,这往后都是自家人了,跟宝珠两个常来姑屋里看看姑。”

魏思沛不知陈翠喜心中所想,只觉得她对自个态度比先前热络不少,哪怕猜不出缘由,心头仍十分欣喜,干干脆脆地应她一声,笑着说:“宝珠的亲人便是我的亲人,自然是要孝敬的。”

王福来呵呵笑着上前两步,拍一下他肩头,“好小子,听闻你的医馆生意越发好,街头巷尾总有些你的传闻,老百姓直夸你医术高,这才几个月?好样的!”

宝珠一撇嘴儿,“生意是好了,钱儿没赚几个咧。百姓们能不夸他么,满城里的医馆只他最心善,动辄免了药钱儿。”

魏思沛笑眯眯瞧她,竟也由了她随意打趣,并不生气,王福来却摆个手制止宝珠,“思沛惦记着悬壶济世,跟咱们可不一样,每日只管着治病救人,积的是功德。”

魏思沛轻笑一声,“悬壶济世不敢当,唯能做的只是让县里百姓能瞧个便宜病。”

良东端着托盘出来,一人递去一碗姜汤喝着,笑着接话:“我瞧着倒好,思沛那头赚的虽不如宝珠多,做的却是善事,往后你们两个成了亲,相互扶持着,既能用宝珠做买卖赚的钱儿治病救人,思沛那头治好的病人又能常常光顾宝珠的铺子,两全其美的很。”

这话一说,立即惹得大家伙笑开,唐宝嘿嘿笑着,“思沛哥医术了得,寻常病不在话下,遇上天儿凉了热了的,随时来一碗薏仁绿豆粥,或是川贝枇杷汤,又或是……”他本是趁着众人欢乐时打趣,说着说着自个先抑制不住笑开,笑声中,良东忽地灵光一闪,“有意思,往后咱们铺子也能做些药膳,另开辟个菜单子去卖!”瞧一眼宝珠,认认真真地问:“妹子说好不好?”

宝珠笑着摇头,“这事儿原先便考虑过,只不过想想便作罢了,若真在铺子去做,反倒浪费了这么好的点子。你想想,养生铺子不似快餐店、点心铺子这样吃穿用度息息相关的,县里寻常百姓哪来闲钱去养生?吃饱喝足穿暖了便是好日子,额外花个几十文也觉不值,就是出的起钱儿,也是那极少数人。我那时曾打算着专门开辟个陈记养生堂这样的小铺子去做,却只担心县里头没多少生意,若在省城便不同,人口稠密,富饶,且官员富户云集,养生堂开在省城再合适不过。”

良东且听且点着头,待她话毕了,一脸赞同道,“生意上头的事儿,往往还是妹子说的在理,县里的生活水平是比省城差了好些。”

闲聊片刻,魏思沛瞧一眼日头,笑着告辞,“我也该回去上工了。”

王福来点个头,瞧着满满的厅堂,“改日来了再叙,铺子这会儿也该忙起来咧。”

宝珠送他出了门,笑道:“娘今个来了,给咱们县里头买宅子哩。”

他的高兴明明白白写在脸上,宝珠瞧他只笑的欢畅,却不说话,眨眼道:“思沛哥不高兴么?在想什么?”

他摇摇头,轻笑道:“不知怎的,忽然便想起那一回来县里瞧你,那一年你刚来县里开了铺子,小时候日日瞧见倒不觉着。你那一去,许久不见你,心头想念的紧。”他抿了抿唇,回忆道:“咱们夜里院子里聊着天儿,你说往后怕要在县里安家,那一次回去,我心头竟难受了许久。”他略顿了顿,叹息一声,“一晃便过去好些年,如今我也来了县里,原本你该嫁给你表哥,最终咱们还是在一起。你说,是不是极深的缘分?”

宝珠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许多话尽在不言中。

吴李氏给寻的宅子正在城西,王氏原本想着给娃儿买的屋至少要比她姑家的院子大些,格局总是差不厘的。朝北开的门,东南西三排屋,南边主屋,西边儿客房,东边儿灶房牛棚鸡舍小菜地,环着中间一个四方地的小院子。

这样的格局最为普通,村里除了些富户财主有着吴府那样几进的院子,寻常人家大都这般四四方方的格局。

偏吴李氏给寻的宅子奇特,统共算下来八间屋,倒跟翠喜屋一样儿,让她欢喜的是,宅子虽不大,却也是个二进的院子。

青砖铺地,白瓦遮墙,入了大门便是一个稍小些的方形院子,东西各一排屋,每排两间,挨着院墙种了几颗柳树,两边儿分别摆两张石桌石椅,墙角处的茅厕竟也是青砖盖成的。

“东边两间用作客房,西边头一间有烟囱的是灶房,第二间约摸是仆从住处,墙角一口井,打水不必往远处走,便利的很。外院虽简单些,倒也安排的周全……”吴李氏一边解释着各房用途,一边拉着王氏往内院去。

圆形的拱门直通内院,进了内院,首先入了眼帘的便是一个长方形的池子,院子不大,池子却在正中,两旁整整齐齐种了些白梅,中央一道石拱桥直通主屋。

吴李氏笑道:“瞧这布局,不消进屋去看我便知,正厅左侧直连着个大厢房,右边单独开两间屋,既能做了书房,若屋里孩子们多,也是够住的。”

“内院四间房,加上外头四间,统共八间屋。”她补充道。

王氏点头回应她,不着急进屋去瞧,先四下去打量内院,内院较之外院大了两倍,主屋门前竟是白瓦红柱的走廊,因院子不大,走廊并不宽敞,只堪堪容纳两个半人并排站立,虽是如此,廊柱雕花却极为精美,搭配着院中池塘拱桥,说不出的和谐。走廊两头延伸,直环绕了整个院子,直到拱门处又巧妙地建成两个亭子。

王氏瞧的赞叹不已,前头只觉得吴府的样式气派,没想到这样小的一间院子,细细看来竟也别有一番特色。

吴李氏笑道,“娘舅说好,想来也是不错的,没料到亲自来看,倒比心头预想的还好些,真真叫人惊喜。亲家觉着如何?”

王氏遗憾道:“今个算开了眼界,房子是极好的,只屋子却少了些,除了院子比翠喜大些,八间屋倒不见得有翠喜屋宽敞。”

吴李氏笑着摆手,“亲家可别小瞧了这院子,这院子说来也是专程请了南边工匠来,专程仿照了南边园林的样式盖的,你瞧那廊头,亭子,拱门,无一不妙,瞧了这宅子,只觉着我那宅子粗糙了些。”顿了顿,又劝道:“况且六十两的银着实算不得贵,宅子好赖是个崭新的,原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