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能运动员-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章 争论与结果
  “我反对张冠参加这届亚洲田径锦标赛!”说话的是一个中年人,身材略微有些发福,鼻梁上驾着一个有着好多圈圈的眼镜。
  这个中年人姓汤,他并不是运动员出身,也未曾当过教练员,他的专业是统计学,也与体育不沾边。但他的行政管理能力却被中心的领导所看重。而事实上他的工作能力的确非常强,至少从管理学的专业角度看,他在行政管理方面要比那些运动员出身的人要强得多。或许因为统计学出身的原因,他的数据分析能力非常强,是一个典型的唯成绩论者。
  只听这汤姓中年人开口说道:“这个张冠的爆发力和速度的确很快,但在我看来,他有着一块巨大的短板,不适合参加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因为他不会跑接力赛!”
  “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我们除了要参加单人项目以外,还要参加4乘100米的接力比赛,我看过这个张冠的相关资料,他只进行了两个月的正规训练,就连最基本的起跑也没有达到职业及水准,也一定没有进行过接力赛的训练,就凭这一点,我认为他不适合参加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
  “在男子百米项目上,亚洲最强的是日本队,虽然他们已经没有伊东浩司这种国际级的运动员,但目前日本的朝原宣治、末续慎吾都跑进过10秒10,这要比我国的选手实力强,另外还有土江宽裕和高平慎士,和我国选手实力差不多,再加上哈萨克斯坦的梅德维德夫、切诺费,沙特阿拉伯的穆巴拉克、阿普杜拉,我国选手在百米项目上想要取得一块奖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男子4乘100米的项目上,我们除了不如日本以外,综合实力与沙特阿拉伯差不多,还略强于哈萨克斯坦,我认为如果我们按照现在这个人员配置出征的话,接力赛项目上最少能够得到一块铜牌,并且有机会去争取一块银牌。但如果临阵换将,换上一个从来没有跑过4乘100米的新人上阵的话,恐怕连一块铜牌都拿不到。”
  汤主任虽然是田径方面的外行,但是却直接从事实数据上进行了分析,一块奖牌的诱惑,听起来的确十分有说服力。
  于指导显然不太赞同汤主任说法,于是开口反驳道:“选派张冠出战,主要还是本着锻炼年轻运动员,让他多积累一些大赛经验的考量。我刚才播放的影片诸位也都看到了,张冠潜力很巨大,目前起跑反应时间大概要花费0。3秒,如果在这一项他能够达到顶级运动员的水准,至少能够消去0。15秒的时间,再加上日常训练的提高,我想他一定能够跑进10秒以内,这种运动员,未来一定是世界级的,是值得我们花费一些代价去培养的。而且他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奥运A标,为了明年奥运会,我认为这次应该派张冠出去历练一下。”
  “于指导说的很有道理,张冠的潜力的确很巨大。”汤主任先是表示赞同,但话音一转却反驳道:“但是一个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总是需要时间,单说这个起跑反应时间的问题,恐怕就不是这几个月的训练能够达到顶尖水平的。远的我就不说了,单说110米栏项目的刘飞人,1999年的时候进入国家队的时候只有十六岁,比现在的张冠还小一岁,我们把他当做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2001年的时候才在亚洲的比赛取得成绩,2002年破亚洲纪录,今年才有资格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我们花费了四年的功夫,才把他培养成为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这个张冠就算从现在开始培养,恐怕也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
  汤主任故意顿了顿,转头对马主任说:“至于明年的雅典奥运会,现在讨论派谁参赛还尚早,但张冠的奥运A标成绩对我们的参赛名额并没有帮助,我们仍然只能派遣一名运动员参赛,陈健不也是达到B标了么!我个人认为,像是奥运会这种大赛,还是派陈健这种经验丰富的选手参赛会比较稳妥一些,说不定有机会进入第二轮比赛。张冠还是太年轻了,参加的比赛也太少了,一次超常的发挥并不能说明他拥有最顶级的实力,派张冠参赛风险太大。”
  汤主任最后一句话让在场所几乎有人心头顿时一震,张冠在这次比赛中突然冒了出来,破了全国百米纪录,但他所参加的正式比赛也仅有这一次,不排除他在比赛中超常发挥的可能性,没有人能够保证张冠的成绩具有持续性。相比起那些久经战场的老运动员来说,张冠这种突然冒出来的成绩总是让人觉得不靠谱,会让人害怕张冠会不会只是一颗流星,短暂闪耀出光芒后便会消失在黑暗的夜空中。
  马主任眉头紧锁,他深知派张冠出赛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张冠真的只是昙花一现,那么派其出战非但起不到锻炼运动员的作用,国家队也会白白失去了一块4乘100米接力赛的奖牌。对于国家田径队来说,国际比赛中任何一块奖牌就是来之不易的。
  马主任并没有表态,但话题扯到了奥运会上,会场内已经有人要坐不住了。
  “汤主任说的在理,奥运会还是派陈健参赛来的更稳妥一些,张冠毕竟太年轻了,经验不足,而且以后的机会也多得是。”
  “对,这些年南粤的体育发展的很不错,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也只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除了于指导之外,在座的其他人大都点头称是。
  两广地区历来都是短跑强省,就以目前来说,国内的知名选手中,陈健、尹汉钊、刘洋都是出自南粤省,而在年轻运动员中,温永毅、梁嘉鸿等人也都是出自南粤,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首个将百米速度提升到9。99秒的苏飞人,也是南粤人。
  南粤田径队的袁教练引入了一些香港的训练方法,训练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越多,成绩越好,在国家队的话语权就大,而且南粤也是经济最强的省份之一,因此无论是在田协又或是在体育总局,南粤都有着极佳的关系和人脉。
  马主任作为田协的高层之一,自然知道在田协高层内部,已经基本上内定陈健参加雅典奥运会,算是给予南粤省田径队的一种荣誉。当然陈健的实力参加奥运会也当之无愧。而在更高级的体总方面,对各协会送报的运动员也会一路绿灯。
  “张冠今年十七岁,就算是五年后的首都奥运会也只有二十二岁,正值黄金年龄,或许现在让他参加奥运会的确太早了。”
  奖牌与锻炼信任之间,马主任做出决定。
  只听马主任开口说道:“正如汤主任所说,培养一个运动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便是天才,我们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把他培养成为国际水平的运动员,男子百米短跑这个项目,水平越高的运动员成绩越难提升,所以短时间内张冠的竞技水平不会有大幅度提升。而且这个张冠还很年轻,他身上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次我们就不要派他出赛了。年轻人嘛,以后有很多机会,不在于这一时。”
  马主任说着看了看旁边很不甘心的于指导,话锋一转道:“不过张冠打破了全国纪录,这个还是要奖的,我已经向田协打报告申请10万元的现金奖励和20万元的特别训练补助,领导通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我认为,张冠这种潜力无穷的年轻运动员,未来的首都奥运会可以优先考虑……”
  于指导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马主任的话。他知道五年后的首都奥运会有多么的重要,能够在鸟巢登场将有着特别的意义。按照体总的总体规划,马主任五年后仍会带领国家田径队参加首都奥运会,所以马主任最后所说选拔首都奥运会运动员时的优先权,也算是给张冠一个合适的交代。
  ……
  陈老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很平静的将这个结果告诉了张冠,连带着原因也说的一清二楚。
  “不派你去参赛,至少还能拿一枚4乘100米接力赛的奖牌,派你去的话,这块奖牌都拿不着。而且从目前的形势看,你参加明年的雅典奥运会的事情,恐怕不会太乐观。”
  陈老话音一顿,很是郑重地说道:“小张,你要记住,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什么体育精神之流都是拿来说的,对于运动员来说,还是唯成绩论!为了一块亚运会4乘100米接力的奖牌,你失去了参赛的机会。为了某些原因,你还可能失去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你如果不想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就要努力的训练,不断的变强,在各种赛事上取得成绩才行。当你站在世界巅峰的那一刻,你才真正的能够掌控自己,到那时候,你是否参赛就不容别人做主,而是你自己说的算!”
  张冠点了点头:“陈老你放心,那一天不会太久……”


第13章 第二个A标
  打破全国纪录的张冠获得了一周的假期,回家和父母短暂的小聚后,又回到了田径队开始新的训练。
  赛道上,张冠双脚踏在起跑器上。
  陈老举起发令枪,高声喊道:“各位各位,预备……”
  枪声响起,张冠猛的向前一冲,但马上就卸了力,几步后便停了下来。
  张冠这是在练习起跑。
  陈老皱着眉头,喃喃自语说道:“我怎么感觉你的起跑挺快的啊!不对,休息五分钟,咱们再试一次。”
  张冠点头答应,心中却暗自笑了起来,新的被动技能“快速反应”的确可以让自己的起跑反应时间变快,现在的他起跑反应时间已经能够保持在0。15秒至0。17秒之间了,这与其他的职业运动员差不多。
  而且“快速反应”的技能不仅仅是提高起跑反应时间,就连其他的动作反应速度都变快了。
  一整个上午,连续十几次的起跑,陈老明显的能够感觉到张冠的起跑反应时间不输于职业选手,这种判若两人的表现让陈老觉得非常奇怪。
  “怎么回家歇了一个星期,起跑反应时间好像变快了。”陈老迷茫的挠了挠头,随后开口说道:“走,去找设备测一测。”
  国际比赛使用的运动员计时设备是一套很复杂的设备,发令枪会连接起跑时间的感应器,同时在运动员使用的起跑器内也有感应设备,枪声响起后到运动员脚离开起跑器的时间会在第一时间计算出来,用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抢跑,而在终点处的感应器则用来计算运动员的完赛时间,同时还配有高速成像系统和缓速回放系统,用来在肉眼难以分辨时提供依据。按照国际标准,这一套设备的时间精度要求是达到千分之一秒,算得上是精密仪器了,因此价格同样不菲,即便是省队也只配有一套这种的设备。
  技术人员花费了一个小时才将设备调试好,随后张冠站在起跑器上,而陈老则坐在了屏幕旁,紧盯上面的数据。
  发令枪响起,张冠迅速起跑,而电子屏幕上,马上就显示出张冠的起跑反应时间。
  陈老瞪大眼睛望着屏幕,上面的数字让他觉得既惊喜,又难以相信。
  “0。159秒?”
  即便是到了国际级的比赛中,0。159秒以内的起跑反应时间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数字了,而那些0。13秒左右的起跑反应时间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设备没问题吧!”陈老开口问旁边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马上回答道:“陈老放心,这套设备可精贵,我们每天都保养,肯定没有问题。”
  陈老马上扭头问张冠:“小张,你用了压枪跑了?”
  张冠立即摇了摇头。
  “不可能,怎么一个可能一个星期就快了这么多!这不科学。”陈老想了想,随后马上说道:“休息十分钟,咱们再试一次,这次我亲自发令。”
  ……
  陈老之所以准备亲自发令,就是想要验证一下张冠是不是使用了压枪跑的方法起跑。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非常关键,正常的起跑被称为听枪跑,就是运动员听到发令裁判鸣枪后再启动;而压枪跑在起跑中也算是一种常规的短跑战术,运动员根据裁判的习惯发令节奏,力争在发令枪响起的时候开始起动,这种起跑方式如果成功至少能够争取到0。02秒以上的时间。
  压枪跑往往是一些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使用的,而很多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求稳,很少会去使用压枪跑这种战术的;或者只有遇到势均力敌的强敌时,才会使用压枪跑;又或者知道自己今天状态不佳,正常起跑有输无赢,干脆使用压枪跑赌一场。
  作为一个教练员,是不鼓励甚至不允许新人运动员使用压枪跑,新人运动员最需要的就是练好基础,通过扎实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将提高成绩寄希望于压枪跑这种堵搏性的战术。所以陈老并不希望张冠过早的接触到压枪跑这种技术。
  “各就各位,预备……”
  陈老举起了发令枪,但却迟迟没有发令,他是准备故意打乱平时发令的节奏,如果张冠使用压枪跑的战术,一定会在发令枪未响起的时候就会有所动作。要知道这种电子起跑器是很灵敏的,运动员的脚至少稍微离开起跑器一点就能够被感知到。
  但张冠军并没有动,而是在安心的等待陈老发令。
  “啪!”
  发令枪的声音响起,张冠也随之而动。
  “感觉不是压枪跑。他的身体明显是枪声响起后才动的。”陈老马上回头问屏幕前的技术人员:“起跑反应时间是多少?”
  “0。161秒。”技术人员开口答道。
  这次的起跑反应时间虽然比刚才慢了0。002秒,但这种千分之一秒级别的细微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两次的起跑反应时间可以看做是同样水平的成绩。
  “这怎么可能!”陈老几十年的运动员级教练员生涯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之所以比较短主要是因为经过了大量的长时间的训练,正常人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是不可能达到运动员这种0。2秒以内的起跑反应时间的。人类的反应速度受到大脑和神经的影响,是一个生理方面的指标,遵循的是自然法则,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起跑反应时间的情况显然是违反了正常的自然法则,这也正是陈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这一周你都在家做了些什么?”陈老开口问道。
  “吃饭、睡觉、打豆豆。”张冠小声接了一句:“‘豆豆’是我家的狗。”
  陈老显然不信:“那你的起跑反应时间怎么提高了这么多!”
  “陈老,您不是说我是短跑天才嘛。天才自然要去创造一些奇迹!”张冠神神秘秘的道。
  ……
  八月的酷热难以抵挡运动员训练的激情,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尽情的洒落在这片训练场上,托起的确是运动员们美好的梦想。
  八月底的时候,第九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成绩已经传回了国内,国家队以两块铜牌的成绩列第三十七位,有七人五项次进入了前八名。其中水平较高的竞走项目无论是男运动员还是女运动员都排在了十名开外,女子链球第4,女子铁饼第7,女子撑杆跳第9,女子五千米第9,女子标枪第11,女子三级跳第13,至于田径的男子项目,获得参赛资格的都没几个,更别说取得名次了。
  不过这次比赛还是有一些亮点的,男子十项全能项目上打破了一个全国纪录,女子一万米项目上邢会娜创造了世界青年纪录,另一位女选手孙迎杰获得了女子万米项目的铜牌,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刘飞人则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获得了铜牌,为国家队创造了历史。
  两铜的成绩已经算是近年来国家队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最好的成绩了,比起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