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能运动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指导接着说:“4乘100米当中,接棒是最关键的,接棒的节奏主要由交棒人掌握,所以你只需听第三棒的指令就可以,他让你伸手,你就伸手,他让你接棒,你就攥紧了接力棒往前冲。懂了吗?”
  “懂了。”张冠再次点了点头。
  “我给你找了个陪练专门练习接棒,等过两天,跑第三棒的杨耀会来,到时候再和你进行磨合训练。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只有十天,所以这几天的训练强度会非常的大,你得有个心理准备。”于指导开口说。
  “于指导放心,我一定认真练习。”
  ……
  “起跑!”
  “伸手!”
  “停!停下!”于指导高声喊道。此时赛道上,张冠已经出过了接棒区,但接力棒却仍在陪练的那名运动员手上。
  于指导皱着眉头看着两人,开口说道:“从来都是接棒的跑的慢了影响接棒,头一次遇到接棒的起步太快后面传棒的反而追不上!”
  陪练员老脸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红,这陪练员曾经也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后来因伤退役,本来报名了国家队的教练助理,说是助理,但平时也要做一些陪练的活,工作辛苦工资不高待遇不好还没有正式编制,但国家队助教的经历却能够让他的简历增加不少成色,未来去一些市级的体育队或一些大学的体育队应聘教练也能容易许多。
  这陪练员即便是在他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标准,如今面对张冠这个怪胎,结果接棒的时候,他根本没追上张冠的速度,造成了接棒的失败。
  于指导也知道陪练员的水平也就这样了,除非是找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来给张冠当陪练,否则很难有人能追上张冠的速度。而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都在黄浦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于指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于指导只好对张冠说:“小张,这是练习,主要是让你找一找4乘100米的感觉,熟悉一下接棒的操作,没必要把速度拼那么快。等你的接棒比较比较熟练了,杨耀也该归队了,到时候再进行正式的训练。好,我们再来一次!”
  于是张冠再没有使用冲刺技能,终于开始了接棒的训练。
  “起跑!”
  “伸手!”
  “接棒!好,不错!停下来,咱们再来一次!”于指导示意张冠回到助跑区,进行又一次的训练。
  接力赛的接棒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推入式传接棒,这种接棒方法需要两名选手非常近距离才能完成交棒,但不能有效的减少跑动距离,基本的都是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使用的。
  第二种是上传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不过缺点是第四棒队员接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端,易掉棒或影响持棒跑进速度。
  第三种是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人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便于持棒快跑,传接棒过程较为准确;缺点为接棒人手臂后伸动作不舒服。而且这也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一种接棒方式,职业运动员都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接棒。
  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的主要差别就是接棒人的手是手掌向下还是手掌向上,正常人拿东西的时候,用手拖着肯定比用手抓着更稳当,但运动员接棒的时候手是伸向后方,而在高速奔跑的时候,人手伸向后方掌心向上会非常不舒服,因此采用下压式传接棒对接棒人的技术要求要更多一些。
  由于张冠是一个完全没有跑过接力赛的新人,于指导还是决定训练张冠使用上传式传接棒。这种方法不会影响速度,又容易掌握,而且传接过程的技术难点都在第三棒上,至于第四棒的运动员只需做好抓紧接力棒,别在半途掉了棒即可。
  更重要的原因是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等张冠完全掌握接棒以后,四名接力运动员还要进行一至两天的合练,再除去飞机赶往菲律宾的时间和赛前报道的时间,于指导觉得张冠能够掌握好上传式传接棒就很不错了。
  整整五天的时间,张冠除了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训练之外,主要就是训练如何接棒。而由于大赛临近,为了让运动员储存体力,也为了避免受伤,所以不会安排太大幅度的训练,算上训练中的休息时间,张冠每天的训练时间也就是在五个小时左右,真正体能消耗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张冠的悟性算是不强不弱,几天训练下来,算是基本熟悉的技术要点,不会出现接棒失误的情况,但距离顶尖运动员还有较大的差距。
  同时张冠也希望能够从系统中寻求帮助,不过或许是因为传接棒并不是太难的技巧,系统中并没有相关的技能,张冠只能依靠自己练习来提高技术。
  两天后,杨耀抵达田径中心,与张冠两人专门就第三、四棒的传接进行了训练。
  又过了两天,陈健和沈暴也抵达了,四人进行了两天短暂的合练,便随着国家队匆匆的登上了前往菲律宾的飞机。


第16章 轻松晋级
  “下面请收看简讯:第十五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今天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黎刹田径体育场开幕。本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为期四天,我国共派出48名运动员参赛。”七点联播短短的两句话就结束了有关亚洲田径锦标赛的新闻播报,而央社也只派了两名记者进行现场报道。
  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为期四天,比赛共设43个项目,包括22个男子项目和21个女子项目,比赛没有设立男女马拉松和50公里竞走项目。
  亚洲国家一共有43个国家参赛,就连东帝汶、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勒斯坦都派选手参赛,亚洲田径联合会的成员国中只有朝鲜和不丹没有参加比赛。
  43个国家一共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中日韩三国就占了五分之一,日本军团更几乎是倾巢而出,就连不久前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取得铜牌的日本飞人末续慎吾都参加了这次比赛,看起来对男子百米项目志在必得。
  而国家队或许是受到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影响,长距离项目上并没有派出顶尖选手出战,刚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110米栏刘飞人也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
  日本代表队驻地。
  日本队教练高野进将比赛分组名单递给主教练小林敬和,同时开口说道:“教练,我们日本队的选手在男子百米的初赛中并没有遇到有实力的对手,相信都可以小组第一出线。”
  日本队主教练小林敬和绷着脸,一边翻着分组名单,同时开口说道:“高野君也不要麻痹大意,虽然我们的对手并不强大,可以说冠军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但别忘了我们的目标是包揽男子百米的前三名!要小心中国队,还有沙特阿拉伯的那名黑人归化选手,他们一定会对我们包揽前三名造成威胁。”
  “是!”日本人特有的服从上级的文化让高野进马上答应下来,随后才开口说道:“教练,我已经调查过中国队派出的运动员,基本与我们赛前预想的一样,在男子二百米项目上他们派出的杨耀出赛,在百米项目上派出陈健和沈暴出赛,唯一与我们赛前所预料的不同的是,他们派出一名叫做张冠的不知名选手。”
  “张冠?”小林敬和眉头一紧:“我要这个张冠的资料。”
  “教练,我已经找到了张冠的资料,请您过目。”高野进将薄薄的一张A4纸递给小林敬和,而就这一张纸也只写了一半的字。
  “几个月前在选拔赛上以10。16秒的成绩打破了中国的全国纪录,还有呢?”小林敬和开口问。
  “十分抱歉,只有这么多。这名选手今年只有十七岁,他相关的比赛记录也只有这些。”高野进开口说。
  小林敬和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十七岁能跑这么快!中国队出现了一位这么有潜力的选手,我们竟然丝毫不知情!怎么能够出现这种失误。”
  高野进马上说道:“教练,我认为这个张冠不足为患。10。16秒的成绩虽然很快,但是这是在中国国内的比赛中做出来的,很可能有虚假的成分在里面。而且中国运动员虚报成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资料上说他有十七岁,但真实年龄很有可能有二十四五岁了,这个年龄的运动员已经没有太多的潜力可以挖掘了。”
  高野进所说反映出了国际上对中国体育成就的不信任,但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不说成绩造价,单说年轻的事情,在某些项目上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在某些项目上,少年赛或青年赛中,国家队成绩都不错,但成人赛中就悲剧了。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小林敬和放下分组名单,接着说道:“或许是我太过于紧张了。我们刚刚参加完世界田径锦标赛,没有时间进行休整。等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结束之后,我会为各位申请假期的。”
  ……
  张冠在倒数第二场的初赛中出场,亚洲运动员在百米短跑项目上的水平全世界垫底,但国家队的水平在亚洲还是算一流的,因此之前的比赛中,陈健与沈暴都分别以小组第一的名次轻松出线。
  赛道上,张冠坐在自己的赛道标志上,反倒不觉的紧张,而是饶有兴趣的望着周围各国运动员。
  张冠左边是一个菲律宾本土选手,一米六的身高和张冠一比简直成了小矮人,不过在菲律宾这个身高也算是高大威猛,此刻他正不断的看台上挥手,引起看到上一群黝黑黝黑的菲律宾姑娘们的尖叫。
  张冠右边是一名泰国运动员,有些混血儿的感觉,看起来挺壮实,张冠猜测他十有八九有当年美国大兵留下来的种。
  再向右是一名中东地区的选手,年纪虽然不大但胡子却不少,比赛都快开始还在那里坐着祈祷的动作,仔细一看胸前的国旗,竟然是来自土豪国度阿联酋。
  最边上则是一名马来西亚选手,这人是个华裔,出场之前还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和张冠打过招呼。
  “哎……”张冠长叹一口气,心中觉得落差好大。在他心目中的国际赛事,周围应该都是一些强壮的黑人或者是大块头的白人,个个肌肉健壮好似小牛犊一般,跑道上一站就倍儿有气势!但如今除了那名阿联酋运动员勉强不能说矮,其他的全都是矬子。就那两条小短腿,张冠怎么也不相信他们百米能跑出多快的成绩来。
  体育锻炼能让人长高,特别是张冠的身体只有十七岁,还算是能成长发育的年龄,几个月的训练让张冠的身高长到了一米八九出头,还差一点就到一米九了,这身高在北欧国家都能算是高的,放在亚洲更是鹤立鸡群的感觉。
  这时候,裁判示意运动员准备比赛,大家纷纷上前,站在起跑器上,做好了起跑的姿势。
  枪声响起,在运动员冲出去的那一刻,现场立刻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这都是在给那名菲律宾本土运动员加油呐喊。但几秒后,这种加油呐喊声却变得越来越稀疏起来。
  那名菲律宾运动员已经落在了最后一位。无论是泰国混血儿,还是阿联酋大胡子,又或是马来西亚华裔,速度都要比菲律宾小矮子跑的快,一米六的身高在腿长方面本来就十分劣势,菲律宾人虽然很黑,但却没有黑人那种体质,随着赛程逐渐开展,这种劣势会越来越大。
  菲律宾本来就不是体育强国,他们在体育方面最擅长的还是格斗类项目,比如跆拳道和拳击,而整个东南亚以及南亚国家,在田径项目上都非常弱,可是算是世界上田径项目最弱的地区。
  张冠从一起跑就处在领先位置,即便是张冠故意放慢了速度,到了后半程领先幅度已经比较大了,最终以10。43秒的成绩取得第一并出线,而落在最后的那名菲律宾运动员则跑了11。5秒开外。
  自从学会快速反应的技能以后,张冠在起跑方面节省了大约0。15秒的时间,此时张冠的真实成绩在10。05秒左右,亚洲比赛运动员的水平普遍较低,张冠在初赛中没必要拼尽全力,所以张冠根本就没完全发力。
  系统的声音终于响起:“参加一次国际赛事,任务完成。奖励1技能点。”
  张冠长出一口气,这个任务总算是完成了。但下一刻,张冠突然一拍脑袋,仿佛想起了什么。
  “亏了亏了!”张冠喃喃自语道。
  按照系统的设定,破纪录是可以得到技能点奖励的,现在的全国纪录是张冠创造的10。16秒,如果张冠刚刚的比赛中跑10。15秒的话,也算是破了一个全国纪录,就又可以得到一个技能点的奖励。
  张冠意识到,今后的每一场比赛都要仔细的计算,千万不能漏掉得到技能点的机会。
  此时,系统中又弹出了一个新的对话框:
  “有些技能属于成长性技能,学习以后技能效果不会马上体现,而会随着时间的逐渐的增加效果,也会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也降低效果,而这一类技能往往需要更多的技能点才能够学习,比如技能强身和技能健体。”
  “新手任务,学习技能强身,学习技能健体。”
  张冠眉头一紧,强身和健体这两个技能都是被动技能,一个可以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另一个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他早就注意到了这两个技能,但这两个技能每一个却需要3个技能点才能够学习,也就是说完成这个任务需要6个技能点。
  “我现在有两个技能点,要想完成这个技能,还需要4个技能点。接下来我还有复赛、半决赛和决赛这三场比赛,如果每一个场都打破全国纪录的话,才能得到3个技能点,还不够完成任务,所以必须有一场打破亚洲纪录才可以。又或者最后能够拿到冠军的荣誉,也可以得到额外的技能点奖励。”张冠心中默默的计算着。
  目前的亚洲纪录是伊东浩司保持的10秒整,张冠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而争取冠军的话,首先要战胜日本选手,日本的末续慎吾在上个月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跑出了10。03秒的成绩,是亚洲第二的成绩,目前他状态正好,张冠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够战胜末续慎吾。
  “凭着现在的我还不行,我必须还要更快!看来只有这样了……”张冠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把一个技能点用在冲刺技能上。
  “升级冲刺!”
  下一刻,冲刺技能原本蓝色的技能图标变成了紫色。
  “大师级冲刺,直线奔跑速度有巨大的提升。持续时间40秒。”
  张冠看着技能描述,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技能升级,这次应该能跑进10秒以内了。”


第17章 对战土江宽裕
  于指导手中拿着复赛的分组表,脸色显得有些凝重。
  “复赛的分组让我觉得有些不理想。陈健跟日本的末续慎吾分到了一组。末续慎吾刚刚在上个月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跑出了10。03秒的成绩并取得了铜牌,这是近两年亚洲选手做出的最快速度。我想现在末续慎吾的比赛状态正好,小组第一肯定没有问题,陈健你争取小组第二出线即可。沈暴这组还是没有太强的选手,我想你出线应该没有问题。”
  于指导说到这,扭头望向张冠:“张冠这组可不好跑,称得上是复赛的死亡之组。日本的土江宽裕、哈萨克斯坦的切诺费、还有泰国队的松迪、阿富汗的阿依兹都在这一组。这一组竞争水平达到了半决赛的水平。张冠,下午的复赛你可不能掉以轻心。”
  “于指导放心,下午一定跑第一。”张冠爽快地答道。
  看到张冠这么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沈暴凑到近前开口问道:“小张,你答应的这么轻松,于指导刚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