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趺椿共欢郑俊

  秦峰侧。

  “主公,敌军进入包围圈了!”典韦手握双铁戟,带着浓厚的战意。

  秦峰却是冷静,道:“不要心急,多等一会,等敌人全进来了。”

  埋伏敌人,自然要等敌人全进来了,若是不然,提前发动的话,外面没进来的敌人,就跑了。

  然而这一等,敌人还没有全进来的时候,刘备却是被包围了。

  原来叛军士气高涨,又是以逸待劳,因此体力就多。进入包围圈后,立刻就追上了跑不动的官军。嘁哩喀喳一顿大杀特杀,一时间血流成河,官军哀嚎。

  乌桓铁骑有马匹,更加体力充沛,大杀特杀。

  由于刘备是赶羊群的牧羊人,第一时间就被冲进来的叛军包围了。

  刘备三兄弟驻马,背靠背作战,虽然没有被杀死,但四周围住的敌军越来越多,直到看不到本方士兵的身影。

  “桃园三兄弟在这里!”

  “皇协军在这里!”

  “秦峰的狗腿子在这里!”

  张举、张纯、丘力居听到后全来到,一起下令道:“杀!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桃园三兄弟虽然武力过人,但也架不住敌人千军万马。

  刘备忽然发现敌人还没有陷入包围,他到时先被包围了。刘备肝胆俱裂,形势每况愈下的时候,他已经嗅到了浓浓的死亡气息。

  皇协军的领袖,不甘心死在这里,他心里一动,一咬牙,也是豁出去了,就开始喊了,“秦将军救我,曹将军救我,袁将军救我!”

  

第二百一十章 刘焉要跑路


  秦曹袁刘去幽州,讨伐张举为首的叛乱。△,

  京城三少秦曹袁听从秦峰师爷荀彧的计策,以疲兵的姿态诱敌深入,设下包围圈围剿敌人。

  于是,刘备就被京城三少秦曹袁三人,派去诱敌深入。

  谁知刘备三兄弟虽然成功带着敌人进入包围圈,但他们反而被本方疲惫不前的士兵挡住了去路。

  叛军士气高涨中疯狂追击,进入包围圈没一半的时候,就将刘备三兄弟包围了。而官军一看敌人来到跟前了,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全跑了。

  刘备当时就傻眼了,心说行呀,刚才你们这群熊兵个个跑不动,我这边被包围了,你们全跑动了?

  事情到了这里,刘备就彻底被包围了,而秦峰、曹操、袁绍三人,还没有发动伏兵。

  这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敌我双方一追一逃,人太多,他们三人不知道刘备被包围,只以为刘备三兄弟依旧在领军撤退。第二个原因,就是敌人还没有全部进入包围圈,不能提前发动。

  被包围的刘备,和他的兄弟关羽张飞拼死抵抗。他发现秦峰三人没有发动伏兵,就知道原因何在。并且他还能想到,等秦峰三人发动伏兵的时候,他就成为尸体了。

  刘备拥有远大的抱负,成为一具尸体?无论任何原因,他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刘备耳朵一甩,计上心来,他就大呼,“秦将军救吾,曹将军救吾。袁将军救吾。”

  兵荒马乱中,他的声音传不出去很远,秦峰等人根本听不到。但却足够传到张举、丘力居等人的耳朵里。

  张举和丘力居原本在包围刘备的圈子外,等着看他去死。听到这句话后,心头一震,对视一眼。齐声惊道:“有埋伏?”

  刘备闻言,大耳朵扇了扇,心说你们才有才了,何止有埋伏,太有埋伏了,秦子进那王八蛋正带人埋伏你们呢,你们快跑吧。

  张举能够发动叛乱,也是有能力的人,闻言急看四周环境。只见密林覆盖两翼,隐隐有杀气溢出,他脸色一变。

  而丘力居能够当上乌桓大王,必定也是有能力的,此刻仔细查看,也是脸色一变。

  “密林中必定有埋伏!”两人肝胆俱裂。

  于是,他们马上传令,“鸣金撤退。鸣金撤退!”

  叛军追杀败退的官军不亦乐乎,听到鸣金声。皆呆愣。然而命令就是命令,他们是要执行的。于是没有进包围圈的一半叛军调头,进包围圈的叛军转身就走。

  “快速撤退!”丘力居一声令下,草原游骑,那真是来无踪去无影,马蹄一响。就是要跑没影的节奏。

  张举的叛军也不慢。

  另一方面,秦峰侧。

  “不好,敌人要撤了,全军突击,突击!”秦峰无法等待下去了。手中真武太极枪一挥,只能是提前在大路左侧,发动了他的伏兵。

  曹操侧。

  “不好,煮熟的鸭子要飞了,冲锋,冲锋!”曹操脸黑,挥舞着青虹剑,带兵从大路右侧冲杀了出去。

  “杀”

  “杀!”

  大量官军从大路两侧杀出,叛军和乌桓人乱了,他们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鸣金了,原来是官军有埋伏。一时间,他们再也没有刚才追杀官军的高昂,个个如同丧家之犬,仓皇逃窜。

  而随着叛军后撤,张举无法围杀刘备三兄弟了。只见刘备在叛军后撤的洪流中,有关羽和张飞在侧,直如同磐石,纹丝不动,反而是趁机杀了不少叛军,一时间血染征袍。

  一炷香时间后,包围圈底部兜底的袁绍带着他的兵马上来了,他气急败坏,头大,劈头问道:“子进,孟德,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等叛军全部进入包围圈?为什么提前发动伏兵?”

  秦峰手一摊,道:“敌人鸣金后撤,因此提前发动。”

  曹操脸黑,道:“不发动,敌人就全身而退了。”

  袁绍头大如斗,就瞪看刘备。关羽大红脸,张飞铜铃眼,刘备急忙示意他们不要说话,他甩了甩双股剑上的血迹,又示意他和关羽张飞一身是血,这才说道:“袁将军,刘备已经全力以赴了。”

  袁绍闻言叹了口气,只能是怪运气不好,“还愣着做什么,全军追击,追击!”

  于是乎,秦曹袁刘率兵追击。

  关羽骑行之中,大红脸,忍不住道:“大哥……。”

  刘备吓了一跳,急忙道:“莫再提。”

  张飞铜铃眼,忍不住道:“大哥……。”

  刘备又急道:“莫再讲。”他随后抽噎道:“我也是为了兄弟的性命……。”

  听刘备说是为了他们,关羽和张飞不好再说什么了,他们鼓起一口气,策马疾驰,追杀叛军,也是将功赎罪之意。

  刘备大松一口气,心说差一点就死了,幸亏此计得手!随后,他也是双股剑乱披风乱甩,奋勇冲杀在了第一线。

  这一场半埋伏后的追杀,直杀的叛军和乌桓骑兵血流成河,一直杀到蓟县城下。蓟县内的公孙瓒见状,也是里应外合。张举、丘力居抵挡不住,只能是放弃了蓟县外的大营,仓皇向北平郡撤退。

  战后统计了一下,消灭张举的叛军二万,丘力居的乌桓五千人授首。

  虽然包围未能全歼敌军,但也是大获全胜,蓟县四门打开的时候,太多百姓涌了出来,迎接秦峰等人的到来。

  “秦将军!”

  “吾等总算将您盼来了。”百姓哭拜,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感恩。

  袁绍头大,曹操脸黑,刘备大耳朵扇着,专门道:“就知道秦子进,合着没吾等什么事了。”

  然而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秦青天,小孟尝秦子进,洛阳及时雨,邺城呼保义,百姓的大救星,秦峰在民间的威望,那真是没得说。

  “秦大人,来俺们幽州做官吧。”

  “俺们给您立长生牌位,年年供奉,岁岁孝敬,怎么样都行。”百姓忍不住呼道。

  这让频频挥手示意的秦峰十分尴尬,只能是笑了笑。

  曹操忍不住问一个身后有闺女的老者道:“要你女儿行不?”

  老者一愣,立刻拍着胸脯道:“只要秦大人留下来,怎么都行。”

  他女儿俏脸一红,道:“愿意侍奉秦大人。”

  “哎呦呦~。”曹操受不了,袁绍也受不了了。

  刘备则是想到,他需要跟秦峰学的还很多。但是刘备又感到,是他现在的地位导致行动不便。“若是我有秦子进的地位,我一准比他强!”

  然而刘备毕竟忽略了一点,就是秦峰和他一样,都是起于微末。秦峰能够有现在的成就,完全是他辛勤的付出换回来的。

  随着幽州刺史刘焉亲自出迎,秦峰等人就入城来到了州府。

  议事厅中,公孙瓒和刘备一见面,那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熊抱在了一起。

  “玄德贤弟!”

  “伯珪兄!”刘备热泪盈眶。对于他来说,一年多了,终于听到有人正经叫他的表字了。

  公孙瓒和刘备说起来都是幽州人,果然是老乡,他们游学到卢植门下的时候认识的。他们皆起于微末,都是最近才有了些成就,一时间,惺惺相惜,尤其是秦曹袁三人在座的情况下。

  京城三少又如何,我们也有弟兄。

  “伯珪兄,日后吾等兄弟一起,匡扶社稷,安顿黎民,成就大事。”刘备慷慨道。

  公孙瓒激昂道:“就是如此。”

  二人紧紧握手,基情四射。

  秦峰见状,心说行,怪不得后世能够尿到一个壶里。

  由于白日大战,众人疲惫,就先各自回去休息了。刘备就和公孙瓒抵足而眠,半夜翻来覆去后,就“相拥”而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蓟县府衙,议事厅。

  刘焉乐呵呵的接待秦曹袁三人,由于刘备是宗亲也来了,而骑都尉公孙瓒作陪。

  袁绍有感于刘焉是宗亲的老前辈,就问道:“今早传来消息,叛军退守北平郡,不知刘大人可有对敌之策?”

  刘焉乐呵呵的一笑,道:“这事老夫管不了了。”

  秦曹袁对视一眼。

  曹操当时就脸黑了,十分不满道:“刘大人,这说的是什么话?您老可是朝廷亲派的幽州刺史,您怎么能不管呢?”

  刘焉闻言丝毫不恼,依旧乐呵呵的笑道:“事情是这样的,老夫昨日晚些时候,已经接到了朝廷诏书。朝廷调任老夫去冀州任职刺史,新来的刺史说话就到,大家一会迎接。”

  曹袁刘公四人匪夷所思的时候,后世而来有过一次穿越经历的秦峰门清起来,心说你个老狐狸,看到幽州不行了,就立马就找关系调走了。然而他也知道,刘焉在历史时间线上,是一枚重要的棋子。正是他的建言,让朝廷改刺史为州牧。

  州牧如同后世节度使一般,内政和军事都是一把手。这才让各地豪强,有了群雄割据的可能。

  因此秦峰也没有为难刘焉。

  公孙瓒听主官要调走,关切道:“老大人,不知哪位大人,接替您的位置呢?”u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困难找秦峰


  幽州出现了张举为的叛乱,又重金联系乌桓人,一时间叛军乌桓十余万人,占据了北平郡,辽西,辽东,声势浩大。 ?.?‘

  幽州刺史刘焉打算避祸开溜,心说先去冀州躲一躲,若是中原不济,就去西川,听说那里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叛乱。

  公孙瓒十分关切下一任主官,忙问是谁。

  刘焉笑道:“此人比我强太多,乃是宗亲皇叔刘虞。”

  历史上对刘虞的记载是这样的,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

  现在是东汉时期,因此刘虞这位东汉开国皇帝的后人,就要比西汉景帝的后人刘备,根红苗正多了。

  他是为数不多,通过举孝廉,一步一步依靠自身的能力从基层升上来的宗亲。汉灵帝十分信任他,派他来幽州,一来平定叛乱,二来为汉室守边。

  一个时辰后,刘虞风尘仆仆的来了,只比快马诏书晚来半天。

  “哎呀,贤弟,贤弟。”刘焉起身迎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兄长……。”刘虞急忙还礼,道:“幽州危机,敢不来?”

  刘焉就介绍起来,“这位也是咱们宗亲中不可多得的人物,流弊流癣多,嗯?哦,是刘备刘玄德。”

  “兄长,刘备有礼了。”刘备急忙行礼。

  “东海之时,多听贤弟大名,久仰久仰。”刘虞十分和善,丝毫没有因为刘备官职卑微而看轻了他。他反而感到。微末起身颇有能力的刘备,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汉室宗亲中不可多得的栋梁。而汉室,就缺少这样的血脉自己人。

  “这位是秦大人,曹大人、袁大人。这位是我幽州干将,骑都尉公孙瓒。”

  众人一一见礼。

  秦峰等人本以为这一下可以好好商量怎么对敌叛军了,谁知刘焉笑呵呵道:“老夫的贤弟既然来了,老夫就告退了,这就去冀州赴任去了。老夫这位贤弟。胜老夫十倍……。”

  秦峰望着刘焉,不由想到,这位刘虞大人果然是难得的仁德之人,他但凡有您老十分之一的狡猾,也不至于被公孙瓒给杀了。

  若说享清福保命,东汉末年的诸侯里面,刘焉排第一。哪里太平,人家就去哪里,非寻常人能够办到。

  刘焉要去赴任,处理冀州事物。这不能拦着。于是乎,秦峰等人刚刚迎接了刘虞,就又给刘焉送行。

  虽然刘焉早已经准备好了行囊,但送走刘焉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刘虞新官上任,立刻大开宴席,宴请秦峰等人,一来是庆贺胜利,二来是研究后事。

  席上,刘虞语重心长的说道:“对待边族的问题上。要以怀柔为主,讨伐之道,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似乎袁绍、曹操、公孙瓒、刘备四人,嗤之以鼻。

  而秦峰却是由衷点头。道:“刘大人所言甚是,草原民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次清剿,十几年后,又起。怀柔,融合。才能够长治久安。便是当年卫青霍去病,追杀几千里,到头来,此时的匈奴依旧是个祸患。”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道:“祸患?听说匈奴人帮助平定黄巾……。”

  刘虞眉头一皱,道:“匈奴人此刻留在塞内不走,朝廷事情太多,无法兼顾到,早晚会出事的。”

  秦峰回忆一番,这才想起,朝堂上提到过这件事情。但由于朝廷刚刚镇压完黄巾叛乱,暂时无法强硬姿态来帮忙的匈奴人。

  刘虞这时对秦峰投过去钦佩的眼神,大点其头,“秦大人不愧是有德之士,所说融合怀柔,深合吾心。”

  公孙瓒等人无法反驳,但依旧嗤之以鼻。

  刘备大耳朵甩了甩,心说果然有德,逛窑子的时候,就更有德了。

  刘虞又对袁绍说出他对镇压幽州叛乱的想法,道:“此时当乘胜追击,然对于乌桓,可派使者前去,劝解与他归附朝廷。”

  袁绍头大,在他看来,乘胜追击,灭了就行了,都赢了,还劝解个屁。然而他没有明说,道:“袁绍此去,见机行事。”

  刘虞点了点头,就说道:“昨日蓟县之围以解,西幽州以无战乱之祸。伯珪,你可带本部将士,助本初一臂之力。”他又对袁绍道:“粮草物资不必袁将军费心,一切包在老夫身上,定然准时送到军前。将士们只管奋勇杀敌,为国平叛就是。”

  这才是干事情的人。秦峰便想到,刘虞生不逢时,若是换个年月,怎么也是八贤王那种了。

  于是当天下午,秦曹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