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丕?子桓?”曹操琢磨了起来。

  而袁绍、刘备等所有人都琢磨了起来。

  孔融不愧是圣人孙,第一个琢磨透了,面露大喜之色,道:“不愧是秦将军,不愧是我儒家新圣。这个名字好,名字好。”

  众人望孔融的时候,他立刻作出了解释,道:“丕,大也。桓,立也。大而立,相辅相成,你们说好不好?”

  “好,实在是太好了。”众人还没有说话,曹操就喊起好来。他感谢的眼神望着秦峰,拱手道:“姐夫,妹夫多谢你为外甥赐名。”

  秦峰微微叹息。他这辈子取了卞氏。虽然曹操有卞小妹。但估摸着生不出上一世一模一样的儿子了。

  对于抢了嫂子这件事情,秦峰十分过意不去,他便想着,曹操生不出后世的儿子们了,但把名字还给曹操,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于是,秦峰感到应该这么做,不然就太不够意思了。他就说道:“孟德妹夫,将来,我这卞小妹妹妹,还要给你生儿子。有道是一事不烦二主,姐夫我干脆都给未来外甥们起名字算了。”

  “什么?”包括曹操在内,所有人蒙圈了。

  秦峰却是来了感觉,道:“将来三小子就叫曹彰,字子文。四小子就叫曹植,字子建。五小子呢,就叫曹熊。六小子就叫曹铄,七小子就叫曹冲。”

  他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起来。又道:“此乃一颗藤上七个娃,又是金刚葫芦娃。孟德妹夫,你看如何?”他说完一愣,心说呦~,嘴秃噜了,金刚葫芦娃都说出来了。

  “金刚葫芦娃,一颗藤上七个娃!”所有人震惊了。

  孔融惊叹道:“太厉害了,一口气起了六个名字,个个都是好名字。不愧是孔孟二代下,第一人也!”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心说秦子进你把名字都给曹操儿子,你儿子以后叫什么呀?他哪里知道,这些名字原本就是曹操儿子们的,就算秦峰不说出来,他也不会给他儿子用的。

  曹操一阵挤眉弄眼,他感到好像有些不对,但一时间又想不出来。他看向秦峰的时候,秦峰又说了,“孟德,如何?”

  秦峰说曹操今后还会有儿子,曹操能说不好吗?能说不对吗?为了儿子,曹操必须是要应承下来了。

  曹操抱拳一礼,道:“多谢姐夫吉言,若是将来真生出来,一定用这些名字。”

  秦峰语重心长道:“霹雳金刚葫芦娃,一颗藤上七个娃。”

  曹操眼角一阵抽搐,便感到听着别扭。但一颗藤上,就可说一奶同胞,既然是藤上结出来的,那就是葫芦了,说别的还真不行。而霹雳、金刚,在东汉的时候都是好寓意,曹操也不能说啥。

  于是乎,曹操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道:“多谢子进贤弟吉言,果然是霹雳金刚葫芦娃,一颗藤上七个娃!”

  秦峰乐了,他发现,曹操真是太可爱了。心里又一想,后世里的金刚葫芦娃,是不是就是曹操儿子做的原型?

  他琢磨了一番,葫芦娃里面,最聪明的是老二,也就是曹丕。最能打的是老三,也就是曹彰。老四是个缺心眼,也就是曹植。

  猛一下看,曹植不缺心眼是个有才华的人。但细细想来,秦峰就发现,果然是个缺心眼,媳妇也抢不到,帝位也抢不到,整天就知道吟诗作赋。但凡有心眼,就没曹丕什么事了。

  宾客们纷纷赞美,都说曹操运气好,有秦峰给起了这么多的好名字。有些人更是忍不住道:“曹将军,这么多,也不知你能不能用上,不如匀两个给吾等如何?”

  曹操顿时脸黑,他十分肯定的说道:“一定会用上的,恐怕还不够用呢。”

  宾客们纷纷露出善意的嘲笑,“曹将军真能干。”

  于是乎,曹操高兴了起来,就又道:“子进贤弟,你也说了,一事不烦二主。你这外甥还没有乳名,你也给起一个吧。”

  秦峰微微沉吟,道:“刚才看到我那外甥红光满面,将来必定红红火火,乳名就叫红孩儿吧。”

  红孩儿?

  好名字。

  红红火火,好,好。

  曹操说道:“还有其他名字吗?”

  秦峰微微不悦,心说我没给你弄出个熊大,喜洋洋就不错了。

  曹操急忙道:“是为未来儿子求的。”

  秦峰随口道:“那就叫哪吒吧。”

  哪吒?

  众人立刻就想这名字中最佳的寓意,他们马上就有了发现。“哪”是谦辞的含义。而“吒”就更了不得了,传说中,作为天地间的第一个声音的“吒“字蕴含着天道至高无上的圣威,是万邪、诸恶的克星,有着不可匹敌的力量!

  这两个字加起来做乳名,太好了。

  众人纷纷赞美起来。

  孔融兴奋道:“秦将军果真是孔孟之后第一人也。随口道出的乳名。就有如此博大精深的含义。弟子真是佩服,佩服。”他说完一阵鞠躬。

  袁绍头大。刘备大耳朵扇了扇,便不由感到,和秦峰相比,他的确存在着巨大差距。但刘备并没有因此气馁,“勤能补拙!”他是这么想的。

  事情到了这里,皆大欢喜。曹操得到了好名字,而曹操是什么样的人。他不会跟刘备一般见识。

  而随着宾客之口,刘备连吃带拿,弄巧成拙的事情流传了出去。一时间,刘备好不容易在幽州讨伐后积累的名声,又没有了。

  晚些时候,秦峰是最后一个离开曹府的。由于他是曹操媳妇卞小妹的亲姐夫,因此,卞小妹抱着小曹丕亲自送行。

  卞小妹依然是脱去了清纯,成为了人妇的模样,她挥舞着小曹丕的小手。道:“红孩儿,快谢谢你姨夫赐名。”

  秦峰也是十分欣慰。他就拍了拍曹操的肩膀头子,笑道:“妹夫,一定要好生对待我家小妹,将来,哪吒会有的、葫芦娃也会有的。”

  卞小妹脸红的时候,曹操没来由的一阵脸黑。

  一炷香时间后,天空月亮高悬的时候,秦峰回到了他的府中。他有感于曹操已经有了红孩儿,没准哪吒也快出来了。因此一进门就开始喊,“华佗,华佗呢!”

  少顷,华佗捧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冒热气的药膳,还有好多颗大药丸子,就进了大厅。

  “主公,药膳已经熬制好了,大补丸也制作齐备,主公可以随时磕药了。”华佗说到这里,叮嘱道:“主公想要早生贵子,这药,不能停,药不能停呀。”

  华佗这药,可说是华夏数千年来,最无公害无副作用的保健大补药。

  秦峰上辈子吃了半个多世纪,一吃就吃到了一百岁。他便想着,这药,果然是不能停,每天都要嗑药。停了,就无法长命百岁了。

  于是,秦峰急忙取过来,大补丸吃着,大补汤喝着,吃饱喝足后,就感到腹中似火烧,鸡冻不已。于是,马不停蹄返回后宅。

  “都不能跑,全匍匐在地上……。”

  于是乎,秦峰的原型出现了。只见一只恶龙,当时就扑向了美人鱼,当时就抓住了一只最漂亮的。

  “将军,您抓错人了!”貂蝉花容失色,拼命推着恶龙。

  恶龙定睛一看,果然是暂时抓错了美人鱼。恶龙十分尴尬的松开了龙爪,于是乎,最美丽的美人鱼,红着脸,跑了。

  恶龙十分“愤怒”,咆哮道:“未过门的已经走了,这下不会再抓错了,都别跑……。”

  于是乎,墙上倒映出恶龙“凶残”的身影,到处抓苗条的美人鱼。它一会扑倒这只,但很快就起身,又扑倒另一只,真是匪夷所思。

  一晚上的时候,都是恶龙的咆哮,还有美人鱼的尖叫。

  第二天,恶龙早早起床,翻山越岭后,穿上紫袍带上金印,又化身成了人形。就说上朝去的时候,忽然华佗冒了出来,冷不丁来了一句,“主公,您今天嗑药了吗?”

  秦峰一拍脑门,“这记性,忘了嗑了。”

  于是,大补丸嗑着,大补汤盯着。嗑完了药,这才去上朝。

  皇宫,德阳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程序走到了这里,只见大将军何进走了出来,现在的大将军何进,已经名副其实是百官的老大了。

  “臣何进,有本启奏。”

  汉灵帝十分重视他的这个大舅哥,急忙道:“大将军,何事?”

  何进面色艰难的就摸出来一个奏章,道:“并州刺史丁原传来加急上表……。”

  丁原上表的大致意思是说:匈奴人肆虐塞内,不服从管理,而并州州兵不多,无法对抗。最后一句,这事我已经汇报了,朝廷看着办吧。

  百官个个心惊,汉灵帝也心惊。

  显然,匈奴人又开始叛乱了。

  “又要开打?”袁绍头大,急忙看殿顶。曹操脸黑,他刚有了红孩儿,正在教子不亦乐乎,于是也是扭头,看外边。

  而秦峰琢磨了起来,他嘀咕了好多名词,“丁原、吕布、张辽、匈奴、玉儿、媳妇……。”u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汉的夕阳下


  中平三年,186年3月初。并州刺史丁原,送来了加急奏报:匈奴滞留在塞内,不服管教,并巧立名目,劫掠地方。并州州兵不多,无法震慑匈奴,如何是好?

  匈奴滞留塞内,是有根源,根源来自黄巾叛乱的时候。

  话说黄巾叛乱,东汉朝廷病急乱投医,第一时间就招募匈奴人入关,参与平定黄巾。

  而秦峰的横空出世,黄巾叛乱很快被镇压了下去。然匈奴人并没有走,而是留在了雁门的雁门郡、居庸关内的代郡等塞内之地。

  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匈奴事情的时候,紧跟着,西凉马腾等人叛乱,黑山军叛乱,张举等人也在幽州叛乱。

  朝廷连续派出各路兵马镇平叛乱,匈奴人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

  而这时候的匈奴人,也以帮助镇压叛乱为借口,不断南下虏掠上党、扶风、天水等郡,给东汉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并州刺史丁原传来告急文书。

  由于现在汉朝是刺史制度,不是州牧制度。所以刺史没有募兵权,各州内只有少数的州兵。因此,丁原的并州州政府无力对抗匈奴人,对朝廷告急。

  此时此刻,并州的雁门郡除了较大的城池闭门自守外,实际上已经被匈奴人控制了。

  祸乱又来了。

  袁绍头大,曹操脸黑,皆抬头看殿顶。他们虽然有匡扶汉室之心,但刚刚打了一年仗回来,心说这一次,还是别人去吧。

  然而秦峰,却是想起了他匈奴的媳妇,也就是后世科尔沁部落的匈奴左谷蠡王赛桑的大女儿,大玉儿。

  秦峰深爱着他的妻子,他这辈子不单单是要争霸天下。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媳妇也要找回来。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的他,暂时未动声色。毕竟前面还有一个大将军何进顶着,且看文武百官对匈奴之事怎么说。

  汉灵帝就问何进。道:“大将军,你看此事如何处理?”

  张让拉着老脸,静立在汉灵帝刘宏身旁。他毕竟是一个太监,自从大将军何进的势力起来后,朝堂上宦官的声音就少了许多。但张让也不怕何进。毕竟在大汉的权利中枢皇宫内,还是十常侍说了算。

  十常侍安全蹲在皇宫内,他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收拾何进的那一刻到了。并且他们很有耐心,这来自于党锢前后,十几年与百官的斗争经验。

  张让冷眼看着何进,心说多少年了,最终还是党锢了你们,若不是黄巾之乱能把你们放出来?早晚有一天……,到时候。还是我们十常侍说了算。

  汉灵帝刘宏问何进。

  何进就望向他身后站班的秦峰、曹操、袁绍三人,由于皇甫嵩、朱儁等人都是老资格。因此秦曹袁三位后起之秀,才是何进真正依赖的心腹。

  “本初,你来说说吧。”何进道。

  袁绍头大,他眼珠一转,道:“末将看来,当对匈奴人采取怀柔手段。可派出朝廷使节,严令他们返回塞外,从今往后,不得朝廷诏书。不得踏入塞内半步。”

  何进深以为然,心说不愧是袁本初,是个有谋略的人,于是他就向汉灵帝望去。

  汉灵帝刘宏大手一挥。“既如此,就全权交给大将军负责了。”

  于是乎,当天下午,朝廷的使节就出了。

  然而,秦峰便想着,既然匈奴人已经闹了起来。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结束。

  果不其然,四月初,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匈奴人杀了朝廷的使节,叛乱了。

  匈奴人又叛乱了。几百年里,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叛乱的根源无需多说,所有人都门清。

  叛乱了怎么办?那就打吧。

  殿上,跟个小公鸡一样坐在龙椅上的刘宏气的浑身哆嗦,震怒了,对着百官叫道:“匈奴王羌渠太可恶了,先帝在的时候,出钱出人,帮助他平定了匈奴内部的叛乱。他现在倒好,竟敢造反!”

  百官皆愤怒,秦峰不动声色。汉朝总是遇到这种事情,是因为汉朝执行的民族政策不行,有时代的局限性。而在前一世里,秦峰联系后世执行的民族政策就十分彻底。

  他实施华夏体系,大秦体系,民族大团结的体系。他以铁腕,将边族的王族以及各部落头领,也就是边族整个的统治阶层,全部搬迁到了京城,并建设了民族一条街。这就阻止了统治阶层对部落的实际掌控。

  另一方面,秦峰提出国籍、国家感念,替代王朝感念,对边族放大秦帝国户籍,可以来汉地居住。又颁布优惠政策,鼓励汉民去边族之地定居。如此一来,在国籍国家的概念下,所有的民族不分彼此,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民,拥有一个整体的民族,就是华夏民族。

  就此在没有非我族类一说,皆是华夏民族子孙。扩张出去,就是华夏体系,大秦体系,民族真正实现了大团结。

  “臣以为,马上兵,镇压匈奴叛乱。”

  “谁可领军出征?”

  “卫将军袁绍、前将军秦峰、后将军曹操、城门校尉刘备等人,是最佳人选。”

  秦峰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听到了大将军何进和汉灵帝刘宏之间,这样的奏对。

  卧槽!又出征?秦峰心说爷他吗的还没嗑几天药呢,又出征?摆明了不让爷好好在家“种地”的节奏呀。

  然而,此次出征匈奴,或可遇到匈奴媳妇大玉儿,因此秦峰是必须要去的。他将媳妇们都找回来了,地就多了,地多了,就容易种上的。

  这时候,汉灵帝就在龙台上问道:“四位爱卿,可愿意领军出征?”

  话音未落,站在武官队列后排的刘备,第一个就蹦了出来,大呼道:“陛下,臣愿意领军出征,为我大汉平定匈奴叛乱。虽马革裹尸,死而无怨也!”

  “好!”汉灵帝一拍龙案几,十分高兴,道:“不愧是朕的皇兄。实乃宗亲楷模。”

  刘宏一高兴,喊了句皇兄,可把刘备高兴坏了。他便感到,距离封王封公更近了一步。他不免去看秦曹袁三人,心说你们三个。撑死就是个县侯,而我是宗亲,就不一样了。

  秦峰也走了出来,道:“微臣愿为国家效力。”

  袁绍和曹操见状,眼角一阵抽搐,心说你们打仗可真不要命,歇一阵子行吗?让别人打一阵,行吗?

  然而刘备和秦峰是不会歇一阵的,刘备要立功爬体制,而秦峰已经在体制内爬的老高了。现在只要找媳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