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就可从中取事。”

  吕布如久旱得甘露,他深知正因为身边没有谋士,才落得现在的下场。他离席拜倒在地……。

  历史时过境迁,陈宫未能遇到曹操,却是早早遇到了吕布,就成为了吕布的军师,弃了县令,跟随吕布而去。

  陈宫跟随吕布来到了晋阳城,他匹马入城,以吕布杀董卓的大义说于张杨。张杨不得不接纳了吕布,不过十分防备吕布。

  陈宫劝吕布收起锋芒,韬光养晦,静待时机。吕布为人低调起来,张杨派吕布围剿各地贼寇。但凡吕布到达,贼寇得知吕布回来了,立刻就投降了。只是月余之间,吕布就兵不血刃,只用威名就平定了并州内的各路贼寇。在张杨的并州军中,威望一时无两。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191年五月,并州贼患皆被吕布平定,夏粮大丰收。张杨用不着吕布了,就将吕布搁置在了家里。

  这一日,吕布韬不住光,养不住晦了,就在陈宫面前牢骚,“什么时间是个头?”

  陈宫掐指一算,道:“时机已到。”

  吕布闻言一跃而起,拿过来方天画戟,就要去杀张杨。

  陈宫大惊失色,拦住了吕布,道:“张杨身边兵马众多,主公只有一人,如何能杀张杨?”

  吕布不屑道:“并州军内,何人敢挡我?”

  吕布就是并州军出身,士兵们敬畏他。

  陈宫急忙道:“主公虽然很得军心,但毕竟离开并州多年,还是稳妥行事的好。”

  吕布杀董卓杀丁原杀习惯了,稍微琢磨一下,也感到这一次不同,“怎么办?”

  陈宫信心满满,请吕布入座,说道:“秦子进和袁本初在信都的对峙已经二个月了,看来他们不会轻易罢手了。这是一次机会,可进言张杨,联合公孙瓒一起出兵,瓜分冀州。张杨一定会请将军带兵,将军趁机夺取兵权。又得冀州,又得并州。”

  吕布大喜过望,哈哈大笑道:“军师妙计,我吕布说什么也想不出来这样的好主意。”

  陈宫立刻语重心长道:“主公武布天下,人心皆服,就说这并州军中,无人不敬畏佩服主公,才能够用此计。若只有陈宫没有主公,或是换作他人,此计万万不可行。”

  吕布大笑,方天画戟虎虎生风。

  于是,吕布听从陈宫的谋划,陈宫就去找张杨,对张杨说道:“机不可失,若能联合公孙瓒,就能平分冀州,而温侯也能报仇雪恨。”

  张杨颇为心动,他本来有些怀疑陈宫为何为他谋划,当听到吕布要报仇,也就释然了。

  张杨就请陈宫去说服公孙瓒,陈宫为了吕布成事,那真是不遗余力。

  公孙瓒也有野心,双方一拍即合。

  张杨手下只有河内人郝萌、曹性,以及黑山投顺的眭固、于毒等人,吕布这样的大将岂能不用。

  张杨兵五万,以郝萌为大将,曹性、眭固、于毒三人辅佐,又令吕布随军听候调遣。

  大军离开晋阳没走太远,这一天晚上,吕布就邀请郝萌等人赴宴。宴会上,陈宫就说张杨不是明主,成不了大事,早晚被人所灭,何不辅佐温侯为并州之主,共成大业?

  吕布在并州军中威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众人归附吕布。

  吕布立刻回兵,杀了张杨后,得到了并州。

  这一天,吕布高兴坏了,重赏陈宫、侯成等人,又重任郝萌等人。

  随后,吕布命令侯成守并州,宋宪守壶关。吕布亲自带领五万大军,出壶关,兵进邺城。

  几乎是同时,公孙瓒起大兵三万,其中一万白马骑兵,从北平出,兵锋直指袁绍的大本营渤海南皮。

  一时间,北方三州各路诸侯,全部卷入到了冀州的争夺战中。

  而在同一时间,中原倒是稳定了下来。曹操消灭了刘岱,独战了衮州。袁术杀了叔伯兄弟袁遗后,在扬州北部以寿春为中心,风生水起。刘备收服青州,势力渐渐强盛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秦峰的大徒弟孙策。

  孙策带着父亲的灵柩返回老家吴郡下葬,就说结束一切后去找他的师父。吴夫人得知孙策打算北上的消息,就将他召来,指着孙尚香和孙权道:“你若是走了,这一家子人怎么办?”

  黄盖等将领忠心不离,他们从旁劝说,孙策就在老家起事,招募江东子弟,走上了争霸江东为父报仇的诸侯之路。

  孙策容貌俊美,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因此赢得了士人、百姓的拥戴,士民都愿意为他效忠。他很快击败了宗贼严白虎的势力,在江东有了一席之地。

  黄河以北的大地上,已经风云色变,除了刘虞外,所有人投入到了冀州的争夺战之中。

  秦峰和袁绍两虎相争,他们的背后,又各自上来了吕布和公孙瓒这两只老虎。吕布和公孙瓒,分明是要做渔翁得利的事情。

  信都。

  秦军大营就在信都城南二十里,盯死信都的态势。

  由于秦军骑兵大规模出动,捣毁袁军粮道。二个月过去,信都城上的袁军,已经明显面黄肌瘦了。这说明秦峰的策略十分得当,用不了多长时间,袁绍就会因为全军饿肚子不得不出城。

  袁军野战不是秦军的对手,袁绍现在万万不敢出城。

  “怎么办,怎么办?”袁绍头大,他就在堂上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堂下,许攸、郭图等人愁眉不展。袁绍在后方的兵力不多了,调来支援完全是送死,根本进不了城。袁绍本身也不敢出城,陷入到了进退不得的地步。

  袁绍有四郡之地,粮食是有的,只不过,无法大规模运输至信都。偷着运,杯水车薪。

  袁绍嫌弃手下无能,要火了。这时,一员小校惊慌而来,“主公,大事不好了,公孙瓒三万大军已经进入到了渤海郡,审配将军急派我来报……。”

  “公孙瓒!”袁绍极为震惊,他马上就明白了现在的态势,显然,公孙瓒趁火打劫来了。“南皮有失,我会无家可归……。”袁绍失色。

  袁绍陡然低落一下后,脾气过山车一样火爆了起来,叫道:“你们快想个办法出来呀!”

  另一方面,秦军侧。

  中军大帐中,秦峰同样得到一个消息,吕布五万大军出壶关,距离邺城最多两三天的事情了。另外,秦峰同时也得到吕布杀了张杨,实际掌控并州的消息。

  又有一路敌军,兵势浩大,直击秦峰的大本营邺城。得到这个消息的秦峰,心沉入了谷底。

  至此,秦峰和袁绍的形势陡然紧张了起来,却不是来自于双方的战事,而是因为又有外敌到来。由于秦峰和袁绍的对峙,导致双方无法抽调任何的力量,去对抗新的敌人。

  一时间,吕布和公孙瓒,将秦峰和袁绍,推到了悬崖边。天下的格局,即将因此改变。8



第四百五十九章 城下之盟


  吕布提五万并州军出壶关,兵锋直指邺城。

  大后方突然出现了大批敌人,而秦峰的所有兵力,全部投入到了袁绍这边的战场上。可以说秦峰若是不回兵,后方没有任何守备力量可言。

  可是秦峰撤兵回去,袁绍会善罢甘休?

  袁绍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绝世的机会,秦峰的形势巍巍可及。

  “主公,调动黑山军的力量吧。”沮授进言道。

  秦峰沉思了很久,感到现在还不是时候。“黑山军是一支奇兵,现在动用的话,反而提前暴露了我军的实力。”

  大帐中暂时陷入到了宁静。

  这时候,许褚走了进来,“主公,袁绍的使者许攸求见。”

  秦峰他们匪夷所思,许攸这个时候来做什么?来要挟的?

  “带他进来。”秦峰盖住沙盘,返回堂上做好,文武分列左右,少顷,许攸进来了。

  许攸是个傲气的人,此刻却姿态很低,“见过侯爷。”他又和秦峰麾下文武见礼,最后对徐庶道:“师弟,师兄这边有礼了。”

  徐庶还礼道:“师兄。”

  秦峰对许攸的印象毁誉参半,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只不过袁绍统治北方后,就堕落了。不过现在的许攸还没有堕落,颇有才华。秦峰招呼道:“子远,大家都不是外人,不必拘礼。你来到我这里,可是有本初的消息?”

  许攸拱手道:“正有我家主公的书信,请侯爷过目。”

  典韦呈给秦峰过目,秦峰看着的时候,许攸又从旁说道:“我家主公念起当初,对于目前双方的争执,颇有悔意。如今天下大乱,各路兵马不怀好意。我家主公和侯爷亲如兄弟,切不可亲者痛仇者快……。”

  信中的意思也是大致如此。也就是说,袁绍希望停战,双方友好。理由很充分,冀州四周虎狼盘踞,这样打下去,对双方不好。总之,和则两利,争则两害。

  秦峰哑然,不知袁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时,张平匆匆而来,耳语道:“主公,公孙瓒起兵攻打袁绍,情报卫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公孙瓒和吕布联合了。”

  秦峰恍然大悟,原来公孙瓒在后面打袁绍,袁绍首尾难顾,就想要和自己停战。

  秦峰现在也面临两头作战,首尾不得兼顾的情况。他心里一动,放下书信,别样道:“子远,本初已经到了绝境,不出二个月,本侯就能高奏凯歌。本初这个时候来求和,真是痴人说梦。”

  徐庶、赵云等文武不动声色,其实他们心里清楚,如今秦峰想要消灭袁绍已经不可能了。

  许攸闻言,不在低调了,道:“侯爷此言差矣,我主拥四郡之地,兵精粮足。虽一时失利,实乃胜败兵家常事。侯爷只凭不到二万的兵马,想要全取我家主公之地,才是痴人说梦。只是南皮、信都这样的雄城,恐怕侯爷就无法攻破。”

  秦峰一副被说中的模样,道:“子远远来疲惫,切下去好生休息。”

  许攸一拱手,转身大摇大摆走了。其实许攸心虚的很,公孙瓒的兵马,已经距离南皮越来越近了。哪怕多耽误一日,袁绍就受不了。但是许攸必须坚持下去,哪怕露出一点弱软,城下之盟都签不上。

  秦峰刚才是在试探许攸,许攸走后,他便对文武道:“情报卫的消息,公孙瓒正在进兵袁绍的大本营南皮。而吕布此次是和公孙瓒联合出兵。看来,袁绍并不知晓吕布兵出壶关的消息。若是不然,许攸刚才一定会用此作为要挟。”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袁绍为何突然想要停战。

  徐庶钦佩,道:“主公远见,若袁绍得知吕布军到来的消息,一定会和主公签订平等的停战盟约。然而他现在并不知情,主公或可利用此点,得到更多。”

  秦峰也是这么想的,他忽然笑道:“初闻吕布来犯,我也是吃了一惊。看起来,袁本初也好不到那里去。”

  众人对视一眼,心想还是主公镇定,若是主动去找袁绍停战,事情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现在袁绍主公来求和,秦峰也就掌握了主动权。他还是需要和袁绍停战的,并且要在袁绍得知吕布出兵之前。

  然而秦峰虽然心里也很急,但依旧是到了下午,才再一次召见许攸。

  许攸进入大帐的时候,满头大汗。

  秦峰请许攸入座,道:“本侯考虑了一番,本初若是能够拿出诚意,本侯或可考虑这件事情。”

  许攸稍松一口气,他细细算来,一直认为秦峰会同意停战。必经秦峰在这场战争中拿出了所有的力量,想要一口吞了袁绍,势必损失殆尽。而冀州四战之地,到处都是敌人,秦峰不可能不考虑。

  作为谋士,许攸认为秦峰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巩固现有的地盘,招兵买马积蓄力量。

  “侯爷,我主绝对是有诚意的。”许攸紧跟着道:“当初我主和侯爷约定平分冀州,现在,我主再退一步,只取河间、安平、渤海、乐陵四郡。其余,清河、魏郡、广平、巨鹿、常山、中山、赵国等郡,全归侯爷。”

  许攸强调道:“侯爷,我主真的很有诚意。”

  明面上看来,袁绍的确有诚意,他只要四个郡,剩余七个郡全给秦峰,真是太有诚意了。然而,这七个郡早已经在秦峰的掌握之中。

  秦峰笑道:“果然太有诚意了,诚意到拿本侯的郡县慷慨本侯,本侯还要还给本初半个安平郡,这算盘打的不错。”

  许攸心里尴尬,但表面道:“侯爷,不可这么说。”

  秦峰陡然面目阴沉下来,道:“子远,本侯不跟你在这里费劲了。这仗打下去,对你家主公更加不利。你家主公若是有诚意,就让出信都,就以信都地区为界。”

  “这……。”许攸刚要说话,一旁的徐庶走出来道:“师兄,我家主公一向心慈,这还是看在往日的情面上,作出了极大的让步。若是不然,不计后果,袁公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许攸无言以对,能够得到秦峰首肯可以停战的结果,已经非常好了。他便说道:“既如此,切让许攸回信我主,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到了这一天晚上。

  信都城下,集结了双方三万余兵马,真正的城下之盟。

  袁绍愤怒、羞辱、又不得不装作惭愧的模样,道:“子进,为兄很惭愧,咱们兄弟为何要争执呢?什么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袁绍又惭愧道:“为兄知道对不住子进了,子进的条件,为兄全答应了。”

  这时,一旁的许攸特别提醒道:“侯爷,我主答应了侯爷的要求,期望侯爷能够遵守诺言。”

  田丰刚直,不由嘲讽道:“我主向来信守承诺,不似某些人,阴险狡诈,出尔反尔。”

  袁绍割地赔款,气炸了肺,听到这话,好险没有发作。但为了身价性命,袁绍忍住了,假装惭愧的模样。

  秦峰看出袁绍是迫不得已,其实秦峰自己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并起,此刻争斗,决不能只看一二个对手,而是要将所有对手考虑进来。决不能同时和所有人开战,权衡利弊,与袁绍停战是最佳的选择。

  公元191年六月10日,袁绍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割让了信都以南地区,与秦峰达成了停战协定。

  协定签署后,袁绍立刻就带着兵马离开了信都。

  袁绍撤退的路上,唉声叹气。许攸就从旁道:“主公,能够有这样的结果最好不过了。若是秦峰得知公孙瓒进兵,事情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袁绍细细想来的确是这么回事,他自我安慰一番后,还有些小得意。心情缓和了许多,道:“多亏子远说服了秦子进,若是继续坚持下去,基业毁于一旦。”他还更加安慰自己道:“就算没有公孙瓒来犯,也很难保住河间、安平、乐陵三郡。”

  许攸闻言,浑身舒坦。

  就在这时,一骑探马来报,“报……主公,从并州传来的消息。吕布杀了张杨,控制了并州,此刻正率领五万大军,兵进邺城。”

  “什么!”袁绍惊呆了,他很快就将所有事情联合了起来,“一定是吕布和公孙瓒联合进兵,而秦子进也面临和我一样的困境!”袁绍气坏了,“若早得到消息,稍微坚持那么一下,就不用割地了,还要让秦子进割地!”

  “气死我了!”袁绍浑身发软,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怪不得秦子进这次这么好说话,原来他也是根基不保……。”许攸一阵叹息,也是后悔不跌。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就此,袁绍带着无尽懊恼,领军回南皮,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