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邸前半部分是丞相官署,后半部分自然就是后宅了。后宅西北角,是女婢们居住的地方。

  “咳咳咳……。”

  两个丫鬟提着花篮从西排厢房走过,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她们因此边走边八卦了起来,瘦丫头道:“听说月英小姐病了,你知道这事不?”

  胖丫头道:“当然知道了,可把丞相急坏了,丞相和夫人们可是疼月英小姐。”

  “伺候月英小姐的春兰、秋菊也病了,你说这事奇怪不。我看这病不轻,这么快就染上了。”

  “嘘~,别乱说。”

  “咳咳咳……。”

  又是一阵咳嗽声从前面传来。

  瘦丫头一看是和春兰秋菊同房的冬梅咳嗽走过来,她吓了一跳,急忙拉胖丫头到避到了路旁,“冬梅,你也病了!”

  冬梅一叉腰,“你才病了呢,小心嚼舌头烂嘴!咳咳咳……。”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另一方面。

  后宅北区,蔡琰特别疼爱乖巧聪明的小月英,这边病没见好,她就说再去找秦峰。

  刚走到外面,就看到秦峰来了。

  “夫君。”众女行礼。

  秦峰扶起蔡琰,问道:“夫人,月英的病情如何了?”

  众人进屋,蔡琰说道:“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反而是变坏了,真是让人担心。”

  “没好?反而不好了?”秦峰吃了一惊,他今天过来,满满带着月英即将好转的期盼,毕竟药方可是医圣张仲景开的。张仲景可是对治疗伤寒最拿手的,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呢。

  “不应该呀……。”秦峰走到床前,就看到月英盖着锦被,露出一颗小脑袋。脸色十分苍白,嘴唇都起泡了,正闭着眼睛睡觉。秦峰伤心,轻声道:“本相答应黄承彦先生,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女儿,这边才多长时间,就病了……。”

  众人都是担忧的模样。

  秦峰为月英掩了掩被子,起身道:“这不行,还要让华佗和张仲景来看看。这一次就让他们住在府里,就近观察诊治。”

  蔡琰不断点头,华佗和张仲景的本事她从来没有怀疑过。有他二人在,老秦家二十多口人,一年一年的很少有人病。就算是真病了,多着三五日,少则一两日,药到病除。这般一副药没见好,还真是第一次。

  “有他们二人来,再好不过了。”蔡琰道。

  秦峰点了点头,“夫人,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去到官署,就派人传他们来。”

  “夫君放心,后宅的事情就交给妾身吧。”

  秦峰便感到,蔡琰可真是自己的贤内助。

  他就说向外走,这时候月英醒了过来,丫鬟们赶紧就过去了。

  月英看到身边换了人,就问道:“春兰、秋菊呢?”

  蔡琰过去后,丫鬟们就让开了,蔡琰摸了摸月英的小脑袋,慈祥道:“她们两个也生病了,不能来了,这些丫鬟是我房中的,有事情随意吩咐就是。”蔡琰转脸,就严肃道:“你们可要好生伺候月英。”

  “是的夫人。”丫鬟们跪了一地。

  秦峰正说安慰月英,听到丫鬟病了,眉头一皱。

  其实丞相府仆从众多,有四百多人。这么多的人在一起,病了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有的,只是小事情。没有人会因为这些事情,去打扰秦峰的。若不是月英问了一句,秦峰是不会知道这些小事的。

  但这虽然是小事,但听到秦峰耳朵里,他就琢磨了起来。

  其实若秦峰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估摸着也是不会琢磨的。但他是后世而来的人,又有许多经历,这般接二连三病倒人,这可不是好兆头。

  “传染病?”秦峰思索着,“不能呀,中医的伤寒是不会传染的。”

  秦峰经常和华佗交流,他告知华佗后世一些医学理念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医学常识。他知道中医的伤寒和西医不一样,中医的伤寒不传染。

  “月英,别担心,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秦峰一阵安慰。

  月英眨动着大眼睛,费力的点了点头。

  蔡琰示意秦峰一个大男人在这里不太方便,秦峰告别月英,出来后就对蔡琰道:“夫人,服侍月英的丫鬟也病了?”

  蔡琰道:“夫君国事繁重,这些小事就由妾身代劳吧。”

  “有夫人在,为夫放心。”秦峰却又说道:“不过这般连续感染,也许是一种传染病。夫人还是要谨慎,暂时就不要直接接触月英了。染病的下人一定要隔离起来,避免成为传染源。做些口罩,给各房和下人们带上,口罩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

  “有这么严重吗?”蔡琰疑惑道。

  “切不可大意,待为夫找华佗他们商议一番。”秦峰说道。

  蔡琰点了点头,秦峰就去前府官署了。

  另一方面,邺都太医院。

  门外,三个在邺都开医馆的大夫,聚在一起,就在院外走来走去,犹豫不决的模样。

  “你们说,咱们去不去请见太医令华佗大人?”这人望着太医院的大门,完全是生畏的模样。

  另一人道:“我那里昨天接了十几个伤寒病人,今天没一个好转的,反而加重了,病人家里人都来问我。这还不算完,今天我又接了二十几个伤寒病人。”

  最后一人道:“就怕咱们的身份不够,华佗大人不见咱们。另外,伤寒咱们都无能为力……,这……哎……。”

  随着时间的流失,渐渐又来了几个大夫,紧跟着又有许多大夫到来。这些医生不单只是邺都的,也有周边城镇的。

  众人无一例外,全部是来太医院这里求教伤寒的。

  伤寒是常见病,这都治不好,群医面上无光。然而,病人很多,这是必须要医治的。随着到来的大夫越来越多,他们也是豁出去被太医令华佗叱责无能,一起来到了太医院门口。

  “请禀报一声,吾等医学后辈,求见华佗大人请教事情。”

  门卫其实早看到聚集了许多大夫,有几个还认识,去看过病。他也在琢磨着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若是一两个人,他还要琢磨一下,一家伙来了这么多大夫,门卫不敢怠慢,急忙跑了进去。

  

第七百九十三章 瘟疫来了

  城市有光明也有阴暗,人们在光明的一面,为生活奋斗。而在阴暗面,一种繁殖力极高的动物,也在为生活奋斗。无论是人类还是这种城市里最多的动物,苍蝇、蚊子,也是围绕他们讨生活。

  太医院。

  华佗的书房里,不断传来激励的论证声。紧跟着就没动静了,紧跟着就又是一阵。

  外面等待伺候的仆从已经习惯了,自从前个月张仲景成为太医丞后,就经常和太医令华佗论证。

  当然,激烈的辩论,也是学术上的,私下里两人的关系却是越来越好。

  华佗就对张仲景十分推崇,尤其是对张仲景著作的。

  “张大人能够参加这次的医科科举,能够来到太医院,真是太好了。”

  张仲景同样十分推崇华佗,和华佗的青囊书,“华大人开创了外科一道,许多内科无法治疗的,因此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尤其是麻沸散,还有那些在下想都不敢想,也根本想不到的外科手术器械……。”

  华佗外科圣手,开创外科一派,以达宗师境界。就说外科手术,真是惊人的医学构想,并得以论证正确。

  华佗急忙道:“我可不敢称为宗师,主公才是真正的外科医学宗师。”

  张仲景颇为吃惊,“为何这么说,难道主公的医术,还在华大人之上?”若说秦峰懂医,他可以相信,但若说秦峰的医术在华佗之上,他不得不怀疑。

  华佗摸着胡子,叹息道:“主公是不医人的医圣,医学理论之丰富,构想之巧妙,天下无人能及。就说我这里的外科手术刀,止血钳等医疗器械,都是主公传给我的,还传我外科缝合之法。若没有主公提点,我这外科一道始终上不了台面,更别说被天下医者认同了。”

  “原来是这样!”张仲景十分吃惊。

  华佗又道:“主公还提出了病毒,细菌的病原体概念,我认为是真的。”

  “病毒,细菌?此为何物?”张仲景不解,他是刚刚来到秦峰这里的,对这些不了解。

  随着华佗的讲解,张仲景震惊了,“以前不知道,只以为是天地邪气,原来是病毒和细菌。看不到的微生物……。”

  中医有风、寒、暑、湿、燥、火六之邪,还有许多气数之说,是这些邪气入体,人就会得病。

  “原来是这样,病毒,细菌,既然是生物,怎么看到这些?”张仲景问道。

  华佗叹气道:“主公说,现在的科学力量,还无法发明看到病毒和细菌的机器。”

  张仲景微微点头。

  华佗又道:“还有,主公强调一点,病毒、细菌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名称。未来多少年后,即便有所发现,切不可因此放弃中医的传统。主公告诉我们这些,是要让我们中医有一个这样的感念,知道病的真正根源是来自那里,从而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张仲景明白了过来,不禁道:“主公所言甚是,找到了根源,就能够有针对性,有了正确的道路。我们或许还不能明白,但许多年后,一定会有人明白。若走的路错了,就很难说了。”

  秦峰教导华佗他们,得病的根源,是病毒细菌这些微生物,这就提前千百年,找到了真正的根源。知道了得病的真正原因,相信一代代的中医学者们的积累,中医一定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在医学方面始终占据领先领导的地位。

  张仲景敬畏道,“来这里,真是来对了。请华佗先生,今后能够多提点我一些,多给我讲一讲主公讲过的理论。”

  华佗急忙谦虚道:“这说的哪里话,我擅长外科,你擅长内科,咱们互相论证正好互补,一起为主公出力。遇到想不明白的,咱们就去找主公,主公的眼界和构想的宽广,可不是我们能够相提并论的。”

  张仲景又是一阵点头。“主公真是圣人在世。”

  古代,许多时候,寻常人无法明白少部分人为何能够掌握到真理,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圣人。圣人无所不知,教育天下。他们就是老天派下来,教育凡人的。

  少后,华佗和张仲景就陷入到了沉思中。他们经常这样,激烈的论证后,就会进入沉思。

  “抓老鼠!”

  “打死它!”

  噼里啪啦,一阵扫把棒槌的声音传来。

  华佗和张仲景老哥俩吓了一跳,华佗动容道:“最近老鼠真是不少,都敢白日里到处流窜了。”

  其实老鼠也委屈,它们也不想白日里到处乱跑,但由于弟兄们多了,晚上找到的食物不够,只能白天冒险加班了。

  蓬~。

  房门打开。

  华佗和张仲景又吓了一跳,随即就看到属官走了进来。

  “华大人,张大人。外面来了许多医生求见,说是寻求帮助。”属官行礼道。

  华佗和张仲景对视一眼,华佗就说道:“说详细一些。”

  “是。”属下又道:“医生们遇到了一种病症,无论如何用药也治不好,想要得到大人的帮助。”

  若是来拜访的,华佗就免见了。若是来论证医术的,说实话,华佗真没时间一一去见下面的医生。但这边医生遇到了一种病治不好,华佗必定会见。

  只听华佗道:“这是大事,救死扶伤不能耽误,快带他们来见我。”

  “喏。”属官应命而去。

  少顷。

  太医院大堂,太医令华佗和太医丞张仲景,接见了到来的医生们。

  医生们见到医学泰斗,十分激动,直如同儒家学子见到大儒一般无二,纳头便拜。

  华佗示意都别磕头了,不用这个,“都快起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医生们在外面也是碰过头了,就推出来一位名叫孙思的代表,诉说,“禀告大人,学生们遇到的都是一种情况。学生们那里来了好多病人,都是同一种病,就是伤寒。外感风寒所致,内因正气虚亏,如身体虚弱,或劳倦饥饿,起居失常,寒温不适,房事不节,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学生们给与了治疗,但只有少数人好了起来,大部分不轻反重。并且,又有更多新的病人到来,也都是伤寒。”

  华佗和张仲景琢磨着,这时候孙思已经模样大变,脸色苍白道:“大大……大人,是不是,是不是瘟疫来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医生们思考后,脸色纷纷大变,这么多人得一种病,还治不好,果不就是瘟疫。

  

第七百九十四章 出没的老鼠

  华佗和张仲景听到瘟疫来了这个论断,怒目圆睁。

  华佗起身叱责道:“不得胡说,不得造谣。”

  张仲景急道:“这事情可不能乱说,会引发混乱的。”

  这种论断,若是在民间说说,也就罢了。现在可是在太医院大堂,太医院那就是后世的卫生部,从这里传出去,事情就大发了。

  “不不不……。”医生代表孙思急忙摆手,道:“大人,学生不是造谣,学生只是猜测,论证……。”

  华佗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就对模样大变的医生们道:“诸位,最近天气反常,百姓多感伤寒也是在情理之中。这种因为身体虚弱,或劳倦饥饿,或起居失常,或寒温不适导致的正气虚亏,被外邪侵犯所成的伤寒是不会传染的。”

  张仲景内科圣手,对伤寒十分有研究,其实这种寒气所致的伤寒并不难治,就有些责怪道:“诸位,外感疾病皆称伤寒,既然汝等皆诊断为寒邪入侵所致,想来错不了的。虽说一时间许多人得病,但这病就算不看医生,也能痊愈。如今天气即将炎热,此类伤寒不足为惧。你等回去后好生告知病人,以药为副,严正起居生活为主,自然会痊愈的。”

  华佗对于这些人伤寒都治不好,也是不满,摆了摆手,属官急忙送客。

  医生们告辞离开,他们想了想,便感到大人们说的在理。这病非致命疾病,这两天突然冷了些,但季节摆在这里,马上就入夏了,伤寒不足为惧。

  “大人们说的有道理,还是要强身健体,规律起居生活,自然就会好起来。”

  “孙先生,可别说瘟疫了,乱说这话是要掉脑袋的。”

  随着医生们离开,但华佗和张仲景并没有揭过此事。

  张仲景手著伤寒杂病论,对伤寒特别有研究,道:“华大人,这事还是不妥。若得病的人数太多,就如那位孙思医者所言,这就是一场瘟疫。”

  瘟疫,现代只针对流行性传染病,并依照强度分级,若是什么食物中毒,百八千人一起得病,也不叫瘟疫。若是传染病,哪怕几个人,当地疾控中心也会高度戒备,隔离诊治,以免大规模爆发。

  而在古代,对于大规模出现的病症,全部称呼为瘟疫,

  华佗点头道:“张大人说的很对,这种瘟疫虽然没有传染的那么可怕,但若是大规模爆发,也会影响生产建设,这是对主公治理极其不利的。我们这就尽快上报给主公,请求主公管理此事,一来百姓得以救治,二来若真是大规模爆发,主公那里也有所准备,影响就能够减下去。”

  “那咱们赶快去吧。”张仲景道。

  “打老鼠!老鼠!”

  华佗二人抬头望去,就看到一只老鼠上了堂。华佗这边正烦着呢,训斥道:“可恶,一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