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又是一阵哆嗦,忽然急摇羽扇,坚定道:“一定是张任早有意投降,暗通秦军,我军这才失败。”

  这时候,吴兰、雷同和张任都投降的消息传来了。

  众人便对诸葛亮所说深信不疑,纷纷大骂张任三人叛变。8)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死守剑阁

  定军山失守。

  诸葛亮所在的南山,暴露在了秦军的兵锋下。

  对于连丢阳平关、天荡山、定军山,众人心惊肉跳,都劝诸葛亮撤退。

  然诸葛亮犹豫不决,他曾夸下海口,来取汉中,却是落得如此下场。虽然其中情况重重,但他身为主帅,难免其咎。

  “我军还有米仓山!”诸葛亮说道。

  众人失色。

  法正急忙道:“军师,定军山已丢,米仓山就不可守,还是快点传讯三将军撤退,若是不然,必定出事。”

  “报……。”

  这时候有传讯兵惊慌失措而来,叫道:“军师,大事不好了,米仓山失守了,三将军败回。”

  话音未落,只见张飞灰头土脸,浑身是血,瞪着眼珠子进了帐。

  诸葛亮大吃一惊,起身问道:“三将军,到底发生了何事?”

  张飞叹了口气,“孟达策反了一些人,他们就在营中放火,又打开了辕门……。”

  “我那个去……。”诸葛亮瘫软到了地上,嘴角溢出一缕鲜血。

  ……

  公元202年,诸葛亮败退剑阁,秦王收复了汉中地区。汉中百姓,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诸葛亮汉中之战的失利,使得蜀军精锐主力几乎损失殆尽。随着汉中地区的解放,秦军从北面东面,攻击矛头直指刘备统治的核心地区。

  秦王基本平定了天下,刘备只能凭借蜀中天险被动防守,随着蜀中精锐力量的丧失,也已缺乏足够的兵力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因此也彻底失去了反击的力量。

  随着张任、李严、吴兰、雷同等蜀将的投降。这让刘备等人,不断猜忌蜀人,内部矛盾开始突出并进一步加剧。荆州派系和蜀中派系之间的争斗,趋于白热化。

  蜀中民间,都认为秦王统一天下已成定局,刘备只是苟延残喘。百姓暗中雀跃,蜀中士族震动人心惶惶,甚至统兵作战的将领,都认为已经前途无望。

  四面楚歌的刘备,在这样的局面下,只得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他发下罪己书,扛下了所有的责任,随后闭门思过,将军政大权交付给诸葛亮,实则幕后遥控指挥一切。

  刘备一力承当的作法,赢得了一定的支持。蜀中士族有感于失败后自己的下场绝不会好过刘备,于是纷纷慷慨解囊,大捐战争物资和经费。

  蜀中半个世纪的安稳,让各路士族囤积的财富之庞大,骇人听闻。

  得到士族支持的刘备,再次整合了一定的力量,开始在剑阁、巴郡两个方向,以四川盆地外围的大山为屏障,严防死守蜀中。

  诸葛亮亲自镇守剑阁,就派关羽前去巴郡,和严颜一起,镇守蜀中东边门户。

  另一方面。

  秦王收复汉中全境,使平定蜀中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秦军在这里重创了蜀军,从此,不必再担心蜀军的反击,为随后入蜀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汉中的收复,沉重打击了以刘备为首蜀中士族的嚣张气焰,严重动摇了刘备集团上下妄图扶刘兴汉的野心。同时,秦军的士气高涨,大大增加了秦室内部一统天下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讨伐董卓之后,群雄逐鹿时代的瓦解,为秦军入蜀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中之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汉中之战的胜利,使的天下基本获得平定,对加速秦王统一天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虽然秦军和蜀军在汉中地区僵持了半年之久,但本身并无什么损失,反而收降了许多熟悉蜀中情况的蜀军将士。并且秦军得到了张鲁多年经营下的庞大物资,击败诸葛亮后,又得到了一定的物资。

  这让秦军大胜后气势如虹中,粮草物资也是充足。

  因此秦王当机立断,立刻追着诸葛亮的败兵,进攻剑阁。

  剑阁,又名剑门。剑门关是川北重要门户,与北方三条入蜀栈道相连分别是金牛、米仓、阴平,其中金牛道建成最早,相对好走,再加上金牛道直通四川盆地中心成都,由金牛道进攻成都最为便捷,故在川北防御中金牛道尤为重要。而剑门关,正是扼守金牛道的门户。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石牛粪金的故事,发生在周显王扁和周慎靓王定这段时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惠王有感于雍凉地区的贫瘠,垂涎蜀地的富饶,想要夺取蜀地。

  然而当时万千大山横挡在富饶的盆地前,单人小队还能艰难入蜀,大批军队入蜀就是痴心妄想。于是秦王想了一个办法,他就铸造金牛赠送给蜀王。蜀王得知后,便感到十分有面子,但这金牛个大进不来,怎么办呢?于是乎,蜀王就派出兵丁民夫,开山修路。

  路修通了,金牛进来了,紧跟着秦军也进来了,从此之后,秦国夺取了富饶的蜀地。秦惠王这位老祖宗,为将来子孙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从此以后,终于有了一条从北面进入蜀中的路。

  后来,历代统治蜀中的君王,为了守住这条必经之路,就开始修建剑门关。

  剑门关在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

  剑门关大部分是天然形成的,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两座山之间一线天,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

  蜀汉诸葛亮在这里垒石加强关隘的守备力,称剑阁或剑阁关,唐以后多称剑门关。

  剑阁关因其险峻,享有“剑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西蜀门户”等称号。唐代诗人李白的里“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天下。

  这一日。

  剑阁关前,秦军结阵,阵前一人,骑着白色的骏马,身穿金甲,手持金枪。而在剑阁上,吱扭扭声中,推出来一个小推车,一人儒衫纶巾,手持羽扇。

  纶巾者羽扇一挥,呵呵一笑,道:“我剑阁天险,非人力能够取。阁下乱臣贼子,到此自寻死路!”

  蜀军上下颇有气势,这来自于强横的关隘,给了蜀军信心。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诸葛料定

  剑阁关,位置在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就在最窄处,蜀军有剑阁关城,城墙两侧已经和两边的山体相连,因此极其险峻。

  关前的宽度不足一百米,两侧完全是冲天而起的峭壁。

  这一日,关城内外,号角争鸣,鼓声震天。

  秦军猛攻剑阁。

  一时间,硝烟弥漫,血腥杀戮之气,旷古烁今。

  诸葛亮身兼蜀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在关城上指挥若定。

  关城上弓弩齐飞万点星,落石如雨流星坠。

  秦军将士悍不畏死,但冲至关城下时,往往只剩下百多人而已。这来自于关前的地界太过狭窄,秦军无法大规模铺开兵势。而蜀军在关城上,反而能够轻易发动远程打击。

  战场上十分惨烈,尸体已经铺满了地面,由于秦军属于攻坚方,几乎全部是秦军的尸体。

  “呵呵呵……。”诸葛亮目视尸横遍野,笑对众人道:“我方的投石机虽然不及敌军,但却是架设在关城上,这就比敌军射程远了。秦军攻城,历来依靠投石机,没有了投石机的支援,看秦子进如何破我剑阁!”

  据关而守的蜀军,这顺风仗打的太嗨了,气势如虹。前番失利的阴影,已经全部抛于脑后。

  随着秦军鸣金声传来,秦军如潮水般退下。

  战场上安静了下来。

  诸葛亮狠狠的声音回荡在关城上,“秦子进,尸体累积不满这大山谷道,你休想进剑阁一步。”

  剑阁关下的这条峡谷道,没有几十万尸体,恐怕是累积不满的。

  秦军并未坠了士气,反而个个怒视关城上的敌人。

  秦王冷视,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诸葛亮反而在城上喊道:“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收尸,过了时辰,烈火焚烧。”

  由于剑阁关的地界太过狭窄,无法大规模用兵,因此秦军空有数倍的兵力,却是一点也使不上劲。

  秦军留下一些兵力收拢尸体,其余部众返回了大山外的军营。

  秦军侧,中军王帐。

  众人皆是忧愁之色,而整个营地的气氛也是压抑。

  秦峰升帐高坐。

  今日一战,秦军伤亡了不少,而蜀军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这让初次进攻蜀中的秦军众将士,深刻感受到了真实的蜀道难和天下险。

  老贾诩道:“当年,汉高祖退守蜀中,楚霸王项羽并不是不想进攻蜀中,而是因为不得进。”

  众将今日正面看到了剑阁的凶险,默然不语。

  庞统这时候出班道:“大王,听闻有阴平小路,直达剑阁后的江油,蜀军的物资都屯在江油。若我军能够以奇袭夺取江油,剑阁内的敌人就断了后勤,不攻自破。”

  秦峰微微点头。

  老贾诩道:“阴平皆高山峻岭,山路复杂,非一般人能够寻觅。这事情,恐怕还需问一问张任将军。”

  张任急忙出班,惭愧道:“大王,末将惶恐,蜀中万千大山,刘季玉在时,虽有蜀中地形图,但许多并不在地图之中。后来刘备入蜀,诸葛亮遍查蜀中山势,重新绘制了地形图,但被其收了起来,末将不得见,不知阴平路线……。”张任惭愧,但马上道:“但末将听闻诸葛亮在阴平山中设有一寨,想来诸葛亮定然是发现了阴平有路可渡,因此设寨据守,大王千万明察后才好用兵。”

  秦峰眉头一皱,“不愧是诸葛亮,果然在阴平山内设了守备。”

  老贾诩就说道:“阴平高山峻岭,敌人只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就断我进路。”

  秦峰想了想,说道:“此去阴平,也是一个入蜀的办法。可暗中潜进,奇袭阴平,若不得进,退回来便是。”

  “大王所言甚是。”老贾诩尽忠职守,前番是在提醒,既然主上已经胸有成竹,他也不再多说什么。多一条路,总是好的。没有路是好走的,不敢尝试那里能够成功,必须要尝试。

  于是秦峰命人寻找当地人询问。

  二日后。

  老贾诩叹气道:“寻了二日,问遍四周百姓,皆不知阴平山路途。”

  多亏秦峰有前世记忆,回忆一番道:“无妨,我画一幅地图,子龙引兵且去。”

  众将吃了一惊,老贾诩赶忙问道:“大王怎知道路途?”

  秦峰当然不能说他是‘穿’来的,只好硬着头皮忽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孤早年喜好‘登山运动’,蜀中高山也是走过一些的。”

  众将唏嘘不已,心说我王早年多少刻苦的经历,这才有了今日的声威,成功绝非偶然。

  于是,秦峰凭借回忆,画了一幅地形图,就交付赵云,道:“这幅图的路线,也只是个大概,此去要好生寻觅路线。”

  秦峰又令张任、吴兰、雷同三员蜀中将领,辅佐赵云前去阴平。

  赵云带领二千精锐,悄无声息的出发了。

  十日后。

  “大王……。”老贾诩叹息道:“得到子龙将军回报,阴平山势复杂,还未找到进兵的路线。”

  秦峰有感剑阁关难破,阴平是一条出路,于是亲自启程,赶往阴平军前。

  另一方面,蜀军侧,剑阁关。

  “秦子进已经十多日没有动静了。”诸葛亮高坐堂上,扇着扇子。从人便感到脖子后阴风阵阵,暗道军师果非凡人,这马上就入冬了,还扇扇子。

  诸葛亮忽然浑身一个激灵,急忙道:“快传众人来议事。”

  少顷,张飞、法正等人就都来了。被调遣回这里的关羽,正好也到了。

  诸葛亮急摇羽扇,道:“秦子进十多日没有动静,其中定然是有变故。我以料定,他必定是偷渡阴平去了。”说到这里,诸葛亮冷静下来,微微一笑,“我大军物资都在江油,秦子进想要偷渡阴平,想要夺我江油。他打的好算盘,呵呵呵……。”

  张飞一阵挠头,急道:“军师,秦子进要偷渡阴平,这可如何是好?”

  关羽摸了摸四缕长髯,扭着脸淡淡道:“既然军师已经料定,设奇谋击之即可。”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诱秦深入

  诸葛亮听到关羽设谋击之的话后,呵呵笑道:“二将军所言甚是,秦峰无力破我剑阁,必定出奇兵。我以料定,其必定走阴平山。我已经在摩天岭设下山寨据守,必让秦峰不得进。然我军屡次失利,需要一次胜利来激励士气。”

  法正问道:“军师如何知道秦峰必定走阴平山?”

  诸葛亮冷道:“秦子进之能,肯定会得知阴平小路可绕行江油。并且张任等人投降,秦子进定然知道我在阴平山有布置。然我以摩天岭山寨为奇兵,张任等人多不知具体情况。但他们探访之下,就会发现路线,从而奇袭摩天岭。”

  众人恍然大悟。

  诸葛亮唤出泠苞,道:“泠将军可带一千兵马经江油去阴平山摩天岭,告知王平将军,秦军即来,定要小心防备摩天岭山寨。但你二人可出山,选险要之地外,虚设一寨,诱敌来攻……。此大获全胜下,必能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振奋我军士气。”

  泠苞也是蜀中难得的大将,后世和魏延交手三十余回合,黄忠交手十余回合,皆不败。

  泠苞受命,领军去了。其从江油顺畅道路绕行,很快来到了阴平山摩天岭。

  摩天岭守将王平接住。

  泠苞道:“军师算定秦军必奇袭摩天岭,特派我来支援将军。”

  王平严谨道:“我以打造摩天岭多时,定不叫秦军一兵一卒过山。”

  “不然。”泠苞道:“军师有令,让你我下山,虚设一寨,诱敌深入,就在摩天岭外岭设下伏兵。”

  泠苞出示了诸葛亮的军令。

  王平对此策大加赞赏,道:“军师妙计,若只是让秦军来到山下,他们见到我摩天岭险要,就撤退了,无法全攻。此番诱敌深入,一举歼灭来敌,就成全攻。”

  于是,王平泠苞合兵一处,尽起兵马下了摩天岭。就在外岭高处,据险要设下一千伏兵,又引一千兵马前去岭外‘木门道’安营扎寨。

  另一方面。

  秦峰诏令汉中粮草接济前方,领一千精锐,进入阴平山与赵云部汇合。

  三千秦军锐士,提斧凿器具,凿山开路,遇涧搭桥。

  大军行进在悬崖峡谷之中,转眼二十余日,行进五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

  这一日以是农历十月初冬,天气骤冷。

  秦军行进在群山之中,道路异常艰难。

  赵云遥望四周山势,震撼蜀中大山巍峨的同时,感慨道:“若不是大王,早就迷失在这群山之中。”

  似张任、雷同、吴兰等蜀将,也是感同身受。他们虽然出身蜀中,但这般在万千大山中行走,还真是第一次。

  其实这段时间里,秦峰也引错了两次路,好在及时调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