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问,谁不愿嫁一个仁义无双的英雄豪杰。更何况,秦峰和蔡琰是自由恋爱,就要比包办婚姻更胜一筹。因此,虽然这一天秦峰和蔡琰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但彼此更加亲近了。

  天快黑的时候,秦峰护送蔡琰的马车回到了蔡府。

  马车刚刚在门口停下,朱红的大门就开了,蔡邕跐溜就跑了出来,因为他十分担心女儿。

  “咦?这不是秦……秦大人吗?”蔡邕狐疑中打量秦峰又打量下马车的女儿。

  秦峰知道这位老古董级的未来岳丈,是个守旧思想的老顽固,一定无法接受约会的现实,急忙抱拳一礼,“蔡老先生,秦某路遇令爱,生怕路上有事,就护送了回来。”

  蔡邕摸了摸胡子,心说被你送回来。才回出事。他一方面让女儿马上回府。一方面抱拳一礼。“多谢秦大人,今日天色已晚,就不留大人了,告退……。”

  咣当,蔡府大门关闭了,外面只剩下两盏随风摇摆的气死风灯。

  门内,蔡邕背靠着门,抹了把汗。“可吓死老夫了,活土匪在外面……。”

  管家蔡琳不免问道:“老爷,秦大人难得是为好官,为何不请他府中一叙呢?”

  蔡邕白胡子乱摆,道:“你知道什么,人言秦子进是活土匪,专盯闺女……。”

  蔡琳一愣,道:“老爷,恐怕传言不实吧。秦大人的为人,洛阳百万百姓人尽皆知。另外。他若是真对小姐有意,这可是一门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事呀。”

  这次。蔡邕反而是愣住了。

  蔡琳急忙解释,“您想呀,秦大人年轻有为,未来三公十有**,又心地善良爱民如子,小姐若是能嫁过去,不单一生幸福,咱们蔡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谁知蔡邕冷冰冰道:“此事休要再提……。”

  门外,秦峰摸了摸下巴,望着蔡府牌匾,露出深思的模样,顺手打马走了。

  时光如梭,匆匆过去三日。

  由于秦峰仁义爱民,秉公执法,因此以前不敢来打官司的百姓,都来请他伸冤,每日里公务那叫一个繁忙。

  这一日,侍卫领班张平不忍主公日夜操劳,说道:“主公,典韦、许褚二位将军,已经带领陷阵营开始建设秦家屯。这方面的事情,主公不必操心。但属下看,洛阳城人口众多,事物也多。其他大人多有幕僚,分忧解难,主公为何不招募些幕僚呢?”

  “幕僚?师爷?有道理!”秦峰从其言,就张贴了招募幕僚的榜文。

  听说秦峰招募幕僚,来了太多人。秦峰立刻出题考核了一下,发现其中不乏有文采的人,但政务军略都是狗屁不通。

  秦峰是要争霸天下的,身边的人,都是要带一辈子的,这些人,自然不行。

  曹操和袁绍得知秦峰招募幕僚,也来凑热闹。

  “子进,怎么,都看不上?”曹操问道。

  秦峰摇了摇头,“华而不实,只会做表面文章,要之何用?”他拿出一张卷子,道:“此题目是:如何防止黄河决口。你猜猜这位考生是怎么答的?”

  曹操和袁绍露出感兴趣的目光,齐道:“如何作答?”

  秦峰摇头晃脑道:“交给下属去办。”

  “哎呦~。”曹操和袁绍闻言,一阵哆嗦。

  曹操脸黑,道:“世风日下,文人只知道卖弄文章,对时下政治没有任何见解,皆是腐儒要之无用。”

  “哎~。”秦峰叹了口气,他本以为能够捞到一些有用的人,没想到运气这种东西,不太好使。

  袁绍忽然眼珠一转道:“子进贤弟,听说过荀彧没有?”

  秦峰眼睛一亮。

  袁绍察言观色,笑道:“你若是能将他请来当幕僚,分分钟所有的事情就办了!”

  秦峰喜道:“若不是本初兄提醒,小弟险些忘了此人!”

  曹操则是心里在想:“多少人请他出山当幕僚,都没有请出来。”他看了袁绍一眼,恍然大悟,暗道:“一定是袁本初,故意说出,难为子进的!”

  曹操本打算提醒秦峰一下,但忽然想到,这却是难得看秦峰出糗的机会。于是,曹操自告奋勇,一拍胸脯,道:“子进,我知道荀文若的家,我带你去。”

  其实秦峰不用袁绍提醒,心里也有荀彧这些三国牛人。只不过,事情太多,他需要一件一件来办。而现在距离天下真正大乱还有数年的时间,因此,秦峰要先打下自身的坚实基础。

  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硬了,开枝散叶了,才能为名臣良将提供栖息的树枝。这也是,种下梧桐引凤凰之意。

  然而此时袁绍提了出来,秦峰便想着,他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繁重,也到了招募一个谋士的时候了。u

  

第一百四十三章 蔡府准备会


?三匹马,出了洛阳府衙。

  “秦大人好!”

  “秦大人出门。”城中百姓见到秦峰,纷纷行礼问安。

  曹操和袁绍不禁十分羡慕秦峰的名声,他们也想要效仿,但是,由于官职所限,无法真正跟老百姓打交道。

  三人望荀彧府邸而去。

  话说荀彧出身汉朝显赫的大家族荀家,189年的时候,才举孝廉出仕。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当官,但已经十分有名望,人称王佐之才,也就是说,拥有辅佐帝王才能的人。

  一炷香时间后,秦峰三人穿城而过,来到了豪门显贵所在的朱雀街上。

  停在荀彧府邸外的时候,门房小跑而出,行礼道:“诸位大人?”

  秦峰三人表明身份后,门房更加恭敬,然而又十分为难,道:“诸位大人容禀,我家老爷今天没有在家。”

  这么不巧?

  秦峰就问道:“文若先生去了那里?几时回来?”

  门房急忙答道:“启禀秦大人,我家老爷去蔡府了,回来……应该也到晚些时候了。”

  “去蔡老头府上了?”曹操眼睛滴溜溜一转,道:“何事去的?”

  这不是秘密,门房也就回答道:“蔡老先生有感于鸿儒大会月底就要召开了,因此召集京城各方文士前去府上,商议接待的事宜。”门房有些内幕消息,献宝的模样说了出来,“蔡老先生说了,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此四人率领四方儒士来京,要早做准备,不能丢了咱们京城儒士的人!”

  “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秦峰疑问。

  曹操不解的模样瞅了一眼秦峰,道:“此乃二大鸿儒三名士,子进不知道?”

  秦峰笑了笑,心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我说出来,你们也不知道。

  袁绍露出站高枝的模样,清了清嗓子,道:“子进起于草莽,不知道也不为过。为兄给你讲解一番。三位名士:南司马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现在颍川学院,教导弟子。北许邵,就是许子将,开月旦评,但凡能被他点评者,皆名闻天下也!西赵岐,乃是去世鸿儒马融的侄女婿。”

  曹操接口道:“二位鸿儒,其中之一就是东郑玄,乃是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

  “南司马,北许邵,东郑玄,西赵岐。”秦峰啧啧称奇,道:“那中呢?中间有人吗?”

  袁绍一副孺子不可教的模样,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就是蔡邕老大人吗。”

  “哦~。”秦峰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心说爷穿回来了,这时空也大变了,东郑玄、西赵岐、南司马、北许邵、中蔡邕都出来了。

  曹操伸出一个巴掌。道:“此五个人,弟子遍天下,他们五人就能够代表天下儒道正统。”

  显然,鸿儒大会上。五位代表人物就要各展所长,一较高下,如同华山论剑一般。而中神通蔡邕在召集属于他麾下的英才之士,以免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来了丢人。

  秦峰十分失望,道:“看来,今天是见不到文若先生了。”

  袁绍忽然露出不满。道:“岂有此理,竟然不邀请我京城三少前去,蔡老大人太不给面子了。”

  曹操则是露出埋怨和回忆的模样,道:“一定是蔡老大人得知子进和蔡家小姐的事情,因此忽视了我们京城三少!”

  秦峰闻言,眼珠子就瞪圆了,心说你们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合着不请你们去,都是爷害的?

  曹操和袁绍就用那种就是你的眼神去看秦峰。

  秦峰心里便想着,他若是能够参加这个“中神通的准备会”,对名声有极大的助涨,又能和未来老丈人拉关系,还能增加未来媳妇蔡琰的印象分,一石三鸟,不能不去。

  于是乎,秦峰大手一挥,道:“二位兄长,切莫自卑,岂不闻,毛遂自荐呼?”

  “有道理!”袁绍笑了。

  曹操一拍巴掌,就是如此,“此乃不请自来,毛遂自荐也!”

  于是,三人再次启程,望蔡府而去。

  一来二去,耽误了些功夫,来到蔡府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

  秦峰就看到,府外车水马龙,府内鼓瑟吹笙,显然,蔡老头这位“中神通”,正在大宴麾下的儒士。

  三人下马,曹操一人当先,门内迎出蔡府管家蔡琳,拱手道:“不知这位大人……。”

  曹操短粗的大手一挥,“告诉蔡老先生,就说曹孟德、袁本初、秦子进三人到访。”

  此三人的名头,可是震动大江南北,蔡琳岂能不知,他不敢怠慢,一溜烟跑回了府中。

  蔡府大厅,暖风熏人。堂上,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高坐。他右手边是一个干巴瘦的老头乃是马日磾,此人参与校勘熹平石经,补续,亦是一代大儒。

  左手边一个老头有英气,便是卢植了。

  卢植更不用说了,公孙瓒、刘备都是他的弟子,可想而知。

  三人曾经一起在太学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因此是好友。

  堂下,人头耸动,二三十个席位。那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忽然厅门厚重的帘子掀起,外面冷风吹进来了蔡琳。

  蔡琳一阵哆嗦,心说今天的冬天格外冷,急忙道:“老爷,外面司隶校尉袁大人,执金吾曹大人,洛阳令秦大人来访。”

  热闹的大厅顿时就没有动静了,堂中各位儒士,一起想到,“咦,京城三少来了!”

  众人举目向蔡邕望去。谁知蔡邕不动神色,淡淡道:“老夫又没有请他们来。”又嘀咕道:“此三人对崔家、卫家下手太狠……。”

  马日磾从旁说道:“秦子进对崔家动手,也是为了百姓。”

  “那卫家呢?”蔡邕不由说道。

  卢植哈哈笑道:“年轻者气盛,虽然出手重了些,但卫觊殴打朝廷命官,也是他咎由自取。”

  蔡邕胡子哆嗦,心说你们是不知道,京城三少为了几个歌姬,在洛阳楼和卫仲道大打出手。结果卫仲道就是被秦子进给一脚废了。京城三少为了遮掩这个事实。就放出了手下鹰犬刘备,把卫家整死了。

  由于卫觊是来洛阳找蔡邕说情的,因此蔡邕知道内幕。然而他不能说出此事,说出来也没有人信。反而老脸丢人。

  众人都流露出希望蔡邕让三人进来的目光,蔡邕无法违背众人的意思,只好说道:“请他们三人进来吧。”

  少顷,秦峰三人鱼贯而入。

  三人并肩而立,果然是年少风华。号京城三少,齐道:“晚辈见过蔡老先生。”

  众人不敢怠慢,纷纷起身,道:“见过三位大人。”

  就算是蔡邕、卢植、马日磾三人,也是起身。毕竟,秦峰三人的官职,那真是朝廷大员。

  蔡邕知道京城三少祸害卫家的内情,因此没什么好气,然而京城三少的地位摆在那里。蔡邕不得不让下人在最近他的位置加席位,道:“三位。请入席。”

  谁知秦峰还不乐意做那么近,曹操和袁绍抬步的时候,秦峰指道:“我就座这里吧。”说完,就向大厅靠中间的位置走去。

  曹操和袁绍望去,发现秦峰所指的地方,正是荀彧席位附近,便知其意,于是也走了过去。

  荀彧急忙起身相迎,左右三人见礼后,蔡府下人一阵收拾。秦峰三人就在荀彧身边入了席位。

  秦峰盯着荀彧看了好半天,荀彧不解其意连连拱手,都不好意思的时候,秦峰这才叹气道:“年轻好。年轻好,想当年,吾的子房……。”秦峰愕然而止,原来他忽然想起前一世,两鬓斑白的荀彧为国操劳的情景。

  曹操和袁绍对视一眼,心说秦子进真会说话。直接就将荀彧抬到张子房的地位了。

  荀彧也以为是这样,急忙谦虚道:“外界传言不实,在下才疏学浅,当不得秦大人如此赞誉。”

  秦峰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堂上传来蔡邕的声音。

  只听蔡邕说道:“今日,召集汝等前来,转为月末鸿儒大会一事。大会之上,各方大儒齐聚,难免引经据典,考效文章,汝等这些天,一定要温故知新,别到时候,贻笑大方。”

  堂中儒生极多,但也以个别人为首,其中一人就是孔子的后人孔融。孔融四岁让梨,饱读诗书,后来的建安七子之一,在这个时候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孔融起身,罗圈礼后,就开说了,“蔡老大人,鸿儒大会,各方大儒必定登台讲经论典,我京师一系不能落在人后,何不提前挑选几位代表,到时候登台演说。”

  秦峰闻言,就想起了后世的百家讲坛。虽然东汉的时候已经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术也有师承门派,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蔡邕、司马徽、郑玄这五个人。可以想象,鸿儒大会的时候,虽然天下名儒齐聚一堂,但若说登台论典,还就是这五个人了。

  总的来说一句话,不能丢了京师地区儒士的颜面。其实,这也是蔡邕召集众人到来的原因。

  孔融话音刚落,就有人提议,“吾等有蔡老先生三位尊师,何惧各方鸿儒!”

  蔡邕急忙示意道:“吾等已经年迈,此次鸿儒大会,只在考验后辈。老夫已经于司马徽先生,郑玄老先生等人通了书信,商量好了,吾等只做点评,你们可知其意了?”

  秦峰一琢磨,老恩师们已经功成名就,未免晚节不保,以后都是评委了。

  众人则认为,是老前辈给后辈机会。明白后,不免个个摩拳擦掌,期待能够代表司隶登台,出人头地,成为名扬天下的“名士”。

  有人忍不住问道:“恩师,如何选拔代表?”

  蔡邕便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京师佼楚齐聚在此,就今日选出代表吧。”

  蔡邕说完,当看到眼睛明亮的京城三少时,就后悔了。

  对于所有人来说,鸿儒的头衔没有几千弟子是别想当了,但当着天下大儒的面,成为“名士”的机会是有的!说不得,也要挣一挣。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选拔代表


  蔡府,后宅。︾︾,

  温暖的绣楼里,飘出动听的丝竹之声。宛如仙画里走下来的蔡琰,正在古筝前抚着秦峰的曲子,娇媚的面庞上不时浮现美美哒的笑意。

  突然外面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不用想了,后宅能够走出这种动静的,只有“野蛮”丫头小兰儿了。

  “小姐~小姐~,大事情!”小兰儿入了闺房,上气不接下气,玉手不断拍着身上的雪花。

  “咦,竟然下雪了!”蔡琰起身,打开窗户的时候,就见漫天飘洒着洁白的雪花。

  看雪花个头和密集的程度,可说是一场大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