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二太太十分生气,本来在房中发着脾气不肯出门了,她恶狠狠地咒骂,就让众人看看苏锦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婆婆的。最后还是她身边的管事妈妈劝她,“总归不是正经的婆媳关系,再说她们已经分家出去了,大家彼此维持面上关系就好了。再说子孙以后要上京赶考,如果有这么亲戚长长远远的,对自家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许二太太也不是愚笨的人,只是这么多年养尊处优,早已非当年那个隐忍不发颇有心计的女子了。她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需要时间来说服自己。好不容易把火气压下去,到了院门口,又碰上房中那几个有子嗣的姨娘探头探脑,有的还打算抱上自己的孩子去老太太院子见见苏锦,说是想让他们去认认大嫂的面。

许二太太当即在院门口大发了一通脾气,将那几房姨娘骂得狗血淋头,连带几个孩子,也罚跪在那里。许二老爷死后,她已经迅速将房中的大部分姬妾都卖了,只有一个良妾和老太太赏赐的姨娘,都有了子嗣,她无法直接打发掉她们。

许二太太也想过要不要早点分家出去,这样关了门,她想怎么处置这几个姨娘都可以。但是许二老爷去世后,她两个儿子都是依靠着家族的产业过活,如果真的分家出去,只怕日子会越来越难过,所以她看见这几个姨娘就会恼火,今天又是撞到她火气上,结果足足训斥了两盏茶功夫,许二太太才作罢。

等许二太太好不容易走到老太太住的院子的时候,正好与范氏遇上。范氏虽然不喜欢这个婆婆,但是也不敢将许老夫人说的话直接转告许二太太。

许二太太撇了眼范氏,心中忍不住又是一股火起,这范氏,嫁进来前还是挺漂亮挺得体大方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畏畏缩缩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许家虐待她呢,真是个个都不省事。

看见许二太太进了屋,许老太太微抬了眼,并不理会她,只是吩咐众人一起出发去祠堂。在许家,女人虽然不能进祠堂,但是允许在祠堂外的院子进行祭拜。浩哥儿是男孙,家里的管事会带他进祠堂祭拜。

在家中祠堂祭拜完毕后,苏锦和两个孩子都已经很累,连晚饭也顾不上吃,即刻告辞回家休息。许老太太舍不得浩哥儿和朵姐儿,挽留他们住下。

但是苏锦不可能带着两个孩子留下,住在许家老宅,而且她们经过长途旅行后,已经十分疲倦,偏偏为了尽到孝子孝孙的责任,根本还来不及休息,就直接来了这里,此刻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没有精力去周旋了。

正当许老太太正在尽力挽留苏锦他们的时候,许承周下了衙门,直接到许家老宅接苏锦她们回家。许老太太只好作罢。

在许家微笑周旋了一整天,一坐上马车,苏锦已经顾不上形象,抱着朵姐儿,直接靠在许承周身上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浩哥儿则紧紧抱住许承周的手臂,在许承周怀中睡得可香了。

一家三口都没有精力吃晚饭,直接从马叉睡到房间。等苏锦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秦嬷嬷守在房外,听到响动,带着小丫鬟进房间,一边张罗着帮苏锦沐浴洗头,一边絮絮叨叨“夫人这次可遭了大罪了,昨天应该先在家歇歇再过去的,何苦为了这些人弄坏了自己的身体呢。”

苏锦赶紧问,“朵姐儿和浩哥儿都没事吧?”

话音未落,就听见浩哥儿的声音,“娘亲,娘亲,你起来了吗?”

秦嬷嬷正在服侍苏锦穿衣服,然后让她坐在妆台前,用大毛巾帮她擦干头发,浩哥儿已经跑了进来,后面跟着树儿。“娘亲,娘亲,今天能吃西湖醋鱼吗?”

浩哥儿自幼就喜欢吃海鲜,可能是继承了他爹爹江南人的特点。在京城的时候,苏锦就喜欢时不时研究下菜谱,她做过几次西湖醋鱼,浩哥儿很喜欢。

在船上的时候,苏锦曾经跟他提起杭州的名菜,浩哥儿在船上的时候就一直嚷着要吃醋鱼。没有想到刚到杭州的第二天,他就记得这个了。

苏锦一边看着镜中,双儿正在替她梳着头发,一边跟浩哥儿说话,“你妹妹醒了吗?”

浩哥儿爬到妆台边,手里拿着一朵花,一定要往苏锦头上插。苏锦由得他弄。浩哥儿看着插在苏锦头上的花,咯咯直笑,然后扑到苏锦怀中,“妹妹醒了,正在外面炕上玩着呢,自己在吃自己的小手,娘亲,小手有这么好吃吗?”

苏锦拿起浩哥儿的小手亲了一口,“白白嫩嫩的,果然好吃。”

浩哥儿看了看自己的小手,疑惑地说,“哪里有西湖醋鱼好吃呀?”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苏锦抱着他哄他说,“你小时候也可喜欢吃你自己的手了,小孩子都是这样的,等你妹妹长大了,就不会再吃手了。”

等苏锦头发弄好的时候,曾妈妈抱着朵姐儿进来了。朵姐儿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见过朵姐儿,看见苏锦就很委屈地张开手,一定要跟苏锦抱。

苏锦把朵姐儿抱起来,亲了亲她的脸蛋,问秦嬷嬷,“老爷上衙门去了?”

秦嬷嬷指挥着小丫鬟收拾房间的东西,“一大早就出门了,出门前让奴婢跟夫人说,已经择好了吉日,三日后就带着夫人、少爷、小姐上山拜祭老太爷。”

“老爷还说了,让夫人、少爷、小姐好好休息三天。”

苏锦的确是累坏了,连续三天都待在总兵府中。有当地的一些夫人、太太也递了帖子,希望上门拜访,或者邀请她去玩。苏锦都以守孝中为理由婉拒了。

许二老爷葬在许家发家前居住的乡下老家,离杭州府也有一日的车程,许承周请了五日假期,带着苏锦她们去到乡下拜祭。

许家的后代早已搬离乡下,他们在乡下的老宅已经荒废,这次许承周安排一家人住在许老太太陈氏的娘家宅子中。许老太太的娘家这么多年来都有家人在乡下居住,陈氏的老宅一直保留着原貌,虽然陈家的后人有很多都已经长住在各地,但是陈家祖先有祖训,长房一定要有子孙是世世代代守在老家的。

许承周虽然跟许家的人感情淡薄,但是他跟许老太太和陈家的人,关系还是不错的。陈家为他们特别准备了一座最新修葺过的院子,因为陈家老宅实在是太多年历史了,房子已经很旧,只怕来自京城的苏锦和孩子们住不习惯。

陈家安排他们住的院子靠近后花园,有独立的门口直接通向外面,方便许承周一家人随时出入。许承周的母亲秦氏也是下葬在那里。许二老爷死后,跟秦氏的骸骨合葬在一起。因此这次拜祭,除了正式拜祭许二老爷外,还是苏锦和孩子们第一次拜祭秦氏。

一番拜祭完毕后,全家大小都已经累坏了。但是客居在别人家总是不大方便,所以祭拜完毕后,只是简单休憩了一天后,一家大小就出发回了杭州府。

回到杭州府后,苏锦闭门在家狠狠休息了一个月,再出门见人。许承周笑话她是老骨头一把,只是出门一把,就累成这样子。苏锦也是深深反省了一番,自称成为已婚妇女后,自己就再也没有好好锻炼自己的身体,就当做这件事是敲响警钟,从现在开始,要带着浩哥儿和朵姐儿一起锻炼身体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庶弟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一十一章庶弟

苏锦当初在江南跟着苏夫人也参加过好几场宴会,在宴会上也结识了好几个小姐妹们。虽然如今大家都已为**,在家中相夫教子。但是自从得知旧识苏锦回到杭州,并且就是新近上任的许总兵的妻子后,就有朋友特意呼朋唤友办了一场宴会,将当初关系较好的,如今还留在杭州的姐妹们请到一起聚会。一来再续姐妹情,二来也是为了各自丈夫着想,互通信息有无。

等苏锦歇足力气,终于有精力重出江湖的时候,便答应了邀请。这次这帮姐妹重聚首的地点就定在杭州最好的酒楼……楼外楼。

这个地点还是苏锦提议定的,按照她的说法,不管去谁家都有高堂妯娌要拜见,怪麻烦的,不如在外面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做一日甩手掌柜,从家庭主妇中解脱出来,舒舒服服玩一天。这楼外楼,当年苏锦来杭州的时候就对其大名如雷贯耳,只可惜那时候苏夫人看得紧,没有机会去过,这次一定要趁机去一饱眼福。

楼外楼在西湖边上,除了主楼的大厅雅间之外,还有多个独立的院子供达官贵人包下玩乐,这些院子设计独特,既有独立门口直接出入,又可看见西湖景色,即使是女眷的宴会,也保持了足够的私密空间。

因为参加聚会的夫人太太少奶奶们都已经生儿育女,所以这次除了大家见面之外,还可以各自带上自己的子女一起。苏锦一早就盘算好了,要带着朵姐儿和浩哥儿一起出门玩,顺便让他们在江南也认识一些小伙伴。

现任杭州知府家的三少奶奶便是苏锦认识的朋友之一,她是江南甄家的嫡女,家中排行第二,说来也巧,她如今是范氏的弟媳妇,两人见面,她自然就知道许家的不少事情。

“我听我那小姑说,她婆婆对庶子真是太过分了,明明已经考上秀才,却不许他继续考下去,担心抢了自己亲儿的风头,也不想想如果兄弟好了,自然会提携她的亲儿。”甄氏自幼娇养着长大,也是有一定脾气的人,敢说敢做,当初苏锦就很喜欢跟她来往。甄氏自幼在杭州长大,对杭州达官贵人后院的八卦十分熟悉,自然也知道范氏曾经是许给许承周的,她以前跟范氏也相熟的,自然为范氏打抱不平多了,连带的对许二太太什么都看不过眼。

虽然甄氏没有提及许二老爷,但是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许二老爷纵容,许二太太如何能插手不许庶子继续读书?

这次聚会定的是楼外楼位置最好的院子…………望山问湖,院子前后都有花园,院子正门对着西湖边,在二楼可以远眺西湖中间和远处的山,院子后门与楼外楼其他地方相连,一般宾客都是直接从正门进来,如无必要是不需要进入到楼外楼其他地方的。

由于大家都各自带着孩子到场,厅堂左边有一张巨型的罗汉床,紧靠着窗边。还不大会走路的孩子,都放在罗汉床上,由丫鬟、乳母们在一旁伺候着,孩子们有了伴,倒也听话。会走路的孩子们,罗汉床已经困不住他们了,就由得他们在厅堂自己玩,不过一定要吃饱饭,才允许他们到外面玩,由各自的丫鬟乳母带着。

甄氏也带着自己生的两个儿子来,她的儿子一个比浩哥儿大两岁,一个比浩哥儿小一岁,一个是正太年纪,一个奶娃娃年纪,都十分可爱。

来的人中,有一个是扬州张家的四小姐,当年苏锦跟着张氏去扬州的时候见过她,没有想到作为庶女的她也嫁到杭州宋家,虽然嫁的是宋家的庶子的庶子,但是门当户对,而且自己的婆婆对自己这房人不大理睬,也不用服侍丫鬟出身的姨娘婆婆,因此虽然没有太多钱财,但是丈夫贴心,日子倒也过得悠闲。

张氏的丈夫虽然是庶子,但是自己争气,张家门风也正,也考取了秀才,虽然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没能继续考中举人,但是宋家还是支持他考了好几次,最近他自己放弃了继续读书,弃文从商,打算多点赚钱养家,以后让儿子再努力成为大官,光宗耀祖好了。张氏说起这些的时候,自信满满,还带着小女子的羞涩,可见日子过得不错。

苏锦的这些个朋友出嫁后都还算过得不错,境遇最差的要数公孙氏,公孙家是江南最有名的大儒之家,世代书香,可惜有个致命弱点就是穷,可能世代都是读书人,不通庶务,偌大一个家族只剩下一个空壳在支撑着,到了公孙氏这一代,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通过与商户人家联姻来增加公孙家的财力。

公孙氏嫁的就是江南首富孙家的大房二子,孙二公子也是经商奇才,可惜商人重利轻离别,他一年有至少八个月时间不在家中,在外地都有妾室,置办了家产,照苏锦看来,就等于现代的富人,到处包*奶,所以公孙氏虽然手中有钱,但是过得并不算快乐,幸好生了儿子、女儿,一心将儿子、女儿教导成为才子才女。这也是孙家求娶公孙家女儿的原因,希望通过结合,孙家可以在官场上开辟新的道路,为孙家的发展增加更好的基因。

不过说到底,这里面最有钱就是公孙氏了,孙家对这个媳妇还是不错的,孙二公子对着自己的正妻也很是大方,这个从公孙氏拿出来的礼物就可以看出,所有人中,就她给孩子们的礼物最值钱。她送了朵姐儿一个荷包,里面装着四五颗东珠,颗颗圆润亮泽,十分夺目;又送了浩哥儿一套笔墨砚,苏锦虽然不是个中行家,但是也看出应该不是凡品。

大家都是出嫁女,相聚在一起,自然话题也特别多,从上午一直玩到下午,要不是大部分人都要在日落前回家向婆婆请安,相信晚饭都会继续在楼外楼解决的。

从楼外楼出来,苏锦想着也不必赶着回家,就让小厮去跟许承周说声,让他来楼外楼接她们,然后一家大小在外面吃饭。

许承周赶到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许承周的眉头微皱,似乎心中有事。苏锦担心影响了他的工作,就问他是不是还有公务烦心?

许承周一向与苏锦都是坦白相处的,便将自己的烦心事讲了出来,“今天我五弟来找我。”

许承周有五个弟弟,二弟、四弟是许二太太所出,三弟、五弟、六弟是姨娘们生的。甄氏提及的考取了秀才功名的就是他的五弟许承志。

许承周的弟弟,苏锦都见过,他二弟长得像许二太太,就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三弟长得像他生母,胆小怕事,被许二太太欺负得更是长歪了;四弟虽然心地较好,但是能力有限;六弟自小也是跟着他生母长大,日日钻营进钱眼中;只有这个五弟,生母是良妾,本是秀才人家的女儿,自小也用心教导这个儿子,许承志读书不错,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比他二哥、四哥都要厉害,偏偏,许二太太看不得庶子比自己的嫡子厉害,寻了个理由,留他在家打理生意,不许他再继续读书。

如今他既然来找许承周,估计跟这件事还是有关系的。苏锦便问:“五弟找你有什么事情呢?”

许承周把朵姐儿放到自己脖子上骑着,把浩哥儿羡慕得直跳脚,苏锦只好亲自牵着浩哥儿的手,走在许承周旁边。

许承周一边稳稳托着朵姐儿,一边说,“我这五弟也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熬到十八岁,亲事也说好了,虽然对象不怎么好,但是想着成亲后就可以分出去过,再苦读几年,考个举人,到外地上任。偏偏我爹爹这会子没了,三年内不能成亲,分家出去读书当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了,今天来找我说话,我看他眼眶都红了。”

苏锦很无语,自己这个公公,也真是的,啥贡献都没有,还拼命不停为自己的孩子设置障碍。

苏锦想了想,抿了抿嘴,笑着说,“就看五弟能不能忍受短衣缺食的日子了。”

许承周有点不解,“怎么短衣缺食了?”

苏锦又说 ,“不过就算他继续这样留在家里,也不会富裕到哪里去。不如让他以守孝为名,干脆住到乡下去,你可以跟陈家打声招呼,让他在乡下苦读三年,三年后再去考举人,如果能考中,自然前程万里了。不过这三年,没有什么进项,估计日子会难过些。”

许承周眼睛一亮,这个法子挺好,虽然有点险,但是富贵险中求。这些年来他虽然跟家里人关系一般般,但是对于这个五弟,还是心有怜惜,如果这个弟弟能够摆脱许二太太的控制,走上官途,日后对于浩哥儿他们来说也是多一个得力的亲戚,总归是好事。

许承周把朵姐儿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