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苏锦心中一松,又继续睡着了。许承周带着身边的人,趁着黑蒙蒙的天色,往皇城那个方向去。

苏锦这一觉竟然睡到天大亮,一直睡到斌哥儿来拉她起来,“娘亲,娘亲,起床了,今天要去姨母家。”

自从苏锦前天跟斌哥儿提了,要去探望大姨母,斌哥儿就时时刻刻记在心头,昨天跑进跑去收拾着要带什么玩具去跟表姐表哥玩。今天一大早来叫苏锦赶紧起来,早点出发。

苏锦一把抱住斌哥儿,心中不由得愧疚,“我们今天不去姨母家了,爹爹回来了,我们在家里做好吃的,等爹爹回来吃,好不?”

在斌哥儿心中,爹爹和吃食的分量还是蛮重的,苏锦给的这个选择,他犹豫了片刻,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蹬蹬跑出去,吩咐下人将他收拾的玩具,重新放好。苏锦听着他小大人般的声音,不禁心中发笑,想起苏玉那边,便吩咐秦嬷嬷再跑一趟,去跟苏玉说,家里面有点事情,等过段时间再去她家玩。

苏锦想了想,不放心,又亲自写了一封信,让秦嬷嬷带给苏玉。苏锦将自己能想起来的,在那种大家庭中,如何保护孩子们的注意事项都一一写了下来,让苏玉一定要留意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像她婆家这种家庭,说不定就有某一房人为了将来多分点家产,起了坏心思要害其他房孩子的心思。苏锦又特意告诉苏玉,咱们三嫂身边有几个丫鬟,都懂医术,实在需要,可以回娘家借个人去帮忙照顾下孩子。

苏锦心中其实还有一个担心,因为贺姐夫经常外出,有时候一两个月才能回家,贺姐夫这种外出跟许承周待在军营中又不同,做生意的人经常出入风月场所,虽然贺家规定不许纳妾,但是她担心贺姐夫在外面有人。但是这种事情又不能明说,只好暂时不在信中提,打算日后再让人打听下,毕竟自己的姐姐,是不许别人欺负了去的。

本来苏锦想着许承周晚上还会回来的,便哄着斌哥儿跟她一起做好吃的,朵姐儿也跟着凑热闹。但是从那天晚上起,许承周就没有再回家。苏锦心中暗自焦急,但是又不能表露出来,仅仅几天,嘴角就开始冒泡。苏锦让家里人出去打听消息,发现京城已经加强了戒备,城门对出城进城的人查得很严,晚上也严令宵禁。

如此焦灼等待了五天后,到了第六天,整个京城都听到皇城中的丧钟,遇刺的皇帝并没有熬过这一关。听到消息的刹那间,苏锦心中松了一口气,之后又不禁为皇帝感到悲哀。

皇帝之所以自称为孤家寡人,是有理由根据的。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他身边的人,生死都被他掌握着,即使是夫妻子女也是说翻脸就无情。

所以苏锦相信,皇上驾崩,宫中大部分人都是暗松一口气,皇贵妃再也无需担心以后会有更年轻美貌的女子取代自己的地位,不用再担心其他皇子会取代自己孩子的地位。

对于东宫的人来说,不必再担心因为失势而身首异处,。对于百姓来说,新君即位都会天下大赦,普天同庆。所以其实每一任皇帝的死亡带给天下的,更多的并不是悲伤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到了晚上,已经五天五夜没有回家的许承周终于一脸胡须渣子的回到家中,苏锦十分心疼,亲自服侍他简单梳洗后,又逼着他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才放他去歇息。

许承周倒头就睡,苏锦担心他积食了,又拿了大迎枕给他垫高了头,守在旁边,等他睡了一个时辰,才把大迎枕抽走。

皇帝意外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君匆匆即位。因为是冬天,朝议决定先帝的葬礼定于二十日后再举办,留了足够的时间召各地的王爷回京送先帝下葬。

许承周回家足足歇了一天一夜,之后又开始忙得团团转。虽然苏锦不是很清楚他在忙什么,但是总归是为新皇办事,所以苏锦也能稍稍放心点。

先帝被葬入皇陵后,很快就是除夕,但是由于三月国丧,所以这个新年过得十分沉寂。二月底国丧结束后,春天就快到来,整个皇国迎来了第一桩喜事,新皇终于下令册封后宫,先是封了生母崔氏为慈睿皇太后,封太子妃为皇后,封敏侧妃为贵妃,霞侧妃为贤妃,崔良娣为德妃,许良娣为淑妃。其他东宫旧人也皆有封赏。

第一百四十章 大结局

崔良娣能被封为德妃,主要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女儿。照苏锦说来,应该是崔家打的如意算盘太响了,太子烦不胜烦,担心崔家继续塞崔家女入东宫,干脆让崔良娣有孕,反正如果她生的是小公主,自然最好,但是如果她生的是小皇子,在后宫中,一个小皇子夭折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到了六月,皇帝又颁发旨意,将皇后吕氏所出的大皇子封为太子,皇后掌凤印,贵妃协理后宫,由于先帝新丧,三年内不选秀,后宫中的妃嫔都是东宫的旧人。.

由于先帝遇刺后,许承周保护皇上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本来新皇还想加封更多的,甚至想将许承周留在身边做近臣,但是许承周婉拒了,所以新皇才加封了他一个虚职,许承周实际的工作还是不变

其实许承周当时追查的线索果然指向东宫,只是到了东宫线索就嘎然而断了,也不知道幕后人是谁,如此厉害,宁愿壮士断臂也要制造出这样的状况。可惜功亏一篑,但是由于当时皇帝一直昏迷不醒,也就没有机会看到别人精心安排的线索。

其实在那段时间中,太子让许承周负责皇城的守卫,整个皇城和皇朝都已经尽在太子手中。再过了三天后,皇帝也没有能再清醒过来,再熬了三天就去了。

先帝去世后,新皇并没有下令继续追查线索,只是将那舞姬那条线的人全部杀了。

新皇的生母原皇贵妃崔氏,自从被封为太后,便搬到慈宁宫。太后自从先帝去后,就缠绵病榻,知道现在才有点起色。此刻她正半躺在床上,身边只有新皇一人。新皇屏退了身边服侍的人,独自留在殿中与太后说话。

太后脸色有点黄,整个如同老了十岁一般,“我原以为你父皇去了我会活得更加轻松,但是没有想到他去了,我就夜夜梦见他,其实回头想想他对我们一直还是挺好的。”

新皇亲自捧了药来喂太后,“母后要保重身体,父皇去了,还有儿子、您的儿媳妇、孙子孙女,如果您觉得闷了,可以让菁华带着孩子们也进宫来陪陪你。”

太后闷闷地说,“这皇宫困了我一辈子我可不愿意再困上我女儿,外孙,你要做皇帝也就罢了。你说,当时先帝知道不知道···…”

新皇果断地截断了她的话,“母后,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那害了父皇的人隐蔽甚深,儿臣至今都审查不出来。如果当时先帝醒来,那么现在死的就是我们母子还有菁华他们了。

如今我初初登基,天下还需要时间来稳定,母后还是尽快养好身体吧。再说了以后母后再也不用担心会有别人在父皇面前中伤儿臣了。”

太后缓缓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只是懒懒地摆了摆手,表示不想再喝药。新皇便将药碗放下“母后好好养着身子,明日起,我让德妃来服侍您。”

太后皱了皱眉头,“她来我这里也是心不在焉的,她来了我还不自在呢,不用她来了。”

皇帝也只是想让自己的女人来给太后侍疾,皇后和贵妃都忙,本来想着德妃与太后都是崔家的人也能亲近点。但是太后不喜欢德妃陪着皇帝只好作罢,只能让皇后和贵妃轮流抽时间去陪着太后再派人去召菁华公主入宫陪太后。

新皇登基的时候,也有流言说是他害死先帝但是新皇本来就是御封的太子,先帝死后,他登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朝中大臣基本都是支持新皇的。所以朝政十分稳定地过度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雷厉风行,对世袭的勋贵人家频频打压,却提拔了不少新人。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整个皇朝的势力都已经被新皇梳理清晰,各地的主要军权人物都在这一年的年底回京述职,等待新皇重新安排人事。

在深受新皇信赖的人中,就有苏锦熟悉的东南的宁海侯,萧总兵,山西的门家,陕西的方家等等。而京城的几家苏锦熟悉的公侯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比如说楚侯家,就被新皇抓住宽哥儿那件事来说楚侯家藐视皇家,将爵位降为伯府;秦国公府也受到新皇的多次训斥,说是纵容家人在外行凶。

其实苏锦早就觉得像楚侯、秦国公这些大户人家,不要说内院较乱,外院也是十分乱。由于许承周得到新皇青睐,一时间许府突然多了很多亲戚走动,特别是秦国公府和楚伯府的人。许承周趁机劝说楚侯爷和秦国公低调做人做事,约束家人。苏锦则劝太夫人们出手清清内院。其实皇家对于这些从开国以来就一直袭爵的人家一向都是有戒心的,不过只要自己足够清白,自然不怕被别人抓住把柄。

宽哥儿最终还是与安乐公主和离了,安乐公主没有再嫁,带着两个自小养在身边的孩子日日在公主府深居简出。

宽哥儿虽然是楚伯府三房的嫡子,但是由于各种事情,他只能分家出来单过了,之前那个外室许兰恩,终于入了他家,虽然做不了正室,但是宽哥儿也没有再娶妻,所以也等于过着正妻的生活。只是始终尴尬,京城并无什么人家的女眷与她有正经来往。

苏锦的三舅妈劝过宽哥儿几次正正经经娶一个正妻,但是宽哥儿一直不听,最后还是苏夫人出面劝他,将各种利弊摆出来跟他细说,如果他不娶正妻,如今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但是等他孩子大了,要娶妻嫁人的时候怎么办呢?婚姻是通两姓之好,正经的人家怎么会跟他联姻呢?如果有了正妻在主持这些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必须的。

可能是考虑到孩子的前途·虽然许兰恩闹了几次,但是宽哥儿最终还是同意再娶,但是京城的正经人家都认为宽哥儿一来有惹祸的潜质,二来他家中有个宠妾,庶长子庶二子庶长女都已经有了,叫新嫁的妻子,如何在他家后院立足呢?

最后找来找去,还是一家家境落魄的秀才才肯将女嫁给宽哥儿。宽哥儿再婚后,苏锦见过一次他的新婚妻子·长相清秀目光倔强,只怕是个心中有主意的人。苏锦微微放心了,毕竟是亲戚一场,也是希望对方婚姻能够幸福的,这次宽哥儿娶的妻子应该是能够管得住他的。这对于做事不大靠谱的宽哥儿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果然,后来苏锦听说,三舅舅和三舅妈对这位儿媳妇十分满意,甚至将宽哥儿名下的产业都交给这个新媳妇打理·并且言明,如果宽哥儿的新媳妇生了孩子,这些产业以后都交给她的孩子们,如果新媳妇她没有孩子,日后这些产业是要重新交回给三舅舅的其他的孩子手中的。

苏锦听了这个消息,忍不住笑了好一阵子,这三舅舅出招真是损,这下子,三舅妈、宽哥儿都得努力让新表嫂生下孩子了,而且最好是儿子。不然这些产业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看得见摸不着了。

到了新皇登基的第二天,苏玉终于再次怀孕了,这次她生了个龙凤胎·二子二女在贺家也是十分少见的,因此她在婆婆眼中地位也升了。再加上苏锦的劝说下,苏玉主动留了丈夫在京城,平时贺姐夫除了帮着家族打理生意外,主要还是发展自己家中的生意,他现在很少往外地跑了。因此苏夫人也终于对两个女儿彻底放心。

五年后,许承周对于经常在京郊大营与京城跑的生活终于厌倦了,便向皇帝提了申请·调了职位·先是改为负责皇城御林军的统领工作,后来干脆被皇帝定期放到外面做巡抚。

之后苏锦便跟着许承周往各地跑·这期间,浩哥儿定了门家三房的嫡出小姐·苏锦便与自己欣赏的明二小姐做了亲家。朵姐儿定了方家三房的嫡出长子,他父亲就是当年的方三少爷。最小的斌哥儿则定了金陵霍家的嫡出女儿,她是秦霞光的女儿,苏锦很喜欢这个儿媳妇,因为她很像霞光,从小又是喜欢跟在她外祖父外祖母身边,所以性子活泼,与比较安静的斌哥儿恰好是良配。

浩哥儿最终选择了往武官那个方向发展,也算是子继父业,在他考中武举人的时候,秦先生的儿子秦数考中了状元,秦先生带着秦夫人终于回到京城。浩哥儿后来去了陕西。方三少爷这些年来一直定居在京城,所以朵姐儿出嫁后,还是住在京城,回娘家还是十分方便的。斌哥儿考中进士后,先是外放到金陵做官,离自己岳父家十分近,后来才调回京城。

三个孩子都嫁娶后,许承周便申请了致仕,带着苏锦开始游历各地。菁华公主那两口子也跟着一起。左将军这些年一直都在西北,左夫人力邀他们去甘肃玩,因此这四个人率先是从京城外往西北走。

他们先是去了陕西探望了浩哥儿,接着去榆林看了苏锦的大哥,再去兰州左家玩了十多日。四人一路继续往西域那边走。苏锦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翘阿姨,她的第二个孩子楚星河已经成年,长得十分英俊,娶的妻子是西域本地人。

苏锦将翘一家人都画下来,打算带回京城给自己娘亲看看。

楚星河还让苏锦帮忙捎带礼物给他大哥令狐二公子。

令狐二公子如今在云贵那带当官,楚星河有时候会去云贵那边探望自己的大哥。可能是因为在西域长大的缘故,楚星河的性格十分像外国人,他平时虽然就是一个生意人,但是在父母教养下,文武双全,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

许承周暗自可惜,这样的人才应该入朝当官。楚星河哈哈大笑,“这种话,你可不要跟我娘亲说,她可一点都不希望我入朝当官。”

楚翘这么多年来,脸上的岁月痕迹还是很少,依然美艳如花。苏锦终于见到了她的夫君,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样子·与令狐二老爷的军人气质恰好相反,看着妻子的眼神十分温柔。苏锦突然明白了,为何翘阿姨最终同意了嫁给他。孤苦大半辈子后,能有这样一个温柔的依靠,不失为一种幸福。

楚星河知道许承周他们想继续往西走的时候,十分兴致勃勃,自愿亲自带着他们。苏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会不会耽误您的正事呢?”

楚星河笑得爽朗,“我本来就是一个生意人·这次刚好可以带些货去大食,再从大食进些中土没有的东西,拿到中土去卖,两头都能做成生意,也算不上是白走一趟。

最后,苏锦他们跟着楚星河一路西行,经过天竺,最远去到大食,再一路沿着旧路回到西域。苏锦他们这时候已经离家快三年,因为担心家中亲人忧心·便回到京城。

在这些年中,苏老太爷和苏老夫人已经相继去世,苏老爷和苏夫人也年纪大了。想到自己父母苍老的样子,苏锦心中后悔远行,决定日后出门不能再一下子出门这么久。苏锦将楚翘一家的画像送给苏夫人的时候,苏夫人惊喜交加,“我还是做姑娘的时候,就跟翘特别好,我们两个都是姓楚的,那个时候还开玩笑说·我们俩就是亲姐妹一般。

没有想到她如今还是这么年轻貌美,我都成了老太太了。”

苏锦便将从西域带回来的礼物一一拿出来给苏夫人看,“你看这些纱丽都是翘阿姨亲自挑选给你的·虽然京城还不流行这个,但是我觉得挺好的,你在家可以带着玩。”

苏夫人摸着色彩鲜艳的纱丽说,“真好看,你有没有带多点回来,放到你那绣庄卖呢?”

苏锦的绣庄如今已经天下闻名,不过出名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秋水绣校,由于她网罗了很多人才·很多人家都以自家有女儿去过秋水绣校为荣。

苏锦已经将绣校交给朵姐儿来打理·绣庄则想着等浩哥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