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甲三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绵连近七十余步的营垒一线,数万公孙军轰然撞入。

  大刀、长枪、利矛,无尽的锋利斩向惊惶的敌人,公孙军长驱直入,一路辗杀。

  营栅一破,河北军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破,万余河北军士气跌落谷底,军心已是土崩瓦解。

  崩溃!

  “不许后退,给老子顶住,谁敢后退,军法处置!”文丑沙哑的嘶吼着,却依然扼制不住败溃之势。

  愤怒的文丑,甚至亲手斩杀了数名溃兵,却依然挽回不了败势。

  文丑愤羞于他的失败,却也不随军而退,依然在舞刀狂杀,想要拼尽全力一战。

  乱军中,赵云纵马舞枪,枪锋过处,飞溅的人头被留在身后,他斩开一条血路,直奔文丑而至。

  血战的文丑,蓦然间觉察到一股凛烈之极的战气,正狂压而来。

  猛转头时,却见一道银光,势不可挡的杀将而至。

  不必猜想,便是幽州第一将赵云杀到了。

  文丑大吼一声,舞刀拍马迎击而上。

  狂冲而至的赵云,嘴角却掠起一抹不屑的冷意,在他眼中,没有双马镫的文丑,已不足与他一战。

  “文丑,纳命来吧~~”

  暴喝声中,赵云手起一枪,挟着狂澜怒涛之力,横扫而至。

  两人瞬间激战在一起,杀得四周到处都是枪影,无人敢近。

  然而此时,东营已彻底攻破,文丑周围,几乎看不到河北军的身影,原本武力已不及,加上心中激怒,不过二三十招,文丑就逐渐露出了败象,险象环生。

  砰~

  赵云战得兴起,突然踩着马镫站了起来,手中的龙胆亮银枪挟带着风雷之音倾力击出,文丑万万没想到赵云能从马背上站起,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击得长枪几乎脱手,身子连连摇晃,胯下的战马更是连连退后了十几步。

  杀!

  赵云眼中杀气大盛,一催胯下的照夜玉狮子,就要一个冲锋,将身形不稳的文丑一枪击杀。

  “子龙,枪下留情!”

  眼看那长枪如同流光一般,就要击向慌乱之中的文丑,却听背后传来颜良的惊呼声,赵云只得硬生生的收住了枪势。

  惊恐的文丑,自然已知道自己不是赵云的对手,哪里还敢再纠缠,急忙调转马头,飞奔逃往东门。

  就在此时,十数万公孙军已然将邺城四周的营寨拔了个干净,邺城彻底成了一座无坚可守的孤城。

第224章 三气袁绍

  邺城四周的营寨彻底被公孙白的大军拔掉之后,邺城彻底成了孤城一座,十四万公孙军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此刻就算袁谭和袁尚真派大军来袭,也救不了邺城了,可公孙白却知道,袁谭和袁尚是来不了了。

  七年之争,百战沙场,今天,他们终于杀到了邺城下。

  大局既将砥定,三军士气饱满,同城头守军的慌张气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绣着“公孙”二字的大旗在烈日下竖得笔直,十数万汉军在邺城下扎下十里连营,旗幡招展、营盘连天,那威风气势,令城头守军望之丧胆。

  公孙白在数位猛将的拱卫下巡视城下阵地,所过之处,将士欢呼,如同大海狂啸一般。

  他策马扬鞭,缓缓的抬起头来,望着前面。

  正前方,就是雄伟的冀州治所邺城,高达五丈的城墙,宽达十几米的护城河连着漳水的支流,墙头上架满了强弓硬弩,还有火油、滚木、礌石等,不愧为冀州第一城,简直固若金汤。

  触目所及,公孙白禁不住情怀激荡。

  风萧萧兮之易水,血水染红的黑滩河,十万大军困锁的易城,蓟城之郊的拼死血战,漳河的雪,磐河的明月,公孙续的人头,射杀公孙白的利箭……七年了,从当年的百人将,到今日的代侯,今日,他终迎来这胜利的一刻。

  或许,令他激动的不只是能为公孙瓒和公孙续报仇,更令他激动的是,他终于不用如历史上那样,默默无闻的被袁绍逼死在易城之中,终总算彻底了摆脱了历史的宿命。

  数十万大军没有挡住他,易水、磐河、黑滩河、漳水这些天堑没有挡住他,如今这邺城的城墙,能挡住他前进的步伐么?

  邺城之内,只剩下两万残军。就算在同等条件下,也决计挡不住十四万大军,更何况面对的还是兵精器利的公孙军。

  “本侯有大黄弩和投石机压制城头,有攻城云梯、井阑、攻城车等攻城利器。若十四万大军三面攻城,需要多久攻下邺城?”公孙白淡淡的对郭嘉问道。

  郭嘉望了望城楼上,只见城楼正中昂然屹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将领,正是文丑,眉头微微蹙起道:“若无沮授、审配和文丑三人。或许只要两个时辰,有了此三人,恐怕要一日才行。”

  公孙白神色一肃,又问道:“若攻一日,我军会死伤几何?”

  郭嘉道:“强行攻城,攻城者的折损至少是守城的三倍,我军虽精锐,但以邺城之坚固,若是激战一日,则至少折损一万人以上。”

  公孙白双目一瞪。怒道:“老子带兵以来,从未折损如此多兵马。”

  郭嘉无奈的说道:“所以即便如此巨大优势,若想减少伤亡,只能智取,强攻不是办法。”

  公孙白眉毛一挑,问道:“你可有妙计?”

  郭嘉挠了挠头道:“且容末将好好思量一番。”

  公孙白怒道:“限你三日之内想出攻城之策,十四万人的粮草可不是少数,每日都是上千斛粮食的消耗,老子可耗不起!三日之内,想不出办法。老子给你去势!”

  郭嘉顿时满头黑线,无奈的说道:“遵命。”

  公孙白望着他那尴尬的模样,微微一笑,又抬起头来。望着邺城,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我听闻袁绍曾两次吐血,可有此事?”

  郭嘉笑道:“袁绍此人一向自视甚高,心胸狭隘,却屡次被主公所辱。心中一时想不开而气得吐血,也是人之常情。”

  公孙白哈哈大笑,纵马扬鞭,转头而去:“走,回帐,老子就来个三气袁本初!”

  ……

  邺城,车骑将军府。

  脸色苍白的袁绍端坐在大厅正中,不过数月之间,年纪不过四十多岁的他,头发已然灰白了一半,显得十分苍老。

  他左边坐着沮授、审配、许攸等谋臣,右边则坐着文丑、马延、张南、王摩、焦触等武将,一班谋士武将,个个神色凝重。

  “没有援军了么?”袁绍声音嘶哑的问道。

  “淳于琼和蒋义渠的三万大军被田豫所破,率数百残兵而逃,不知所终;大公子被田豫、田楷和单经等人所阻挡,又担心黑山军出兵攻袭,恐怕也来不了……至于三公子,如今被曹孟德大军压境,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沮授满脸沮丧的说道。

  满堂默然不语,其实众人都知道,袁谭和袁尚并未完全不能出兵,只要他们一个舍弃并州之地,一个舍弃青州之地,各自倾巢而出,汇合在一起凑个十五万大军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他们的问题是:其一舍不得放弃各自的辖地;其二他们也知道袁绍被十四万大军围城,只要公孙白不惜代价攻城,袁绍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就算他们不过一切前来救援,等到他们杀到邺城时,邺城恐怕早破了;其三就算邺城未破,他们的十五万疲惫之师,也未必是公孙白的对手。

  袁绍听完,神色显得极其萎靡而悲凉,喃喃的叹道:“想不到我和公孙瓒争斗七八年,最后得以将其击杀,却会败在他的庶子手中……我袁氏四世三公,竟然会败在公孙氏的庶子手中……可悲啊可悲……”

  文丑听得双眼通红,霍然而起,朗声道:“主公莫慌,文丑愿率城中两千精骑,趁夜杀出城门,护送主公撤出邺城,投奔并州的大公子。”

  沮授眼中神色一亮,微微叹道:“这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我等可率城中守军三面出城主动袭击敌营,文将军则率两千轻骑护送主公趁乱自北门冲出敌营,以文将军之武勇,只要不遇上白马义从和墨云骑,应可无恙。”

  袁绍久久不语,突然拍案而起,愤然道:“我袁氏四世三公,袁某乃车骑将军,同盟军盟主,大丈夫死则死耳。岂可扔下部曲临阵脱逃?”

  其实他心中却知道,这样的突围希望极其渺茫,就算突围而出,恐怕也躲不过白马义从点的追袭。

  众将士正要劝说。却见一名小校急匆匆的奔了进来,高声道:“主公,大事不好,敌军在东门城下喧哗,似乎要攻城。”

  袁绍和诸将脸色大变。急忙腾身而起,疾奔出府外,一个个翻身上马,鞭马如飞,朝东门奔去。

  刚刚奔到城门前,便听到城外锣鼓喧天,众人心头一沉,急忙簇拥着袁绍疾步奔上城楼梯道,奔往城楼。

  众将士见到袁绍及一干主将前来,纷纷让出一条道来。

  沮授却注意到众人神色诡异的望着袁绍。却丝毫没有惊慌之感,心头不禁微微诧异。

  等到众人随着袁绍奔往城楼正中,不禁被城下的情景惊呆了。

  咚咚咚~

  当当当~

  呜呜呜~

  城楼下,那密密麻麻的公孙军中鼓角争鸣,锣声喧天,简直就像宋丹丹的出版后签名售书一般,热闹异常。

  大军之前,猎猎招展的不再是绣旗,而是一面面素白色的招魂幡,那一片苍凉的雪白在风中飞舞。显得格外阴森和诡异。

  而最令人瞩目的是,在那招魂幡之后,高高的竖立着一块长达数丈、宽达一丈的白布,白布的旁边又竖着两长条如同对联般的白布。

  两旁如对联般的白布之上。左边写着“本初慢走”,右边写着“袁公千古”,正中间赫然写着“我儿袁公本初之灵位”,三行大字,每个字都有一尺大,在城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在那行触目惊心的字上面又画着一副头像,虽然画风粗糙,那神韵和脸型却明显是袁绍。

  在那白布之前,赫然又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木,上面盖着大汉龙旗。

  而更诡异的是,成千上万的公孙军在管亥的带领之下,一个个用着哭腔高喊着“本初,魂兮归来!”

  整个场面,就是一场声势宏大的丧事活动。

  这诡异的场面,令城楼上的诸将瞬间呆住了,他们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却第一次见到给生者办丧事的,而且还办得如此庄严和隆重。

  袁绍呆立在城头,死死的望着正中那块白布上“我儿袁绍”四个字,心头气血翻腾。这是什么伎俩,简直就是和小儿耍赖打架一般!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轻浮而无道的黄口小儿,却击败了他这个四世三公、天下所望的车骑将军,这是何等的讽刺!

  就在此时,一名白袍银甲的小将,跨骑一匹红艳如火、高达一丈的神驹翩然而出,奔驰在那棺木之旁,手中长枪一举,那震天价的锣鼓声便戛然而止,而那号角声也逐渐变得苍凉和阴沉起来,如泣如诉。

  而那些军士也停止了招魂,唱起了葬歌来。

  “步出邺城门,遥望漳河水。

  水边有一墓,悠悠听浪声。

  问是谁家冢,汝南袁氏子。

  武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兵戈起,满门无一丁。

  谁能为此战,代侯公孙白。”

  这只葬曲是按照的曲调,只不过稍稍做了改动,音调悲切凄苦,被成千上万的军士齐声哀唱出来,显得格外的哀伤,天地之间充满萧瑟和悲凉之气。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公孙白那得意洋洋的神色和轻佻的动作。

  袁绍圆瞪双眼,死死的盯着汗血宝马之上的一副得意忘形模样的公孙白,刹那间数年来的恩仇尽皆浮现而出,袁昱的血,袁熙的头,袁雪的尸体,还有磐河的夜袭,易水上的火船,黑滩河边的被骗……那满腔的仇恨如同岩浆一般从他胸口奔涌而出。

  “公孙白小儿,老子不杀你,誓不……噗!”

  袁绍双眼通红如血,满脸的肌肉抽搐得变形,指着公孙白咬牙切齿的骂了半句,便突然觉得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薄而出。

  刹那间,那鲜血一口接一口喷出,城楼上血雨纷飞,袁绍只觉两耳轰鸣,在身旁的诸将的惊呼声中,两眼一黑,倒在文丑的身上。

  高高端坐在汗血宝马上的公孙白看得真切,迎着城头一拱手道:“原本不过消遣作乐,想不到袁公竟然吐血三升,真是空前绝后,小弟佩服佩服!”

第225章 许攸叛主


  夜已初更,月如玉盘。

  冀州兵曹从事府,主厢房中灯火通明。

  屋内春意盎然,一张案几上更有一盆热气腾腾的水中泡着一壶美酒。

  一个中年文士,拥着一个皮肤白嫩的美妾,一只手端着酒樽慢慢品着热酒,另外一只手则在那美妾衣内四处探索,惹得那美妾吃吃浪笑不已。

  虽然美人和美酒相伴,但是那中年文士脸上却隐隐透露出忧色。

  公孙军围困一月之久,自上次摧营拔寨之后,他便知道这邺城守不住了,依照公孙白的性格,他只是在寻找减少伤亡的攻城方式,或者在寻找更好侮辱袁绍的机会。

  果不其然,经受不了刺激被公孙白气得吐血,昏迷了整整一天一夜,到今日下午才悠然醒转,却明显是时日无多,连说话都困难了。

  想想他南阳许攸当年也算响当当的名士,只奈何与王芬谋刺灵帝,事发后流落江湖,后跟随袁绍,却不得重用,屡次被沮授、审配等人压制,尤其是那审配更是处处与他为难,使得他跟随袁绍以来一直不得志。

  如今邺城被围,袁绍眼看也就这几天的事,他恨不得出城就降,怕就怕不是被城外的公孙军射成刺猬,就是被沮授、审配等人凌迟处死。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抛尸无人埋!许攸长长的吁了一口闷气,猛的将樽中的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樽的手顺手将怀中美妾的衣带一扯。

  随着那美妾一声娇呼,许攸双眼尽赤,一把将那美妾紧紧压在身下。

  此刻,唯有女人才能倾泻他心中的烦闷和焦躁。

  却突然发现那美妾突然全身僵硬,睁大着眼睛惊恐的看着他的背后。许攸心里一抖,却待回头,便感觉一缕冰冷的凉气从脖子上传来——那是锋刃加颈的凉气。

  他的身体僵住了。

  “老实点,否则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忌日。”

  后面传来比刀锋更冷的声音。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许攸声色厉荏的轻喝道:“你是何人,意欲何为?本府内侍卫如云,主要本官一声令下,你就将被剁成肉酱。”

  身后的那人嘿嘿笑道:“子远兄请放心。在下特意前来救阁下一命的。”

  许攸一愣,随即问道:“此话如何说?”

  那人扬起手掌,如同闪电一般朝那他怀中的美妾的后颈猛然一击,那美妾的双眼一翻,便软绵绵的晕倒在地。

  呛!

  随着宝剑入鞘的声音。许攸感觉到脖颈上的凉气消失,全身这才放松下来,只觉后背汗水涔涔。

  抬起头来,便看到一名黑衣汉子已然跃到他面前,正冷眼望着他,眼中杀气腾腾,许攸完全能相信自己若是敢喊一声,他手中的宝剑便会再次出鞘割下他的人头。

  “阁下何人?”许攸战战兢兢的问道。

  “代侯麾下黑豹卫校尉酉飞。”那人沉声道。

  “间谍?”许攸不愧是曾经谋刺过灵帝的人物,当即就明白过来了。

  酉飞微微点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