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甲三国-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点了点头,接过丝帛道:“定不负主公所托!”

  轰隆隆~

  一缕雷声自天际响起,紧接着天边缓缓的涌现了一条黑线,黑线越涌越粗,逐渐形成一片乌云,那是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虎豹骑!

  众将士脸色纷纷大变。

  吕布高声喝道:“你等还不上船,更待何时?什么虎豹骑,不过一群土鸡瓦狗,且看我杀他个片甲不留!”

  希聿聿~

  赤兔马一声暴烈的长嘶,腾空而起,那一道闪亮绚丽的红光,那一道划破苍穹的戟影,迎着远处那一片汹涌而来的黑色浪涛,滚滚而去,气势如虹!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画戟舞天,谁可挡之?

第343章 三喜临门

  第343章三喜临门

  公元201年春。

  公孙白平定北方的鲜卑族,于当年四月在弹汗山城设置护鲜卑将军府,任命田畴为护鲜卑将军,管理鲜卑族政务,同时取消之前的设立的护乌桓中郎将府。

  当年五月,在渔阳、代郡一带广开互市,加强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贸易,使得鲜卑这个除了牛羊什么都缺的民族,获得用牛羊换取棉花、布帛、粮食、铁器、盐等生活必需品的机会。

  雄踞中原的曹操,在徐州之战中击败了吕布,至此占据了兖州、豫州、司隶、青州、徐州等五州之地,中原膏腴之地,除冀州之外,尽归于曹操,使得其实力大增,丝毫不让北面的公孙白。

  同年三月,汉帝刘协迫于形势,拜曹操为鲁国公,时人称之为鲁公,终与公孙白平起平坐。坐拥五州的曹操,终于对公孙白不再心存忌惮,自然对汉帝刘协也逐渐不放在眼里,虽然尚未如同历史上那般放肆,但是也不如之前那么恭敬了,帝相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同年四月,宛城的张绣自知不敌曹操,在贾诩的劝说之下,投降了曹操。

  而长江之南的形势,变化更为巨大。

  囊括江东英杰的孙策,麾下谋臣如云,良将如雨,自然不是缺兵少将,仅靠张飞和关羽硬撑着场面的刘备和庸碌的刘繇所能阻挡,气势汹汹的江东小霸王,一路势如破竹一般击败了二刘,占领了整个江东六郡,实力仅次于曹操和公孙白。

  刘备与关张两人率着一干残兵败将,投入了刘表的麾下,如同历史上那般,驻扎于新野。

  至此,汉地共有北地的公孙白、坐拥五州的曹操、雄踞江东的孙权、死守荆州的刘表和刘备、偏安于益州的刘璋,还有汉中的张鲁、凉州的马腾以及交州的士变。

  其中公孙白和曹操处于第一集团,刘表、刘备和孙策为第二集团,余者都是那种只管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主。

  第二集团的刘表和刘备与孙策处于僵持的对战状态,而公孙白和曹操这两个长江以北的枭雄之间的争斗,也处于酝酿阶段,开战是迟早的事情。

  ***************

  这年三月,公孙白终于领兵回到邺城,冀州刺史沮授率着百姓出城相迎,然而公孙白却有点敷衍了事般的应付百姓们的热情,然后便迫不及待的往国公府里赶。

  国公府门前的街道上,突然马蹄声大起,上百匹如云似雪的白马骑兵簇拥着一匹跨骑红马的骑者疾奔而来,惊得门口的侍卫纷纷抬头观望,满脸警惕之色。

  当他们看清来者正是国公府的主人时,急忙奔下台阶,上前来见礼,公孙白将马缰交给侍卫们,便大步踏入了府门。

  “呀~”刚刚踏入府门,迎面一个婢女立即发出欣喜的声音:“魏公回来了,恭喜魏公,贺喜魏公,三位夫人给魏公添了两位公子和一位千金。”

  公孙白猛然呆了一下,如遭电击一般,然后突然如同一个孩子般蹦了起来,嗷嗷直叫道:“老子有后了!”

  不等身后的白马义从反应过来,这位大汉国公、大将军,便三步并两步哇哇大叫着朝后院狂奔了过去。

  “魏公回来了!”

  后院的几个婢女见到公孙白,纷纷惊喜的大叫着,奔向各自主子的房屋去报喜,然后又有人喊道:“三位夫人都在大夫人的厢房内。”

  冲到后院的公孙白,仓促之间正不知往哪边跑,听到喊声之后,又急匆匆的朝张墨的厢房奔去,刚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脚步。

  “我这腰悬宝剑,盔甲鲜明的,沾了一身的杀气和风尘,现在可不能进去,还是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吧。”

  便急匆匆的又跑回自己的厢房,不多久跑回时,已经换上了一袭雪白的轻衫,头发湿漉漉的,显然刚刚洗过澡。

  等到公孙白奔到张墨的厢房时,却见厢房内,三个身材窈窕的女子正各自怀抱着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宝宝朝他微笑。

  刹那之间,一种泫然欲泣的感觉涌上公孙白的心头,令他鼻头发酸,为他三个如花似玉的妻妾,也为三个血脉相连的宝贝。

  公孙白紧走几步向前,先后走向三位妻妾,轻轻的抓住她们的双手,接过襁褓中的宝贝,轻轻的亲了亲每个宝贝的脸蛋,四目相接时,便已是千言万语。

  张墨生的是儿子,乳名叫想想;李薇生的是女儿,乳名叫念念;甄宓的是儿子,小名叫思思。

  公孙白不觉一乐,这不都一个意思吗?随即心头又微微发酸。

  十年征战,聚少离多,这乳名之中寄托了她们无尽的思念。

  次日,魏国公府内大张宴席。平定鲜卑,魏公添后,真可谓双喜临门,哪有不大事庆贺之理?府中张灯结彩,大厅之内一拉溜的摆开了数十张案几,桌上菜肴琳琅满目,瓜果堆积如山,美酒品种繁多,上百名官员和将领,齐聚一堂,共庆祝此次大胜,兼贺魏公喜得双子一女。

  席间丝竹声声,美女轻歌曼舞,来宾中有沮授、田丰这样的冀州官员,更多的是三军将领,还有邺城内的望族之主,彼此间相互敬酒,气氛十分热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鼓瑟吹簧,呈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

  随着一曲,宴会逐渐推向欢庆高峰的时候,突然燕八急匆匆的奔了进来,然后放缓脚步,轻轻的走到公孙白身旁,在他耳边轻轻的说着什么。

  正志得意满的公孙白,突然腾身而起:“诸位静一静,我有要事宣布。”

  正在欢庆中的宾客纷纷停了下来,不解的望向公孙白,不知这位眼见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魏公为什么会中断宴会,又会有什么重要事要在此时不合时宜的宣布。

  只见公孙白哈哈大笑道:“今日不是双喜临门,而是三喜临门,本官又添一喜,还请诸位随我一同出府。”

  ……

  国公府门口,两名身着铁甲的高大将领,牵马而立,脸上露出不安的神情。

  两人正是护送貂蝉和吕绮玲到邺城的张辽和高顺。身为败军之将,声名亦不显,而公孙白麾下却有赵云、太史慈、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样的名将,如今主动千里来投,两人不知公孙白是否会看重自己,心中未免忐忑不安。

  漆红的国公府大门轰然大开,紧接着二门、仪门也全部敞开了,惊得门口的侍卫目瞪口呆,在众侍卫的印象之中,邺城的国公府三门大开,只有当朝太傅刘虞和公孙白的老丈人张燕来访的时候才出现过,这两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别说门口的侍卫,就是张辽和高顺两人也是瞠目结舌的望着大门口。

  大门之内,涌出了无数的人群,个个气宇不凡,绝非普通家奴,众人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只见此人身着正式场合才穿的大红官袍,面貌俊美,丰神如玉,那绝代的风华使得两人一眼便知道到来的便是横扫北地、威震天下的魏公。

  虽然是恰逢其会,但是张辽和高顺很显然是被这阵势吓倒了,茫然不知所措的望着门口。

  公孙白哈哈大笑,疾步向前,紧紧的抓着张辽和高顺两人的双手,激动的说道:“两位将军一路辛苦,本官有失远迎啊。”

  两人满脸受宠若惊的神色,心中原本忐忑不安的情绪早已一扫而空,急忙一揖到底道:“魏公要折杀末将了,末将孤穷来投,还请魏公收留!”

  公孙白忙将两人扶起,大笑道:“久闻两位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走,随我入府把酒言欢,慢慢叙说。”

  ……

  为示敬重,公孙白特意在自己的下首添了一张案几给两人坐定,一阵寒暄之后,公孙白又将一干官员和将领引见给两人。

  虽然公孙白已然得到吕布战败身死的消息,但是真正从张辽和高顺口中传出来的时候,公孙白和众将还是一阵动容。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位素有“三姓家奴”之称的无敌战神在公孙白的印象中非常惜命和没有节操,想不到却因为自己的穿越而带来的变化,死得这么惨烈和体面。

  吕布一人一马,单戟战三千虎豹骑,硬生生的斩杀了一百三十多名虎豹骑,伤五十人,其中斩杀百人将以上的将领三十名,最后全身披彩,鲜血流光而死。

  敌将夏侯惇,在对战之中险些被吕布所伤,但在吕布惨烈战死之后,却下令收起吕布的尸体,将其厚葬于下密县,以示尊重。

  “吕布死了……”

  公孙白心头感慨万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

  袁绍、袁术、公孙度、公孙瓒、吕布,那些曾经青史留名、叱咤风云的名字一个个离他远去。

  乱世出英雄,英雄原本就是因杀戮而起,也将因杀戮而去。千万百姓鲜血铸就的英雄,越少越好。

第344章 乱世中短暂的安定

  时间进入201年五月,黄河以北,平原上、山地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种在良田里的麦苗,更多的是绿色则是土豆苗。

  经过一年三季的栽种和推广,老百姓更喜欢种植土豆,原本作为主粮的小麦反而沦落为次要农作物。

  没办法,土豆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救命之物。土豆生长期短,一年能种三季,对土地的要求也不高,平地能种,山上也能种,更重要的是产量高,一亩地能产六七百斤土豆,而小麦则只不过百余斤。若是遇到大旱,小麦的产量则更少甚至颗粒无收,而土豆抗旱性远远强于小麦。算起来即便是风调雨顺之年,种小麦一亩地一年的收成才百把斤,而种土豆一年能产两千斤,简直就是天差地远。

  按照公孙白的说法,现在的百姓生活富裕了,很多百姓都一天吃三顿了,早上吃土豆,中午吃马铃薯,晚上吃洋芋。不过这只是公孙白的说法,因为百姓们只叫土豆为“公孙豆”,以示对魏公的爱戴和尊敬。

  只有那些稍稍有点家底的百姓,才会种植小麦用来搭配和调整食物结构,而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都是吃几天土豆才偶尔吃一顿面食来改变食物的单一性。当然也只是改变食物的单一性而已,因为这时的面食也没什么好吃的,平常百姓吃面食吃的也无非是粗制的面饼,口感远远不如土豆。

  由于百姓大都不种小麦,而公孙白却没办法只让自己的部队天天上顿土豆下顿马铃薯的,只得让屯田兵全部种麦,毕竟土豆这玩意可储藏性没小麦好,平常吃吃还好,但绝对不适合作为战时的军粮。

  而且整个北地的百姓天天吃土豆的,公孙白担心北地的百姓会因营养不良吃成傻逼,所以迫切的需要让种子系统升级,尽快让二级种子问世,而且最好二级种子也是一种耐寒高产的粮食作物,比如红薯、玉米、地瓜之类的,当然最好是杂交小麦,否则他实在受不了每次巡查到城郊的农村里时,整座村子的上空都飘荡着炖土豆的味道。

  其实土豆也有很多种吃法的啊,乡亲们,比如炸薯条、土豆烧肉、醋溜土豆丝、土豆鸡蛋饼,为什么偏偏要清一色的盐巴炖土豆……

  **************

  平定漠北不久的公孙白和刚刚占领徐州的曹操,虽然都恨不得率兵突袭对手,但是此刻却离战争很远。

  对于公孙白来说,刚刚经历过一次大战,粮草和军备消耗都很厉害,需要一定的休养和恢复,毕竟他历次战争的费用都是由官方自己出,并不扰民。而对于曹操来说,除了战争消耗过巨之外,更重要的是新占领徐州之地,需要慢慢消化这一州之地,占领一块土地到统治一块土地是需要时间的 。

  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公孙白,还是曹操,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在准备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轻易挑起战争的。

  就这样,经历了200年下半年的巨大动荡之后,在201年又逐渐风平浪静起来,饱经战乱的百姓遇到难得的安宁。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作为北地的政治中心的邺城,显得格外的繁华和热闹。

  刚刚从城郊巡查回来的公孙白,正在燕八等一干侍卫的簇拥下,策马漫步在邺城的街道之上。

  几条主要街道上,两旁商铺如林,货摊如云,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比肩接踵,挥汗如雨,叫卖声、吆喝声、说话声、笑骂声,嘈嘈切切,嗡嗡不绝于耳,使得公孙白根本不敢在上午到日落前这段时间内在主街道上穿行——前方堵马,请绕道而行,不要给百姓添堵。

  即便是那些分支街道上,也是热闹非凡,商铺林立,人流量比主街道少不了多少,在邺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很难找到空置和破落的地方。

  而城内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洹河两岸了。

  洹河两岸,青楼、酒肆、绸缎铺、首饰铺、胭脂铺等林立,而河水正中更是云集了一艘艘画舫,不时从河面上或者临河而立的青楼上传来婉转清丽的歌声和悦耳的琴声。

  而当天色稍黯的时候,洹河两岸便会点燃上千盏大红灯笼,把夜空照亮起来,亮如白昼。而最亮丽的风景则在洹河的河面上,那里是有钱人的销金窟和逍遥所。只见原本宁静清澈的湖面上游船画舫,其多如云。

  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那河面上便会一燃千百盏灯火——一艘艘美轮美奂的轻舟,出现在众人面前,轻舟上的五彩缤纷倒映在水面上,伴着水波荡漾,色彩变化莫测,令人眼花缭乱,心头早已凌乱。

  那些世家子弟、官员、富商,可以呼朋唤友,在两旁的青楼里找一两个中意的佳丽,在初升的明月之下,卖弄风雅。而这些游船画舫上,除了供应时鲜水果、精致点心、鲜花美酒,还有珠翠梳冠、名贵胭脂和锦缎等奢侈品出售,据说带别人的老婆来还能打九折。

  所谓饱暖思yin欲,一座城市的大保健行业的档次和兴旺程度,往往能反映出这所城市的繁荣,在这乱世之中,很显然邺城是汉地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

  公孙白很享受这种巡查的感觉,因为他是这座城市,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和热闹,这片土地上的欢声笑语,都是他带来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有点过了,但是天不生他公孙白,百年如长夜是绝对没有夸张的成分。

  作为一个穿越前的**丝,经历十年的荣耀,十年的洗礼,早已没有那种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为“走上人生巅峰”的标准的**丝心理,此时他是横扫北地、威震北地的大将军和国公,是四分之一江山的掌控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