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甲三国-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士燮率着数千人的仪仗,亲迎于龙编城百里之外。在他的身后旌旗如云,众将士都穿着新制的铠甲,仪仗队、乐器队,也是披红带彩,全身焕然一新。

  而士燮四兄弟则各自骑着一匹身高达两丈多高的庞然大物,这庞然大物自然便是大象。除了四人骑的大象之外,在他们的身旁,立着一匹高达三丈多高的大象,足足比他们身旁的大象高了一丈多高,如同一座小山丘一般,这等身材在亚洲象中极其罕见。在那大象的背上,架着一个巨大的檀木架,中间的凹槽内铺着松软的兽皮,上面又铺以丝绵和锦缎,很显然是为了让即将坐上大象的人更为舒适和尊贵,而且在大象的身上,又挂满了金银饰品和珠玉,显得极其华贵和威严。

  这巨象,很显然是留给燕帝公孙白的坐骑,让那九五至尊的天子能坐上交州最高大的大象入龙编城,以显士家对天子的敬意。

  一旁的士武却是满脸的不服气,对着身旁不远的士壹冷笑道:“燕帝长期居北地,恐怕从未见过大象,更何况是这象中之王,不知道见到此巨象,是否会脚软,哈哈……”

  士壹和士义两人觉得有趣,忍不住也露出会心的笑容,惹得士燮回头低声怒斥:“陛下即将驾到,岂可胡言乱语,小心犯了欺君之罪,我士家可承受不起。”

  士武撇了撇嘴,没有说话,脸色上却丝毫没有半点肃穆之色。

  就在此时,远处的天际突然出现一阵异响,惹得众人纷纷抬头望去。

  天际边,一片乌云飞的涌来,遮蔽了大片的天空,伴随着一阵嘈杂声。

  “那是什么?”众人忍不住露出惊讶的神色。

  那片乌云越涌越近,竟然遮蔽了小半个天空,空中叽叽喳喳的声音响个不停,竟然是数万只鸟雀飞来。

  众人何曾见过如此多的鸟雀聚集,纷纷大惊失色。

  “生什么事了?”这一下就连士燮都吃惊了。

  那些鸟雀在众人的前方百余丈外的天空中停了下来,原本汇集在一起如同乌云一般,此刻却逐渐慢慢的移动,分散开来,越分越开,逐渐形成一道道直线,似乎在摆什么阵型似的。

  “天……子……驾……到……天子驾到……天子驾到……我的天哪!”一旁的士壹开始只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然后又细细咀嚼了两遍,终于明白了过来,不禁出惊呼声。

  很快,交州官员和众交州将士,数千人都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那些交州官员自然认得空中那四个神奇的大字,那些交州将士们大都不识字,也纷纷窃窃私语,向那些识字的将士打听。

  士燮等人更是齐齐脸色大变,就连士武也惊得面无人色。

  这简直太诡异了,太神奇了!

  士燮脸色一白,当即从大象的背上慢慢的爬了下来,恭恭敬敬的跪倒了下去,心中颤抖起来:“听闻天子身怀仙术,今日一见,果然也!所幸我见机得早,未敢触天子之逆鳞,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也……”

  他高声吼道:“天子即将驾到,下拜相迎!”

  众人如梦初醒,下马的下马,下象的下象,纷纷拜倒在地,满脸惶恐之色。

  那些鸟雀在空中停留了半炷香的时间之后,又哗啦一声,四散飞去,转眼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轰隆隆~

  从宽敞的山道尽头,突然响起一阵如雷的马蹄声,紧接着众交州官员和将士便见到一片如云似雪的战马奔腾而来。

  清一色的八尺战马,都是通体雪白不带一根杂毛,马背上的将士也是个个白袍银甲,精神抖擞,杀气漫天,显得极其雄壮,相比之下众交州精兵如同土包子一般。

  在那千军万马之间,一杆赤红的大旗高高飘扬,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燕”字。

  众白马义从轰然而来,随着赵云手中的银枪一拦,硬生生的在士燮等人的面前数十步外停了下来,然后又纷纷退往两旁,让出一条道来。

  “天子驾到!”

  随着此起彼伏的雄壮的呼喝声,众白马义从中间的过道里突然响起一阵低低的吼声,那声音中充满恐怖的气息,惹得众人心中大骇,忍不住抬头望去。

  映入他们眼帘中的居然是四字吊睛白额的大虫!

  那四只大虫似乎训练有素一般,不紧不慢的保持着队形,在前面引路,在它们的身后,銮铃声动,一人一骑在一群红衣虎贲的簇拥之下,昂然而来。

  只见那人高高的端坐在一匹高达一丈的汗血宝马之上,身着锦绣冕服,头戴冕冠,丰神如玉,英气勃勃,令人望而心折。

  数万只鸟雀前来传报行踪,清一色的跨骑八尺白马如天兵天将的精骑在前开道,四只百兽之王引路,坐的是如同天马一般的高达一丈的汗血宝马,这排场彻底将士燮等人折服了。

  “交州刺史士燮,恭迎陛下,愿陛下万年!”

  “臣等恭迎陛下,愿陛下万年!”

  众交州官员,纷纷随着士燮向前见礼,唯有士武虽然跟着大队伍前行,却心中依旧不服,闭嘴不言。

  呜呜呜~

  一阵巨大的吼声惊得众交州官员和将士齐齐回过头来,眼前的一幕令他们彻底目瞪口呆了。

  只见在那只高达三丈多的巨象带着其余四只稍稍矮小的大象,齐齐跪倒了下来,朝着公孙白的方向摇着象鼻,呜呜呜的叫着,那模样明显是在献殷勤。

  如果说鸟雀和老虎或许都是训练有素的,那么这五只大象却是跟随他们多年的野兽,这一刻,连士武都露出惊恐不安的神色。

  “臣南海太守士武,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年!”

  士燮觉得自己的声音都在抖了,满脸的惶恐和惊骇之色。

  鼓乐声起,在千骑万乘的簇拥之下,公孙白登上了那象王背上的宝座,骑者高达七八米的巨象,缓缓的往龙编城而去。

  至此,交州之地,彻底臣服于公孙白的治下,再也无人敢有半点异心。

  8



第602章 大军西征


  公元211年春,公孙白在江南之地彻底安定之后,起驾回京城。

  张昭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其余顾雍、张泓、步鹫等人均受到重用,甘宁被任命为镇南将军,率十万大军镇守江南之地,而吕蒙则被任命为平南将军,率军五万镇守交州。

  三十余万大军,依旧随着公孙白回师江北,回到各自镇守的区域,随时听后调遣。

  而陆逊也跟着公孙白回到了京师,被拜为大鸿胪,位列九卿之一。其余黄忠和魏延也因在南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分别被拜为安北将军和安东将军。

  天下未归顺之地只剩益州,然而此次南征大战,战争伊始出动兵马三十余万,最后参加燕军大战的近五十万人,再加上运输粮草和辎重的民夫,合计耗用民力过百万人,钱粮无数,再加上为了恢复战乱后的江南和江东的生产秩序,又调动了上千万斛的粮草赈济南方的百姓,使得大燕的国库都空了,中原各地的粮价也纷纷上涨。

  故此公孙白虽然想着趁早一举攻下益州,一统天下,但是为了不给百姓制造太大的负担,决定休养生息两年,同时令各路大军在休养期间,必须各自屯田种粮自给自足,减轻百姓负担。

  除此之外,公孙白又令各路兵马,加强山地作战的训练,在屯田劳作之余,将兵马拉到山野之中拉练,务必要让军士能攀山越岭如履平地。

  中原和北地多平地,自然是骑兵称雄;江南江湖纵横,以水战称霸;而益州之地,却多山地,要想征讨益州,必须苦练山地作战。

  天下一片太平,大燕和蜀汉两国连续两年也相安无事,虽然益州边境不时有小摩擦,但也只限于小摩擦而已,未有大起兵戈。公孙白忙着休养生息,刘备也忙着安定益州。

  北地和中原,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愈发繁荣和昌盛。而荆、扬和交州之地,在土豆、红薯和占城稻得以推广,精良的农具如曲辕犁、龙骨水车等以及其他精良铁器的传入,使得江南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两年之间,江南的经济很快便得以发展起来,甚至在太湖和鄱阳湖区域,连年的风调雨顺,占城稻得以广泛种植以来,百姓极其富庶,隐隐有超越中原之势。

  江南船业的兴起,使海运逐渐发达起来,江南的货物不用翻山越岭,跨江涉水,远赴中原和北地,只需用船舶载着沿海岸线北上,运到青州和辽东,再走旱路到幽州和中原,路上的时间又减少了许多,使得南北的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强。

  就在此时,过了两年太平日子的燕军将士们,又纷纷蠢蠢欲动起来。

  *****************

  公元213年春某日,燕帝公孙白三十八岁大寿。

  大诞之日,普天同庆,京城百姓张灯结彩,如同过节一般喜气洋洋。

  接受百官的请奏,公孙白大赦天下,除政治犯、恶意杀人犯等重罪之犯,其余一律无罪释放。

  承福殿,弦乐齐鸣,一片祥和热闹。

  燕帝陛下宴请百官,一张张案几从殿内一直排到门口,坐满了文武官员。

  左一荀彧,右一赵云,左一贾诩,右二荀攸,其他文武官员依次排列。正中的大堂之上,正中三张案几并在一起,那是天子和两宫皇后的座位,后面又分列四张案几,那是宫中四位贵人的座位。

  大殿门口响起了虎贲中郎将吴明那破锣般的嗓音:“陛下驾到!”

  百官纷纷站起,齐声喊道:“臣等贺陛下万年!”

  大殿门口,一阵哄乱的声音响起,一群人涌进了殿内,将文武百官都看呆了。

  只见公孙白和张墨、刘凌并肩而来,身后跟着孙尚香、白瑶、甄宓和李薇,公孙白抱着刘凌给他新添的儿子——**个月大的公孙皓。

  张墨和身后的皇妃或一手一个牵着能独立行走皇子公主,或抱着一个尚不会走路的龙种。饶是如此,在公孙白的身后,还有两个皇子扯着他身上冕服的后襟,乱哄哄的走进大殿。

  这休养生息的两年多时间,公孙白足足添了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郭嘉、庞统、徐庶、贾诩和荀彧等人各自对视一眼,神色复杂。

  赵云与张郃、徐晃、颜良、太史慈、张辽等猛将也在交汇眼神,互相点了点头,似乎已有默契。

  公孙白将手上的公孙皓交给刘凌,在正中的龙案前坐定,环视了一眼百官,端起面前的酒樽,哈哈一笑道:“今日乃朕之诞日,故请诸位前来共庆,今率诸子和公主前来,是因诸位对燕室忠心耿耿,朕早已将诸位视为朕之亲人,哈哈……来,请诸位满饮此杯!”

  百官有的脸色动容满眼感激之色,齐齐举起酒樽,齐声呼道:“谢陛下!”

  君臣齐齐一饮而尽。

  “起舞!”

  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传来,十数名身着艳丽宫装的宫女娉婷而来,随着婀娜多姿的舞影蹁跹而起,清脆如银铃般的歌声在大殿之中响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美酒佳人,何其醉人?不知不觉之间,君臣之间已酒过三巡,众人已醉眼蒙眬。

  终于,舞曲终了,艳装宫女行礼退下。

  一人腾身站起,端起面前的酒樽走到公孙白的龙案之前,正是三公之一的当朝元老荀彧。

  “老臣荀彧,谨以此酒贺陛下万年!”

  见到荀彧前来敬酒,公孙白脸上浮现尊敬之色,也端起酒樽起身站起,笑道:“司徒大人不必多礼。”

  说完与他对饮而尽。

  荀彧饮完之后,并未离去,而是朝旁边的侍者招了招手,一名侍者急忙给他和公孙白再次斟满。

  荀彧再次满脸凝重的端起酒樽,对公孙白道:“臣谨以此酒,祝陛下在今年之内,平定西蜀,一统天下。”

  公孙白脸色微微一楞,随即微笑着举起酒樽,望向众人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贾诩腾身而起,朗声道:“司徒是言之有理,西蜀不平,天下何安?臣奏请陛下出兵征西蜀,一统天下。”

  赵云等一干武将也齐声喊道:“陛下,臣等日日练兵,夜夜枕戈待旦,只为天下未平,寝食难安,臣等请征西蜀,直捣成都,活捉逆贼刘备,请陛下恩准!”

  公孙白一脸的风淡云轻之色,哈哈笑道:“今日是朕之诞日宴会,还是誓师西征大会?”

  众将士齐齐拜道:“臣等鲁莽,还请陛下饶恕。”

  公孙白望着面前的一员员百战猛将,冷笑道:“好,朕知道你等两年不征战,就骨头痒了。朕就准了你们,若攻不下西蜀,你等一个个提头来见朕。”

  众人齐声响应:“定不辱使命,否则死战为报!”

  公孙白喝道:“贾诩何在?”

  贾诩急忙排众而出:“臣在!”

  公孙白问道:“朕昔日令你派人往西蜀打探,绘制出西蜀地形图,今已如何?”

  贾诩从怀中掏出一卷厚厚的图册,恭声道:“已于一年之前绘制完毕,臣日夜随身而带,特此进献陛下。

  公孙白嘲讽的一笑,暗骂了一声老狐狸。显然这么厚的图册不可能一直随身携带,这老狐狸也是有备而来。

  公孙白继续喝问道:“张郃、高顺何在?”

  张郃和高顺急忙挺起胸膛,高声应道:“末将在!”

  “你等各自点领五万精兵,自关中攻入燕中,再经阳安、霞萌关、剑阁、涪县、绵竹关,攻袭成都,令庞统任随军军师,凡作战之事,均需与其商量。”

  “遵旨!”

  “令张辽、徐晃各点领精兵五万,自天水出兵,跨越祁山,经武街、桥头、阴平、江油、涪县、绵竹关一线,攻袭成都,令徐庶为随军军师,凡作战之事,协商而行。”

  “遵旨!”

  “令黄忠与甘宁各点领两万大军,令司马懿为随军军师,自南郡出发,沿江而上,进攻巴郡,以牵制为主,不可擅自深入。”

  “遵旨!”

  公孙白一口气部署三路西征大军的进攻路线,分别指定了主将和军师,毫不拖泥带水。

  百官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太史慈、颜良何在?”

  等了许久的太史慈和颜良听到公孙白点名,双双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高声应道:“末将在!”

  公孙白微微笑道:“此次西征,干系重大,朕须御驾亲征,与白马义从一路同往。京师之安全,全国各地之安定,均需仰仗你等骑兵,且漠北和关西初定,恐有反复,令你等率大军与贾诩坐镇京师,策应后方,以使朕可安心西征。”

  太史慈和颜良一听公孙白让他们守在京城,不禁急了眼,可是仔细想想来益州多山地,骑兵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何况已经有赵云的五千白马义从跟随,实在没必要再带近三万骑兵跟随,只好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遵旨。”

  ……

  公元213年农历4月,燕军兵分三路,共二十五万大军,进军西蜀,意欲一统天下。而公孙白这位在军旅中长大的皇帝,对此次西征极其看重,再次御驾亲征,剑锋西指。

  二十五万大军在慷慨激昂、豪气干云的呼喝声中,拔寨起营而去。

  皇宫之中,六名女子登高而望,神色极其失落。

  “诸位姐姐,陛下也太可恨了,竟然与一班大臣唱起了双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