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之1976-第10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许子干是第一候补政局,他若不横插这一杠子,剩下的一个名额,必定由许子干顺位递补。

    自觉抢了许子干的位子,安在海难免生出愧疚。

    “跟你说正经的,你小子有完没完!赶紧说,昨天你们讨论出怎么个章程。”

    安在海急声催促。

    薛老三道,“许伯伯说了,预祝你顺利当选!我知道他是实心实意地,另外,我个人猜测,许伯伯的目标,还是放在两年后,现在空出的几个位子,恐怕入不了他的法眼!”

    安在海和许子干一直争锋相对,为调节二人关系,薛向可没少费心力,却一直不见成效。(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不眠之夜

    今次,安在海自觉抢了许子干的位子,心生愧疚,却是弥合二人感情的大好机会,薛向自不打算向安在海分说许子干同意后退的根源。

    他也相信以安在海的骄傲,不可能向许子干去质问。

    索性,就将此缘由压下,为二人调和矛盾,创造机会。

    安在海叹道,“还是子干大哥志存高远,我不及啊!”

    结束了和安在海的通话,简单洗漱了下,薛向便在床上躺了,仔细盘算这步棋的得失。

    首先,将跌跌撞撞的安在海强推入局,稳固了安系局面,为往后十年的布局,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其次,阻止了许子干的冒头,规避了最险恶的风险。

    一直以来,若不是薛向靠着这双洞彻历史的眼睛,帮着许子干前推后堵,许子干恐怕早就陨落了。

    许子干的上位,将是薛向对历史做的最大程度的修改。

    两年后,薛向相信一定能看到许子干登上那瞩目的位置。

    届时,薛系的局面就彻底稳固了。

    薛老三的布局,跨越了整整十年!

    当然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必然存在,最关键的还是安老爷子的远遁,必然造成派系内,长时间的震荡,老爷子威势仍在,但在位于不在位,到底是两种概念,对时局最直接的影响,必定大打折扣。

    这是薛系,安系都必须认真面对的。

    除此外。老爷子这一退,牵一发而动全身,彻底改变四中全会布局的进程。

    这步棋走得是阳谋,其中究竟,局中人一眼见底。

    看透了这步棋中的变化,只怕连锁反应,就此而起。

    “今夜只怕不少人睡不着哦!”

    薛老三心中哂道。

    此念方起,叮铃铃,电话响了。

    “好,明天我一定去拜访您!”

    放下电话。薛老三的睡意彻底没了。抬手狠狠甩了额头一下,暗道,“自己怎么把这位给忘了!”

    薛向想得不错,这座神州心脏。此刻。确实有许多风云人物。难以成眠。

    北海附近的玉泉山,素来是军事禁区,那里常年抓扎的不知名的部队。护卫的那处好似皇宫禁地。

    事实上,那处的威严神秘,尊贵不凡,确也和皇宫禁地差相仿佛了。

    姜家大宅便取在那处,北山靠水,普普通通的大院,只占地颇广,看着平淡无奇,能领略此地至巧至雅风情的,又能有几人呢。

    月夜下玉泉山,远比白日巍峨,似乎高大得快接上月亮了,今夜有风,从山峰吹来,舞得整座山都生动起来。

    溜下山的夜风搅动了静静的海子,在曲折蜿进院来的溪流,奏出流水叮咚,捎带着摇乱了满地的影子。

    高高的路灯,照得院子极亮,姜朝天静静地站在路灯下,远视着院外,轻佻的夜风,扯得精裁的衣角如蝶飞舞。

    今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姜朝天赴任金陵未久,本不该回京,心中实在挂念京城的这次重量级全会,便急急赶了回来,本来安心在家等候着父亲归家,又听说了松竹斋那边新出的消息,心下稍稍盘算,便自难安。

    “首长,进屋去等吧,老首长回来了,我通知您。”

    秘书小陈温声劝慰。

    他是姜朝天下姜汉时的第一任秘书,后来,姜朝天调任姜汉省组部副部长,小陈跟到了组部,副部长不得配秘书,小陈便以普通科员的身份在姜朝天身边行走,如今,姜朝天调任金陵,极得姜朝天看重的小陈,又跟了过去。

    几年相随,主仆相得,算得上官场佳话。

    一旁侍立的姜家老勤务老孙道,“多少年了,只要老首长外出,晚上下班的时间,小首长都会在这里等候。”

    小陈崇敬地看了姜朝天一眼,不再说话,转进门去,取了件军大衣,替姜朝天披上。

    就在这时,门外的青石砖空地上射来几道光柱。

    “老首长回来了!”

    老孙欢快地说了一句。姜朝天率先迎了出去。

    见打开车门的是姜朝天,姜歌洋很是诧异,募地,慈爱地拍拍他的肩膀,“不错,还是一如既往的灵敏,知道这个时候,该回来了。”

    “朝天是谁啊,泽国姜山入胸怀嘛!”

    后面一辆车上,下来的中年人接茬道。

    说着,人已到了近前,正是央校常务副丁世群。

    三人寒暄几句,姜歌洋言说有个重要电话,便自前行,正好丁世群有事寻姜朝天,两人支开左近,边说边朝院内行去。

    丁世群道,“朝天,整治薛向的事儿黄了,一帮蠢蛋,拿到照片了,还能让人耍个够,自己吃挂落也就罢了,还害我丢人,真是惭愧。”

    夜色深沉,温度很低,丁世群来得似乎匆忙,西装领口处露出了薄薄的秋衣,寒风之中,隐隐发抖。

    姜朝天解下大衣替丁世群披上,说道,“奇谋妙计何曾伤?无数次实践证明,对付薛向,阴谋从来都没有作用,这是个不好对付的家伙。”

    丁世群紧了紧大衣,拍拍姜朝天肩膀,“你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你放心,用不了一个星期,我让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堂堂之阵。”

    姜朝天笑着道,“那我拭目以待!”

    就在这时,老孙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首长请二位去书房。”

    姜歌洋的书房一如从前的大气,也极是现代化,空调,壁灯,沙发,电视,一样不缺,若不是沿墙排满的书架上那浩如繁星的图书,以及那宽阔的办公桌,只怕很难将此处和清幽宁静的书房联系起来。

    三人分宾主在会客区的沙发上落座,老孙送上茶具和热水后,便退了出去,将门带上。

    姜朝天边分着茶叶,边问询松竹斋的情况。

    丁世群分说一番,轻轻拍着大腿,“老一辈革命家的风度,实在是太令人赞叹了,安老爷子此举,我只能道声佩服,哈哈,佩服!”

    姜朝天右手食指飞速敲打着膝盖,一张脸拉成了苦瓜。

    丁世群道,“怎么,朝天,你又看出哪里不对?”

    姜朝天道,“丁叔,怕是安书记要进步咯!”

    “安在海要进步?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丁世群还沉浸在老对手倒下一位重量级选手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摸清里间的门道。

    姜朝天不厌其烦地将安老爷子请辞背后的深刻寒意,向丁世群做了番陈述,后者拍案而起。

    “好哇,真是好深的算计,险些让他瞒了过去,这不是变着法儿的,搞继承么,既然漏了馅,就别想得逞!”

    丁世群咬牙切齿。

    这位的政治涵养,比那位安书记还远逊,可心中野望,却比谁都要来得汹涌,热烈。

    今次,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听着风声,这位就运作开了,此刻,惊闻安在海都想鲤鱼跃龙门,丁校长心中越发不平衡起来。

    安在海什么人物,不就是付不起来的世家子么,有什么能力建树,凭什么敢惦记那等位置。

    心中一边不平,一边又倍加急切,热烈起来,好似有什么天大好处,排队去抢,排在后边,去得完了,就没了一般。

    姜朝天拉着他坐了下来,“丁叔,麻烦你查一下,今晚薛向是否在学校内。”

    丁世群道,“怎么,你怀疑背后有这家伙推手?”

    说着话,却快速行动起来。

    搁下电话,愤然道,“还真让你给说着了,这家伙下午就打倒值班战士,冲出了岗亭,好大的胆子,这回,我非好好治治这家伙不可,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校纪校规!”

    姜朝天不接这茬儿,他知晓薛老三心思缜密,绝不会在这种小事儿上,留下空子,让丁世群钻。

    然,丁世群愿意去为这鸡毛蒜皮,寻薛向不是,他自也乐得看热闹。

    “果然是他,我就说嘛,这么个把坏事变好事,吃亏变占便宜,且还得把便宜占尽的主意,也只有薛老三想得出来。”

    姜朝天说着,将紫砂杯中注入的热水到倒掉,此谓洗茶。

    丁世群焦躁道,“朝天,听你的意思,安在海一定就能入局,这也太不公平了吧,那家伙也配!”

    他和安在海倒是知己知彼,互相轻贱。

    姜朝天道,“薛向这才是阳谋,安老爷子这是作了回萧刻将军,上面就是捏着鼻子,也得抬举安书记,不信,你问我爸爸。”

    姜歌洋道,“在海同志资历也够,能力也有,我相信能够胜任更重的担子,刚才我和吴老,季老都通了电话,他们也是这个意思。”

    姜歌洋如此表态,便是坐实了安在海上位已成定局。

    丁世群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悲怆道,“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

    姜朝天道,“丁叔,大丈夫绝不言败,恕我直言,央校虽好,绝非久留之地,大丈夫展平生抱负,还得靠实打实的成绩,广阔天地才有大作为。安书记今次上位,虽说机缘巧合,设安书记没这等雄厚履历,想完成这至关一跃,绝无可能。喝茶,丁叔。”

    盯着茶杯袅袅清气,怔怔良久,丁世群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又搁了回去,“朝天,照你的意思,我还得下地方。你帮我选个地儿,安在海有薛向,我有朝天里,安在海能做到的,我定胜他十倍。”(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各方布局

    对政局的位子,丁世群是彻底死心了,姜朝天这一撩拨,却将他的雄心壮志撩拨了起来。

    政局之位不可求,身为央校常务副,对各省至尊,还是能勉强俯视的。

    姜朝天沉吟片刻,说道,“如果可以,我建议丁叔去岭南!”

    刷的一下,丁世群眼睛亮了,暗暗盘算一番,真是再满意也没有。

    岭南如今并没有后世在共和国诸省中领袖群伦的风采,较之姜浙,尚有,便是辽东这老工业基地也能与之并驾齐驱。

    然,岭南身为改开的桥头堡和试验田,在中央的份量,一日重似一日,更是极易出成绩的所在。

    彼时,丁世群在明珠的副手胡黎明,此前不过是岭南下属一个彭城市市长,却能一跃而成明珠副市长,足见岭南也是出干部的。

    热切过后,丁世群迅速冷静下来,伸手替姜歌洋分了盏茶,笑道,”朝天,你这番话,真如暮鼓晨钟,让我茅塞顿开,就定岭南了,不过,还得歌洋首长,鼎力相助啊!”

    他到底有自知之明,央校常务副道岭南一号,实在是顺理成章,绝不算升迁。他还有季老这尊大佛依仗,若是动迁,阻力当不会太大。

    可偏偏此前,丁某人主政明珠,弄出一地鸡毛,铩羽而归,有此前车之鉴,丁世群想跳到岭南,可不是自说自话就成的。

    姜歌洋道,“世群。咱们喝的是茶,不是酒吧,你怎么说醉话,你有情况,得赶紧向季老汇报才是。”

    丁世群道,“首长那里,我自会厚脸去说,歌洋首长,你也知道我最近的状况,实在有些愧见首长。还得您多多提点。”

    说罢。又对姜朝天使动眼色。

    姜朝天道,“爸爸,丁叔可不是外人,他的事就是我的事。再说。这事也不违反原则。您真得使使力气。”

    实事求是地说,丁世群始终不曾入得姜朝天的法眼。

    早些年,和丁世群结交。不过是因为丁世群季老秘书这层显职。

    如今,丁世群在季老处的份量,早大不如从前,按说,姜朝天不必倾心如昨,可姜朝天反倒变本加厉,和丁世群处得越发亲密,并为之前程,用心筹谋。

    其中自有缘由。

    说来,姜朝天也是从安在海处得到的灵感。

    那位安书记才不压人,能不服众,短短几年,走到几日地步,显然,是那位老对头在背后出了死力的。

    老对头的用意何在,姜朝天不会考虑薛向和安家人的情分,单从政治利益的角度考虑,便尽够了。

    安在海是才能不足,但走到如今的位置,便是绝世宝剑,兼之其对薛向言听计从,这不等于是将绝世宝剑交付到了薛向手中。

    换句话说,安在海便是薛向给自己祭炼出的一把绝世宝剑。

    同理,丁世群人品学识或有不足,又有什么关系呢,其人能做到如今的位子,本身就是一柄犀利宝剑,若经祭炼,即便不能成为安在海那样的绝世宝剑,也必是绝大杀器。

    此外,今次松竹斋之变,也给了姜朝天极大的警醒。

    他分明看到了薛系的长远布局。

    若说如今的自家还能和老薛家分庭抗礼,待到若干年后,安在海,许子干皆成了气候,那时的薛向,哪里还是自家能够匹敌的。

    看破了这层恐怖,姜朝天自然就更注意姜系势力的培养。

    丁世群眼下的职位,就注定了此人值得大力气拉拢,栽培,不为别的,就为十年之后,能和薛向有相抗之力。

    “好吧,世群的事情,我会放在心上,回头我找个机会,陪季老好好聊聊。”

    姜歌洋应承了下来。

    丁世群大喜,又是一叠声感谢,心下立时又热切起来,他也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距离政局之位,距离实远,只是机会近在眼前,不折腾一把,心头百爪挠心,如今,政局梦碎,反倒踏实,姜朝天指出的岭南,便成了他展望未来的新起点。

    为国为民之事上,丁世群从来不肯过夜,当下,便辞别姜朝天父子,急急行出门去。

    “世群就是急性子,沉不住气不行啊。”

    姜歌洋说着,端起茶杯,咪了一口,道,“待会儿光真同志要过来,你准备一下。”

    姜朝天眉头一抖,点点头,起身朝南边书架行去,那处有个档案架,上面有着差不多所有一定级别同志的详细履历。

    他心中惊讶至极,父亲从未如此看重过一名同志,难道这光真同志就是那第六位,可也不对呀,光真同志才上到明珠一号不久,怎么可能这般快就跨入政局行列?

    姜朝天疑惑的有道理,如今的京城和明珠俱是直辖市,但经济尚未繁衍到数年后那般发达,上层还未有给这最牛的两大市一号,戴上政局的帽子。

    姜朝天才有此疑惑。

    作为国内两大市之一的最高长官,光真同志的履历很好着,姜朝天一目十行,转瞬就看完了。

    很普通的履历,除了两个关节点。

    一次是,光真同志从副部到正部的跨越,光真同志写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敢于专利申请的文章,上了内参,以此进入最高层视线,完成了从副部到正部的关键性跨越。

    另一次便是,从明珠市委副书记,到市长的跨越,这一步并未等待太久,一年多功夫,丁世群便回了央校,光真同志完成了最华丽的转身。

    而这关键的两次,姜朝天都从中看到了薛向的影子。

    据此可以判断,光真同志和薛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