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之1976-第7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薛向表扬,老蒋喜笑颜开,一边的唐支书却一盆凉水浇过来,“薛书记,咱们去哪儿寻那么大的网,再说下这种网,可是要老鱼把式把关的。”

    老蒋脸色瞬时一变,的确,在他儿时记忆里,下这种巨网,并非每次都满载而归的,打鱼的效果,全看渔把头的水准。

    薛向摆摆手道,“你们想多了,咱们云锦湖才多大,哪里需要那样的巨网,差不多就行了,既然网不需太过巨大,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一次不行,咱们多捕几次,有什么打紧。”

    的确,云锦湖不似查干湖那般,要那种特大型巨网,每次下网都得七八个小时,各项人工成本惊人,一次捕捞不起,就损失巨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云锦湖虽也广袤,较之查干湖却相去甚远,用张差不多的巨网,采取这种捕捞方式即可,一次不成,多来几次,人工成本也不至太大。

    薛向这一分说,众人瞬间明了,弄清了根由,薛老三便宣布散会,捕捞行动便即开始。

    云锦湖要破冰捕鱼的消息,方扩散出去,整个云锦地区都沸腾了,四里八乡,大人小孩,第一时间,以火箭飙射的速度,齐齐围堵过来,凑着天大热闹,看着绝顶稀奇。

    捕捞队,由薛书记亲自领衔,离云锦最近的十来个村子的村长,村支书入队,做副调度,因为渔网,渔工,皆是这十来个村子就近供应。

    捕捞过程,正如蒋大为所说一般无二,仅有的区别是这渔网有些特色,并非一整张网,而是从各家收集的寻常家用渔网,重新打结而成,长约两里,且为怕渔网不够力,皆是双结而成,为做这么副巨网,整整花去上百副小网。

    亏得是在云锦,有个云锦湖,周遭村民家家渔具齐全,若是换作旁的地儿,又哪里去弄这些渔网。

    因着网长,下网也稍显漫长,足足一个钟头,这千米长网,才下完全。

    又过十余分钟,薛老三喝令起网,蒋大为重重一鞭子抽在两头健硕青牛的背脊上,犍牛背脊上两坨健硕的肌肉立时坟起一座小山,双腿迈动,套在磨盘上的粗大缆绳立时被拉动。

    缆绳这一动,湖里的巨网亦被拖动。

    霎时间。围观的人群齐齐高声喝彩,更有成群的孩子蹦跳着追逐着渔网奔跑。

    原来,这一网实在捞得结实,渔网还在水底,那密密麻麻的白鱼,隔着透明的冰块便能瞧得分明。

    这些娃娃们哪里是在追着渔网跑,分明是在追着水里的鱼跑。

    待得渔网彻底起来,便是薛老三也惊得没了语言,他从没见过这么多鱼,如山似海。好像整个东海都被反倒在了眼前。

    那白茫茫一片。铺成了银山,薄薄金阳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还是兴奋过头的小家伙扑上身来,才将走神的薛老三从神游中拉了回来。便听他扯着嗓子喊道。“都愣着干什么。装鱼啊,麻溜儿的,另外。不足一斤的全部放回湖去!”

    薛老三虽非老猎人,但也知晓“猎杀不绝”的道理。

    一网过后,连续又捕捞了十数网,虽有几网收获不佳,剩余几网皆是满载而回。

    说来,也亏得石碣村那帮青壮闹鬼,让云锦湖休养生息了十好几年,十多年下来,湖里的渔产繁盛得惊人。

    一日所得,稍稍汇总,不下二十万斤。

    而如今的云锦湖已然在薛老三的强力干涉下,完全收归国有,如此算来,这二十余万斤鲜鱼皆为云锦新区管委会所有。

    可薛老三深知利益均沾的道理,且今年是云锦湖收归国有的第一年,虽然云锦一带村民,慑于他薛书记的威名,无人敢闹事,可心存埋怨者必定极众。

    薛老三自然不愿无端失去好容易才收拢一处的人心,当即下令分鱼,凡云锦新区辖区内居民,凭户口本,每人准免费领取鲜鱼两斤,以常平价购买鲜鱼五斤。

    云锦内,居民户数约莫在三万户左右,赠送两斤,则少去了六万斤,这个手笔不算小。

    且这是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准许无票以常平价购置鲜鱼,也算是一种变相福利。

    况且,今年的云锦不比往年,因着参与新区管委会基建,几乎家家年景都旺,几块钱的鱼如何会吃不起。

    薛老三此令一出,几乎举区称善。

    全区范围内,连夜就开始了分鱼卖鱼,足足折腾了两天,这堆鲜鱼才算处理干净,倒是让邻县之民,好一番眼馋,云锦的老百姓也是第一次收获他县的艳羡,便连这新年过得都精神了许多。

    村民虽有狭隘,却性多质朴,最知感恩,适逢团圆饭,查见自家桌上,较之往年丰盛了不少,思及原由,不由自主便浮现了“薛书记”三字。

    今年的云锦新区的团圆饭,不知道多少人家,都在自家的团圆桌上冲薛书记遥遥敬酒。

    当然,这些暗处的祝福,薛书记是不可能立时得知了,早在那捕鱼结束的次日,他便带着一家子坐上了回京城的飞机。

    原来,本来既定春节在外视察的薛安远,忽然传来最新消息,年三十回京,让薛向领着一家人回去。

    老爷子下了令,薛老三哪敢不从,好在如今云锦新区,可谓根基已成,海清河宴,不怕再出幺蛾子。

    薛安远果然是年三十回来的,几乎是卡着团圆饭的钟点儿,一家人吃了餐薛老三亲自料理的团圆饭,围坐在炉边,唠起了家常。

    正闹得热闹,门外传来了喇叭声,薛安远,薛向相视一眼,同时站起声来。

    今日是年三十,按规矩,再有事儿,也不能找上门来,且薛家门禁森严,断不会让车开到门口,还不见警卫处通报。

    唯一的可能,就是来人得到了薛家的豁免权,有这资格的,除了那些政局,便是许子干,安在海等寥寥数人。

    而非选在如此时间拜访,必然有紧要之事。

    果然,没多会儿,门推开了,正是许子干。

    小家伙欢呼一声,便冲了过去,许子干虽然对薛家几兄妹都是极好,可最得青眼的还是小家伙。

    混得熟了,小家伙在百依百顺的许伯伯面前,自难免有些无法无天了。

    这不,她小人儿一凑上前,就去数抚弄许子干坚硬的短髭,边拿小手托举,边格格直笑,和许子干好一番闹腾,最后,在薛老三的干预下,方才做个鬼脸,溜去一边。

    苏美人虽不从政,却是明眼人,知晓这三位又要谈什么军国大事,当即,便组织起了麻将场,将小家伙三人调拨开来。

    苏美人四人去后,薛安远便招呼许子干和薛向,进了书房。

    “听说安远大哥突然回京,我过来看看。”

    许子干屁股方在藤椅上坐了,便直陈来意。

    很明显,许子干在问薛安远,因何返京。

    毕竟,如今的薛安远几乎掌握国家半数军机,一举一动极是关键,再加上,近来,顶层风波不靖,许子干为某人担心,便上门来。

    说来,许子干也是关心则乱,一来,他此时登门,稍显冒失,毕竟他也是中央大员,一举一动也在有心人的观瞻之内;

    二来,以薛,许两家如今的关系,若真有与许子干相干系的大事儿,薛安远早就知会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南边的小朋友又调皮了,前些日子,在老山又闹出了小动作,我回京来参加紧急军w会议,托他们的福,我倒是能忙里偷闲,回家过个团圆脸了。”

    薛安远微笑着解释。

    听说是军事上的事儿,许子干松了口气,“这群南蛮子,是得好好收拾收拾,不收拾得他们怕了,就没个完,这都多少年了,还黏在那儿。”

    薛老三熟知军史,薛安远虽只隐晦点了点,他便知是何事了。

    原来,又是越南在交界处搞出了动作。

    说来,征南战役结束已有数载了,其实南疆还是一刻不灵,双方并未签订什么停火协议,所以大规模的交火没有,小规模的冲突却是不断。

    好在闹不出什么大乱子,薛老三也就没多做瞩目。

    思及许子干的审慎,他心中不由酸楚,调转话题道,“许校长,别净给别人操心,须知那些超出干预能力的事儿,操心也是无用,还是多考虑自己的当下吧。”

    薛向的话,许子干听得明白,他心中何尝不清楚自己担心的那些事儿,纯是瞎操心。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受人点滴,当思涌泉。

    见许子干闷头抽烟,并不搭话,薛老三道,“得,既然您不爱听我说这个,咱换个话题,小半年了,党校报刊,我每期必读,可翻来覆去,我都没见您有大作问世,须知您现在可不是一省书记,而是央校校长,说白了,沾上了文化人的边儿,不写几篇雄文,如何震得住场面,要我说,就目前来看,您这校长做得可有些失职。”

    许子干横了薛老三一眼,“有话说话,别净绕圈子!”

    嘴上如是说,他的注意力却提了起来。

    相交多年,他对薛老三了解极深,谈论政治时,绝不将薛老三当作后学末进,而是作了坐而论道的知己良朋。

    加之每逢大事,薛老三几乎言出必中,对他的话,许子干绝对愿意掰开了,揉碎了咀嚼。

    薛老三笑道,“我是说,您老到央校虽是休息,却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该出手时,得出手,蛰伏归蛰伏,要是伏得人家都忘了咱们的存在,那可要不得。”

    见许子干瞪眼,薛老三不敢再油嘴,开门见山道,“别忘了老首长的三年之约!”

    许子干知其所指,原来,南边特区三年前开放时,老首长曾经到访过,许下三年之约,三年后,再回去看看,看看特区建设得如何。(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季老都动摇了

    而开年,正是三年之约到来之日。

    此时,薛老三在要求他写文章之后,再提三年之约,摆明了点出这篇文章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有关。

    可如今,上头风波不靖,反zyh的呼声渐高,许多地方卓有成效的小幅度改革都改不下去了,此时,写与“改开”有关的文章,实在是风险极大。

    兼之,他许某人此次不得已在仕途上走倒步,也是因为那位被作了“某化”的靶子,他此时力挺“改开”,难免被有心人指为为那位摇旗呐喊。

    他虽对那位感恩甚深,可这个动辄倾覆的风险,许子干也是不敢冒的。

    况且,南方特区三年建设,经济成就的确醒目,可积累的问题同样不少。

    例如,特区竟出现了媒体叫嚣开办特区币,和人民币区分,更有甚者,要求上层更改物权法,保护私有财产,最离谱的是,竟有团体设计了特区旗,要跟国旗并挂。

    如此种种,在老派同志的认知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贼胆包天。

    此外,改开已逾数年,经济领域成就巨大,问题也的确不小,有些干部面对刚破开的国门,目晃神驰,松弛了纪律神经,泯灭了党性,违法乱纪的经济问题频繁,民间反官倒之声也日趋疾烈。

    这些问题,在改开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正因如此对比反差,不少老派干部始终对摸着石头过河会过到何处,持严重怀疑的态度。

    如今。三年之约到来,老首长视察的结果,到底是力挺,还是失望,许子干根本没有把握,毕竟如今的“反自”风浪,愈演愈烈。

    许子干正沉默间,叮铃铃,书房的电话响了。

    薛安远的书房只装了一部电话,接的正是权限极高的保密电话。能给这电话直接通电的。除了军委,便只有老首长等寥寥数人。

    放下电话,薛安远苦笑道,“还真是一刻不得清闲。军委有个紧急会议。我得去一趟。子干,你和老三聊聊,晚上就别走了。咱哥俩儿好好喝几锺。”

    送薛安远出得房门,薛老三方将门掩上,劈头就丢出句石破天惊的话,“许伯伯,明白说吧,老首长这次赴三年之约的结果,定然是在沿海开辟更多的新经济特区。”

    “什么!”

    许子干猛地抬起头来,盯着薛老三。

    的确,他的判断和薛老三恰恰相反,因为据他所知,上头如今对改开持否定态度的力量,越来越大,超乎想象。

    许子干之所以惊诧,不过是鉴于薛老三一贯的正确。

    凝视良久,许子干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老三,你在底下,可能不太了解上面的想法,实话告诉你吧,季老似乎也动摇了,意见不小。”

    许子干署理央校,成日里都是和理论文件,政治动态,高级干部们打交道,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上层生态,许子干洞若观火。

    在他看来,薛向之所以出现误判,是因为下面待得太久,对上层人事变更和派系绞缠认识得不够清楚。

    “季老都动摇了?”

    薛老三喃喃自语一句。

    “是啊,虽然没对外发表文章、讲话,但和部分干部的内部谈话已经传出来了。”

    许子干叹息道,“看来大势所趋,无可逆转,你也不必太过萦怀。”说话儿,也叹息一声。

    原来,他误以为薛向听说了季老的态度后,改变了观点。

    毕竟,季老不比别人,党内威望极大,他若表态,便是老首长都要仔细掂量。

    而许子干之所以叹息,也正是因为推测出最终结果后,心头失望,毕竟,说到底,他也是个改开派。

    闻听许子干劝慰,薛老三笑道,“许校长,我可没你那么悲观,改开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是一人一派能决定的,历史车轮已然开启,任何人螳臂当车也是无用。”

    薛老三先前自语,是没想到这么快季老就动摇了。

    听薛向起高调,许子干微微皱眉,方要劝说,便听薛向问道,“许伯伯,此间密室,我就问句放肆的,当今共和国,谁主沉浮?”

    薛向这话的确有些放肆,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浅显,党内虽然派系林立,还有季老威望如天,但真正掌控台盘的,无疑还是那位老首长。

    先领袖有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谓道尽一切权力的基础,须知老首长辞去许多职务,唯独军w一号的帅印始终掌握手中。

    由此足见,到底是谁是真命天子!

    许子干没有答话,横了薛老三一眼,薛老三毫不萦怀,继续道,“那我再问句,改开是谁一力促成推动的?”

    答案依旧极是简单,便是中学生也知道是老首长在十一三全会上,亲手拉开了改开的大幕。

    可此问一出,许子干宽广的额头,拧出个深深的疙瘩。

    他何等城府,且极富政治智慧,薛向话没说明,意思却全部点到,无非再说,反对“改开”的力量再大,关键节点还在老首长处,老首长不动摇,任何反对派也是螳臂当车。

    此外,点出拉开改开大幕的主角,更是力证了老首长断不会容忍改开夭折。

    要知道老首长不是张家阿三,李家老四,改开也是开门开窗,风大了再关上就是。

    拆白了说,改开是事关华夏神州十亿苗裔的大事,老首长也是毅力坚定的政治家。

    改开一旦进行,哪里是能中断的,即便是要中断,老首长也断不能容忍改开中断在自己手中。

    若是如此,老首长全部的政治根基都会折断。

    一言蔽之,反改开,就是反老首长,老首长焉会自己反自己?

    的确,整件事情,并非极难理解,放之一地,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