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长安城下-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罗凤用唐军的遗骸造了一座山丘;三月里,天已经开始回暖,尸体堆放久了肯定会腐烂。

  所以才引发了一系列传染病,当地人把这些传染病统称为“瘴疠”。

  虽然我没有去南诏,但是看报状上的描述,也能想象到那是多么大的一场瘟疫。

  尸体高度腐烂化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对于唐朝现有的生理医学知识来说,他们虽然知道在搬运腐尸的时候需要掩盖口鼻,可是像这种大规模的疫情只是单纯的掩盖口鼻是没有用的。

  鲜于仲通战败时,阵亡了六万多将士,这些人的尸体又被罗凤搜集到了一起;这么大批量的尸体在一起,我都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

  想要阻止瘴疠进一步蔓延,必须尽快的尸体进行焚化、就地掩埋;这才是切断传染源最快的解决方法。

  可是根本就没有人想到去处理这个事情。

  百姓们听说云南地方流行瘴疠,很多人到达那里之后,根本来不及交战,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得病死去。

  上阵打仗还有一线生存的机会,可是这点儿机会再乘以百分之二十以后就低的可怜了。

  摆明了就是去送死,老百姓们当然不愿意应征。

  自愿征兵征了五天都征不到人,玄宗很生气。

  杨国忠立刻自高奋勇,说他亲自督导征兵;玄宗应允了。

  杨国忠于是派遣御史到各道去捉人,用枷连锁起来送往军营;自愿征兵行不通之后,他选择了强制抓人。

  按照唐律规定,曾经对国家的有功的人,可以免除兵役;而此时因征兵量多,杨国忠就上奏请求只许功劳大的百姓免除兵役。

  玄宗同意了。

  被征发的人忧愁怨恨,父母妻子都来送别,嚎哭之声连天;全国各地再次爆发了小规模的起义。

  因为之前小勃律一战,我被加封为右威卫将军,理论上也是有权利跟玄宗上奏的。

  我很想把后世防治瘟疫的方法告诉玄宗,可是我现在自顾不暇。

  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了诸胡酋长;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

  高仙芝听到了风声之后,忐忑不安;他准备先发制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我知道怛罗斯之战唐朝败的一塌糊涂,所以我坚决反对他西征。

  高仙芝就没信过我的话,而且,这次段秀实和封常清都持赞同意见。

  之前有攻达小勃律的先例,高仙芝以为自己这次肯定是稳赢;他从安西都护府挑选了两万多士兵,还从拔汗那和葛逻禄部各征调了五千人。

  一万的盟军加上两万安西军,从阵容上看,确实是没什么问题了。

  我一再跟他说,葛罗禄部众恐怕和大唐不是一心,让他多加提防。

  高仙芝这死孩子嫌我多事,说他们主动带兵前来支援,我怎么能怀疑他们?

  我无****可说。

  其实我也知道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

  唐朝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同样的,阿拉伯帝国想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

  两个贪婪的君王不可能任由对方的实力超过自己,这一仗非打不可。

  今年四月,高仙芝担任主将,我和段秀实分别担任副将和别将;率领三万联军前去攻打大食。

  唐朝远征军虽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行军速度较快;一路向西行军了三个月,终于到达了阿拉伯帝国的边界。

  我们白天隐藏在附近的山林里,趁着夜晚突袭行军;深入大食国境内七百余里,到了恒罗斯城。

  在到达恒罗斯城之前,我又给高仙芝打了一记预防针儿。

  “对方恐怕会派高于我们数倍的兵力,将军一定要小心行事!”

  破天荒的,这一次他没有反驳我;而是面色凝重的点点头。

  果不其然,刚到了恒罗斯城,就和提前埋伏在这里的阿拉伯军队相遇了。

  和后世记载的有些出入,史书上记载高仙芝带了三万的兵力、大食出了五倍的兵力;可是事实上,对方出动了十四万人。

  估计史书上只是约摸的。

  唐军虽在兵力上居于劣势、双方兵力悬殊,但是高仙芝确实是一个领导之才;他愣是靠着少于对方三倍的兵力和对方打成了平手,两军僵持了三天。

  我知道在第五天的时候,葛罗禄部落的军队会叛变,就跟高仙芝建议道,快速进攻、速战速决。

  可是天不遂人愿,我们刚制定完作战计划,天就下起了暴雨。

  缺德的阿拉伯人还找了会“唐普”的人趁着夜色唱诗歌,弄得将士们一个个思乡心切。

  这招就是“四面楚歌”啊!

  我和段秀实忙着满军营的安抚将士,对方看忽悠我们不行,开始唱突骑施民歌。

  可怕的是,当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那个是突骑施民歌;还以为对方放弃了心理战呢。

  为了防止原本突骑施的葛罗禄部落叛变,昨天晚上我还专门去安抚他们一顿;虽然我并不会突厥语,但是随行的有负责翻译的人。

  葛罗禄部落大将还信誓旦旦的跟我保证;他们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魂。

  结果,第五天天刚放晴。

  我劝高仙芝尽快解决战斗,高仙芝也觉得再拖下去肯定会出事儿。

  但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果然叛变了;原来他们早就和阿拉伯达成了共识,原本主动来支援就是陷阱。

  和是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不光葛罗禄部叛变了,拔汗那也跟着叛变了。

  结果他们本就熟悉驻地的地形,不仅把我们辛苦找的藏匿之地告诉了阿拉伯人,还和他们前后夹击安西军;士兵们被打的措手不及,战死的人足有五成以上。

  天刚放晴没一会儿,紧接着又开始下起了雨。

  地面湿滑,摔倒者甚众;引发了踩踏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


第389章 唐军溃退

  人都是这样,越慌越忙、越忙越慌;军心已经成了一盘散沙,几乎所有人都在仓皇逃窜。

  我和段秀实费劲全力才安抚下来六七百名靠近外围的士兵。

  加上混乱中幸存下来的人们,总算凑了三千人;之前和阿拉伯对战、僵持的时候,损伤也不过一千余人。

  两万将士,去除这四千,也就是说,在这场混乱中,足足损失了一万六千人。

  安西军各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如果不是番国联军倒戈的话,我们的藏匿之地不可能会被发现;就算会被发现,也不可能会这么快。

  这场混乱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夜里,山中忽然起了雾。

  山路原本就崎岖,起了雾之后能见度更加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脚踩空,从山顶上滚下去。

  我带着陌刀队残留的二十个人在前面探路,想要趁着夜色突围出去。

  可是,白石岭山路狭隘,拔汗那的将领似乎早就料到我们会趁着夜色突围;他们在每个山道口都派了人驻扎。

  想要不惊动他们离开,几乎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部杀掉,可是陌刀队加上我只剩下了二十一个人,对方足足有四五百人;而且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

  白石岭口是一个喇叭形状的,对方在窄的那一边,我们在宽的那一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们只要往这个方向S箭,我们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躲藏。

  唯一的办法就是贴着山壁走、在对方的盲区内快速突袭,我把我的想法跟高仙芝说了一下,让他趁着我们突围出去的时候带人逃跑。

  可是我话还没说完,就被段秀实给骂了。

  “大敌当前,你们避敌先逃已是无勇!弃卒保车更是不仁!现在居然还想着逃跑,你们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我赶忙跟段秀实谢罪,并把我的计划完整的说了一遍。

  我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送高仙芝出去是第一步,另一方面就是占领这个山口;这个山口易守难攻,但是一旦攻下来,大军就不再有后顾之忧。

  现在只有三千人,对方却有足足十几万;以卵击石是最愚蠢的,当务之急是先撤兵、养精蓄锐。

  段秀实听明白了我的方案之后,不仅表示了赞同,还要求和我一起留下来。

  于是夜里,我带着二十个陌刀手突围;陌刀双刃在这里简直是如有神助,一刀下去,左右两边的马都挂了。

  弓箭手在远处辅助,他们负责破坏把对方的照明设备——即灯笼;我们贴着墙壁靠近对方,先斩杀对方的马匹,然后趁其不备斩杀他们。

  马是特别容易受惊的动物,一旦它们集体苏醒,势必会引发一连串的嘶鸣;到时候别说拔汗那的人,阿拉伯的士兵也会被吸引过来。

  好在因为有雾,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拔汗那的人根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斩杀殆尽。

  这时,高仙芝带着其余的人开始快速的撤退;我和段秀实一直等到全军撤完之后、又在附近警戒了几个时辰。

  在这期间,葛罗禄部落的人前来替换岗;他们不知道把拔汗那这边留守的人早就全军覆没,从哨口进去的时候全然不设防。

  段秀实和我以及其他三个会箭术的人躲在暗处,把他们S杀了个措手不及;箭术这个东西除了技巧性之外,就是力量的控制。

  即使力量不是很强悍的人,多加练习也可以百步穿杨。

  阻击了葛罗禄的人之后,我们不敢再逗留;万一阿拉伯人追来,到时候肯定交代在这儿了。

  这个时候天已经渐渐亮了起来,高仙芝他们也已经撤离了三个多时辰;我们一行人踏着黎明的第一束光,开始快速撤离。

  怛罗斯之战以大唐溃退宣告失败。

  我们一行人快速赶路,终于在碎叶河畔追上了提前撤退的高仙芝。

  高仙芝看到已经成了泥人的段秀实和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可是笑着笑着又哭了,他从马背上翻下来,快速跑过来拥抱着我和段秀实。

  一大把年纪的人哭得跟小孩儿似的,他一哭,连带着把段秀实也弄哭了……

  “将军莫要自责,是那群胡人叛变,不然咱们肯定会奇兵制胜的!”我拍着高仙芝的后背,安慰他。

  “嗣业贤弟……”他哽咽不能自已。

  确实不怪他,如果不是高仙芝用兵如神,三万的士兵根本不可能和十几万阿拉伯人打成平手;对方的骑兵可是纵横整个欧洲大陆的,安西军虽然也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战斗力”,可是我们翻山越岭而来。

  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翻越帕米尔高原;徒步翻越帕米尔高原整整花了两个月。

  如果不是安西军训练有素、身体素质过硬,单单高原缺氧这一项就应该损失不少士兵;理应疲惫不堪的安西军在达到目的地后迅速调整状态,和拥有地利人和、数量数倍于己的阿拉伯人打成平手。

  不谦虚的说,这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

  “将军,此番突袭,成公功不可没,我请求封赏他。”我跟高仙芝建议。

  段秀实比我小了二十多岁,刚刚结婚不久;这个关头、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跟我留下来的战斗。

  可是高仙芝刚顾着哭去了,压根儿就没理我。

  就在我以为他根本就没听进去的时候,没多久得到了他跟玄宗请求封赏段秀实的消息;段秀实被玄宗任命为都知兵马使。

  高仙芝和我因为分别为主将、副将,对于这次战败需要负主要责任;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

  节度使一职由原陇右节度判官王正见担任;我虽然被升任了右金吾大将军,还是被调回了疏勒镇,继续担任镇使。

  坦白的说,怛罗斯之战在天朝战争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战,但它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却影响重大;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更是难以抹去的创伤。

  因为安西军被坑战败,使得唐在中亚的羁縻府州沦丧殆尽;他们要么揭竿起义,要么归附大食。

  原本去迎敌、调动的就是安西精锐,结果死伤惨重、所剩至几;导致在此后挺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入侵之敌,仅有招架之功,再无反击之力。

  再加上没多久爆发了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被切断了和内地的联系;在坚守了三十五年之后,被吐蕃人吞并。


第390章 发兵契丹

  屋漏偏逢连Y雨,怛罗斯之战战败之后,安禄山主动进攻契丹也宣告失败。

  其实这一仗原本没必要打,契丹酋长被安禄山毒杀以后,契丹已经群龙无首。

  再加上新的酋长还没有确立、自己部落之间争斗不断;唐朝只要坐收渔翁之利就可以。

  安禄山之所以一意孤行的要去攻打契丹,肯定也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

  高仙芝攻打石国是为了中饱私囊,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唐;安禄山肯定也是想效仿他。

  毕竟高仙芝吞占了那么多的财务之后,玄宗也没有直接降罪于他。

  于是,他跟玄宗说,契丹酋长已死,残兵败将不足为惧,应该尽早斩草除根。

  玄宗原本就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再加上,现在整个朝堂都由李林甫把持着。

  李林甫才不关心边境的问题,看都不看,直接让这条建议通过了。

  于是,安禄山亲自率领范阳、河东、平卢三镇的兵——共计六万人——去讨伐契丹。

  他从他那群壮士里面挑选了奚族的二千骑兵作为向导——这是因为奚和契丹营地非常接近。

  他们从平卢出发,行军一千余里,到了土护真水,结果遭遇了大雨;土护真水又名吐护真河,奚族居住在这儿附近。

  这场直接下了三天,道路泥泞到难以行军;安禄山觉得这么等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雨才会停。

  于是率领士兵冒雨行进,率兵昼夜兼程行军三百余里,来到契丹大本营。

  契丹人当时正在自家营地里避雨,忽然看到唐军“从天而降”,当时四散而逃。

  安禄山看到这种场景,当场就乐了,立刻下令突击。

  但是当时还在下雨,瓢泼大雨一直往下浇;弓箭和弩机的筋胶都因淋雨而变得松驰,弓箭手和弩机手们也都被淋成了落汤J。

  虽然我没去,但也能想象到蓑衣上不住滴落的水。

  先锋官何思德看到这个情形,立刻跟安禄山说:“我们虽然兵多,但长途奔袭,士卒疲劳,战斗力没办法完全发挥出来。

  “不如暂时原地休整,不交战、只与敌人对阵;迫于大唐国威,不过三天,敌人必定投降。”

  安禄山听后大怒,他觉得何思德是在质疑他的领导才能。

  “两军交战在即,你居然告诉我要按兵不动?”安禄山越说越生气,“你这根本就是在质疑我,认为我的士兵不足以和他们交战!”

  越说越气,他觉得干脆把他杀了,也好给后面的将士们做个榜样。

  扰乱军心者、意图叛逃者,就应该一律诛杀,没有情面可讲。

  左右副手一看,安禄山这是来真的了,纷纷求情,这才得以保全何思德;何思德作为先锋官,迫于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上战场。

  他和安禄山长得十分相像,刚到了战场就成为了所有契丹人的目标。

  契丹人打起仗来也是非常厉害的,不然也不会在后世建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