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451之争雄欧陆-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奥地利传统上被分为上奥地利(林茨、阿姆施泰滕)、下奥地利(维也纳)、萨尔茨堡、施泰尔马克、克恩滕、蒂罗尔、福拉尔贝格和布尔根兰。当然,古代比这个要大不少,不过总体如此。奥地利曾经还是和巴伐利亚一体的(法兰克王朝时代的巴伐利亚边区)。后来奥地利不断扩大才分离出来。

    腓特烈三世的弟弟叫阿尔布雷希特六世。比起两面三刀的哥哥,弟弟才更得人民和贵族的喜爱。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教皇这坨狗屎在这方面的一种用心。

    当然了,腓特烈三世是长子,继承领地当然无话可说。不过后来继承战争打了几次才分出个头尾。

    阿尔布雷希特六世为上奥地利的大公,而腓特烈三世从蒂罗尔去下奥地利的维也纳继续当皇帝。

    直至目前为止,整个奥地利实际上是在四分五裂的日子中过活。而腓特烈三世前半生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的苟活中生存。后半生则致力于整合整个领地。结果晚年被亚诺什·匈雅提的儿子马加什一世暴打,赶出了维也纳,差点失去整个奥地利。

    到了1463年,阿尔布雷希特六世光明正大的从林茨杀向维也纳,而维也纳整个城市直接去囚禁腓特烈三世,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让腓特烈三世数年的统治像是喂狗了一样。

    结果阿尔布雷希特六世他娘的没福命,刚到维也纳不久就挂了。而作为正牌继承人腓特烈三世再次出山,掌握局势。

    是不是很像德川家康,我打不过你,我熬死你。

    腓特烈三世也的确是长寿者。活了七十八岁,如果不是晚年迷恋星相学和炼金术应该能活更久。

    哦对了,腓特烈不是他的德语发音,德语发音是弗里德里希,就好像亨利在法国是亨利,在德国是路德维希一样。

    克雷姆斯伯爵的话如冰锥一样插进了腓特烈三世的内心。

    他的弟弟一直是他最大的隐患。

    “签!我们和这个恶魔签订合约!赠送他。。。。。。。。两万德林的礼物!再。。。。。。。再送他一副朕的画像!。。。。。。。”迎着食肉总管鄙视的眼睛,他只好继续说:“再承认他为鲁塞尼亚的国王。不,再加上一条,支持他兼任波兰的国王!”

    李银色来维也纳的时候是战战兢兢的来的。结果走的时候是吹吹打打,拉出了数百人的雇佣团一起回去的。

    整个维也纳人一夜之间全都知道那个想要征服世界的恶魔和皇帝签订合约了。

    腓特烈三世宣称汉的国王已经停在了克拉科夫。在他的努力下,汉的国王决定放弃侵略伟大的神圣罗马帝国,打道回府。

    当然了,作为报酬,他承认汉的国王为鲁塞尼亚国王,并且支持汉的国王为波兰的国王。

    这个消息传到波兹南,把刚刚休息好的卡奇米尔兹四世给活活气晕过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55章 归路与发展

    “才两万德林?还是那种劣质银币?我的天给我回赠他一个金色的公鸡头!也太穷了吧?”

    秦苍在王座上大呼小叫!德林是腓特烈三世发行的一款货币。质量低劣,所以风评非常不好。最近已经在传说要改用芬尼,谁知道腓特烈三世吝啬也要吝啬到送礼上。

    在场的人无不放生欢笑。一个金子做的公鸡头,完全就是在嘲讽哈布斯堡(即鹰堡)嘛。

    抢劫了整个鲁塞尼亚和半个波兰的家伙们几乎全都是腰缠万贯。许多人连奴隶都抓了数千人,在已经被抢掠一空,直接被焚毁的克拉科夫城外的军营里每天都有数百俘虏被拖出去扔掉。他们死掉了,或许是饿死,或者是病死。

    “行了。我们也准备一下回去吧。记住我跟你们说的,把这些奴隶都用到正道上!卖出去是最不值钱的策略!你们在黑金府、在壁邺府找我的官员,让他们给你们分配土地去。”

    秦苍拉起手里的银链子,七个低着头的女奴马上起身带着他离开。

    看着好像牵了一群雪橇犬一样的秦苍,一群部族头领没脸没皮的笑了。他们也不比秦苍差多少。

    土豪气息弥漫的上层很快就下达了分批撤退的命令。从喀山汗国来的直接带着财务走明斯克一线回家,顺带还能去立陶宛、莫斯科大公国抢掠一番。而金帐汗国来的和秦苍属下的也不走一条线。他们从平斯克向东南走到金帐汗国的北部停下。那里是他们决定的新居住地,和壁邺府很近。

    至于剩下的当然是一起回家。

    指派穆璐图先带最没战心的四万人回去,陈翰林负责押韵财务和二十万人口东归,秦苍带着威远军和一万自家鞑靼人骑兵南下包围了一个地方。

    卡缅涅茨。

    这座坐落在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支流莫特里奇河畔的古老要塞现在被一群不愿意投靠秦苍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占据。

    先不提正在鲁塞躲避的斯利尼茨斯基,秦苍是一点也不喜欢这些惹是生非,偏偏还总是被人吊打的家伙。但是为了保证日后控制鲁塞尼亚地区的顺利,秦苍还是来了。

    卡缅涅茨,今莫伊多夫…波罗利斯基。注意,不是波多野结衣。

    这是一座1062年就见诸记载的要塞。随后被不同的国家占据。

    坚固当然是坚固,可惜遇到的是一群从来就没有硬起骨气的哥萨克人。

    在三万人包围这座要塞之后,哥萨克人马上就跑出来投降了。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有胆子往西跑的。

    “让他们给我滚回老家去。去科尔松向陈子轩报到。真是的。。。。。。。”

    秦苍无奈的挥挥手,大军彻底的回去了。

    这一次作战虽然收获巨大,拿到了据统计估值四五十万海佩伦的财物,然而物资却消耗一空。尤其是粮食,东欧本来就缺粮,现在粮仓里应该是可以跑蚂蚁了。

    不过幸好的是民间没有出现缺粮的情况。这还要归功于红薯。这个小东西第一批的亩产是平均每亩一千一百斤,这还是粗粗种植的结果。而同等的小麦呢?现在亩产还不到一百五十斤。

    所以红薯真得是救命的利器。唯一需要忧虑的是,红薯那倒退速度极快的基因。万一几代之后红薯减产那可怎么办?

    “我们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用来促进农业的部门。尤其是学习如何杂交和移植!我警告你们,红薯是非常容易退化的。如果保持不了它的现状,那么想想吧,我们在人口众多的年份里突然发现地里的红薯全都烂掉了!你、我还有所有人都担不起这个责任!饥荒是什么样的,各位都明白。希望到时候不要出现人吃人的状况!”

    秦苍人还没到赤京,冷冽的话语就传到了台阁。

    所以很快,户部决定增设一司为农司。专门用来研究品种保持和进步。这种事情并非此前没有,只是没有大规模和职业的规划。曾经许多品种都是民间引进改良的,现在不过是把这件事拔出来,放在官府上。

    应聘的有上百个老农。于是农司决定每家每户发放补贴,如果能都研究出新品种,就再增加补贴。而有资格进入的必须是务农数十年,并且对品种差异有研究的人。

    在第聂伯河上,秦苍正在传授陈子轩如何御下的本事。

    “你的老师教你学术,那当然好。可是你的老师没有教你如何御下,这才是一个人的本事。。。。。”

    站在后面的陈子轩心里只好腹议:“怎么你钓鱼还要把我拉上。。。。。。。”

    军队已经陆续撤回,从第聂伯河东岸到黑金府最东侧的今卢甘斯克等地遍布着新开辟的庄园。在秦苍的引诱下,这些人虽然大部分回了各自的草场,但是奴隶都留在了黑金府帮他们制造财富。

    在石涅县突然就出现了船头街的翻版。牙人们到处找着那些一夜暴富的头领,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这个好那个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帮他管理庄园,第一年就能赚钱。

    而实在不行了,牙人还有终极秘诀——你在黑金府置办一份产业,正好说明了你对大汗有心思啊。如果你什么都没办,那岂不是说明你准备向库楚克·马哈麻汗效忠?

    这一番软硬兼施下来,整个黑金府、建邺府还有壁邺府东部到处都在开辟庄园。比屯垦队都要发展迅速。反正那些农奴也不会放牧,就扔在这里每年钱生钱就好了。

    这是牙人们给部落首领们释放的一种理念。

    就在五月到来的时候,秦苍正式顺着第聂伯河到了河津港,然后正式回归赤京。

    在赤京的码头上,作为强大的胜利者,秦苍理所应当的受到了万众瞩目。五月一日也成为了胜利的节日。而实际上,类似的节日日后一度延续了十几个。直到精兵简政时期才废除到了三个。不过这已经是二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赤京,秦苍前者七条美回了家。结果刚进门就被老婆们追着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56章 神化我与时代大政

    关于气管炎这事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是一个不可说的问题,对吧?

    就好像秦苍家里的四个女人一样,有的是抢来的,有点是逼来的,最后还不是住到了一起。感情上来了,啥都有了。就连那个维比娅(在群里解释了好几次,倒忘了在文章里说了),总是抱着小钱包的她现在理智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一直以来都在秦苍的家里当个女仆长,后来又捏上了小金库的钥匙,日子当然过得很滋润。

    回家之后,七个女人被解开了链子,但是那个银环却还留在脖子上。她们是奴隶,是俘虏,反正绝对不是正常的家人。

    所以在王国内部,奴隶的生意悄然有再度兴起的架势。

    为此,秦苍再三让阁台发布禁止奴隶的诏令。并且明示:任何人家中私存奴隶罚款三十海佩伦。然后立法证明在庄园里耕作的农奴也有自己有限的自由。

    再然后就是标准的限制令了。控制庄园必须经手牙人,牙人则必须签订承诺书保证农奴正常生活。

    这些东西显然限制不了太多,但是至少让奴隶生意从台面上走到地下。

    就在此时,整个西欧仍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行为而震动不已。不过总体上被干的对象不是腓特烈三世,因为腓特烈三世宣称正是教皇的无端要求与仓促开战导致我们失去了应变的空间。波兰立陶宛两个王国直接被打成了残废,而波西米亚王国更是出现了胡斯党人再次做乱的情况。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都是教皇的错。

    而此刻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当家“胜利者”查理,这个被公认为胆小、懦弱又愚蠢的人,正是他背叛了圣女贞德,把贞德送上了火刑架,他还背弃了朋友雅克·科尔,让这个掌控法兰西经济的人远走意大利,结果让自己受到了众商人的鄙弃。。。。。。。

    总之,这个让人不齿的家伙也跟随腓特烈三世宣称:“教会应该履行教会的责任!教皇也不应该随意玩弄人民的信仰!日后教皇有什么事情,应该先和诸个国王商议之后再决定。”

    法王强势的时候曾经把公教会直接拉到阿维尼翁控制,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大分裂”时期。所以心高气傲的法王当然对教皇不屑一顾。

    而英国呢。

    刚刚结束百年战争的英国现在正在愁云惨淡之中。他们的国王,亨利六世,又神经了。

    亨利六世是一个无能的庸主。并且他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今年他又犯病了。两年后才痊愈。

    总之,正是亨利六世的无能和间歇性精神病才导致了马上就要开打的玫瑰战争。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打出了狗啃狗的效果。死了一大票贵族。

    而另一个大国,或者说合起来是大国的西班牙,这个时候当然是打打杀杀的过日子。卡斯蒂利亚王国胡安二世,这个风花雪月不理朝政的男人终于挂点了。

    满卡斯蒂利亚的贵族欢天喜地的期待着胡安二世的儿子恩里克四世的继位。他们又怎么知道这个人是个因性无能而变得残暴的无能鼠辈呢?

    而一直一个人过日子的葡萄牙不提,阿拉贡、纳瓦拉、西西里、撒丁、那不勒斯五国国王胡安二世(没错,这丫和隔壁刚刚死掉的那个国王一个名字)正在积极的干涉卡斯蒂利亚事务。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儿子斐迪南二世最终娶走了卡斯蒂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合并为了现在的西班牙。

    而对教皇的撒币行为,胡安二世表示这都不是事。

    太丢脸了,教皇你退群。。。。。。阿不,退位吧。

    尼古拉斯五世在接到消息之后当场气得吐血。然后宣布对阿拉贡的胡安二世开除教籍!要求胡安二世马上退位,把屁股下面的位子让给他哥哥阿方索一世的儿子斐迪南一世。

    于是双方就这么打起了口水战,甚至胡安二世都准备抄起家伙,带着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将士去艹教皇,尼古拉斯五世才宣布取消绝罚。

    这边打得红红火火不提,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此刻正在埃迪尔内的赛利米耶清真寺里做祷告。

    穆斯林的祷告之前都要以一个贵人为开头。在许久许久以前是先知穆罕默德。后来随着帝国的扩张,神化的需要,换成了法蒂玛王朝的历代哈里发。再后来就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而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也是在自立为哈里发后使用了自己的名字。

    现在,不是阿拉伯人的奥斯曼人开始用自己苏丹的名字做祷告。

    原本这应该是在很久以后奥斯曼人称哈里发开始,但是现在穆罕默德二世管不了那么多了。

    百万鞑靼人已经团结在了那个王国的旗下。刚刚发现的西征事件让穆罕默德二世放弃了海军突袭克里米亚半岛的计划。有报告称他们的海军有数十艘巨大的战舰,而且独有的火炮技术让他们可以像数百年前的希腊人用希腊火烧毁战船一样毁掉他们的海军。

    “尊贵的苏丹。。。。。。。我们的计划还要继续吗?”

    “当然要继续。我要让所有的国民明白。我即安拉选中的圣子,我即安拉!”穆罕默德二世冷峻的视线扫过所有的臣子。

    坎达里·哈里尔没有死。他还在把持着朝政。因为穆罕默德二世失败了,所有就更要依仗坎达里家族。

    不过管理宗教事务不是坎达里的权力。所以穆罕默德二世开始侧面推行造神计划。

    是时候让苏丹升格为哈里发了!

    操办这件事的是改宗穆斯林的希腊人塞萨利卡。

    说起来,这还是罗马人首开先河。

    罗马人用basileus(巴塞留斯,罗马皇帝)为皇帝称号。而从戴克里先开始,确认basileus等同于dominus(拉丁文,上帝)。

    这便是罗马人的政治意图。把皇帝神化为上帝。

    说起来,这还是从希腊人继承而来的。希腊人在古典时代搞哲学,把君主及其家族与奥林匹斯众神联系在一起。

    为君主则可成神。而后来出现的僭主,就是因为没有神性不可成为君王。

    说到底,希腊人最擅长做这种花样文章。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57章 瓷器的忧虑

    穆罕默德二世在巴尔干遥控指挥着他的计划。奥斯曼帝国本时期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小亚细亚,而巴尔干的土地几乎全都是正教徒的地盘。

    奥斯曼把这些新征服的地方的领土分割成蒂玛,或译为提马尔。西帕希就是产自蒂玛之下的小封地里。每一个蒂玛对应一个总督。

    在征服巴尔干的时候,奥斯曼人非常精明的采取了双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