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头上的守军一片惶然。唐军在城中的细作到底有多少,在城中各处放火,现在居然连重兵防守的城门都敢来放火了。公孙兰也抽空看了一眼,但见城门楼下烈焰腾腾黑烟滚滚,一场大火正在熊熊燃烧。公孙兰心中松了口气,这是王源和阿萝得手了。
  城门的大火正是王源和阿萝的杰作,两人下了城后径自往城门处走。城门后方数百士兵负责守住城门洞。为了防止唐军撞破城门,他们用了几十根原木横七竖八的顶住城门,加牢加固。同时还在城门洞里放了几十只木拒马,堵得严严实实。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东西居然全部成了引火之物。王源和阿萝先是将藏匿在城门内广场一角的最后一桶火油取了出来,之后抱着火油大摇大摆的朝着城门口行去。专守城门的一群士兵立刻将他们拦住,一名头目皱眉问话。
  “城门重地,你们不准靠近。”
  王源喝道:“奉我家将军之命来检查城门是否牢固,以防被唐军突破,你拦着我作甚?耽误了禀报,唯你是问。”
  那头目唬的一愣,下意识的让开了去路,王源和阿萝大踏步的朝着城门洞走去。忽然间那头目好像反应了过来,在他们后面叫道:“你家将军是那位将军?城门守军直属阿拉江城主所辖,要禀报也是我直接禀报城主,你们是什么人?还有,你身边那人提着的木桶中是何物?”
  王源不答,和阿萝加快脚步冲向城门洞中,那头目觉得不对劲,高声大喝:“站住,站住,再不站住便放箭了。”
  王源停下脚步,低声对阿萝道:“我挡住他们,你去放火。”
  阿萝道:“我来挡,你去。我箭术好。”
  王源不再争辩,微微点头。那头目已经到了两人身后数丈处,手已经握着刀柄口中叫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快交代身份,否则便以细作处置,格杀勿论。”
  王源微笑转身道:“这位兄弟好眼力,你怎知我们是细作?你知道的太多了。”
  王源话音落下,身旁的阿萝动作迅捷取弓在手,眨眼之间一箭射出,那头目胸口中箭,大叫着倒下。
  王源口中赞道:“好箭法。”脚下却已经狂奔向了城门洞口。后边的阿萝英姿勃发婷婷而立,手中弓箭开合不停,一只又一只的羽箭朝着鸹噪哗然冲来的吐蕃士兵射去,几乎一箭射杀一名。吐蕃士兵也纷纷取了弓箭朝阿萝射来,阿萝躲在城门口一人高的木拒马之后从容躲避。就像在山林中与敌对射一般,找机会便回射一箭,一连射杀了十余名吐蕃士兵。
  与此同时,黑漆漆的城门洞内浓烟滚滚,火光开始冒起。王源将城门以及原木横闩,顶着的巨木上全部淋了火油点燃。只瞬间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王源退出城门洞口,见阿萝正躲在拒马后一箭一箭的朝对面射箭,忙叫道:“大功告成,咱们快离开这里,再过一会儿我们都要被烤焦了。”
  阿萝叫道:“走不了,他们人多,朝着这边正在射箭。”
  王源皱眉道:“走不了也要走,呆在这里便是死。走,我保护你。”
  阿萝回头看去,城门洞中的大火已经烧得猛烈,里边的木拒马已经被点燃了几个。火舌翻卷热浪袭人,不一会便要蔓延到身边来,于是咬牙道:“好,一起冲。”
  两人不顾一切的从城门口冲出,对面的吐蕃士兵放箭齐射,王源挥舞着长剑击打箭支,拉着阿萝一路狂奔,冲到了城墙下的暗影里。
  阿萝气喘吁吁的道:“好险。还好他们准头不足。”
  王源嗯了一声,声音中有些颤抖。阿萝觉得奇怪,回身来看着王源,赫然间惊叫出声,王源的肩颈上插着一只羽箭,露出大半截的箭杆来,看着着实吓人。
  阿萝大惊失色,惊叫着不知所措。王源咬牙低声道:“莫吵,我还死不了,割断箭杆,替我包扎。城墙上表姐孤身一人,我们需得尽快上去助她一臂之力。”


第621章 败笔
  阿萝抖手抖脚的帮王源折断露在外边的箭支,撕下自己的内衣将伤口牢牢缠住。她知道,王源定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中了箭。刚才王源一直将自己护在一侧,阻挡住箭支射来的方向,定是分心二顾中了一箭。
  “二郎,伤口痛不痛?胳膊还动得动不得?”阿萝眼泪在眼睛里打滚。
  王源哪有时间回答这些问题,此刻城上城下喊杀声震天,正是剑南军全面攻城之时,那里顾得上去管伤口痛不痛。好在这箭中了左肩,左手固然是不能着力,但右手还可握剑,当不影响冲锋杀敌。于是连声催促阿萝快点包扎完毕。
  城下,唐军近六千人已经冲上了山梁,云梯也从下方传递上来,六千士兵顶着箭雨朝着城墙冲锋而至。城头上的吐蕃守军玩命的往下射箭,意图阻止唐军冲至瓮城的城门处。
  王源点火烧起的是内城城门而非瓮城城门,这是王源经过认真考虑过的。一般而言,城池在城门外架建瓮城是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一般而言攻城时重点攻击的地点都是城门,因为一旦攻破城门,兵马便可畅通无阻。而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很少有攻城的兵马选择将攻城重心选择攻上城墙。道理很简单,城墙又高又陡,上面又有大量的远程武器守着,攻上城墙的代价不言自明。
  在数量庞大,攻城器械精良的情形下,攻上城墙也是一种选择。因为毕竟大兵团作战需要充裕的空间发挥优势兵力。总不能十万人攻城却将目标定在城门处,自己把自己堵死。这时候全面的进攻,发挥优势兵力,分散敌军的防御兵力才是最佳策略。
  所以,一座城池修不修瓮城也是很有讲究的。并非所有的城池都适合修建瓮城。而像墨脱这样的城池,本身就地势险要,城池也并不大,空间也很有限,修建瓮城便是一种画蛇添足之举。
  山梁上的地形狭窄,东城门到石坡地只有不到两百步,在这两百步距离内硬是要修建一座瓮城,显然并非明智之举。吐蕃人学习大唐的城池格局往往学不到精髓。墨脱城的瓮城硬是为地势空间所迫,修建成了一道南北狭长的奇怪形状。同时为了不阻挡主城墙上守军的视线,瓮城的城墙硬生生矮了五尺。画虎不成反类犬,活活学了个四不像。
  远远从空中看下去,墨脱城的瓮城就像是紧贴在主城墙外的一道副城墙。好处倒是有点,就是在防守时两道城墙上都能驻扎防守兵力,这让城中超出配置的三万多兵力有了发挥的余地。但坏处便是,这样的瓮城名不副实,而且一攻就破。低矮的城墙完全不具备防御力。南北两侧短到只有二十余步的城墙上一千士兵便挤得满满当当。
  墨脱城瓮城的不合理之处很快显现出来。六千唐军在冲锋时虽死伤惨重,但当他们冲到瓮城城墙下时,反而平白多了一层工事的保护,主城墙上的弓箭手的射击路线被瓮城的城墙阻挡,反而无法射杀唐军了。
  要知道,在距离城墙数十步的距离内是城头弓箭手的最佳杀伤距离,此时可以直接对着目标射击。攻城作战时除了爬城墙的肉搏战以外,其实死伤最惨重的区域便是这段距离。而现在因为这道瓮城城墙之故,反而让唐军得以躲藏。
  几名吐蕃将领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大声下令弓箭手往瓮城城墙上增援,意图射杀躲藏在瓮城城墙下的唐军。但他们忘了,瓮城的低矮的城墙根本就无法防守。很快就有唐军从瓮城城墙上冒出了头来。而且,城墙上那个杀人狂魔又冲到了瓮城城墙上开始砍杀士兵。更可怕的是,他的身旁不知何时多了两名见人就砍遇人就杀的人。他们和那杀人狂魔一样,都穿着吐蕃的鳞甲。看来是一伙的。
  公孙兰已经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她砍人砍的手都酸了。可气的是,吐蕃士兵开始见了自己还哭爹喊娘的逃跑,到后来见到她杀来连逃走的兴趣都没了。只用哀怨的眼睛看着自己,好像在说:“来嘛,砍我嘛,我反正跑不了,累死你。”
  倒是有几名难缠的将官追着自己杀,但公孙兰深谙以少战多之道,那便是不跟强敌纠缠,杀一人便走,力图最大的杀伤敌人。
  城门着火时,公孙兰有意识的杀回城门处接应王源,见到王源和阿萝从阶梯上杀上城来时,公孙兰松了口气。但她也看到了王源左肩的伤口。
  “怎么了?”公孙兰一剑砍掉身边一名吐蕃士兵的脑袋,大声问道。
  “被射中了一剑。”王源同样一剑砍死身旁拿着弯刀朝自己砍来的一名吐蕃士兵的脑袋。
  “怎么这么不小心?”公孙兰又是一剑砍掉另一颗脑袋。
  “我也不想啊,反正死不了。”王源剑下多了个亡魂。
  “是为了救我中的箭。”阿萝也砍了一颗脑袋来凑热闹。
  “不关你的事。”王源砍了颗脑袋。
  “咱们这么着不是办法,想办法协助大军破了瓮城。内城门很快就要烧毁,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了。”公孙兰再砍下一颗脑袋。
  “好,咱们去瓮城城墙上杀去,吐蕃人往瓮城城墙上增兵了。话说这些吐蕃兵也真是硬气,怎地都不逃的,任凭我们砍杀?”王源砍下另一颗脑袋。
  “我们倒是想逃,但是怎能逃得掉?”一名吐蕃士兵心里这样想着,下一刻他的脑袋便飞了天。
  一旦前锋军站稳脚跟,剑南大军便以极快的速度增援了上来。柳钧远远的已经看到了瓮城城墙上正砍瓜切菜的王源等三人,不由得惊喜大叫起来。公孙兰和王源沿着瓮城城墙杀到了正面,朝着下边的剑南军大声下令:“撞开瓮城城门,里边的城门已经快塌了,撞开城门便可长驱直入。”
  下边的剑南军闻言立刻开始动手,虽然冲车上不来,但圆木并不缺,石坡上乱七八糟横着的到处都是。士兵们抬着圆木上来,奋力夯击瓮城城门。几十下之后,瓮城城门轰然而开。与此同时,主城门也已经烧成了灰烬。
  一座瓮城两头通透,那还叫什么瓮城?而且瓮城城门和主城们之间只有二十余步远,数息便可冲至,这又算是哪门子瓮城?
  随着剑南军大批涌入瓮城朝着热气袭人的主城门涌去的时候,吐蕃守军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
  城主还没开战便被人杀了;城头一个杀人恶魔如入无人之境不知杀了多少人,被盯上就跑不了,还没法子治他,只能任凭他逞凶;几万人眼皮底下城门被人放火烧了,而且所谓的固若金汤的瓮城反而成了唐军躲藏的掩体。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就像是一场噩梦,没有人能想明白,防守的这么严密的墨脱城,吹嘘的鸟儿都飞不进来的墨脱城,怎么就这么的不堪一击。难道是活佛抛弃了咱们?上天惩罚咱们么?
  剑南军以龙虎之势冲进了墨脱城中,狭小的墨脱城中顿时到处是人。这座小城三万兵马驻扎便已经挤得不行,现在唐军几万人有不管不顾的冲进来,城里简直无立足之地。
  吐蕃兵马没有抵抗多久便开始大溃败,西城门早已被人偷偷的打开,败军如潮水涌出墨脱城,沿着山梁往西连滚带爬的往山谷密林里逃走。宋建功等将领不依不饶人带着兵马追杀到天亮,这才收兵回城。


第622章 夺功
  墨脱城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了下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座隘城确实坚固的不像话。若非王源找到了城防中的微小瑕疵,并且成功的实行了扰乱之计,此城恐很难拿下。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却是因为城防上的画蛇添足。吐蕃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盲目的堆砌城防其实并非良策,而应该因地制宜变的更为合理一些。吐蕃人是果然不是在中原文化熏陶之下成长的,他们并不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但无论如何,墨脱城应该算是剑南大军这路攻杀而来碰到的最难啃的骨头。自开战以来,王源连下牦牛城和律賁城,横扫了东南大片地域,所向披靡。但也只有在墨脱城前耗费的时间更长,而且自己也在墨脱城受了伤。并且,虽然攻下了墨脱城,但歼敌之数只有万余人,剑南军的损失倒有近四千,战果其实很一般。
  不过对于王源和剑南军众将士而言,所有人都明白拿下墨脱城的战略意义大于实际的战果。墨脱城西北百余里便是匹播城了。那是靠近吐蕃都城逻些城的一座大型城池,可以将他理解为是逻些城的拱卫之城。拿下了墨脱城,剑南军对于逻些城的威胁便已经变得无限大,而匹播城中的吐蕃大军便再也无法动弹,他们只能呆在逻些城之东,拱卫吐蕃都城的东大门。
  剑南军并未急于离开墨脱城西进,而是留在墨脱城休整。因为大军需要补充给养,等待后勤运送粮草物资的兵马前来补充。粮草、马料、箭支等消耗之物均已经快要告罄,王源可不愿打无准备之仗。而且王源的伤也需要调养,那一箭几乎穿透了他的肩窝,还好没有伤及骨头。事后虽及时治疗调养,但也够王源喝一壶的。
  王源知道这年头受伤后最大的危险是什么。这年头可没什么青霉素红霉素之类的药物,也没有任何可见奇效的消炎片。带兵打仗久了,王源也明白军中伤病最大的杀手便是伤口发炎造成感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刀箭之伤,都可能酿成致命的后果。军中的金疮药以及军医的草药中固然有消炎杀菌的成分,但效果毕竟不佳。王源可不想因为中一箭而被炎症和感染杀死。
  好在在阿萝的细心服侍下,公孙兰也用自己制作的药物给王源治疗,五六日后,王源的伤口逐渐开始结疤。为了加快王源伤口的愈合,柳钧每日带人去山里抓捕野物,听军医说炖猪蹄对外伤的愈合极为有用,柳钧几乎每天都要去山里射杀一只野猪回来。不过猪蹄吃的王源直犯恶心,一干将领倒是从中得了好处,香喷喷的烤野猪肉吃了不少,大饱了一番口福。
  五月十一,等待已久的大军的补给终于抵达墨脱城。这些从剑南运来的物资可谓跨越了千山万水。很多物资都是从成都始发,抵达姚州之后再从姚州到律賁城再一路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送来,可谓艰辛无比。押运粮草物资的数千蛮兵和数千剑南军也一个个累得灰头土脸,这一路上为了能及时运达物资,他们着实吃了不少的苦头。
  数十万支箭弥补了箭支的消耗。近两百车的粮草也能让五万大军支撑到下一次粮草的运达。除此之外,王源特意交代的五车重要的物资也随行运达。那是两千颗霹雳弹。按照王源的要求,成都的军工厂正日夜连轴转生产着这些霹雳弹,这一批两千枚霹雳弹正是在大军出发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造出来的。按照王源的命令,这两千枚霹雳弹也尽数被送达军中。
  王源喜出望外,有了这两千枚霹雳弹,加上军中尚存的六百多枚霹雳弹,自己便有了和吐蕃主力大军交战的本钱。想想一下,这两千六百枚霹雳弹若是在尽数在一座城池中炸响,那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见识过霹雳弹威力的宋建功等人见到这么多的霹雳弹被运来,也都喜笑颜开摩拳擦掌。
  随着粮草物资抵达的还有些王源的私人物品,那是家中的妻妾们送来的一些吃穿之物。李欣儿代表兰心蕙和青云儿紫云儿等妻妾写来了一封信。内容无非是告知家中妻女情形,让王源不要担心家中之事,一切如常云云。信中特意告诉王源,大小姐舜华已经能在人的看护下蹒跚而行了。信上说某一日大小姐忽然冒出了一句“爹爹”,让人很是意外。
  王源读完信后沉默了许久,心情很是复杂。自己错过了大小姐的成长岁月,甚至连她第一次叫自己都没听到。将来还不知要错过多少她的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