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意打的真是精明的很。这赌局无论输赢,他崔氏都会是得利者,绝不会吃亏。
  但换个角度而言,王源也听懂了崔道远的另一层意思。那便是,若此赌局自己赢了,崔家便将站在自己的一边,那将是巨大的助力。即便王源有击败李瑁的信心,但之后稳定大局还需利用道崔氏和几大豪族的名望和财力,这可是极大的裨益。
  况且虽然王源大言不惭的吹牛说,即便有了几大豪族的帮助,自己也能横扫李瑁的兵马。但王源其实是很担心此事的。崔氏和其余几大豪族的势力巨大,只是目前看不出来罢了。打仗打的是钱粮物资,那才是战胜的保证。自己的神策军虽然勇猛,但只要战事拖延下去,自己那点财力是绝对撑不住的。这也是王源在此之前曾打算让秦国夫人前来认亲,从而打通和崔家的关系,达到说服他们支持自己的目的的原因。
  “好,那便一言为定。能得若瑂小姐为妻,那也是我梦寐以求之事。”王源呵呵笑道。
  “能不能娶到若瑂丫头,那要看你的造化了。先说好,咱们都不能在赌局上做手脚,谁也不能透露出消息影响赌局。一旦被老夫知道你暗中使诈,老夫把丑话说在头里,我崔氏和江南四大豪族必会全力募兵捐钱粮帮助陛下剿灭你。到时候可莫怪我不客气。老夫要知道是陛下的真实性情,知道他的真实为人,这才是这个赌局的意义。”崔道远道。
  王源笑道:“原该如此,谁若使诈,便不是个男人。”
  崔道远哈哈大笑,站起身来高声喝道:“来人,上酒。”
  屋外众人听到叫声不明所以,管家崔七倒是反应快速,立刻命人取了一壶酒来。崔道远将众人叫进屋子里,端着酒杯道:“老夫跟王相国订了个赌局,你们在座诸位都来当个见证。”
  众人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崔道远举杯对着王源道:“王相国,饮下这杯酒,这赌局便定了。这么多人做见证,愿赌服输,绝不抵赖。若违此誓,天地厌之。”说话崔道远举杯一饮而尽。
  王源微笑举杯道:“若违此誓天地厌之。”一扬脖子,也将酒喝得干干净净。
  两人互相亮着杯底,四目相对大笑不已。旁边众人满头雾水,眼珠子掉了一地,不明白这两人为何刚才还剑拔弩张摔杯子斗鸡,此刻却又变得如此融洽了。
  ……
  王源的心情很好,这一夜的折腾虽然惊险紧张,但终归是有惊无险。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和崔道远这一番交锋之后,达成了一个看似荒唐的赌局。这恰恰完成了王源之前便设想的拉拢东南豪族的计划。
  虽然赌局的胜负很难预料,但王源其实一点也不担心。以王源对李隆基父子的了解,李隆基被迫放弃皇位退居太上皇的位置,那是和李瑁演的一出针对自己的双簧。以李隆基对皇位的渴望,当他重回长安之际,很有可能便会重燃对皇位的渴望。李瑁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危险,所以如果李瑁不是傻子的话,他怎么可能让到手的皇位得而复失。
  论威望,虽然玄宗声望早已不复以前,但数十年叱咤风云之威,在朝臣之中的威望依旧强大。李瑁显然差之甚远。玄宗回京,便给李瑁出了个大大的难题,不杀玄宗,可能会丢了帝位。若杀了玄宗,则落下个弑父的罪名,所以玄宗若回京便是个烫手的山芋,站在李瑁的立场上,他是绝不愿看到这一幕发生的。
  正是鉴于这种考虑,王源才会想出这么一招损招来为难李瑁。王源虽然对此并无一定的把握,也并不知道李瑁到底是什么态度。但王源却可以举一反三的揣摩出在李瑁这个位置的人的心境。王源记得学过这段历史,此后数百年后的大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战中被俘,他的弟弟明代宗继位,尊其为太上皇。后来明英宗被敌人放回,事情变得很尴尬。明代宗不能杀了明英宗,但又不想让位,只能将明英宗囚禁起来。然而七年之后,明英宗还是在旧部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成功的夺回了皇位。一个月后,明代宗暴毙,显然是被杀了。明代宗一念之仁,不但丢了皇位还丢了性命,这便是此事的教训。
  虽然这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李瑁也绝不会知道这前车之鉴,但以此推彼,王源相信,这种难题摆在李瑁的面前时,李瑁肯定会做出最利于他自己的选择。李瑁这种人,为了自己能把王妃都献给父亲的人,他可绝不是孝心,那是讨好玄宗谋求皇位的行为。现在他得到了皇位,怎还容许皇位得而复失。
  退一万来说,即便这场赌局王源失算了,那也没什么。王源可不会蠢到去遵守这个赌局的诺言,愚蠢到甘心情愿的受他人摆布。王源可不是什么君子,他也绝不会被这誓言所禁锢拘束,到那时就算惹怒崔氏,王源也在所不惜。所以崔道远以为他是双赢,怎么着都是对崔家有利,而在王源的心里其实也打着对自己有利便遵守诺言,对自己不利便悍然撕毁协议的无耻主意。老狐狸遇到了小狐狸,虽然年纪相差,但道行却一点也不差。
  在众人的簇拥下,王源和崔道远出了书房来到院子里。远处雄鸡报晓,天色已经微微发亮。不知不觉,一夜已经过去。清冷的空气让王源精神一振,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呵呵笑道:“这一夜可真是漫长的很。”
  崔道远呵呵笑道:“是啊,漫长的一夜。煎熬的一夜。”
  王源道:“但总算是过去了。我想,我们怕是没时间去补个觉了。今日叛军必至。我也应该去城头布置一番了。昨夜派出去的斥候应该也快回来了。崔翁,您老可以歇着,我却要告辞了。”
  崔道远拱手道:“相国,扬州城只能拜托你了,老朽确实困顿的很,可能要眯一会才有精神。但叛军抵达时,老朽必在城头督战。另外,午前会有八千援兵抵达,所有的兵力人力物资都归相国调度便是。咱们的首要之务便是守住扬州,守不住扬州,其余的一切也都不用谈了。”
  王源点头笑道:“崔翁所言极是,那么本人便告辞了。”
  崔道远拱手道:“相国辛苦。柳潭,你带着护院人手负责保护相国的安全。元博,你负责跟着相国身旁以便差遣。那个……若瑂丫头,你也跟着王相国去,若王相国需要什么物资船只钱粮什么的,你也可以帮着料理。总之,从现在起。所有人必须心里想着一件事,便是全力守城,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众人齐声遵命,崔道远攻拱手,在两名护院的搀扶下缓缓回内宅去了。以他近七十岁的高龄,这一夜的折腾确实经受不住。他必须去休息一会,否则他的血管怕是都要爆了。


第966章 动员
  昨夜的混乱,让扬州城的百姓和军民们惶惶不安。城北杨花楼的大火烧的红透了半边天,全城都知道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所有人都知道杨花楼是崔家的产业,在临战之前的夜里,崔家的杨花楼突然起火,这让很多人产生了不详的联想。难道是叛军的细作混入城中,开始肆意破坏?崔家住在杨花楼的人生死如何?是否会影响道守城之事?所有这些疑问和担心都笼罩在众人的心头,流言也如瘟疫一般在百姓们之中流传,所有人都显得忧心忡忡。
  然而,当东方的天空升腾起日出时的彩霞之时,城北的数万军民看到了策马而来的王校尉和崔家众人的身影。看着这些人的神色平静如常谈笑自若的样子,守城军民顿是心中落下了一块大石头。看样子,昨晚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杨花楼的起火也没有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特别是看到这几日已经成为军民心中依赖的对象的王校尉精神抖擞的样子,更是让众人心中安稳。
  王源等人下了马登上城楼,王源放眼向城外看去。但见清晨的薄雾之中,城北的景色一片安详。树木连绵,大道空阔,举目可见到北边连绵起伏的小山的淡淡轮廓。青天郎朗之下,城北如玉带一般蜿蜒入城的大运河上,水汽蒸腾而上,如一条喷着白烟的巨蟒。此情此景,让心旷神怡,耳目如沐。
  “昨夜出去探听消息的斥候骑兵可回来了?”王源手扶城垛沉声问道。
  站在王源身旁的崔元博忙道:“相国稍候,下官去问问。”
  “崔别驾不用问了,两队斥候骑兵刚刚回来,卑职这便去叫他们上来回禀情形。”扬州领军将领曾国忠闻听众人到来,大踏步的从城墙另一头走来。
  “那还不快去?这等事也能耽搁。”崔元博皱眉道。
  “崔别驾,卑职不是要耽搁,而是他们刚刚回来,冻得鼻青脸肿站立不住,卑职弄了些热汤让他们喝点暖暖身子。再说沈太守也正问着话呢。”曾国忠忙道。
  “你去告诉沈太守,叫他立刻把人带来,向王相国禀报。”崔元博道。
  “王相国?哪个是王相国?”曾国忠楞道。
  崔元博指着王源道:“曾将军,你还不知道吧,这一位便是神策军统帅,当朝的王相国呢,之前并没有透露身份。”
  曾国忠惊愕的张大了嘴巴,指着王源结结巴巴的道:“你是……你是……”
  王源微笑点头道:“曾将军,本人正是王源。”
  “哎呀,卑职这可是眼睛瞎了,居然不知道您便是王相国。我的老天爷,哎呦,这可怎么好。要知道您是王相国本人,扬州城的军民还不都惊的掉了下巴。王相国。卑职最佩服您了,不仅是我,我扬州军中议论的最多的话题便是王相国您。您可是我大唐将士们心目中的神呢。”曾国忠惊喜叫道。
  王源微笑道:“多谢了,我可不是什么神。曾将军咱们还是先做事,再叙话。去将斥候骑兵带来,我要问他们的话。”
  “哎哎,好好,卑职这便去。”曾国忠大声的答应着,抬脚便走。情急之际差点摔了个大跟头。
  崔元博低声笑道:“没想到相国之名在我扬州也是人人皆知,看起来,这些人都对相国钦佩的很呢。”
  崔若瑂在旁笑道:“爹,那还用说么?王相国为国为民做了那么多的大事,军民百姓自然是赞誉有加的。”
  王源听到为国为民四个字脸上有些发烧,心道:之前我确实为国为民,但现在为国到也罢了,这个国我已经不再效忠了。
  “那是那是,王相国,我在想,要不干脆便将相国在扬州的消息散布出去,或许可鼓舞士气,增加信心,对守城或许有利。”崔元博笑道。
  王源皱眉道:“有这个必要么?”
  崔元博道:“当然有必要,我扬州守军数量不多,靠的便是死战的勇气。若知道王相国和他们并肩杀敌,那一定勇气倍增,杀敌也更有劲头。”
  王源微笑道:“好吧,只要对守城有利便可。”
  崔元博喜道:“那一会儿我请相国对军民们训话,宣布身份的同时相国也可勉力军民的奋勇杀敌。”
  王源微笑点头道:“也好。”
  正说着话,城下阶梯上沈子芳爬上了城头。一上城头,沈子芳便拎着袍角小跑起来,来到王源面前,气喘吁吁的沈子芳噗通便跪在地上,磕头行礼道:“下官沈子芳参见相国,之前不知相国真容,言语多有轻慢,请相国恕罪则个。”
  王源忙扶起他道:“沈太守,这是作甚?快起来,不知者不罪。”
  沈子芳满面笑容的起身来,上下打量着王源,脸上一片赤诚之色,咂嘴赞道:“果然是仪度非凡,人中龙凤。下官之前就觉得有些不对劲,那个校尉有如此调度有方,举止威赫之姿?原来是王相国亲临。这下好了,我扬州城这次是绝对不担心了,有王相国坐镇,慢说是七八万叛军,便是七十万八十万,那也必定铩羽而归。”
  周围众人面露古怪之色,沈太守这马屁拍的未免太过分了些。王源也闲心听他拍马屁,于是微笑道:“沈太守,咱们还是先做正事吧,昨夜探查敌踪的斥候骑兵何在?”
  沈子芳忙转身对着城墙上走来的几人招手叫道:“你们还不快些来禀报,磨磨蹭蹭作甚?”
  那几人加快脚步而至,几名士兵搀扶着两名士兵来到近前,齐齐拱手向王源等人行礼。王源看那两名士兵面色苍白,身上的盔甲衣物也凌乱的很,于是微笑道:“你二人便是昨夜去探查敌踪的斥候?”
  “正是,小人等是昨夜最早出发的一组。”两名士兵忙回答道。
  沈子芳在旁插话道:“除了他们两个,昨夜我们连续派出去八组斥候,后续也将陆续回来禀报消息。”
  王源点点头道:“二位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消息?”
  沈子芳又插话道:“下官已经问明白了……”
  崔元博忙道:“沈太守,让相国自己听斥候的禀报便是,太守听着便是。”
  沈子芳忙尴尬的住了口,但听其中一名面色黑瘦的士兵回禀道:“禀报王相国,昨天傍晚小人两个骑马沿着运河往北探查敌踪,三更时分在高邮湖南的平阿湖口遭遇了叛军的船队。”
  王源皱眉思索道:“平阿湖口?距离扬州多远?”
  “约莫九十里。小人等看到了一大片黑压压的船只,数量恐有几百艘之多。他们聚集在湖口停泊,正一艘艘的通过狭窄的湖口水道。小人等不敢多耽搁,于是立刻飞马赶回来禀报。”那斥候道。
  “九十里?”王源吸了口冷气,九十里的水路,又是昨夜三更时分的位置,以叛军从水路而下的速度,抵达扬州的时间应该在午后时分。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了。
  “相国,今日无风。叛军无风帆借力,午前是肯定到不了的。最早在午后抵达。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曾国忠的话也证明了王源的揣度。
  王源点头道:“是啊,从现在起两个时辰内,守城兵马要全部到位,防守准备要完全做好。我估摸着,叛军从水路而来,抵达城北后根本不会停留,直接便会发动进攻。因为虽然他们远道而来,但叛军却并无跋涉之辛劳,也无需扎营休息。”
  “相国所言极是。”曾国忠道。
  王源朝那两名斥候点点头道:“辛苦二位了,下去休息吧。”
  两名斥候道谢后被几名兵士缓缓扶着离开,王源转头对身边的众人道:“诸位,我们不能耽搁时间了,立刻各司其职行动起来。所有守军即刻到位,组织好的青壮百姓也在城门内待命,所有物资都要准备完善,做好调运准备。各位立刻行动吧。”
  众人齐声应诺,分头下城而去。片刻之后,城中锣鼓震天而起,整座城池瞬间像是掀起了浪涛一般的汹涌热闹起来。一队队的守城士兵开始从各处阶梯上城,在城墙上,悬桥上,城头的箭塔平台等各处位置有序的到位。各种物资也源源不断的被运抵防守地点。城中的百姓也从四面八方涌到城北区域,只有七八千可参与守城的青壮百姓们被允许进入城墙里许区域内的街道。其余的百姓们黑压压的拥挤在远处的街道张望着。这一场守城之战关乎所有人的生死,所以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两个时辰后,太阳已经高悬天空,运河上的薄雾早已散尽。阳光洒满北城上下。两个时辰的时间里,准备工作均已就绪。起码在王源看来,能做的一切已经尽力做到完美了。
  休息了几个时辰后,崔道远也乘车赶到城北。老狐狸神采奕奕的上了城头。
  “崔翁,何不在府中休息?城头无需崔翁操心,本人坐镇便可。”王源笑眯眯的迎上去道。
  “老夫怎么睡得着?王相国都亲力亲为,老夫却在睡大觉,岂有此理?”崔道远笑着拱手道。
  王源道:“也好,崔翁现身,军民们心里也都安定些。”
  崔道远道:“罢了,老朽可不顶事,不过刚才元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