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10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工厂,我绝不允许再见到驱使工人如奴仆的现象。
  要从开始就杜绝这种事情发生,否则你们和那些作威作福的官老爷有什么区别?
  我不是让你们惯着他们,纵容他们,他们若犯了错,不听号令,你们当然可以按照厂规惩罚,严惩。
  但不要想着打断他们的脊梁,一劳永逸。
  没有了心气的工人,那还叫工人吗?那叫奴才。
  你难道想靠着一群奴才做大事?”
  贾芸听的满头冷汗,面红耳赤,躬身道:“三叔,侄儿记下了,回头就去整改,定不会再出现这种事。”
  贾环拍了拍他的肩头,道:“芸哥儿,我知道此事极难,连老相爷都认为上下尊卑天经地义。
  但你要记得,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是只在大秦作威作福吗?”
  贾芸闻言,面色霍然一变,醒悟过来,道:“三叔,侄儿全明白了。三叔曾说过,日后到了海外,绝非一番坦途。
  唯有秦人精诚亲爱,团结一致,才能立足于海外,扎根于海外。
  否则,纵然强横一世,终不过也是蒙元的下场。
  若让咱们的工人,都成了软骨头,在大秦没事,可到了海外,风高浪急,必难长存。”
  贾环笑道:“行了,明白这点就行。只有有骨气的,才能有开拓进取精神。”
  听到这里,隆正帝面色带着薄薄的骄傲,对若有所思的李光地道:“老相国,看到了吗?
  贾环的心思,从来都不止在大秦这片天地里。
  他打压儒家,并不是因为这些年儒家对朕和他的冷嘲热讽。
  他是要率强国之民,开疆辟土!
  所以,你就不要再想不开,在后面使绊子了。
  事关国运,和国朝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朕不想有人拖他的后腿。
  哪个都不成!”
  ……
  “爹爹回来啦!”
  在慈园梅堂廊下正和巧姐儿玩耍的贾芝,看到贾环阔步而入,站起身来脆声声唤了声。
  贾芝天性柔和善良,声音稚嫩,惹人怜爱。
  贾环抚了抚她的发髻,笑道:“芝儿真乖!哥哥呢?”
  贾芝闻言,微微有些噘嘴,道:“到了这里,哥哥和小六儿就急着去亲兵营耍子去了,他说不能带我去那里。哥哥那般喜欢,那里一定好顽……”
  贾环笑道:“那里可不好顽,都是些叔伯在那练武,有的还不穿衣服,臭烘烘的!”
  巧姐儿笑道:“三叔,苍儿哥哥不洗澡,也臭烘烘的。”
  贾环哈哈一笑,对两人道:“这是你们芸大哥。”
  贾芝和巧姐儿忙像模像样的给贾芸屈膝行了一礼,一起念道:“芸大哥好。”
  贾芸慌得什么似得,要掏袖兜荷包寻摸点礼。
  贾环笑道:“好了,都是自家骨肉,哪有那么些虚礼,下回补上就是……
  走,去给老祖宗和老爷请安。
  因为今年是你爹的十五年忌辰,你娘说什么也要在都中给你爹过完清明再过来。
  不过我已经安排好了人,等时间一到,就送五嫂过来,让你一家团圆。
  贾荇他娘正好和你娘作伴。
  对了,荇哥儿如今还在太平府(马鞍山)么?”
  “是,三叔。
  不过贾荇上个月才从徐州回来。
  徐州那边又发现了一座大煤矿,总算解了贾荇的燃眉之急。
  如今江南各处工厂作坊不断扩大,对钢铁的需求简直就是无底洞。
  铁不怕,有那样大一个铁矿,再采一百年都不怕。
  可是江南少煤,徐州出了煤,真真让贾荇乐的跳了起来。
  如今正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回!
  说这回一定要让那些逼着他要铁要钢的人都闭嘴,呵呵……”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团聚
  “重孙儿贾芸,给太王妃请安。”
  官宦人家,就算嫡脉至亲,若非恩准,寻常时候也只能以礼名相称。
  譬如称呼母亲为太太,称呼父亲为老爷。
  贾芸是支脉子弟,自然无法同贾苍、贾兰等人称呼贾母为老太太,太祖宗。
  只能以礼名相见。
  “芸儿如今算是大出息了!三房老五若还活着,定然会高兴。”
  贾政在一旁笑着言道,眼神却扫向了一旁的贾宝玉。
  唬的贾宝玉忙低下头。
  贾母笑道:“他三叔愿意拉扯他,多大一点时候,就跟着做事。
  这些年,族里不少妇人都同我抱怨,说环哥儿只认这么一个侄儿,其他的都不算他侄儿。
  呵呵,快起来吧。”
  贾芸站起身来,红着眼圈,动情道:“若非三叔照顾怜爱,重孙儿连母亲碗中餐都请不起,实在不当人子。”
  贾环笑道:“行了,这般大的人了,孩子都有了,还这般作态,让人笑话。”
  贾母嗔道:“芸儿也是懂道理,知恩义。”
  贾环道:“孙儿是族长嘛,总要照顾好知上进的族人。”
  贾芸却道:“当年三叔让侄儿管菜庄赚银子时,还不是族长……”
  贾政不爱听扯皮,脸上有些发热道:“芸儿,当日三房与你爹分家时,我做的中人,记得也有几亩地,一处宅。
  怎地会连你娘碗中餐都请不起?”
  既然是中人,就担了公正之名。
  若是三房将分出去的田宅又收了回去,欺负贾芸孤儿寡母,那他这个中人的颜面就丢大了。
  因此不得不问,语气中夹着震怒。
  贾芸叹息一声,躬身道:“老爷不知,我父亲故去时,侄孙年纪尚有,一应丧事,皆由侄孙舅舅操持。
  因为家中贫寒,所以就卖了地和宅……”
  “真真混账!”
  贾政气骂道:“这是什么放屁话?
  我贾家人,若无长男成丁,丧事自有族中操办。
  你父亲之事,当初我叮嘱珍哥儿好生办,不可薄待了你娘和你。
  他难道没办?”
  贾环在一旁笑道:“爹,不要急。珍大哥当初倒是办了,只是丧事被芸哥儿的舅舅卜世人揽了过去。
  珍大哥正好还有其他大事,就给了他二百两银子,不算少了。
  可恨那卜世人两头吃,吃完族里,又坑了芸哥儿家的田和地。”
  “真真了不得!”
  一时间堂上叫骂声起,如今贾家人的心气都高的很,当年就高,如今更高。
  家里亲王都出了,王太妃也有了,追封的王爷都有三位。
  这样的人家,竟被一腌臜之辈给坑了去。
  “环兄弟,那贼厮定然没得了好吧?”
  王熙凤咬牙切齿道。
  贾环笑道:“没死……我这个人最是善良,他不是爱银子吗,寻了个银矿,让他全家一起去挖矿了。”
  众人:“……”
  贾环哈哈一笑,岔开话题,对贾母道:“老祖宗在这住的还习惯?”
  贾母闻言,也转过神来,笑道:“这里不好,哪里还好?竟比荣国府还要气派的多!”
  贾环道:“这本是太上皇为奉圣夫人所建,规格更在亲王府之上,自然比国公府宽敞。
  孙儿前些年带着林姐姐她们入此,又修缮了一番。
  方有这种仙境之处。”
  贾母笑道:“好是好,不过,我还是想回荣宁街的老宅去看看,几十年啦……”
  贾环笑道:“一直让人在收拾,老祖宗明儿去瞧吧。
  不过那里空的时日太久,不好直接住进去。
  不如留着当年的模样,也算是个好念想?”
  贾母想了想,道:“如此也好。”
  贾环看了圈儿后,又道:“我道总觉得少人,姨妈不在?”
  贾母笑道:“她家的哥儿来了,想的紧,去团圆了。
  你也去看看吧,毕竟是客。”
  贾环应了声,与众人作别后,带着贾芸出了门。
  ……
  “芸哥儿,我当初与你说的废水废渣,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出了梅堂,贾环边走边正色问道。
  工厂作坊沿江所建,若不注重污染,短时期内长江还能自净,可若不在开始就立下规矩,严防死守,时间一长,这条繁衍了华夏种族的生命之江,最终必然会沦为阿三的母亲河,恒河。
  闻之作呕。
  贾芸不敢轻视,忙道:“三叔放心,如今已经按三叔所想,建立起了一连套的相干作坊。
  糖厂后建有一连片的猪舍,糖厂的塘渣渍水,全用来养猪,绝不会排入江水中,他们也舍不得。
  猪舍的粪便,用来养鱼,也是一绝!
  染布厂的过槽滚热水,则流入锅炉厂。
  因为水里有燃料,所以不怕人偷去用。
  总之,一切按三叔所言,尽可能的利用好废物,变废为宝。”
  贾环笑了笑,住足,看着贾芸有些消瘦的脸,道:“让你媳妇多给你准备些好吃的,别太操劳了。
  上位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多干,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人才,知人善用。
  你一个人,劈成十个又能做多少事?”
  贾芸连连应是,不过到底能不能明白过来,谁也不知道。
  看了眼他离去的身影,贾环心里一叹。
  这小子看起来处事油滑圆润,但心思最知忠义。
  为了报恩,真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摊子越铺越大,他也越来越忙。
  今日百忙里挤出点时间来接待隆正帝,又拜会了贾母等尊长,就实在没功夫了,匆匆而去。
  尽管他现在已经配了整整八名助手,还有一整套班子听从调遣,但依旧忙的昏天暗地。
  一天到晚,睡觉吃饭都是急匆匆的赶时间。
  这些,贾环都知道。
  不过也没法子,不止贾芸,还有贾荇,三李,索蓝宇等人,哪个都是如此。
  事业初创,不忙才是完蛋……
  贾环看着贾芸匆匆离去后,自觉得聪明非凡……
  若不是早早的调理出几个忠心可靠的族人出来担大任,他自己全扛在肩头,那还不非得累死不可!
  ……
  慈园,兰院。
  满堂喜。
  薛姨妈真真是喜的无可无不可,坐在正位上,怀中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幼儿,稀罕到了骨子里!
  看那小孩子大脑袋,眉眼间竟满是薛蟠的模样。
  “真真和你哥哥小时候一模一样!他这般大时,就是这个样子,我觉得极好看,老爷却总嫌他丑……”
  薛姨妈一边稀罕,一边对一旁含笑而坐的薛宝钗、薛宝琴,和另一个相貌温顺的女子说道。
  那女子出身内务府世家赵家,与薛家门第相仿,门当户对。
  当初贾环出过面,没别的要求,嫡庶不论,只需一点,要性格温顺知礼。
  若再让薛文龙娶到河东妻,日后麻烦事倒不至于,总会有些讨厌。
  虽然赵氏为长嫂,但薛宝钗和薛宝琴贵为亲王侧妃,地位尊崇。
  所以可与薛姨妈同排而坐主座。
  赵氏居下,薛蟠乐颠颠的到处走走看看……
  “王爷驾到!”
  “哎呀!环哥儿来了!”
  薛姨妈抱着孙儿,惊喜起身,走了两步又顿住脚,忙对薛蟠叮嘱道:“环哥儿如今是亲王,我能叫他名讳,是因为他敬老,特意嘱我这般,不然生疏了。
  你却不能放肆了去,记下了?”
  薛蟠已经蓄起了胡须,不过眼神依旧跳脱,他大大咧咧笑道:“妈你放心,等他进来,我就给他下跪磕头……不过以妹夫的为人,断不会让我跪下,哈哈哈,如此机智!”
  “……”
  薛姨妈和薛宝钗、薛宝琴三人无言以对。
  未几,就见身材高大的贾环阔步入内。
  “大哥,几年未见,倒是富态了许多。”
  贾环看着迎上来的薛蟠,呵呵笑道。
  薛蟠听闻贾环唤了声大哥,眼睛都冒光了,喜的一张嘴咧到了耳根,竟先回头对薛姨妈和妻儿等人挤眉弄眼,气的薛姨妈连连使眼色……
  回过神后,薛蟠才忙要下跪行大礼,跪到一半被贾环用内劲托住,重新站了起来。
  “自家人,不必多礼。这二三年来,大哥在江南过的还快活?”
  贾环与薛姨妈致意后,又看了薛宝钗、薛宝琴姊妹俩,问道。
  薛蟠到底会说话,哈哈笑道:“怎地不快活?托环哥儿……王爷的福,日日高乐!
  人家知道我亲妹妹是王爷侧妃,个个都说好话哄人。
  不过我可不傻,面上附和他们,说是是是,其实心里笑话他们都是傻帽!
  哈哈哈!
  当我不知道他们背后骂我薛大傻子?这群大傻帽!”
  贾环哈哈大笑起来,道:“是是是……”
  “噗嗤!”
  薛宝琴笑出声来,薛宝钗则嗔了句:“王爷啊!”
  薛蟠不在乎,道:“妹妹,妹婿是在同我顽笑!”
  又回过头,对贾环道:“王爷,今儿咱们家人都到齐了,连我没出生的俩外甥也在!
  我做东道,请大家好生吃个团圆饭,怎么样?”
  贾环看了眼眼神希冀的薛姨妈和薛宝钗、薛宝琴,点点头道:“应该的。”
  众人闻言大喜!
  薛蟠更是觉得极有面子,高兴的不得了,脑子可能烧糊涂了,挤眉弄眼道:“王爷,这二年自秦淮河被扫空了,好些人都没地高乐了。
  可我是谁?顺着腥味儿都能摸到鱼窝子!
  我知一处,那是绝对极品!
  小凤仙儿是头牌里的头牌,花魁中的花魁,如今还是清倌人,没人得手。
  王爷您去了,保管能欲仙欲死……哎哟!”
  话没说完,脑后被重重敲了下,薛蟠跳了起来。
  回头就见薛姨妈手里拿着一根野鸭子毛掸子,并薛宝钗、薛宝琴二人一起,怒目相视!
  看着这奇葩,贾环笑呵呵的眯起了眼……
  ……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儒劫
  秦淮南岸,乌衣小巷。
  琼楼玉阁,舞榭歌台,鳞次枳比。
  李白,崔颢,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唐时最著名的诗人曾来此一游。
  王安石,周邦彦,朱敦儒,萨都剌,宋时最出众的词人曾来此怀古。
  千古名巷,几经兴衰……
  “唉!”
  一穿着儒衫、气度非凡的老者,面色淡然,眼波微悲的看着自家灰瓦粉墙,雕梁画栋的宅院,长叹一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声音,颤巍。
  此人,乃天下文宗,儒林大家黄道益。
  幸运躲过了上次祸及江南的大清洗,原本以为可以消弭灾厄。
  却不想,终究还是躲不过……
  其女嫁入山东孔家,孔家与琅琊王氏为旧有亲。
  只因这一点干系,横难便再度从山东烧回了金陵。
  刚刚平息了没二日的大清洗,再度燃起。
  作为“灾源”的黄家,第一个,被抄家流放。
  满府悲声。
  唯一值得庆幸的,这一轮抄家,与上一轮抄家相同。
  除非死赖着不走,反抗闹事,否则,只要在限定的时间内离府,就不会有人催逼。
  更不会有人打骂。
  甚至,连私藏财产都不理会,在限定时间内,也不禁出入……
  只要不带箱笼,不要再想着变卖财产,不跑路即可。
  也没机会带了,各家的账房银库最先被控制住。
  其余的一点私房,又值当什么……
  也正因此,黄道益才有时间,再度凭吊一番祖宅……
  “父亲……”
  忽然,一个同样穿着儒衫的中年人,步履踉跄的走过来,双眼通红,面色哀绝。
  “我儒家修身齐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虽离故土远行乃哀事,然黑辽亦是华夏之土。
  耕读传家,亦可为也。
  汝缘何悲戚至斯?”
  黄道益淡淡的道。
  中年人为其子,名唤黄昌,他躬身哽咽道:“父亲,岳丈,岳丈他老人家,去了……”
  黄道益闻言,波澜不惊面色终于发生了变化,眼眸眯起,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