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环苦笑着点头道:“对,老祖宗说的有理。但是,他们的后辈如今不都在北城里受苦吗?一个个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老祖宗恐怕不知,在城外庄子里,还有年过花甲的老人存在。但在北城,却很少很少能有人能活过五十岁。不是累死,就是病死,要么干脆就是被打死。
  那里的婴孩生存率极低,十个孩子里能有三个活下来就是烧高香了。死了的孩子连个薄棺材都没有,就用破席子卷了丢到乱葬岗上。
  老祖宗,他们已经这般过活了几代人了,也受了几十年生不如死的罪。
  他们祖辈有大罪孽,可是他们,他们没有啊。他们要是能自己选择投胎,谁愿意投到北城那个人间地狱去?
  再说了,孙儿承袭了东边儿府上的子爵后,就有了赦免十户罪民的权利。孙儿当天就使人去了匠户所,革去了白荷身上的罪民户籍。
  如今,她就是孙儿的人,清清白白的。”
  贾母直直的看着贾环,道:“你是铁了心的要护着这个贱民?”
  贾环一脸的苦笑,却还是很坚定的点了点头,道:“老祖宗,孙儿若是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孙儿干脆也就别做男人了。老祖宗,孙儿让您失望了。”
  贾母凝视着贾环,冷声道:“当初荣国战殁,太上皇悲痛之余,恐我难以管家服众,特意赐我一柄玉如意,凭这柄玉如意,府上但凡有不听话的,我就是使人直接打杀了都无妨。
  不仅如此,我还有……废了两府承爵人,另择血脉承嗣的权利。环哥儿,我最后问你一句,你当真执意要护着这个贱民?”
  贾环反手按住身后拼命摇头要起身说话的白荷,在她要开口时,又堵住了她的口,贾环直视着贾母笑道:“老祖宗,还是那句话。孙儿让您失望了,但,若是孙儿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护不住,还有何颜面自称男儿?还有何颜面自称荣国子孙,宁国传人?不管老祖宗如何处罚,孙儿绝不后悔。”
  贾环身后,白荷眼中的泪水如同决堤之河一般,流淌不止。
  一双修长绝美的眼中,除了深邃的感激之色外,还有就是,深深的绝望……
  “白丫头,你哭什么哭?不过是再去庄子上过活罢了,有什么好哭的?没出息的东西。”
  出乎意料,在贾母死死的盯着贾环,气氛凝固到林黛玉、贾迎春等人都一脸的仓皇,无助流泪时,原本应该哭嚎起来的赵姨娘,却忽然一脸怒其不争的看着白荷骂道。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当着老太太这般说话?”
  王夫人不甘寂寞,见缝插针道。
  赵姨娘却理都没理她,而是看向贾母,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道:“老太太,我原就道环哥儿是上不了高台的孽障,整天蛆了心似得乱折腾,哪是能承袭爵位的种子?蒙老太太疼爱,才就着错的选了他上来,谁想他还是这般不争气,竟敢惹老太太的怒。婢妾求老太太再赏个恩典,放我们出府,重回庄子去吧。”
  王夫人闻言,脸上闪过一抹喜色,看向贾母,道:“老太太,这话倒也不差。虽然环哥儿犯的错,原该开祠堂,请家法,去掉族谱上的名讳后逐出贾族。可……毕竟还是咱们贾家的亲骨肉,索性就成全了他,让他们去庄子上吧。”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托一托
  王夫人的话说罢后,林黛玉等女孩子的面色无不大变,惊恐的捂住了口。
  然而,王夫人身旁的薛姨妈,却暗自的叹了口气。
  心里责怪她这姐姐,真是让怨恨迷住了眼。
  贾家因为贾环才刚刚又重新兴起,这个时候,别说贾环只是收了个贱民当小妾,他就是收上一屋子的贱民当小老婆,贾母也只有捏着鼻子给他清扫尾巴的份儿。
  今儿这场戏,听着是老太太不满孙儿违逆祖训,要将他痛责一顿。
  可若真要如此,贾环哪里有机会说出这些解释的话?
  这祖孙俩一唱一和的,根本就是在给贾环抹平麻烦。
  现在老太太最需要的不是王夫人这种进言,也不是赵姨娘这种自作聪明以退为进的小心思。
  而是,台阶。
  “老太太,原不该我这个外人说些什么,只是……”
  薛姨妈的话,让贾母的眼角紧了紧,然后她微笑道:“姨太太有话尽管说,我看这一屋子的人,也就姨妈才算是明眼的人。”
  听到这话后,王夫人面色一僵,薛姨妈心里也算是彻底有了谱了,她微笑道:“说句孟浪的话,我这个没见识的妇人,偏觉得环哥儿的做法,不仅没什么错,反而该奖赏才是。”
  “嘎!”
  剧情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林黛玉等丫头们都忘了擦眼角的眼泪了,怔怔的看着薛姨妈。
  王夫人和王熙凤也傻眼儿了,这算什么?
  薛姨妈疯了吗?
  一群女眷中,唯有林黛玉心中隐隐有了猜疑,而薛宝钗则是因为了解母亲的做派,所以也起了他想。
  贾母眉头微微皱起,看向薛姨妈,道:“姨妈此言何意?”
  薛姨妈笑道:“正如老太太先头跟我说的那样一般,咱们这样的人家,哥儿小时候淘气些没什么,只要人不坏就好。我瞧着环哥儿,事虽然做的不大好,但这份担当,竟比世间绝大多数男人都强。
  老太太,这世上能这般轻爵禄,重情义的好男儿,可着实不多啊!不说别人,要是换作是我,那我可做不出这等大气的事。”
  贾母闻言,阴沉了半晌的脸上总算有了笑容,嗔道:“姨妈可别在夸他了,就这样,他都已经快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再夸啊,我这贾家可就真容不下他了。”
  这话虽然是这般说的,但内中的含义却让周遭的众丫头们喜形于色。
  这就算是……揭过了?
  “环哥儿,你先别忙着乐,你自己说,你该怎么办?”
  贾母见贾环咧嘴偷乐,顿时不高兴的问道。
  贾环赔笑道:“孙儿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多亏老祖宗慈悲,还有姨妈的仁心,不然孙儿定然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当然,这件事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然坏了祖宗的规矩不好。老祖宗,您看这样好不好,孙儿一会儿就去祠堂里跪着去,什么时候老祖宗的心气儿去了,什么时候孙儿再出来。”
  贾母的眼睛扫过白荷,道:“那她呢?”
  贾环苦笑道:“老祖宗,还有一桩事孙儿没说清楚。是这样,白荷的父亲是非常了得的大匠,大明宫的建造都有他的功劳。白荷自幼就很有匠人天赋,所以才能给孙儿弄出水泥方子。而且,还不止如此。除了水泥外,白荷还给孙儿弄出了烧玻璃的方子。如今,太上皇都在孙儿的买卖中参了一股。您说说,这……”
  “你说什么?太上皇都在你的买卖中参股了?”
  贾母大惊失色,手扶着软榻,撑起身子问道。
  贾环笑道:“这还有假?昨儿孙儿才和九郡王谈判完,过些日子,生意就要开张了。这个生意,比水泥还生发,而且万万离不开白荷操劳的。所以孙儿还请老祖宗开开恩,就让孙儿留下她吧。”
  贾母闻言,目光复杂的看着贾环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又看向满脸泪水的白荷,哼了声,道:“白丫头,今儿就由我做主,破例留你下来。但是,你要明白自己的本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心里当清楚。不然的话,纵然环哥儿疼你护着你,老太婆若想要罚你,却是没人能拦的住。”
  白荷不顾满脸的泪水,磕头拜道:“奴婢多谢老太太大恩,奴婢一定恪守本分,不敢乱了尊卑规矩。”
  贾母淡淡的“嗯”了声,道:“你记住就好。赵丫头,还不带人回院子里去,真还想回庄子去吗?”
  赵姨娘闻言,连忙起身,赔笑道:“老太太仁慈,婢妾哪里敢放肆,这就走,这就走。”
  “哼!”
  贾母又哼了声后,语气微微提高道:“以后少在家里用你那点子没用的小心思,环哥儿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你不要想着去拖累他。若有不平的事,就来找我,我给你做主。后宅的事,岂有让爷们儿帮你的道理?纵然是你身上掉下的肉也不成。日后行事,多动动脑子,不要再给他添麻烦了,明白了吗?”
  赵姨娘闻言,俏脸涨的通红,点点头,应道:“婢妾记下了。”
  贾母还想再多训斥几句,不过看到贾环求情的眼神,终究咽下了剩下的话,挥了挥手,道:“好了,你带人去吧。”
  赵姨娘应了声后,便带着白荷并门口的小鹊、小吉祥等人离开了。
  等她们离去后,贾母忽然好奇道:“环哥儿,你刚怎么提起那个丫头来了?你要不说,还不用挨这一顿排揎……”
  贾环苦笑道:“孙儿只是想给老祖宗炫耀炫耀,孙儿这个小妾是个能干的人,研究出了玻璃。孙儿打算,给老祖宗的屋子窗户都换成玻璃的。这样一来,屋子里就会亮堂许多,如今宫里有几个殿就在用玻璃窗了。”
  贾母闻言,面色一变,叹息了声,道:“难得你有孝心了,只是……祖宗留下的规矩,却不好随意改。若不是有太上皇的股在,白丫头说什么都不能留下来。”
  贾环心中大喜,面色也带上了笑脸,道:“多谢老祖宗开恩。”
  贾母哼了声,道:“那就这样吧,你去跪祠堂也别跪久了,就跪一夜就好。”
  贾环毫不犹豫道:“是!”
  贾母面色有些疲惫的对薛姨妈道:“唉,我这个孙儿啊,实在是让姨妈见笑了。”
  薛姨妈摇头道:“老太太哪里话……”说着,薛姨妈眼神就放在了贾环身上,感慨道:“老太太啊,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儿子,哪怕只有一半,那我怕是连晚上睡觉都能笑醒啊。”
  王熙凤见气氛和缓下来了,虽然王夫人的脸色还是木木的,可她的脸色一般都是这样,所以倒也没太上心,开口打趣道:“姨妈却是说迟了一步。”
  贾母和薛姨妈都奇了,薛姨妈问道:“凤哥儿,我说迟了什么?”
  王熙凤笑道:“自然是半个儿啊!”
  众人闻言一怔,随即面色古怪的看向了薛宝钗……
  贾母大笑起来,指着王熙凤对薛姨妈道:“姨妈快去撕了这蹄子的嘴,真真是没法没天了,敢拿姨妈说笑。”
  薛姨妈只是笑着,摇头道:“也有道理,却是迟了一步。不过也都一样,太上皇看中的孙婿,谁还敢抢不成?不过,我倒是有个事想托环哥儿一托……”
  贾母心中感激薛姨妈方才搭台阶之劳,笑道:“姨妈哪里话,有事只管吩咐便是,哪里还谈的上一个托字。”
  众人都好奇,薛姨妈怎么会有事托贾环。
  只听薛姨妈道:“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你宝姐姐也名列部中,所以,我这个当姨妈的,就想厚颜托环哥儿一托,看有没有关系……让宝丫头能选一个性格好一些的公主或是郡主身边当陪侍。若是需要打点一二,那一干费用均算我的,不让环哥儿你吃亏。”
  贾环闻言一怔,抬眼看向低垂着头的薛宝钗,眨了眨眼,道:“姨妈,这列名达部,都是自家亲自上报上去的,你们怎么会……”
  薛姨妈闻言,面色一黯,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贾母皱眉看着贾环道:“姨妈劳你一次,你就说能办不能办,哪来的那么些话?”
  贾环闻言赔笑了声,然后道:“若说门路,倒也不是没有。龙首宫那边……不过……”
  薛姨妈闻言,眼睛一亮,看着贾环急道:“不过什么?可是要花费银两,打点一二?环哥儿你尽管开口说个数字,我们家这点倒是不缺。”
  贾环摆手道:“不是这个,倒不用打点什么。只是……姨妈,刚才晚辈承了姨妈的情,所以就僭越身份,劝姨妈一劝。若是姨妈觉得晚辈说的在理儿,就听听。若是觉得晚辈说的不在理儿,那晚辈明儿就进宫,给太上皇身边的梁九功梁公公说说,想来问题不大。”
  薛姨妈闻言,心里直念佛,面上却不十分显,只是带笑的看着贾环道:“环哥儿你不比寻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说说看,姨妈也承你的情。”
  贾环点点头,道:“……”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顺眼
  贾环正色道:“姨妈,环虽然年幼,可也曾听人说过,这个世上,如果要选出两处最复杂也最凶险的地方,那么其一就是官场,其二,便是皇宫了。甚至,皇宫还在官场之前。
  那个地方,表面上看去,金碧辉煌,端庄威严。可是,那里也是非常阴暗的地方。大秦各地最优秀的女子都被送到那里去,为了极少数的几个位子,明争暗斗,其惨烈和残酷程度,绝不下于朝堂之争和沙场之争。
  而且,正如老祖宗刚才对我娘的告诫那般一样,后宅纠纷,尚且不能让前院儿的爷们儿插手,更何况皇宫大院中?
  到时候一旦起了纷争受了罪,我们这些亲戚们,就是想出手帮忙都没法子出手。因为里面哪怕是一只狗一只猫儿,都不是普通的狗和猫,而是御犬和御猫,外臣谁敢动得?
  宝姐姐,我还不大了解,但我妄观之,宝姐姐是一个心地善良,也很有聪明才智的好姐姐。
  可是,在宫里,这样的人,怕是会受更大的罪,甚至连性命都……
  姨妈,这些话本不该晚辈多说,只是方才晚辈受姨妈之恩,却不愿眼看着宝姐姐进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姨妈也有了春秋,世兄又是那般……姨妈身边若没有宝姐姐相陪,日子又该何等苦闷?”
  贾环的一番话,说的堂上众人无不动容,面色复杂的看着他。
  贾环笑道:“姨妈,你莫要恼我多事,我毕竟年幼,没经过多少事,思虑难免不周。若是姨妈觉得宝姐姐还是进宫的强,那明儿我就去宫里求个恩典。或是宫里的公主,或是哪个王府的郡主,姨妈您挑好了给我说一声,想来问题倒都不大。”
  薛姨妈怔怔的坐在那儿,面色极为复杂,一时间竟慌了神。
  她确实想将女儿送进宫里,她原先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薛宝钗更优秀的姑娘了。
  长的好,又明理,懂人心,会笼络人,女红诗词都不差……
  可是,刚听了贾环那一番话后,她却陡然惊醒。
  尤其是贾环后面那一段,若是将薛宝钗送进宫里,或者送进哪家王府,那她这个当娘的,每天担忧也担忧个不完,愁也愁个半死。
  再加上,宫里有那么多好女子,能被选入宫里的,哪有一个差的?
  论出身,论姿色,论……
  越想,薛姨妈的心就越慌。
  正如前文所说,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在内宅斗心手段中,绝对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但她们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只能局限于内宅妇人们的斗心。
  但凡出了这个圈子,一个个就全都傻眼儿了。
  此刻的薛姨妈就是这般。
  她无助的看向薛宝钗,只见薛宝钗竟是在那里垂着头抹泪,心中更慌了。
  又看向王夫人,可王夫人心中正恼她这个亲妹的“背叛”,竟是看也不看她一眼。
  至于王熙凤亦是一脑子糊涂,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又如何能教她?
  薛姨妈落泪了,最后看向贾母,道:“老太太,您老最是见多识广,您给我拿个主意吧……”
  贾母叹息了声,道:“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我要是有办法,当初也不会让大丫头进宫了。这些年,竟也不知道她在里面怎么样,唉……”
  薛姨妈闻言,心里彻底后悔了,无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