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看能不能帮着求个情,能不能就……就让我那兄长,乞骸骨,致仕吧。他也不在京城滞留,直接去江南老家养老。
  若能成,一切打点皆由我王家出,王家上下也定然承你的情,对你感激不尽。”
  薛姨妈脸上挂着非常柔和的请求之意,说的话也非常中听,得体。
  让贾环心中对她的评价再次高了许多。
  如今看来,贾宝钗的冷静,很大一部分应该都得自薛姨妈的教导。
  这个妇人,有润物细无声的本领。
  贾环闻言后,还真就动心了。
  其实他本打算,是彻底打掉王家这一支的。
  因为王家于他没有丝毫用处不说,还会成为贾家的累赘。
  不过,贾母的话也提醒了他。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王夫人在贾家必然再无容身之处,薛姨妈一家更是无法在贾家停留。
  这些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贾家的名声,可真要臭大街了,尤其是在文人中……
  贾环倒无所谓,反正他的名声在文人中不比茅坑的石头好闻多少。
  但贾家却不能沾染上这种名声。
  这个时代,对姻亲之义非常看重。
  所以大多豪门世家才会以结亲的手段,拉近关系进而形成共同的利益网。
  也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如果贾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贾家的姻亲给灭了……
  那日后谁还敢和贾家结亲?
  而且,明白的人,都会看出,贾家摆脱王家,是因为王家的没用。
  这就太功利了。
  谁家还没个潮涨潮落的时候?
  真等到低谷,通常也就指望姻亲这些关系了。
  要是都像贾环这么来,那……
  太不像!
  这也是贾环在贾母的眼神暗示下,“幡然醒悟”的原因。
  做人不能太功利。
  当然,贾环的本意并非如此,他原本虽然也准备将王子腾换下,但也给他预备了一个肥缺儿,金陵都督府副督察之位,下辖江淮两地的军备力量,乃是富的流油的职位。
  可是贾迎春一事发生后,贾环恨不得将这些涉及的人全都砍了脑袋。
  还肥缺,肥他娘的缺!
  实际上,王子腾在这件事上只是受了牵连,受王夫人及王仁的牵连。
  但对贾环而言,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是一体的。
  所以,才有了这般大的动静。
  军机阁的调令,其严肃性要远高于吏部的调令。
  吏部选官不顺,还能告个病假,赖着不上任,再大不了就辞官,总能有条活路。
  可是军机阁的命令,乃是军令,军令如山!
  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要高于圣旨。
  因为官员有时还能抗一下旨,但没听说过谁敢违背军令的……
  抗旨顶多下大狱,违抗军令,可就地斩首!
  若无转机,王子腾必须要上任!
  而若无意外,年近花甲的王子腾,怕是要埋骨于白山黑水间了……
  所以,薛姨妈作为王子腾的亲妹,不得不拉下颜面,再次开口相求。
  只是,这个请求当真让贾环感到为难。
  军令如山,不是说着玩儿的。
  哪里能朝令夕改?
  真当贾环是无所不能的赛亚人了……
  贾环苦笑道:“姨妈,我实话实说,我刚才的话真不是在糊弄老祖宗和姨妈您。您想想,涉及军机阁的调令,我一个身上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少年,哪里能管的着?
  军机阁里是有我的长辈熟人在,可军机阁首席大臣,当朝太尉,是义武侯方南天。
  他和我贾家并无太深的交情,甚至,他还和忠顺王府亲近……
  姨妈您说,我哪有那么大的颜面,去命令一个当朝太尉,还说调就调,说收回就收回?
  这军令不是儿戏啊!”
  其实这倒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贾环憷牛继宗和温严正捶他,还少不了一顿臭骂。
  斩草不除根,留待后患吗?
  妇人之仁!
  尽管王家八成是没什么后患了,因为除了王子腾外,王家族中着实没什么人才了。
  但这代没有,下代呢?下下代呢?
  谁敢保证王家不会出一个惊艳的人物,而贾家的后人就一定能代代昌盛?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心交
  “……”
  “……”
  定军伯府,沉武堂。
  韩家父子相坐无言。
  倒不是他们闹了什么别扭,而是韩家家风就是如此。
  少言。
  即使性子活跃的多的韩三,在韩德功面前,也低眉顺目的,老老实实的坐着。
  反而是韩让,此刻有些坐不住的样子,频频以目视韩大,然韩大并不睬他。
  “什么事?”
  韩德功看到韩让坐不住屁股,原本就是一张黑面,变得更黑了,眉头皱起,眼神凌厉的看着他这个亲子。
  对于韩让,他要严厉的多,或者说,狠的多。
  反而是对韩大和韩三,尤其是韩三,宠的紧。
  当然,最宠的其实是韩二妹……
  别看韩让在外面也沉稳的可以,但在韩德功面前,还是一只小鸡儿似得,被老子一吼,冷不丁的打了个激灵。
  哪里还说的出话。
  韩大见状叹息了声,起身言简意赅的道:“爹,这次和环哥儿一起下扬州,让弟相中了一位女子,想娶她……纳她回家。”
  韩让心里泪都快流出来了,早知道这样,他还不如求环哥儿来家一次。
  让韩大这么一说,那火山还不爆发了?
  果不其然,韩大话刚落地,韩让就觉得头皮快要炸开了,因为韩德功一双眼睛都快鼓出来,粗糙的前额处,青筋毕露。
  虽然现在动真格的过招,韩德功肯定不是韩让的对手,可韩让又不想让雷劈,怎敢还手?
  别说还手了,连躲都不能躲……
  惨叹了声,做好卧床三月的准备,韩让闭上了眼睛。
  用环哥儿的话说: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不过,韩德功没有打过来,因为韩大拦住了:“爹,让弟日后毕竟是要承爵的,总不能只守着二妹一个。
  咱们老韩家子嗣不昌,日后我与三弟的后人都是要给贾家做家臣的,韩家以后也只能指望着让弟了。”
  韩大确实有大将风范,一缓不急地说道,气息沉稳,气度不燥。
  面对这样的韩大,韩德功打心里感到喜欢,也给了这个长子一个颜面。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怒视着韩让,喝道:“还不给我跪下,孽障东西。”
  不用让老子捶,韩让打心底里松了口气。
  老老实实的走到正堂中间跪下,垂着个脑袋,跟犯人一样。
  或许父子是天敌,尤其是父亲与嫡子之间,贾政对贾宝玉如此,牛继宗对牛奔如此,温严正对温博如此,韩德功对韩让亦是如此。
  看着韩让垂头丧气的模样,向来沉稳的韩德功直觉得压制不住心里的火气,拳头攥的紧紧,看模样像是恨不得一拳砸过去砸扁算了的样子……
  “抬起头来,老子还没死呢,不用你在那里跪灵!”
  韩德功怒喝道。
  韩让面色一白,这才抬起头来,却还是不敢直视韩德功。
  韩德功怒其不争道:“你看你这幅怂样……说,是去画舫上游乐了,还是去青楼里潇洒了?看上哪个风尘女子了?”
  这当然只是试探,也是最坏的打算。
  韩让终于忍不住反抗了,皱眉道:“爹,您说什么呢?”
  “你敢做还不敢承认?”
  韩德功怒斥道。
  韩让冤屈道:“金凤儿是扬州八大盐之一,金三斤的嫡女。金三斤犯事落在环哥儿的手里,她……”
  “什么?还是奸商犯人之后?”
  韩德功更怒了。
  韩让气得说不出话来,嘴唇哆哆嗦嗦的,脸色发白,不过还好,知道用眼神看韩大……
  韩大咳了声,道:“爹,金三斤无事,环哥儿又将他给放了,他现在是环哥儿的人。环哥儿留了三个六品家将给他,在扬州帮助他,让他和其他几个大盐商斗。那几个盐商大多是那边儿的钱袋子……”
  那边儿,自然是指忠顺王府。
  和长子说到正事,韩德功怒火瞬间消失了,他对韩大道:“坐下说,你们去了扬州后,到底发生了何事……”
  若说韩大心里对韩让爱上金凤一点芥蒂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他毕竟又不是圣人。
  所以,听了韩德功的话后,他便无视了韩让傻眼儿的眼神,顺势坐下,和韩德功细细分说了起来。
  将下扬州后的一点一滴都讲解清楚。
  韩三是亲身经历者,自然没兴趣再听一遍,而是趁着父亲和大兄说话的机会,开始对韩让各种挤眉弄眼,直到他发现,不远处的侧门后,一个少女正泪流满面的看着韩让……
  ……
  “回来了?”
  龙首宫,暖心阁。
  赢玄依旧在写字,不是笔走龙蛇的狂草,而是小楷,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的书写。
  对到了他这个地位和高度的人来说,通常而言,多喜爱用狂放不羁、无拘无束、笔势天马行空的狂草。
  因为自由,且大自在。
  能像赢玄这般,坚持一笔一划书写正体小楷者,写的已经不再是字,而是心境修为。
  他头也没抬,继续落笔,淡淡的道。
  赢历面色平静的站在一侧,道:“是。”
  “雪玉膏,是让杏儿丫头转交的吧?”
  “是。”
  “呵呵,你能有这个信心也好。”
  “因为孙儿比他强。”
  “……”
  专注的写完最后一笔后,太上皇收笔,放笔,负手而立,浅浅的呼出了口气,似有些疲劳。
  “赢历啊……”
  赢玄淡淡的道。
  “孙儿在。”
  赢历微微躬身。
  “你的资质之佳,是朕生平仅见。论心性、论智谋、论眼光、论手腕,都远非你的同辈人可比。
  甚至是朕,在你这个年纪,都未必如你。”
  赢玄目光温和的看着赢历,赞道。
  “孙儿不敢,皇祖在孙儿这个年纪,已经马踏天下,纵横四海了。”
  赢历谦恭道。
  赢玄呵呵一笑,摇头道:“那时朕虽然亦是难得,但远没有传说中的那样英勇,说起来,那都是贾源和贾演的功绩。不过,两位先公高风亮节,节制军中,让人大肆宣扬那是朕的功劳。
  唉,荣宁二公、荣宁二公啊!”
  赢历闻言,顿时动容,细眼睁的微微有些大,看向赢玄的目光有些……难以置信。
  赢玄见状,笑容有些加深,道:“你可知他们为何如此?”
  赢历自然不会说什么荣宁二公是被太上皇的雄伟英资折服,才会心甘情愿的将本可轻易易主的江山拱手相让。
  在太上皇跟前说这些话,太蠢。
  赢历摇了摇头,道:“孙儿着实不解。以荣宁二公的功业来看,他们显然不是愚忠之人。却不懂他们为何不……”
  “为何不取而代之?”
  赢玄的目光幽深了起来,似是陷入了回忆:“当时,太祖猝然驾崩,山河几为变色。都中的局势也在一瞬间复杂到了极点,几位叔王还有兄王,几乎不吝代价的拉拢贾家。
  他们甚至许下了,只要支持他们登基继位,就将整个江北之地全部划分给贾家作分地,而二公皆王的誓言……
  呵呵,狂风大作!”
  赢历闻言,面色陡变,惊呼道:“这不是石敬瑭吗?”
  “嗯?不对不对,这个比喻不对。纵然他们是石敬瑭,但贾源贾演却不是契丹贼子。”
  赢玄微微皱眉道。
  赢历面色一滞,躬身请罪道:“孙儿口舌无状了,请皇祖治罪。”
  赢玄摆了摆手,转过身,看着宫墙上挂着的那副大秦寰宇周天图,轻声道:“当时朕怕极了,夜里若无嬷嬷守着,连觉都睡不着。
  贾家,一直都没有动静,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在待价而沽。
  唯有嬷嬷劝朕,让朕相信贾源和贾演,相信父皇的眼光。
  可朕又如何能安心?
  然而,让朕没想到的是,当局势几乎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所有的野心家,各路牛鬼蛇神全部跳出来后,荣宁二公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夜之间,血洗了整个神京大都。
  那一夜,血染苍穹。
  第二天,血迹未干时,荣宁二公带兵入宫,拜倒于朕的脚下,拥护朕为国君。
  并请求朕随其御驾亲征。
  呵呵,其实那个时候,朕心里还是害怕的,怕他们谋害于朕。
  但嬷嬷说,让朕相信贾源贾演,相信先皇的眼力和胸襟。
  那一次,嬷嬷也陪着朕,一起出征了。
  后来,朕发现,嬷嬷说的果然不错,贾源贾演乃真正的忠臣也。
  他们将一切功绩全都堆到了朕的头上,什么百骑破万敌,什么身先士卒,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等等!
  朕的威望,也渐渐在大秦如日中天,尤其是军中。
  赢历啊,你说说看,他们为何会这样做?”
  赢历听的目瞪口呆,咽了口口水,摇摇头,道:“孙儿,着实不知。”
  “那你羡慕朕吗,羡慕朕能有两个这般忠心耿耿的肱骨大将?”
  赢玄再问。
  赢历又咽了口口水,狠狠点头,道:“皇祖,孙儿羡慕之极。这不就……不就和常山赵子龙一般忠勇吗?”
  赢玄呵呵一笑,回过身,正视着赢历,沉声道:“那你知道他们为何会如此忠勇?竟无视这唾手可得的大好河山?”
  赢历摇了摇头,道:“孙儿还是不知。”
  赢玄沉声道:“朕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们誓死效忠于高祖皇帝。
  是高祖皇帝有容乃大的宏伟胸襟,为朕留下了一片无际的汪洋,朕方能龙归大海,翱翔九天。
  以心交,高祖敬二公以兄,二公便护高祖如亲弟。
  所以,即使高祖驾崩了,他们也依旧视朕若亲生子侄。
  为了朕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祖是这样做的,朕也是这样做的。
  你这样做了吗?”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贾母的警告!
  听了贾环的话后,薛姨妈也无奈了。
  贾母叹息了声,道:“姨太太,想来环哥儿没有说谎,军机阁乃是国朝第一等威严之地。他一个孩子,哪里能做的了主?
  纵然靠着祖宗的余荫,有些子影响,怕也是难令那里收回调令。
  戏里不总说,军令如山,岂能朝令夕改吗?
  我想着,许是就这么个理儿。
  我以前听环哥儿说,军机阁的首席大臣是义武侯方南天,他是倾向忠顺王的?”
  贾环点点头,道:“是,方家虽然没有完全倒向那边,但确实可以算是那边的人。”
  贾母推测道:“莫不是,这事是义武侯的手尾?”
  贾环摇摇头,道:“这孙儿就不知了,军机阁乃是国朝第一等机要之地,不像别处,消息还没定下就谣言漫天飞了。军机阁内的密议,旁人谁都不知内中情况究竟如何,谁也不敢乱问,否则便是窥伺军机之罪,以间论。”
  薛姨妈闻言,愈发相信这事不会贾环所为了,可是……
  “那我那兄长可怎么办呢?”
  薛姨妈有些焦急道。
  贾环笑着安慰道:“姨妈,王大人做官数十载,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他心里当有主意。况且,九边之地,也未必就如姨妈想的那般可怖。
  奋武侯温严正是我贾家世交,他便是从黑辽之地归来的。还有奋武侯世子温博,乃是我的至交兄弟,至今时常想念黑辽的白山黑水,人参和鹿肉。
  而且,就算王大人去了黑辽,那里是奋武侯的起家之地,也会有人照应的。”
  听贾环这般说,薛姨妈顿时松了口气,颇为感激的看了贾环一眼,然后对对面铁青着一张脸,依旧死死盯着贾环看,一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