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陛下,微臣以为,此议万万不可答应!”
  隆正帝闻言,面色不变,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李梦菲所言之事,他又怎么会想不到,只是……
  开疆拓土的美名和威望,尤其是威望,对他而言,吸引力真的是太大了。
  那可不是百里山河千里山河,那可是真正的万里河山哪……
  “李御史此言差矣……”
  兵部左侍郎费岩迈出一步,沉声道:“既然我大秦能将外蒙诸部打的心服口服,自然也能将准葛尔部打的口服心服。
  半年前,准葛尔部纠集二十万控弦之士东进,来势汹汹,结果如何?
  被我大秦打的几近全灭,百不存一。
  我大秦以武立国,武勋昭著,何时怕过敌人打来?
  适时宁国侯年不过十三,就敢请缨作战。
  更以孤身潜入距离嘉峪关千里之外的龙城,夜割可汗头,还一把火焚毁了数十万石军粮,以及阿拉神火……”
  “什么阿拉神火?还说什么连石头都能烧着,真是荒谬!
  而且,国朝大事,并非武夫斗狠莽撞可相提并论,岂可同日而语?
  西域荒凉如蛮荒,为了如此不毛之地,去让大秦将士白白送命,岂是正理?”
  李梦菲不屑的打断了费岩的话。
  这倒不是他僭越,不知尊卑。
  而是作为兰台寺中的一名御史,虽然位卑品级贱,不过区区七品。
  可是理论上来说,在朝堂上,御史是连内阁宰相都能当面弹劾的人。
  实际上,兰台寺的存在,也确实就是为了防备阁老擅权而设立的。
  对阁老尚且如此,自然,他们也能对一个兵部侍郎不客气。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而言。
  任何高回报的工作,通常都有高风险。
  想踩着别人上位,咬别人一口,首先得有一副“好身板儿”,“好牙口”。
  不然的话,就是纯粹在作死。
  不过,李梦菲是有这个底气的,因为他老子乃是吏部天官。
  算起来,李政也算是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权势滔天了。
  所以,他并不怕费岩。
  当然,李梦菲本身并不会认识到这点。
  因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从小到大都活在恭维赞赏中,所以,他觉得是他一身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正气,才让费岩给退后的……
  却不知,费岩只是懒得和他解释罢了。
  皇帝和两阁大佬,以及他们兵部的大佬们,都已经见识过贾环带回来的那一罐神火油的威力。
  不给他解释,只是因为李梦菲的身份不够而已……
  “嗤!”
  看着神色矜持,面上隐现得意之色,站在那里“顾盼自雄”的李梦菲,贾环觑着眼,不屑的嗤笑了声。
  见李梦菲怒视过来,贾环撇撇嘴,做了个投鸡腿的动作。
  这个投掷动作,顿时勾起了李梦菲平生最耻辱的两件事。
  一个,是他自记事以来,平生第一次挨打,还是在满街人观看下挨的耳光。
  第二,便是他金榜题名,御马夸街时,被人砸到脸上的那个鸡腿……
  而两件事,都和贾环有关,或者说,都是他干的。
  见他不知“悔过自新,重头做人”,居然还敢当着他的面挑衅,李梦菲大怒。
  不过,他亦是出身名门之家,这样的人家,最重一个礼字,自然不会跟某人一般,粗鄙不堪!
  强忍着怒气,李梦菲死死的盯着贾环,道:“宁侯有何高见?”
  贾环摇摇头,撇嘴道:“没有。”
  “那你方才发笑是什么意思?”
  也不知怎地,看到贾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李梦菲的火气就压不住的往上涌。
  贾环眉尖轻挑,侧目看着他道:“怎么,我连笑都不能笑了?好笑我自然要笑。
  你爹管着天下人的官儿,你管着天下人的笑是吧?
  那你李家管的也太宽了吧?”
  “你……”
  李梦菲大怒道:“此乃朝堂重地,当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你敢失仪?”
  贾环奇怪道:“我失仪?
  反正我没有在陛下没开口之前,就抢先出班说话。
  陛下到现在都没发表意见,就听你呱唧个没完。
  至于神火油有用没用,能不能烧着石头……
  这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事了。
  你品级太低,没资格知道。
  不过看来,李天官还是一个比较懂得保密的人。
  那天点燃神火试验时,我记得李天官也是知道的,哦?”
  贾环祸水东引,看向了吏部老大李政,笑问道。
  李政淡淡的瞥了贾环一眼,道:“宁侯过奖了,事关机密,本官的确不敢随意泄露。
  不过,今日之事,非神油也。
  不知宁侯以为,准葛尔当救,还是不当救?”
  ……


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风亮节的卑鄙小人
  贾环闻言后,完全没有思索,便点点头,道:“当救!”
  “荒谬!”
  “不学无术……”
  “无知……”
  “莽撞……”
  贾环没有回答前,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言。
  贾环刚说一句“当救”,却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让朝堂上,尤其是文官那一块儿,炸开了锅。
  各种指责汹涌而来。
  “敢问宁侯,你可知,若是与厄罗斯开战,我大秦需要准备多少兵力?需要准备多少粮草武器?又需要做好战死多少人的准备?”
  出头发问的,是兵部尚书古仑。
  这个外表不俗的中年人,看起来似乎颇知兵事的样子。
  但知道他的人,却都明白他只是一个连一天兵都没当过的“赵括”罢了。
  在兵部衙门里,也不过是一个泥塑的菩萨。
  被左右侍郎及四司主事完全架空,没有一点实权。
  听他如此发问,贾环好奇道:“古大人,你能否先告诉本侯,我大秦如今有兵员几何,有良将几何,有粮草马匹几何?”
  古仑闻言,满面大义之气顿时一滞,他平日里满脑子都是在思量,如何掌控兵部,怎样争权夺利,至于兵事……
  他知道个球!
  尤其是,他是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读几本兵书,关心一下武夫兵事就已经够委屈了,如何还能去像商贾一般记数据?
  有辱斯文!
  不过面对贾环的发问,他也不想气衰势弱。
  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单独面对这位贾家莽三郎时,或许他还会忌惮些。
  可,如今他身后站着那么多队友,他又怎么会惧怕?
  古仑哼了声,道:“宁国侯,现在是本官问你的话,既然你主张大秦要去救西域,自然要说出个丁卯来吧,否则,岂不是在这种国朝大事上信口开河么?”
  贾环闻言嗤笑了声,道:“就你这样也能做兵部尚书?本侯乃武勋将门,又不是辅政大臣和内阁阁老,更不是户部尚书。
  本侯关心的是,我大秦是否该作战,而我等将门,有没有敢于为国赴死的勇气。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武将不怕死,就有八成希望打赢战争。
  再看看你,还是兵部尚书,连大秦有多少兵员将才都不知道,古尚书,你见天儿的在兵部衙门里干吗呢?”
  “我……我当然知道!但现在不是我的事,是你的事。你说!”
  古仑色厉声荏道。
  贾环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朗声道:“古大人,你听好了!
  我大秦如今战将千员,兵员百二十五万单四千八百五十二人。
  武库之中,秦戟如林,弓弩无数。
  至于粮草……哼哼,足有数百万石之多!
  古尚书,这些你都知道吗?”
  古仑闻言,冷笑一声,傲然道:“本官乃兵部尚书,如何会不知?
  宁侯听仔细了!
  我大秦如今战将千员,兵员百二十五万单四千八百五十二人。
  武库之中,秦戟如林,弓弩无数。
  至于粮草……哼哼,足有数百万石之多!
  怎么样?”
  古仑是进士出身,自幼号称神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甚至到了今日,他读过的圣贤书都不曾忘却。
  又如何记不住区区几句话?
  古仑面色得意的看着贾环,心道,不读书就是没有文化,就这样,也想考量本官……
  不过,当他看到贾环身边的义武侯方南天眼神有些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而后面的武勋大将们甚至开始压低声音笑了起来,心头忽然觉得不妙……
  果不其然,再看向贾环时,只见他一副厌恶的表情看着他,贾环恶心道:“古尚书,你说的对吗?”
  古仑觉得是对的:“对……对吧?”
  “对个屁!我又不在兵部当值,如何能知道这么机密的数据?我不过胡编了一组数据,在这扯淡呢。倒是古尚书你……你怎么回事?”
  贾环一副问责的模样,让瞠目结舌,面红耳赤的古仑恨不得砸死他算了。
  古仑面红耳赤的看着贾环,自觉从未见过如此奸猾阴险的卑鄙小人。
  “啧啧,就你这专业素养,也能做到从一品大员?古尚书,说说看,给人送了多少银子,回头我家去后好省吃俭用攒银子,回头也弄一个尚书当当。”
  贾环一本正经的“请教”着。
  古仑闻言差点没一口血吐出……
  其实贾环倒没说错什么,古仑还真是靠银子买上位的。
  至于为何忠顺王和李政两人连从一品的兵部尚书都敢卖……
  那是因为不管什么人坐在这个位置,其实都一样。
  只要不是荣国一脉自己选出来的人,他就坐不实这个官位。
  别说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忠顺王他们连真正执掌军方大权的军机阁都没有办法掌控,又何必在下一级单位花费大心思,浪费好心情好精力呢?
  还不如随便卖一个好价钱呢。
  只不过,他们也没想到,古仑会如此草包。
  居然会中了一个竖子的圈套……
  身为兵部尚书,关心的乃是大政,具体的数据又何必非要知道?
  要是兵部尚书整天去操心这些数据,还要兵部四司主事做什么?
  多好的借口,他却想不到,偏跟猪头一样往人家挖好的坑里跳,溅出的污泥还牵累到了别人,让人不得不给他擦屁股。
  真正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而作为“受益人”之一,户部尚书孙诚还不得不站出来给古仑擦屁股。
  因为这个时候,忠顺王纹丝不动的坐在宗室王公的队首前,连回头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另一个巨头,吏部天官李政,亦是在阖目养神……
  其他的人分量又不够,所以只能靠他出头了。
  孙诚站出一步,对贾环道:“宁侯所言差矣,非是古大人不想了解这些数据。只是……兵部被一些人经营的刀插不入,水泼不进,古尚书乃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如玉君子,如何能对付得了那些奸猾之人?不过是有心无力罢了。”
  孙诚顶着一张青紫红肿的脸,语气平淡的道。
  但论水平,确实甩出古仑二万五千里。
  贾环闻言呵呵一笑,看着孙诚道:“孙大人,你也好意思说兵部?你这是睁眼瞎灯下黑啊,只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你户部是什么样儿的……
  罢了罢了,这不是几句嘴仗就能掰扯清楚的。
  不然一会儿,吏部、礼部也得混进来……
  咦,孙大人,你的脸怎么了?看起来,有些不雅啊!”
  贾环言辞一转,关心的问道。
  孙诚闻言,小眼中寒芒一闪,却强忍着没有发作。
  因为他知道,现在就是发作,也奈何不得贾环什么……
  孙诚冷哼一声,道:“多谢宁侯关心,本官只是被奸人所害,但并不碍事。还请宁侯回答最之前的问题,既然宁侯主张战,那总要说出缘由。
  战争,尤其是两个大国强国之间的战争,乃是事关社稷安危的国朝大事,容不得信口开河。”
  贾环闻言,颇为赞同的点点头,道:“孙大人看起来比古大人更适合当兵部尚书,靠谱的多了!好,本侯就严肃的回答这个问题。
  方才古尚书问我,若是与厄罗斯开战,要准备多少兵力和粮草,要准备战死多少人……
  准备多少兵力就不多言了,我大秦兵多将广,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自然是有多少,就能准备多少。
  至于准备战死多少人,就更是幼稚的问题了。
  因为只要上过战场的人,就都应该知道,在他踏上战场的那一刻起,他随时都有可能会战死。
  而每一个战士,都有这样的觉悟和心理准备,不用多言。
  其实最关键的,倒是后勤粮草,尤其是粮草。
  哎呀呀!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据我所知,如今霸上大营和蓝田大营的军粮仓库中,粮食可是堆积如山哪!
  足以坚持到今年秋收,甚至还有富余。
  孙大人哪,你就甭担心这一点了。”
  孙诚闻言,心头都在滴血。
  狗娘养的,那都是老子的粮食!
  孙诚心中怒声咆哮着,想着损失大半的家底儿,孙诚的心都在滴血。
  偏贾环气死人不偿命,哪壶不开提哪壶:“哦对了,孙大人,本侯还有件事要跟孙大人说一下。
  是这样,昨儿我二叔下朝后,回家对我讲,说是孙大人你的主意,要本侯体谅国朝艰难,户部缺银,所以,希望本侯能发扬一下风格,将那一百车伏特加捐献给朝廷,好还厄罗斯的礼。
  本侯闻言后,深感惭愧,且深以为然。
  到底还是孙大人公忠体国哪!
  一心为了朝廷思量!
  这种精神,作为与国同戚的勋贵世家,我以为,贾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之。
  所以,这件事我答应了,不就是一百车伏特加吗?我贾家出了!
  只是……
  后来出了点小岔子……
  下面的奴才回报说,酿酒的粮食不大够了。
  哎呀!本侯当时真正是心急如焚哪,不能耽搁朝廷大事啊!
  所以,本侯用鞭子狠狠的抽了那些狗奴才一顿。
  可到底解不了事啊!
  后来,有消息灵通一点的人告诉本侯,说贾家没有粮食,可有的人家有啊!比如说户部尚书孙大人他们家,啧啧,说孙大人家里粮铺里的粮食若是涨价一分银子,全神京城的粮铺都得跟着涨!
  可见,孙大人家里有多少粮食。
  本侯一听顿时大喜过望,就去孙大人家的码头仓库里借了些粮食。
  孙大人,您这般公忠体国,高风亮节,一心为国谋事,想来,应该不会介意吧?
  嗯?”


第六百四十五章 激辩
  孙诚闻言,一双小眼睛都有充血的迹象了。
  做官做到他这个位置,其实基本上已经算是升无可升了。
  再上一步,便是入阁。
  但想要入阁为相,当先有威望,也就是所谓的在士林中养望。
  这一点,孙诚从未想过。
  作为一个拥有放印子钱黑历史的人,他就算养出一条龙来,都不可能养出名望来。
  再者,一般入阁为相者,大都是从礼部或者吏部升上去的,户部虽然也被称作技相,可再想上一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既然升官无望,孙诚这些年的努力,一是要坐稳户部尚书的位置。
  二,则是捞银子。
  他的能力很强,贪心更盛。
  想当初,为了积累原始资本,连印子钱都敢明着放,完全不要读书人的脸面了。
  后来还是忠顺王迫于士林的压力,让他停了这一套。
  不是说读书人不放印子钱,往下面走走,放印子钱的,十有八九后面站着的都是读书人,而且至少也是一个举人。
  但他们都是暗中来做的,假托于家奴的名义来行此丧天良之事。
  这也就是为何民间会有人形容那些大老爷们,明面上满嘴仁义道德,可却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