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8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这幅模样,就让门里门外的人笑弯了腰。
  “豁出去了,唱!”
  牛奔咬牙切齿道,然后对温博道:“博哥儿,你长的丑,你先来!”
  “我操!”
  温博差点没直接开干,骂道:“你比我也好不到哪去,你先来!”
  牛奔不肯,让贾环先来。
  贾环却道:“你不是我大哥吗?这个时候,大哥就是来压场子的!”
  “就是,别只会嘴上吹!”
  温博补刀道。
  牛奔一咬牙,道:“好,唱就唱,又不是没唱过!昨儿喝酒时,不也唱了!
  里面的老太太、太太、伯娘、婶娘、姐姐、妹妹还有新娘们听好了啊……”
  “你快唱吧,越嗷嗷越丢人。”
  温博惨不忍睹的提醒道。
  牛奔面色一滞,干咳了两声,开嗓唱道:“猴哥儿,猴哥儿,你真了不得……”
  “噗!”
  “哈哈哈哈!”
  屋里屋外这一刻不知多少人捧腹大笑。
  鸳鸯忙道:“好了好了,牛大爷算是过了,该下一位了!”
  牛奔闻言,登时眉飞凤舞道:“这就过了,想来是我唱的极好!”
  鸳鸯强忍着笑,点头道:“是极好!”
  “哇哈哈!”
  牛奔大笑,然后看向温博,道:“黑鬼,该你了!”
  温博看起来有些紧张,都不理会牛奔的挑衅,深呼吸两下后,放嗓大唱道:“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啪!”
  “哐啷!”
  里面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似一阵人仰马翻,然后就见一个丫头面色如土的张慌跑出来,颤声道:“够了够了,奶奶说够了!再唱要命哩!”
  “哈哈哈!”
  听这小丫头之言,莫说牛奔秦风等人,连后面廊外抬轿之人,都几乎笑的绝倒在地。
  温博一张黑脸涨红到发紫,却总不能和一个小丫头计较,只能一拳打在一旁捧腹大笑的牛奔肚子上,让他弯腰弯的更彻底些。
  那小丫头子见闯了祸,一吐舌头,又溜了回去。
  温博也不是小气之人,见众人笑成这般,最后自己也忍不住笑骂了声后,跟着笑起来。
  最后,该贾环上场了,正是月上柳梢头时,他便在廊下唱了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赢得满堂彩后,也终于进了荣庆堂的大门。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婚(十)
  荣庆堂正堂内,高堂满坐,遍布珠翠。
  贾母坐于正中,由武威公诰命夫人张氏并康安侯府诰命王氏相陪。
  康安侯府便是诸葛道家,其父诸葛城承袭一等子爵,掌控东方军团五万大军。
  虽说相比于黄沙军团、灞上大营等强力军团远远逊色,但再怎样说,也是一方诸侯,军中巨头。
  因诸葛道每每与贾环交好,出生入死,交情渐深,康安侯府与贾府的关系也愈发亲近。
  贾环特意请了张氏和王氏,作为娘家太太坐镇荣国府。
  除了这两人外,还有诸多贾族族人的内眷,在堂上陪着贾母坐着。
  也有王熙凤、李纨一辈年轻些的,侍立在堂前。
  还有一极特殊的人,挺着大肚子,坐在高堂下第一把椅子上。
  此刻,红着眼圈,看着进门的贾环眼泪止不住的落下。
  不是赵姨娘,又是何人?
  至少在肚中孩儿未降生前,贾环一直都是她的命根子。
  苦熬了这么些年,终于看到贾环要成家立业了,赵姨娘岂有不激动的道理?
  “娘,您这是……”
  进来后第一眼就看到赵姨娘哭成了泪人,贾环唬了一跳,忙问道。
  赵姨娘哽噎道:“蛆……蛆心的孽障,忙你的,娘就是……娘就是高兴!”
  不知多少人松了口气,堂内诰命们,大都听说过赵姨娘的行事风范。
  知道她没甚别的意思,都心底一宽。
  听赵姨娘这般一说,又见她瞪眼催他,贾环这才忙给贾母请安,给武威公夫人和康安侯府诰命请安。
  因为贾母和张氏、王氏三人一会儿还要去宁国府,当然,是从甬道过去,所以这会儿子不急着说什么。
  吩咐了王熙凤和李纨两人去暖阁将新娘请出。
  临出阁前,要给长辈行礼哭别。
  这是在女家最重要的礼数。
  王熙凤和李纨带着人去了东西暖阁,不一会儿,就和一群嬷嬷们簇拥着两个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出来。
  送至贾母跟前。
  贾母拉起林黛玉的手,看着她的红盖头,道:“我那么些子女,唯独最疼你娘。她先走一步,去天上高乐去,就丢下咱娘俩,我疼你这么些年,宠你这么些年,今日,总算看到你平平安安的出阁了,也算了了我一桩大心愿。
  只盼你到了夫家,好生相夫教子,孝顺亲长,贤惠治家,方不负我这些年的疼爱!”
  林黛玉泣声拜下,道:“谨遵外祖母教诲。”
  贾母又拉起史湘云的手,声音更哀伤了几分,道:“云儿啊,咱们史家,如今就剩咱们娘儿俩了……”
  堂下贾环听闻此言,面色一变。
  他不知道贾母都知道了些什么,又是怎么知道的。
  史家那一家子王八蛋,被打发去西域后,走一路死一路埋一路。
  但这些消息都是绝密的,贾环不知贾母是不是真的知道了什么……
  就听她继续道:“保龄侯的血脉里,你是第二个嫁到贾家的。我希望你能同我一样,好生孝顺亲长,相夫教子,贤惠治家,不可好妒,你记下了吗?”
  史湘云也伤感泣道:“孙女谨记姑祖母之言。”
  “好,你们再给你们姨娘行个礼罢。”
  贾母忽然又道。
  林黛玉和史湘云被搀扶着对准赵姨娘的方向,盈盈一拜,赵姨娘哭的已经说不出话来。
  哆哆嗦嗦的从怀里取出了两个锦盒,要起身递给二女。
  贾母忙让人拦住,赵姨娘的肚子着实太大了,不好折腾。
  让王熙凤和李纨取来,送给了林黛玉和史湘云。
  到此,在女家该走的流程算是走完了。
  不过,看着赵姨娘哭成那般,贾环心里也极不好受。
  从穿越至今,这个没甚文化,行事也不多体面的女子,给了贾环太多关爱。
  贾环犹记当初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睁开眼时,看到赵姨娘在佛前苦苦哀求的场景。
  他脸上的笑容敛去,眼睛微微有些湿润,在众目睽睽下,走到赵姨娘身前跪下,柔声道:“娘,儿子成亲了,明儿带她们去看您,您好好歇着。”
  贾母也劝道:“赵氏,环哥儿成亲是喜事,你心里高兴也是有的,不过不可再哭了,当心哭坏了身子。”
  张氏和王氏也跟着劝了两句,其她妇人则多目光艳羡的看着赵姨娘。
  这样一个女子,虽颜色好看些,其她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却生出了这样一个了得的好儿子。
  只看贾环这般待赵姨娘,就知道他有多孝顺。
  这赵姨娘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啊……
  赵姨娘听闻劝说后,强忍住泪水,双手捧着贾环的脸,叮嘱道:“成亲了,就长大了,日后,要好生过日子,不要让你爹和娘担心了。啊?”
  贾环闻言,点头笑道:“好,儿子记下了。”
  “那快接了新娘去吧。”
  赵姨娘眼神不舍的看着贾环,说道。
  贾环站起身,秦风等人忙去外面张罗轿子。
  全福太太也在外面用拂尘拂去轿内的尘土,又用暖香熏过轿子后,便进屋报了福。
  然后,在众人笑视中,贾环抱起了林黛玉,送入门前花轿中,又在一片大笑声中折回,抱起史湘云,送入另一顶花轿里。
  最后跪别了贾母、赵姨娘等人。
  不过,贾母、张氏和王氏还有王熙凤、李纨,也一起上了软轿,她们会从甬道内,先一步入宁国府。
  贾母还要做拜礼高堂呢。
  ……
  从荣国府回宁国府的路就短的多了,为了不惊吓住新娘,战鼓和号角也都撤了,中规中矩的换上了吹吹打打的乐台班子。
  不过统共就三十多步的路,也没敲打几段。
  贾环一行人在宁国府门前下马,因为没有人能骑马入宁国。
  不过新娘的花轿却一直抬入了二门,贾环将两位新娘都背入了宁安堂后宅正房中。
  那里有负责梳妆的嬷嬷,为她们再次整理好妆容。
  然后,等时机到时,由各自的贴身丫鬟领着她们上正堂,跨过马鞍和火盆,拜堂成亲。
  不过将新娘背入内堂后,贾环就要负责去前面候着,一面拜谢来客,一面等候理妆完毕后,新娘上堂拜堂。
  只是……
  “环哥儿呢?环哥儿哪去了?”
  贾母一行人入了宁安堂后,与在这里候着的镇国公府诰命郭氏和奋武侯府诰命刘氏以及靖海侯府诰命顾氏相互道了喜,又等了片刻,见秦风等人都进来了,贾环却还不见人影,顿时寻找起来。
  秦风忙道:“回老太太的话,晚辈刚看到环哥儿过仪门而去了,说是还要再接一个人。”
  “什……什么?还接一个人?”
  贾母震惊道。
  镇国公府的郭氏疑惑道:“莫非,环哥儿去接杏儿公主了?”
  武威公府的张氏摇头道:“那不能,环儿情况特殊,虽有太上皇遗命在,他和明珠在一起没人敢反对,但到底要顾及天家颜面,不好大办。再者,环儿的大妇之位是留给明珠公主的,就算娶,也不能与平妻同拜堂。”
  郭氏闻言,淡淡的扫了张氏一眼。
  张氏也轻描淡写的回报了一眼。
  所谓齐大非偶,牛继宗和秦梁如今为勋贵将门中的两杆旗帜。
  而在命妇诰命中,原本作为“大姐头”的郭氏,如今也有了强力竞争对手。
  贾母一辈子富贵,什么阵势没见过,若在平时也就当乐子看了,可今儿是她三孙子大喜的日子,她可不愿看到内宅不绥,这兆头可不好,忙岔开道:“那环哥儿去哪儿了?”
  “来了来了!”
  站在靠门近些的牛奔往外一瞅,顿时高兴的喊叫起来。
  然后众人便看到,贾环站在一顶软轿前,一边说笑着一边走着。
  旁边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跟着。
  一直到了宁安堂门前,贾环亲自压下轿身,将人接了出来。
  “老天爷!这老头儿怎么来了?”
  牛奔喃喃道。
  而接到信儿的贾政匆忙赶了过来,躬身赔笑道:“老相爷,您身体安康?怎敢惊动老相爷!”
  来人正是李光地,他拄着拐杖,被贾环和其老来子李怀德搀扶着,看着贾政笑道:“是存周啊,老夫身体还行。
  就算不行,你家小子给我下了请柬,我也得来啊!满神京,他也没请几个人。”
  “哪里哪里,实在惶恐,实在惶恐……老相爷,快快里面请。”
  贾政真真惊喜莫名,别人不清楚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分量,他又怎会不知?
  说难听点,在太平之时,就算秦梁、牛继宗、温严正他们全部加起来,都没这老头儿的分量重。
  这可是大秦硕果仅存的开国元老了,历三帝,相二主,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虽已风烛残年,但打个喷嚏,大秦都会起一阵风雨。
  最关键的是,此老极喜爱贾环。
  在贾政看来,如今正处于风雨中的贾家,能得此老莅临,当真是雪中送炭,由不得他不激动。
  李光地被迎进宁安堂后,贾母等人都纷纷起身相迎,贾母甚至要让出正座。
  不过李光地不肯,只在左手第一个软座上坐了下来。
  贾环一直搀扶着他落座。
  待李光地坐下后,贾母也嗔怪贾环,怎敢惊动老相爷。
  贾环却笑道:“这不是怕老祖宗和爹担心除了伯娘、干娘她们外,没人来贺喜吗?所以孙儿想着,干脆请个厉害的老头儿来压场子!”
  “不许混说!怎敢对老相爷无礼?”
  贾母听的好笑,不过还是教训道。
  李光地却笑的“嚯嚯”的,极开心,他对贾环道:“原来你请老夫来,是这个目的……不过,老夫可不算厉害的,方才来时我听说,还有人要来,小子,你去前面迎迎吧。”
  贾环哈哈笑着摇头,道:“除了您这老爷子,其他人可不能让我出去迎。再说,我也没请其他人来。”
  李光地“诶”了声,道:“来者都是客,你还分高低贵贱不成?”
  贾母听李光地这般说,也道:“环哥儿,既然老相爷说了还有客要来,你就去迎迎吧。”
  贾环笑道:“老祖宗,今儿孙儿请来的,不是家人,也和家人差不多。伯娘、干娘还有几个婶娘,都待孙儿如亲子。几个兄长平日里也极爱护孙儿,不以异姓相待。
  老相爷虽位高权重,平日往来不多,可待孙儿的恩德,孙儿永生不忘。
  孙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也没读过什么书,唯知一点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有恩报恩,有情还情。
  如今该来的人,差不多都来了,牛伯伯和义父他们昨夜也来过了。
  至于其他人,就由前面人打发了就是。
  孙儿还急着赶紧拜堂成亲入洞房呢!”
  “哈哈哈!”
  众人闻言,又感动,又好笑。
  不过,就在李光地似乎还想劝说什么时,众人就听到门口传来一道声音:
  “该来的都来了,那么朕呢?朕当来不当来?”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大婚(十一)
  “陛下?”
  荣庆堂内的人都震惊的看着门口忽然出现的人。
  连贾环都诧异的挑起眉尖。
  倒是李光地依旧笑呵呵的模样,不过也在李怀德的搀扶下,站起了身。
  不止隆正帝,还有三人。
  一个,身披凤袍,气度雍容,唇齿间带着浅笑,贵气逼人。
  不是当今董皇后,又是哪个?
  帝后之后,只跟着苏培盛,和一名坤宁宫的女昭容。
  可谓轻装简行。
  当然,大部随时宫人肯定在外面……
  “贾小子,还不快去迎驾?帝后齐至,你皱哪门子眉头?”
  一旁李光地见贾环微微皱眉,虽不知贾环心里到底想着什么,却也知这孙子行事没有章法,有时候混账大胆的让人头疼,赶紧提醒道。
  李光地的话点没点醒贾环不知道,但肯定点醒了贾母、贾政和几个诰命。
  几人也都知道贾环的尿性,唯恐他这时惹出是非来,都是一迭声的催贾环迎驾谢恩。
  贾环看着正堂门口处,身材中量,但一身龙袍金黄耀眼,胸背挺的笔直,傲然而立,睥睨于他的隆正帝,嘴角抽了抽,在一阵低声催促声中上前,中规中矩跪迎道:“微臣恭请陛下、皇后安。”
  隆正帝俯视着一身甲胄的贾环,哼了声,道:“假模假式,看你这德性!”
  说罢,也不理他,与绣帕掩口轻笑的董皇后,一起走向迎来跪拜的贾母等人,让苏培盛与昭容将贾母等人请起后,隆正帝对贾母笑道:“朕与皇后不请自来,太夫人可还安康?”
  贾母满面笑容,感激道:“老身身子安康,能得二圣驾临,贾家蓬荜生辉,阖家皆感陛下和皇后天恩。”
  隆正帝倒没客气,呵呵一笑。
  自国朝定鼎一百年来,帝后亲临臣子家,以贺新喜,这的确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当然当得起天恩浩荡。
  一旁处,贾政看着面带笑容的隆正帝,却怎么看心里怎么别扭。
  他上朝二十年,加起来都没今日见到隆正帝脸上的笑容次数多……
  与贾母客气了一句后,隆正帝又有些没好气的看着李光地,道:“老相国,朕前些日子打发十三弟和张爱卿去府上探望老相国,那会儿你老人家连床都下不得,说两句话就睡着了。
  怎地今日精气神这般好,还能来参加那混账的婚礼?”
  李光地身旁的李怀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