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还有些微微的酸涩……
  因为她和贾环还有赵姨娘的关系,远远谈不上亲近。
  贾探春身旁坐着的,则是贾惜春。
  小惜春个子还小,坐在椅子上,腿都挨不到地。
  她和贾珍的感情还不如贾迎春对贾赦的感情,她太年幼了,和贾珍话都没说过几句,又怎么会为他的死而难过?
  她现在非常得意的看着贾环,哼!臭三哥,如今你才算是我的亲三哥哩,咱俩现在一个爹喽!!
  撒花~~~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思量
  “环哥儿,你何时去宗人府考封?”
  贾母看着贾环,温声道。
  贾环笑道:“明儿去吧,今天上元节,宗人府还没开封箱。”
  贾母犹疑了下,道:“环哥儿,如今宗人府的宗正是忠顺亲王,他可会难为你?”
  正如贾母所言,她并不是眼瞎耳聋的无知老婆子,寻日里只不过懒得理会罢了。
  但她并非真的不晓事。
  保龄侯府的那两个侯位是怎么来的?
  还不是因为上一代保龄侯连脸面都不要了,不顾家底的让长子幼子一起习武不说,还花了更大的价钱,贿赂了忠顺亲王。
  这才让史鼎和史鼐两个明显不够格的人成就了侯爵位。
  然而,这也让他们两人几乎自绝于大秦勋贵行列,人人不耻……
  唯一能和他们二人媲美甚至犹有过之的,或许就只有南安郡王了。
  史鼎和史鼐好歹还是武人,虽然武功都不怎么地,远远够不着八品武侯的标准,但至少有一层武人的遮羞布不是?
  但南安郡王就让人恶心了,连武人都不是,却通过用银子、用“美人”贿赂了忠顺亲王,成为了郡王位。
  但在勋贵门里,大家都只当他二等辅国公。
  若非他家里还有一个南安老太妃在,镇着场子,这个所谓的南安郡王恐怕更是连寻常勋贵家的大门都进不去。
  这也是贾宝玉曾经说东南西北四大郡王里,唯有北静郡王功高,子孙至今犹袭王爵的原因。
  北静郡王虽然同样不会习武,但他并不是通过用银子和男宠贿赂忠顺亲王得到的爵位。
  他能袭爵,是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当今皇帝继位过程中,出了大力的缘故。
  而且为了当今能够正位,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夺嫡斗争中挂掉了。
  今上登基正位后,为了感激北静王府的从龙大功,特下恩旨,准许水溶承袭郡王王位。
  不过也许是因为他开了个不好的头,才有了忠顺亲王给南安郡王以及史家兄弟走后门的机会……
  贾母这般问贾环,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当初忠顺亲王和当今夺嫡过程中,惨烈程度惊人。
  第二代荣国公曾经是两人强力拉拢的人物,可以说,将荣国公拉上船,基本上就可以定了谁是太子。
  只是,对于两人的拉扯,荣国公从未表过态,都是婉拒。
  这倒是其次,关键是,在最后关头,忠顺亲王这位太上皇爱子几乎快要说动太上皇立他为太子时,在荣国公最后一次出征前,说了句“忠顺王性格偏激跳脱,不为人主之相”。
  因为这句话,忠顺亲王几乎就要到手的东宫太子位就飞掉了。而后,当今在上一代北静郡王的鼎力相助下,成了国本太子。
  所以,究其根源,贾家几乎是忠顺亲王的死敌!
  贾母故有此问,她为贾环感到担忧。
  贾环却没有什么愁心,笑道:“老祖宗但且放心就是,若是没有太上皇的旨意,孙儿自行前去考封,那恐怕真会有大凶险。可是,孙儿承袭一等子,是太上皇亲自下的恩旨。太上皇身居九重深宫内,这些年少有问事,好不容易才开一次金口,若有人胆敢乱来,那就是在落太上皇他老人家的颜面了。这个世上,敢和皇帝较劲的人有,但敢和太上皇圣祖皇帝较劲的,下场都很惨。”
  贾母闻言坦然,充满哀色的脸上难得露出一抹笑意,道:“难得你想的通透,那我就放心了。”
  贾环见贾母的脸色好了些,便关心道:“老祖宗,最近进饭可还香甜?”
  贾母脸色又好了些,道:“多亏你使人送来的那些好菜,本来没心思吃,也吃不下什么。大鱼大肉,看着都怪腻的。还好,你使人送来的那些翠绿翠绿的青菜,我多少还能进一点饭。连宝玉和你林姐姐也都进的香甜了些。”
  贾环看了眼有些不自在的贾宝玉和一双美眸含笑打量着他的林黛玉,笑道:“老祖宗进的香甜就好,孙儿前些日子还在一本古籍上看到了一个妙方,可以炼制出一种极为鲜美的高汤。几处打探,发现方子里的东西只有在海边才有。孙儿年前就使人去了即墨,想来也快回来了。等东西拿回来,孙儿调试成功后,再来向老祖宗献宝。保管老祖宗和二哥还有林姐姐进饭进的更加香甜。”
  贾母闻言,看贾环的眼神再一变,感叹道:“难为你小小年纪,就这般懂得孝道。只是你有大志向,寻日里习武又那般苦累,就不必惦念着我这个老婆子了。我这里有你两个叔母还有你大嫂二嫂照顾着,能有什么事?平日里和你宝哥哥林姐姐并几个姊妹们玩笑,日子松快的很。
  至于晨昏定省,就更没这个必要了。这种形式上的东西,爷们儿最好不理。你如今是亲贵武爵,难不成日后领兵上了战场,还要每天回来给我晨昏定省?
  更何况,你珍大哥哥先前在的时候,我就免了他的规矩。两边府邸虽然挨着,可来回走动,还是要绕大半条街,太麻烦了。”
  贾环笑道:“老祖宗慈爱,牛伯伯说的那句话不错,孙儿能有您这样一个老祖宗,是孙儿的福气呢!”
  ……
  正月十六日,狂欢了半个月的神京终于落幕了。
  皇城内,各个衙门口的官员小吏们纷纷来去匆匆,好似在抓紧时间处理这半个多月来积累下的公务。
  在皇城的东北角,有一处北靠龙首宫,西靠承天门的公房,是一套三进的套房。
  这里,就是皇家设立的,专门负责管理王公侯伯承袭、并负责收拾犯了事的贵族子弟的地方。
  大秦宗室宗人府。
  负责审核考察爵位承袭,这好理解。
  虽然六部中的礼部也有这个职责,但实际上,真正负责的单位,还是宗人府。
  原因很简单,礼部内都是一些清贵文士,要不就在礼部养望,要不就在礼部养老,他们懂个锤子的武学。
  至于宗人府还负责收拾犯了错的勋贵子弟,那就更好理解了。
  因为除了宗人府,其他府台衙门,没人敢管这些动辄一二品甚至超品豪门出身的子弟。
  衙门里的衙役也未必就打的过他们身边的亲兵家将……
  但宗人府就不同了,负责爵位承袭之责的宗人府,掌管着这些豪门大族的根本,谁敢炸刺儿,不用宗人府出手,他们族里的长辈就会打他们个半身不遂……
  而且宗人府的扛把子掌印官,通常都是皇族内德高望重的亲王担任。
  比如,忠顺亲王。
  千万不要以为忠顺亲王既贪财,又好男风,所以他就声名狼藉了。
  恰恰相反,在很多大臣眼中,尤其是在大部分文官当中,忠顺亲王的名声远比当今圣上好的多。
  贪财算什么,文官站在一起,扔一个锤子进去,砸死一个算一个,十成十没一个死的冤的。
  当然了,锤子要是飞溅起来,再碰死一个武官,估计也是不能喊冤的……
  所以,相比于大力抓贪腐的今上来说,和光同尘的忠顺亲王,要比刻薄严苛的当今更得“民心”。
  至于好男风……
  艹,这么风雅、这么复古、这么有魏晋名士之风的雅事,推崇还来不及呢,谁会粗鄙的去鄙视之?
  再加上忠顺亲王自幼在太上皇面前就极为乖巧,极会和人说话,对待大臣们也如春天般的温暖,很有手段,所以,他是大秦百官上下公认的贤王,德高望重。
  很多老臣甚至只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这么一个贤明的贤王,当初荣国公到底是怎么看的,怎么就给太上皇说,忠顺亲王性格偏激轻挑呢?
  唉,英明睿智了一生的荣国公,也有走眼的时候。
  这还算是温和的想法了,很多在当今登基后被铁腕辣手拿下的大臣们,甚至是被牵连九族的大臣心中,荣国公已经被咒骂的……
  总之,这就是忠顺亲王在当今圣上登基十四载后,依旧不死心,还妄图翻浪的根基所在。
  他有“民心”,他有城府手腕,他还有太上皇的恩宠。
  站在宗人府大门前,贾环无视来往行人的打量,眯着眼看着门匾上的字,心里思量着他从牛奔和韩家兄弟口中打听出的消息。
  这个忠顺亲王,当真不简单哪。
  想来也是,一个能在对手已经登基为帝的情况下,依旧不死心不放弃,并且还能手握大权的人,若不是心智极为成熟坚毅,手段极为老道,又怎么可能走到这一步?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贾环才愈发不担心今日的考封。
  忠顺亲王最大的护身符自然就是太上皇的宠爱,其次,便是他贤王的名声。
  一个爱惜名声的人,是不会做出痕迹太过明显,让人诟病的事的。
  更何况,在政治上来说,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忠顺亲王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子爵的考封,去得罪大秦军方的诸多将领。
  当年,保龄侯府何曾不是在荣国公身后摇旗呐喊,甘做马前卒。
  可这又如何?
  现在,保龄侯府的两个侯爷,不都成了忠顺亲王的门下走狗了吗?
  如果能将荣国公的亲孙,宁国公的继承人收为己用,忠顺王恐怕半夜睡觉都能笑醒。
  看着门口出现的人,贾环的嘴角逐渐弯起。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拒绝
  “环哥儿,来了怎么不进去?要不是门子进去禀报,我都不知道你这么早就来了。哈哈哈!是不是等不及穿麒麟服了?”
  说话的人,出乎意料,却也在意料之中,是保龄侯史鼐。
  他还真是忠顺亲王门下走狗了。
  至于麒麟服,指的就是伯以下,子爵和男爵的朝服补丁了。
  两者不同之处,只在于麒麟个头的大小……
  看着满脸亲热神色的史鼐,贾环也笑的灿烂,拱手行礼道:“贾环见过表叔,表叔在这里是……”
  史鼐亲自扶起贾环,嗔笑道:“咱们至亲,跟我还见什么外?快跟我进去吧?我就是盘算着你今天会来,所以早早的提前到这来候着了。就怕你三不知五不觉的,愣愣的一头钻进去考封,那可就要吃大苦头了。”
  贾环手被史鼐牵着走,回头给付鼐和胡老八两人使了个稍安勿躁的眼色后,就跟着史鼐进了宗人府大门。
  宗人府内部,偌大的院子里,龙形照壁、抄手游廊、假山、亭阁,应有尽有,肃穆中透露出极尽的奢华富贵,只是,似乎有些贵过了头……
  府内不时有穿着内侍服的太监走过,脚步轻盈,落地无声。
  经过二人时,或伏地请安,或弯腰作揖,身上服饰的不同,礼节也各不相同。
  但可以看出,这里的规矩极为森严。
  史鼐带着贾环走过前院,过了二门后,直入正堂,侍从掀起门帘儿后跪地伏首,恭迎二人进门。
  屋内的摆设也极尽奢华,金碧辉煌。
  地面甚至铺有厚厚的松软地毯,极为华美。
  不过出乎贾环预料的是,屋内主座上,并未有人。
  忠顺亲王,并不在此。
  倒是下首左侧的客位上,有一身着员外袍的富态中年男子,一双小眼睛还眯缝着,笑呵呵的看着史鼐和贾环二人。
  史鼐给贾环介绍道:“环哥儿,今儿个王爷有事,太上皇召见他谈话。所以,他老人家并不在此,否则他是必定要见你一见的。这不,虽然他不在,却安排了王府的长史亲自出面,代他见你一见。”
  贾环闻言,眼神微微一凝,随即茫然,先跟那王府长史问了声好,然后对史鼐疑惑道:“表叔,我不是来考封的吗?你带我来这里是……”
  史鼐闻言哈哈大笑,指着贾环道:“环哥儿,你还是太年幼,不知道里面的规矩。那考封三项哪里是那么好过的?那可真正是拆筋扒骨,滋味更甚刀山油锅啊!
  我这个做表叔的,就是怕你不知道里面的规矩,特地去忠顺王府找王爷求了情,免了你受这苦楚。我总不能看着你这个至亲晚辈,糊里糊涂的送掉半条命吧?
  这不,王爷仁慈,体谅你年纪太幼,就答应了为叔的请求,特意派王长史前来亲自给你办理纳籍入牒手续。你这孩子,可是欢喜傻了?还不快谢谢王长史!
  赶明儿,为叔再带你去王府,亲自给王爷他老人家磕头谢恩,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哈哈哈!”
  贾环没笑,也没有谢那王长史,他摇摇头,道:“多谢表叔的好意,可我来前,特意去见了老祖宗,她老人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就如当年荣国老祖那样。老祖宗说,荣国老祖曾经交待过,宗人府的考封三项,既是考验,也是机遇。把握好了,说不定还能从中领悟一些武道意境。”
  史鼐闻言,笑声戛然而止,他皱眉道:“机遇?意境?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贾环挠了挠头,道:“不应该啊,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老祖宗交待过,凡是参加过考封三项的武人,都应该知道这些事的。”
  史鼐闻言,脸色顿时涨红,因为承袭亲贵武勋的贵族中,只有他史家兄弟是没有通过考封三项而直接获爵的。
  当然了,还有南安郡王,不过虽然同是走忠顺亲王门路承袭的爵位,可身为武人的史鼐却也是看不上南安郡王的……
  咳咳,言归正传。
  总之,史鼐现在的心情,很日了狗……
  一旁的王长史倒是面色没变,依旧满脸笑容,声音也依旧是阴测测的,不过他本来就是没根之人,雄激素匮缺,所以贾环也没嘲笑他……
  王长史翘着兰花指啜饮了口茶水后,尖细着嗓音悠悠的道:“贾家小哥儿能有这份志气和心思,倒也难得。只是,你可要明白,你若只封一个三等男,那以你现在的水准,没准还能混过去。可你承蒙太上皇皇恩浩荡,指了一个一等武爵子。
  呵呵,贾家小哥儿,你可知,这个层次的考封,至少也得要六品高手才能应付的下来。以你现在一品都不到的武学,进去连一炷香的功夫都撑不下来,不死也得残了。
  你确定,你真要进去考封?”
  贾环“吓”的面无人色,惨白的脸上全是冷汗,浑身只打哆嗦,口里也不怎么利索了,却还是咬牙坚持道:“我……我贾家以……以孝治家,老祖宗的话,再……再也没人敢不听的。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亦不得不亡。父且如此,更何况老祖宗!不……不就是一死吗?死可死得,但老祖宗的话,却万万不敢违背!”
  说罢,贾环顾不得满头大汗,闭上眼睛,嘴巴也紧紧的闭着。
  看样子,是一个极为懂事的乖孩子快要被吓死了。
  他对于家长和贾家老祖宗的教诲,深入骨子,哪怕是死都不敢违背。
  这样的人……
  呵呵,王长史眼中闪过一抹轻视后,脸上带着一抹蔑笑,暗自摇摇头,又对史鼐点点头,随即看也不再看贾环一眼,背着手,转身离去了。
  等王长史离去后,史鼐眼神复杂的看了贾环一眼,随即没好气道:“还闭着眼睛干什么?你不是要去考封吗?闭着眼睛怎么考?”
  贾环这才睁开眼睛,忽然“咦”了声,道:“表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