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9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妻族本就是重亲,赢谷虽然母族不壮,可若能仰仗着妻族,也必然能稳妥世子之位。荆王,可并非只有一个儿子……
  许是因为他母妃督促太紧的缘故,今儿贾环又破天荒的关心他一回,赢谷脑子一热才脱口而出。
  可见到火光下,贾环登时黑下来的脸,赢谷唬的面色都发白了。
  他可是听过无数次,贾环当初将赢皓、赢朗一干亲王世子,龙子龙孙打的起不来身的典故。
  眼见贾环抬脚就往他跟前走来,赢谷魂儿差点没吓掉。
  好在,贾环身旁一个相貌极清秀的清兵,拦下了他……
  这个亲兵自然是董明月妆扮的,董明月也是好笑,这人说着说着就恼了,瞧把人吓成什么了。
  贾环被拦下后,才狠狠瞪了赢谷一眼,喝道:“着什么急?太上皇国丧刚过,太后又临国丧,也是你提这事的时候?
  回家再等三年!”
  赢谷眼泪都快下来了,垂头丧气,实不知该怎样和王妃交代。
  一旁董明月忙附耳对贾环道:“你现在霸道,当心日后三姑娘受欺负……”
  “他敢?!”
  贾环眉毛都竖起来了,眼睛刀子一样看着躺枪的赢谷,肃声道:“你还想记仇,日后欺负我三姐?”
  赢谷忙作揖道:“环哥儿,我……我……这从何说起,这从何说起啊!”
  见他那副老实样,贾环也觉得没意思,一旁董明月又使劲拉着他,贾环没好气道:“你这个时候提这事,让人听了去上折子参你一本,你爹都要跟着吃挂落。
  回去多读点书,长点脑子。”
  “噗嗤!”
  一旁董明月不给力,拆台喷笑出来。
  赢谷却老老实实应下了,也自觉方才着实孟浪,贾环是真心替他着想,又一番道歉致谢。
  贾环哭笑不得的将这呆子送走后,发愁道:“明月,三姐跟他岂不是要毁一辈子?”
  董明月没好气的小声道:“正是这样的性子才最好!三姑娘爽利能为,性子要强。
  遇到一个架子大刚强的,还不怄死?
  到时候你见天儿打上人王府去吧!
  青隼的人回报说,这个世子在府里待人接物的性子都极温和,连对王府下人都和颜悦色。
  还不是作伪的,王府老人说,他打小就这样。
  若非如此,荆王也不会选了他送到京里来。
  你放心吧。”
  贾环叹息了声,道:“还能怎样?只能如此了。罢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事,还有一夜要忙活呢。
  你回家睡觉去吧,这么点破事,你跟上做什么?”
  董明月弯起嘴角道:“保护你啊!”
  贾环哈哈一笑,道:“好,咱们夫唱妇随,杀他个人仰马翻!”
  这一对旁若无人的说着,却没发现一旁处,赵靖不动声色的慢慢远离了他们,一脑门子冷汗……
  老天爷,早就听说王公勋贵们好这口,视若雅风。
  没想到,今儿真见到活的了。
  叔父之前让我亲近这个宁侯,他是什么意思?
  叔父一生无子,赵家门儿里就自己一个男丁,叔父总不会让我去……
  赵靖冷不丁打了个寒战,就听到那位少年权贵的声音传来:“走,去下一家。”
  ……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
  一道消息就传遍了神京九城。
  宁国侯贾环,动手了。
  昨日等了一天,期盼他动手,众人都预备了好久,要大干一场。
  谁知,一直以来鲁莽冲动的贾环却转了性儿。
  西市十大商号给了千把两银子,东市更过分,连一千两都没到。
  原本以为贾环会恼羞成怒,当场拿人。
  这样一来,众人布置的多番后手竟没了用武之地。
  原本以为贾环是身上受创的伤未愈,动不得手,才忍气吞声的散了。
  谁知此人阴险如斯,白天人多时不“杀鸡儆猴”,反而晚上拿人。
  简直岂有此理!
  再一听说,他一夜间横扫了十四五家官员家,还抄了五六家东城巨富家,强行带走了这些人,神京官场,登时就炸锅了。
  无法无天!!
  周雨时堂堂翰林学士,执掌翰林院,一只脚已经迈入内阁。
  这样的大员都被贾环带兵抓了去,还有没有王法?
  别说寻常官员,就连内阁都炸了。
  次辅杨顺须发皆张,怒视拦住他要去上书房立刻陛见的张廷玉,声如洪钟道:“张衡臣,你敢拦我?”
  张廷玉面色淡淡,看着面前面色黝黑,恍似老农,但气场强大的杨顺,劝道:“苍岩公暂且息怒,要不了一会儿就要大朝了,昨夜陛下和王爷忙了一宿,这会儿刚才歇息下没片刻。
  没甚大急事,我等还是再等等……”
  话没说完,就见对面杨顺眼睛鼓起,厉声咆哮道:“张衡臣,在你眼里,到底什么事才是急事?
  堂堂一翰林学士,贾家子说抓就抓,如此还不算急事,是不是非要等他将我等都抓起来砍了脑袋,等他坏了圣道,领着一群武夫当国时,才算急事?”
  张廷玉闻言,眼睛微微眯了下,看着杨顺,依旧平和劝道:“苍岩公,我并非常此意。
  只是纵然你现在闯进去,扰起陛下,告了状。
  可具体该怎样处置,不还得等朝会上再议?”
  陈壁隆奇道:“这还用议什么?不经过廷推议罪,纵然陛下的中旨都不能随意拿下一翰林学士。
  贾环胆大包天,跋扈妄为。
  就敢带着人去抓人,这还要议?
  元辅,我知你看重此子,这些年,他也的确立过不少功劳。
  可一码归一码!
  若再让他这样跋扈妄为下去,等有一日,出现了不忍言之事,元辅莫非还要宽纵下去?”
  张廷玉淡淡道:“我何时说要宽纵他,只是,总要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吧?
  既然杨相和陈相认为贾环论罪当诛,就请在朝会上光明正大的定罪。
  否则,岂不是与他一般行径?”
  “哼!”
  杨顺见张廷玉只是不放人,怒哼一声,一甩袖,折回内阁。
  陈壁隆也随其身后而退。
  张廷玉看着两人的身影,眼睛微微眯起。
  ……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竖子焉敢论圣道
  “咚!”
  “咚!”
  “咚……”
  肃穆的宫鼓声响起,大明宫门大开。
  今日大朝会,并非原定的月初十五和月末的三次朝会。
  而是太后国丧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太上皇国丧,服丧三年,实服二十七月。
  因朝廷有政务,故以日代月,服丧二十七日。
  百日内,官员禁酒宴、婚嫁。
  原本皇太后亦当遵循此例,不过因为皇太后贤明慈圣,不忍以己丧停朝事,特留遗旨,停灵三日即可,不可虚耗国体。
  皇帝仁孝,虽心中万分悲痛,还是愿以万民社稷为重,遵从圣母皇太后懿旨。
  因此,停朝三日后,朝野除丧。
  ……
  今日大朝会,原本是对隆正帝的这一“孝心”进行口诛笔伐的。
  因为这“孝心”实在太感人了。
  号称以孝治天下的百官心里都有句MMP不吐不快。
  可是,今日众人的注意力,却全部挪移开了,没人再关注以孝治天下……
  “圣上临朝!”
  苏培盛尖锐高昂的声音,传诸光明殿内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行大礼参拜,山呼万岁。
  “平身。”
  隆正帝阴沉的声音传来。
  礼毕。
  众文武刚一起身,内阁次辅杨顺便挺身而出,声如洪钟道:“陛下,臣有本要……”
  话没说完,就看到一道身影站于其前。
  不是张廷玉,又是何人?
  杨顺话音刚一滞,便听到张廷玉温润中正的声音趁势响起:“陛下,今日议事有三:
  其一,江南诸省士绅再次联名上奏,弹劾商贾伤农一事。
  其二,秋闱大考一事。
  其三,百官弹劾宁国侯贾环昨夜肆意妄为,拿问翰林学士周雨时,工部右侍郎柳阔如,大理寺少卿崔浅一行十四名朝廷官员,及刘胜际等六名商贾一事。”
  每日里呈递到内阁的折子文书不计其数,想要发言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若没有规矩,朝会上岂不乱成一团?
  所以,每次大朝会,都会有元辅选出最重要的议事,提前告知皇帝和百官。
  再由百官就这些事,与皇帝相商。
  纵然极多是走过场,可一定要按规矩行事。
  杨顺今日便触犯了规矩,没想到,平日里的老好人张衡臣,竟连一点体面都没给他留,当场截断了他的上奏,将他晾在了那。
  偏生,张廷玉并非阻绝百官上奏弹劾贾环,还将其列为今日议事之列。
  如此一来,他连发作都没法发作。
  看着隆正帝对张廷玉微微颔首,然后刀子一样的眼眸扫过来时,饶是杨顺心志坚韧,也不禁有些心寒。
  如今的隆正帝,威势之隆,愈发如神明。
  神威如狱。
  杨顺眼眸中瞳孔微微一缩,然后躬身请罪:“请陛下治臣失礼之罪。”
  隆正帝静默了短暂片刻后,在气氛几乎凝固时,方缓缓道:“退下吧。”
  杨顺忍住发酸的腰,谢过不罪之恩后,缓缓退下。
  既然张廷玉已经定好了规矩,旁人便只能按顺序行事。
  有御史出列,奏道:“陛下,江南士绅再次上书呈奏,江南商事大兴,逼压农事。
  如今,肥沃江南良田,竟已有三成渐渐荒废。
  百姓多被招进工厂作坊去做工,农忙时节,地主居然招不到人手务农。
  士农工商,农为二位,商为末位。
  为农不稳,农为国本!
  江南数万士绅恳请朝廷行抑商兴农之策,否则国本动摇。”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以为然,相互附和起来。
  当然,也有大臣不以为然,以户部尚书陈西樵为首。
  陈西樵道:“臣以为此言谬矣。
  江南良田,多握于士绅之手。
  士绅多豁免徭役税负,荒年天灾之时,不仅不开仓卖粮,反而囤积粮食,抬高粮价,压低地价,趁机兼并。
  甚至要挟朝廷官府!
  三年前江南水灾时,便可见一般。”
  陈西樵出身贫寒,受过士绅压迫之苦,是朝廷里少有的士绅“叛徒”。
  此言一出,即刻有人反对道:“纵然有一二黑心士绅,但绝大多数士绅,都是好的。
  毕竟都是读圣贤书,诗礼传家之族,岂能为富不仁?
  陈尚书不能因为出身贫寒,就与士绅为敌。”
  陈西樵闻言哂然,根本不屑回击人身攻击,对隆正帝一揖道:“陛下,虽然江南土地多有荒置,可地价却始终居高不下。
  若是地价下降,总会有百姓添置细种。
  所以臣以为,还不到要紧时候。
  再者,即使江南良田暂时闲置,可朝廷非但无缺粮之忧,反而因为黑辽今秋再度大丰,不仅供应关中,连都中常平仓都已堆满存粮。
  故此,臣以为抑商兴农之事,实属不必。
  因为商业大兴,商税大增之故,今年户部税银,较去年再涨三成!
  朝廷再无缺银之忧,臣为陛下贺!”
  户部一脉相干的大臣,纷纷躬身附和,喜道:“臣为陛下贺!”
  隆正帝脸上的冰山总算划开了些,细眸瞥了眼武勋首列那个身着斗牛公服的年轻身影,见他装模作样的站在那神游天外,轻轻哼了声后,方道:“皆赖诸卿勤勉之功,平身吧。”
  难得一次嘉奖,让户部官员无不欣喜确然。
  见隆正帝都表态了,这个议题算是终结了。
  主要是,大佬们大都没出面,他们都等着大头。
  第二个议题,是请隆正帝点出今年秋闱大试主考官。
  定下了主考官,今年科举士子便皆为其弟子。
  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位置。
  基本上,历任内阁入阁前,都会有一次机会主考秋闱。
  算是丰其羽翼。
  隆正帝想了想后,圈了陈西樵。
  如此,也算是简在帝心了。
  陈西樵大礼拜谢后,隆正帝叮嘱了几句后,第二项议题也算完结了。
  终于等到了第三项……
  杨顺这次势不可挡的出列,高声道:“陛下,昨夜宁国侯贾环,带人私自闯入翰林学士周雨时,工部右侍郎柳阔如,大理寺少卿崔浅一行十四名朝廷官员家中,不经廷推,不经议罪,就私自捉拿。
  此等毁灭朝廷法理,蔑视朝纲,跋扈妄为之行,其罪当诛!!
  若不严惩,朝廷纲常何在?!”
  满朝大臣,大半出列,躬身附议道:“臣等附议,若不严惩,朝廷纲常无存!”
  这等声势,让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眼为首的杨顺一眼,细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杨顺,是一步一个脚印,从玄元朝熬到今日这个地位。
  在地方治政清明,不腐不贪,为官有方。
  到中央,亦是勤勉能为,忠心朝政。
  只是,他太在乎儒家的道统了。
  见不得贾环,践踏儒家官员的尊严。
  却看不到,那些官员本身的问题。
  只能叹息官无完官吧……
  心中惋惜罢,隆正帝目光落在贾环身上,沉声道:“贾环,满朝大臣皆言你当杀,你有何话可说?”
  贾环出列,道:“陛下,臣不过依法而行……”
  “胡说八道!!”
  杨顺一身正气,厉声斥道:“你依何法而行?什么法,能让你不经朝廷推论,就捉拿翰林学士此等重臣?”
  贾环淡淡道:“杨大人,国法面前,人人平等。
  王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
  周雨时犯了法,怎地,本侯拿他不得?”
  杨顺冷笑一声,道:“王法面前,自然人人同论。可周学士到底有罪没罪,却不是你能定论的。
  武勋不得干政,你也能定一大学士之罪?!”
  贾环漠然道:“本侯奉皇命,执掌商税监军司,非政事,乃武事。”
  其他人都受不得此等胡言乱语了,陈西樵都站出来,干咳了声道:“宁侯,商税乃政事。”
  贾环道:“我知道,可抗拒缴税,便是武事了。
  税乃国本,无税,则国朝不行,打仗也没军粮。
  不是武事是什么?”
  隆正帝面无表情道:“说正事……”
  贾环心里问候了他娘亲一声,肃穆道:“商税法三年前颁布时,便定下了规矩。
  若是勋贵和内务府官员抗拒缴税,必严惩不贷。
  勋贵除爵问罪,内务府官员革职拿问。
  这商税法,当时诸位大人都通过了吧?
  怎么,如今不认了?”
  杨顺肃声道:“贾环,这部商税法,针对的是武勋和皇商,和其他人什么相干?”
  “老匹夫,你他娘的要不要一张脸?”
  贾环一本正经问道。
  满朝哗然,隆正帝厉喝道:“贾环!讲道理就好生讲道理。”
  贾环点点头道:“那就讲道理……
  武勋和皇商尚且纳税,你们当官的做生意就不纳税了?
  你们是比我们高贵,还是觉得你们赚的不是银子,赚的是道德文章?”
  杨顺缓缓道:“读书人与你们武勋不同,读书人行经济之道,终究是为了天下文华和圣贤之道。
  就本官所知,周雨时每年都要襄助上百苦寒学子进学。
  他行经济之道所得,并非如你等勋贵一般,奢靡享受。
  这样的道德大家,就不该与你们一般。”
  贾环笑道:“我们武勋也不只是奢靡享受,我们还要积攒从武之资,修习武道,然后上战场保家卫国。
  我们要卖命保护你们这样的人,在大秦内部悠闲读书。
  那我们是不是更该不缴税?
  还有天下百姓,农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