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刚刚进入草地第一天,每个士兵随行的皮囊都盛满着纯净而甘甜的泉水,这些泉水都是临入草地之前在一处山泉那儿灌满的,虽然很沉,但每个士兵背着它却是甘之若饴,水比粮食更重要,没有粮食,饿着肚子也能多坚持几天,但没有水的话,就连三天也坚持不下去。

宿营的士兵小心翼翼地解开皮囊,取出一块干面饼来,咬上一口饼,呷上一口水,在嘴里慢慢地嚼碎了,再咽下去。

桑达反复地提醒过,草地上的水,千万不能乱喝,就算是再**,也不能喝草地上的水。如果携带的水喝光了,在草地中获得水还是有几个途径的,第一个是雨水,草地上会经常地下雨,而雨水是最安全最干净的水源,下雨的时候,尽可能地将雨水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一连几日不下雨,那只有采集清晨草叶上了露水和寒霜了,如果天气较暖时的话,草叶子上会挂满晶莹的露珠,如果天气较冷,草叶上会凝结出一层薄薄的白霜,霜露和雨水一样,也是比较安全的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草地之也会有许多河流,流水不腐,只要是流动的水,也是可以饮用的,但这种水只能在烧开以后才可以饮用,直接喝的话一样有致命风险。

另外最安全的饮水还有自己的尿,在草原中随地撒尿简直就是天大的浪费,每一滴尿液都是相当宝贵的,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可以救一个人的性命。

天彻底的黑了下来,看不到月亮,也看不到星星,草地之中无论白天黑夜,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所不同的是白天是那种亮灰色,而黑夜却是一种暗灰色。

草地的黑夜冷风刺骨,这种冷与雪山之中的干冷又不同,是一种又湿又潮的阴冷,冻得人簌簌发抖。到了后半夜,天空果然下起了雨,起初是冷雨,雨越下越大,到了凌晨时分,变成了雨夹雪,淋到露营的蜀军将士身上,都冻成了冰疙瘩。

这个漫长而寒冷的夜结束之后,许多的士兵就再也没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也许是适应了草地的环境,也许是向导桑达给蜀军找到了一条相对而言比较好走的道路,在接下来的几天,大军的行进速度有所加快,已经挺进到了草地的最深处。

草地之上,比较难过的,是草地之中的河流,比起蜀中的那些大江大川来,草地的上河流似乎很不起眼,许多的河流只有几丈最多也只有十来丈宽,深度也大多只有齐腰的深,但河水却是刺骨的冰冷,水流湍急,许多蜀兵走到河中间,身体虚弱再也无法坚持得住,倒在河水中被急浪所吞没了。

有些看似很浅的河水,一样也能夺走士兵的生命,在草地之上,每跨过一条河流,便注定会有士兵死亡,走到后面,许多人一看到河流就望而生畏,都裹足不前不敢涉水过河。

比过河更艰难的是草地上阴晴不定的气候,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儿暴雨倾盆,雨后的雪地更湿更滑,许多草甸变得又软又滑,一个不留神就可以滑出去,掉到泥潭之中。

有时候,天上还会下起冰雹,那种冰雹简直要比鸡蛋还大,劈头盖脸打下来,没有盾牌的士兵显然要挨上老天爷的一顿胖揍,打得是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为了应对冰雹的袭击,士兵人们是八仙过海,尽显其能,有的把木板顶在脑袋上,有的把行李搁到头顶上,最绝的是火头军,直接就把大锅顶在头上,任凭冰雹噼里叭拉地砸下来,却也是毫发无损。

草地行军考验的是军队的意志,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意志力是最重要的品质,没有誓死一心的向前精神,没有团结一致的互助精神,几乎是不可能走出草地的。路在蜀军的脚下延伸着,那被称之为死亡沼泽的草地,也被他们一步步地踏在了脚下,一种必胜的信念在支撑着每一个蜀军将士,在这条死亡之路上,他们没有垮掉,没有后退,以英勇无畏的最强状态一步步地向前迈进着。

但草地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眼前除了苍茫辽阔的灰色之外,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的颜色。

而进入草地的第九天,蜀军彻底地断了粮。

第308章过草地(三)

翻越雪山最后时刻的那次雪崩,给北伐大军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过这种损失在进入草地的第九天,方才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

穿越草地无疑是此次北伐征程中最为艰险的一段路程,蜀军将士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急需补充高热量的食物和饮水,但正是到了这最关键的时刻,蜀军却断粮了。

进入草地之前,刘胤已经将所有粮食分发了下去,连刘胤也无法知道,能不能靠着这些粮食走出草地,因为单单从草地的状况来看,和后世截然不同,不管是刘胤的亲身经历还是书本上的经验,到了这个时候,起不到一点的作用。整个穿越草地的行动,就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赢了蜀军就有机会进军陇西,如果输了,那就会困死在草地之间,成为这万年污泥的一部分。

但是走到这一步,刘胤是别无选择,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必须踏入这亘古以来无人敢穿过的死亡草地。

就算是侥幸从草地中死里逃生的桑达重新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眼神之中还流露出无限的恐惧,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草地,在这片死亡的泥沼下,葬身着他数百位同族兄弟,这几乎就是他的梦魇,而踏上这片草地,无疑又将是他重回噩梦。

连桑达自己都不确定,能否活着走出草地。

相比之下,那些年轻的蜀兵则无畏的多,正应了那句无知者无畏的话,草地虽然艰险难行,但蜀军都保持着一颗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只要能走出草地,就可以到达蜀汉王朝几十年孜孜以求的陇西,实现前无古人的旷举。

在激励士气方面,右护军黄崇堪称是一把好手,虽然前途坎坷渺茫,在黄崇的激励鼓舞之下,蜀军整个队伍的士气高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连刘胤也不得不佩服黄崇是搞政工的一把好手,搁到后世,绝对是一个最称职的军政委,这也是刘胤选择黄崇为副将出征的重要原因。也许黄崇冲锋陷阵方面不及傅佥悍勇,但在鼓舞军心激励士气,凝聚军队的战斗力方面,黄崇却是比傅佥更高明一些。

但物质却是精神的基础,口号喊得山响,肚子里空空如也,士气还是要不可避免地跌下去。在草地中又艰难地行进了两日,蜀军吃光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甚到连驮运物资的军马军骡都被宰杀一空,虎骑营中也几乎看不到几匹马了,虎骑营这个番号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其实那些骡马也没有多少的膘水,长途的跋涉已经让这些牲畜看起来瘦骨嶙峋,许多的骡马已经倒在了翻越雪山的征程之中,真正踏入草地的骡马数量已经是很少了。

马是一种极为通人性的动物,尤其是是战马,和骑兵之间早已建了根深蒂固的友谊,当杀马的命令传达下来的时候,许多虎骑营的骑兵抱着战马是淆然泪下,恋恋不舍。

刘胤当然也舍不得杀马,到达陇西之后,战马才真正将拥有用武之地,可是在草地之中,人才是刘胤需要考虑排在第一位的,马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在这困难的时候,刘胤就必须要做出选择,舍马而保人。

这时极为悲壮的一幕,那些陪伴了骑手无数个日月的战马没有倒在战场之上,却死在了主人的屠刀之下,战马无尽地悲鸣着,似乎在倾诉着它们的痛苦和不甘,为了人类,他们奉献出了一切,在战场上,他们是冲锋陷阵的斗士,在行军途中,它们又是驮运辎重的牲口,而今天它们又将成为人类的口粮,从皮到骨,它们奉献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许多骑手掩面而泣,不忍目睹眼前那惨遭烈的一幕。

草地的路似乎是无穷无尽的,越往前走,便越发地泥泞,到处都是深不可测的无底泥潭,稍微一个不留神,就很有可能被泥沼所吞没,在这草地上行军,死亡几乎成为了家常便饭,许多相孺以沫的袍泽在下一刻很可能就永远地消失在你的视线之中。

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许多人都变得麻木起来,因为不知道下一刻自己还会不会存在于这个世上,泪水流干了,伤痛遗忘了,只剩下迈着机械一般的步子,艰难地在泥泞之中前进着。

那些骡马的骨与肉提供给的能量也很快地消耗殆尽了,饥饿就象是一场瘟疫,迅速地在蜀军队伍之中蔓延着,没有了食物的维持,蜀军的行进速度明显地降了下来,双腿如灌满了铅一般,在草地的泥泞之中艰难地挪动着。

草地之中的污水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连续几日脚就浸泡在污水之中,许多士兵的腿上开始出现溃烂,伤口钻心的疼,不得不借助驻着的棍子才一步步地向前移动着。许多的士兵掉队了,诸葛尚的后卫营简直就成了收容所,将这些掉队的士兵结集到一处,相互扶持着向着进。

白帝营已经是最后一支殿后的部队了,如果从白帝营的队列中再掉队,那等待他们的,只有被草地所吞没,消失的无影无踪。诸葛尚负责着最后的收容工作,尽最大的可能不让每个士兵掉队。但收容的掉队人员越来越多,诸葛尚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凡是调队的人员,基本上不是伤员就是病号,没有粮食,只能靠吃些野菜牛皮什么的,这些伤兵的状况越来越差,每一步都走得是举步维艰。

对于担任突出开路的无当营来说,此时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断粮,原本体力充沛的无当勇士们也变得疲惫不堪,步履变得迟缓起来。

刘胤明白,如果再找不到粮草的解决办法,三万大军很可能就会覆灭在这一片泥沼之中,而现在在草地中获得粮草补给的可能性为零,秋后的草地各种野菜已经过了生长的季节,只能挖掘到一些野菜的根茎,没有任何的飞禽野兽,整个的草地除了荒芜之外就是苍凉。

绝望在每个人的心中滋生着,谁也不知道走出草地的路在何方。

第309章过草地(四)

刘胤已经问过了桑达,这里距草地的边缘大概还有一百多里的路程,而且也是一段最难走的路,水草稀少,到处都是吃人的泥潭。

刘胤也没有想到穿越竟然会遇到如此大的困难的,不是说红军穿过草地时只用了五天到七的时间吗,自己都已经走了十天,居然还没有走出草地,现在粮食吃光了,士兵们的体力也消耗殆尽,剩下一百多里的路程,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就连意志最为坚定的刘胤也不禁是为之动摇了,他设想过这将是一场最为困难的行军,但没有想到困难会如此之大,大到令他感到绝望。

“文宣,事到如今,再想全军走出草地已无可能,乘着现在还能筹措到一些吃的,你应当先率几百亲兵,踏出草地才是。”傅佥走到了刘胤的身边,他也很清楚现在的状况,如果想保全整支的军队很困难,但率一支短小精悍的部队抢先突出草地,却并非是不可能的,与其在草地之中全军覆灭,倒不如安排一部分人先行突围出去。

刘胤何尝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但这些士兵全是他从蜀中带来的子弟兵,身陷绝境,没有想着与士卒们同生共死而选择自己逃命,这样的行径刘胤是深为不齿的,就算自己这次能侥幸活下去,也必将这一辈子都活在痛苦和内疚之中。既然自己带他们走进了这片的绝地,就算是死,也要和子弟兵们死在一起。

不过傅佥的话倒是提醒了刘胤,刘胤想了想,道:“岳父,你的建议甚好,只是我身为三军统帅,必于三军誓同生死,不离不弃,你和张乐赵卓他们先行准备一下,挑选出百十来人的小队伍,和阿坚雪舞他们,护送艾先生明天一早就单独出发。”

傅佥不禁愕然了,这建议原本是他提给刘胤的,让刘胤率队突出去,但刘胤的态度决绝,反倒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做为岳父的他和几个好兄弟张乐赵卓。

还没等傅佥再开口,张乐赵卓已经走到近前,显然刘胤和傅佥的对话他们也都听见了,中气十足地道:“大哥,你不走,怎么好意思让兄弟去逃命?不是说好了要同生共死的吗,这里便是见证我们的誓死之盟!就算是死,我们也要在一块。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但却让刘胤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暖意,什么是真正的兄弟,兄弟就是患难之交,生死相随,在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二位贤弟,让你们做先头部队是去探路的,给大部队找一条可以脱险的道路。”刘胤也只能是撒个小谎,想先将他们诳出草地再说。

可张乐却不吃他这一套,咧着嘴哈哈大声道:“大哥,探路的事可以交给别人么,当初我们义结金兰之时,可是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天便有机会见证这一刻,我二人可是神往的很。”

“好兄弟”,刘胤深吸了一口气,道,“今生能与二位贤弟结义,实是我刘胤的幸事。好,这让我们不离不弃,共同面对这一切,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誓死抗争,人定胜天!”

六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起风了?”傅佥站在一旁,忽然道。

刘胤抬起头,果然看到旌旗朝着东南方向飘去,草地上时不时的也会刮起狂风,但大多数的时候,草地刮来的风大多是东风、南风,很少有刮西北风的。此刻居然会刮起西北风,倒让刘胤微微地感到诧异。

西北风是冬季的风,比想东南风来,既刺骨又寒冷,时入十月,也就进入了冬季,刮点西北风倒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不过在草地之上,还须小心防范才是,西北风带来的极度严寒,对身处困境的蜀军而言,不吝是又一个打击。

刘胤传令诸营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所幸跨越大雪山的时的冬衣还不曾扔掉,有这些衣服在,足以能对付这场西北风所带来的严寒。

狂风卷集着雪花,铺天盖地而来。

“下雪了!”刘胤心中突然地感到,莫不是上天正在帮他?现在的刘胤,就是等待着一场大雪,一场足够改变他命运的大雪,“但愿这场雪不要停下去。”

大雪整整的下了一夜,到第二天的时候,整个的草地都笼罩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

此次北伐,已经不止一次地遭遇过暴风雪了,在雪山之上,就曾经几次和暴风雪不期而遇,但刘胤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的,在大雪山之上,渴望着雪可以停下来,而现在刘胤只希望雪越下越大才更好。

在暴风雪中捱过艰难的一夜之后,蜀兵们欣喜地发现,整个草地进入了冰封时期,那些稀烂的淤泥在冰雪之下,冻得硬梆梆的。

难道真是冥冥之中有上天的眷顾?

刘胤望着那苍茫无垠的冰封雪飘之景,心情无比的激动澎湃,天若有情啊!

“大哥,这老天爷还真是照顾咱们呐,天降大雪,冰封了草地,真是助了咱们一臂之力!现在草地都冰冻了起来,咱们可以一口气走出草地了!”张乐颇为兴奋地道。

赵卓略有些担忧地道:“只是大军已经断粮了三日,虚弱不堪,恐怕一天也赶不了多少的路,风停之后,冰雪也未必能坚持多久,只怕冰消雪化,前功尽弃。”

草地上的气候大家都已经领教过了,阴睛不定,冷暖变幻,气候变化之快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一会儿还温暖如春,一会儿就冷如三九,现在突降大雪,冰封了沼泽,但谁也不知道云开日出之后,这种冰封状态会持续多久。

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趁着大自然的恩赐,赶快地离开这个死亡草地。

不过饥饿和虚弱变成了蜀军的大敌,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拖住了大军的后腿,就算是一百多里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