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公?”王颀吃了一惊,道:“不可能!前方传来消息,邓艾自阴平战败,已殁于国事,又如何能投敌?”

顾风从袖中取中一封书信,双手呈了上去,道:“此乃邓公的亲笔书信,相信邓公的笔迹,表兄还能认得吧。”

王颀将信将疑,拆开视之,那熟悉的笔迹让王颀确信是邓艾所写,信中邓艾言辞恳切,敦敦善诱,劝其归降。

不得不说这封信带给王颀的震撼何其之大,邓艾是何人?那可是跺上一脚,整个陇右都要颤三颤的人物,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比他们这些太守刺史都要高上不知多少,连他都已经投降了蜀国,王颀的三观顿时全毁了。

顾风适时地道:“牵太守正是因为邓公之故,才决定降汉的,表兄乃是邓公旧部,如果此时顺意民意归顺大汉的话,不吝为大汉的中兴之臣,如今魏国主力被困于荆益二州,关陇洛阳空虚,镇北大将军刘胤此番挥师而进,平定关陇指日可待,就算是进军洛阳,光复汉室,亦非难事。实不相瞒,镇北大将军已经下达了最后的通牒,如果表兄拒不投诚的话,十二个时辰之后,汉军就要对冀城发动全面攻击,是枉死与冀城,步杨豹的后尘,还是遵从令尊遗训,做光复汉室的中兴功臣,表兄自己斟酌吧。”

王颀纠结了好长的时间,犹豫再三,最后才咬牙下定决心,道:“既然邓公有命,某也不敢不从,请表弟回去禀报镇北将军,就说我王颀愿意献城而降,只是城中良贱,还望镇北将军可以优待善存。”

顾风微笑道:“这个表兄就勿庸担心了,镇北大将军在陇西,在上邽,均已颁布军令,张贴告示,与民秋毫无犯,汉军乃是王者之师,堂堂皇皇,绝无滋扰百姓之事发生。”

于是王颀开城向刘胤投降,冀城成为了第二座不战而降的郡城。

刘胤入城之后,果然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于民秋毫无犯,严于军纪,买卖公平,民心大定,整个天水,也并没有因为改国易帜而产生多大的动乱。

当然,拿下天水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天水之东尚有广魏,广魏之北,尚有安定,而已经被蜀军包围的南安郡,也是需要蜀军回师攻克的。

坐镇冀城,刘胤召集众将议事,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南安、广魏、安定三郡之中,准备是先取那个,先取那个。

众将有提议先打广魏的,有提议先打南安的,各持一词,争论不休。提议先打广魏认为广魏在天水之东,是进攻关中的门户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应该首先攻取;提议先打南安的认为南安夹在陇西天水之间,就如同是一块卡在喉咙里的鱼刺,不吐不快,尽早地拿下南安,使陇右诸郡连成一片,这样才有利于稳定大局。

这时王颀站了出来。王颀归降之后,一如牵弘待遇,仍担任天水太守的职务不变,封其为抚远将军,西华亭侯,依旧统领旧部。

“启禀大将军,安定郡太守周叙乃是末将的内弟,末将可修书一封,召其归降。”

其实王颀和周叙的关系,刘胤早就通过牵弘知晓了,只是王颀新降,刘胤也不好直接就下令让王颀去招降周叙,此刻王颀主动地提了出来,刘胤自然乐享其成。

“好,那就有劳王太守了。”

王颀立刻是修书一封,派了自己府中的一名管事,快马赶往安定。

等了三日,便拿到了周叙的回信,周叙知道姐夫王颀已经降蜀,自然是高竖降旗,举郡而降。

周叙平素里对王颀就是言听计从,两人的关系,很是融洽,此番王颀陈说厉害,劝其归降,周叙立刻表态,姐夫让去那儿他就去那儿。

其实说实话,王颀投降蜀国,犯得是谋逆大罪,那可是要诛灭三族的,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身为王颀妻族的一员,按魏律,周叙也是要受到牵连的。如果不想被牵连,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王颀划清界线,出兵攻伐,这样或许可免除周叙的罪责。

但周叙清楚的很,蜀国大军压境,仅凭安定郡的这一千人马,出兵讨伐,连给人家当点心的资格也没有,想守住安定那也是痴心妄想,唯一的办法就是弃城逃命,或可逃得一条性命。

但魏律又有规定,凡守城者,坚守百日而援兵未至,降者可免其罪,不足百日而降者或弃城而逃者,一律从重惩处,加上身为叛臣的王颀的牵连之罪,就算周叙能侥幸逃回魏地,结果也是半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

现在唯有同王颀一样,投降蜀国,才是正确的出路,一则性命无忧,二则官禄不失,两全其美。

刘胤闻讯大喜,安定可是兵不血刃拿下的第三座郡城,当下下令仍由周叙当安定太守,统率旧部。

接下来,就是攻打广魏了,就在刘胤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军广魏的计划。正在此时,中军突然来报,广魏太守弃而逃了。

原来,广魏太守程源听闻到陇西天水诸郡近失守的消息,几乎是魂不守舍,认为仅凭广魏的一千余人马,根本就挡不住蜀军的进攻,程源干脆弃城而走,带兵逃往关中,至于他会不会受到军法的处置,程源已经是顾不上了。

赵卓、诸葛尚立刻请命去追,刘胤摇头,广魏与扶风郡相隔,程源逃往大名鼎鼎的险隘陈仓,此时去追,恐怕来不及,而刘胤决定暂时不打陈仓,所以追击就没有什么意义。

刘胤任命顾风为广魏太守,驻守临渭,而后大军回师南安,对南安守敌决定进行致命一击。不过在攻击之前,刘胤不是先礼后兵,给南安太守放去了一封招降书。

同南安太守乔普早已是吓破了胆,面对刘胤的招降,便立刻应允,不过他倒不是无条件的,提出了一个要求,南安郡可以献,但乔普本人不愿入蜀为官,恳求刘胤应允他告老还乡,返回故土冀州清河郡。

刘胤当然不可能拒绝,准其献城归隐。于是南安成为陇西、天水、安定、广魏四郡之后,第五座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来的郡城。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刘胤就已经是豪取陇上五郡,声势浩大。

第327章陇西急报

咸熙元年冬十一月初三,正是冬至日,突降大雪,天寒地冻。

民间素有冬至下大雪即为坐冬雪,冬至之后,气温走低,下过大雪之后,气温骤降,积雪一冬不化,老百姓俗称雪“坐住”了,是以称之为“坐冬雪”。有坐冬雪的年份,天气奇寒无比,酷冷难耐,平民百姓无御寒之衣者,多有冻毙于路。

当然天气再冷,也冻不着尊贵的晋王司马昭,此刻他在身处于晋王宫的暖阁之内,身着轻裘华服,手捧书卷,正凝精会神地看着,室内暖意融融,两个侍从正在阶下煮酒,酒香馥郁。

“启禀晋王,中护军贾充,散骑常侍裴秀在殿外相候。”一名侍从上前禀报道。

贾充和裴秀是司马昭刚刚命人召来的,天寒地冻的,又值冬节,诸官都在沐休,不过司马昭可没歇着,荆益两州战事正酣,奏报多如雪片,此时司马昭正是看的这些奏报,有些大事,还得和心腹重臣议过才能决定。

“有请!”司马昭放下卷宗,吩咐传贾充和裴秀进来。

贾充和裴秀都身着厚厚的裘皮大氅,抖落了身上的雪花,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进来后一起向司马昭参拜。“臣拜见晋王殿下。”

“免礼平身。”司马昭看着贾充裴秀冻得发青的两颊和红得发紫的鼻头,不禁是暗暗发笑,关切地道:“外面很冷吧,公闾、季彦,这边煮酒正熟,先喝两杯暖暖身子。”

“谢晋王。”贾充裴秀也是的确是冻得不行,身着裘袍,乘坐保暖的舆车,就是因为在司马昭的王宫外立了片刻,就冻得是簌簌发抖,足见其天气寒冷到何种程度,二人喝过侍从递过来的热酒,周身这才有些暖意。

“晋王急召,可有大事发生?”贾充率先道。

司马昭指了一下案上的文牍,道:“倒也无甚紧要之事,不过是荆益二州战事胶着,钟会和羊祜都在请求援兵,孤也是犯愁,能征战的大军都已调赴前线,就连京师一带,驻军都所剩无己了,再派援兵,孤也是捉襟见肘啊。”

现在北方天寒地冻,不宜用兵,但南方的天气还没有冷到无法出手的地步,所以益州和荆州的战事一直也没有停歇,与吴国累战经年,军力粮草都消耗甚大,纵然魏国家大业大,但同时支撑两线远距离作战,魏国国库消耗惊人,如果战争再持续个一年半载,恐怕就连强大的魏国也难以支撑下去。

别看魏国号称拥兵六十万,但伐蜀就已经投入了十八万的军队,征吴又投入了二十五万的军队,近七成的军队被调往前线,就连洛阳一带的驻军都为之一空,更别说别的州郡了,魏国下辖十个州,每个州现在的驻军都只有一两万人,这些兵力已经是最低的保障了,再往前线调兵的话,司马昭的确是深感头疼。

羊祜和杜预对西陵的进攻并不太顺利,尽管投入了十五万的大军,但吴人防守西陵的决心甚大,西陵的得失关乎到进入益州吴军的后路,一旦西陵有失,整个吴军的后勤通道就被劫断了,这对吴国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吴国派出征北将军陆凯亲赴西陵指挥作战,集结重兵守御西陵,魏军强攻半载,也一直未能有所斩获。

当然魏军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的,虽然西陵未曾攻克,但却拿下了西陵以东的当阳和枝江,对荆州重镇南郡江陵形成了威胁,这让吴主孙皓倍感压力。

相对于荆州局势的简单明了,益州局势则可以用犬牙交错来形容,三方卷入混战,广汉郡、东广汉郡和梓潼郡的一些城池,已经数度易手,陆抗死守涪城和雒城不放,但钟会却成功地攻克了锦竹和五城,将涪、雒吴军分割切为两段,首尾不得相顾。不过在南线,吴军夺下了郪城,直接威胁到了魏军所占据的成都废墟。

吴魏双方在蜀中的激战,非但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是越演越烈,也难怪钟会屡次上书请求援兵,益州的交锋打了关键的时刻,双方都咬得很死,这个时候只要一松劲,很可能就会丧失吞并益州的机会。

至于姜维,至始至终扮演着一个搅局者的身份,依托蜀中的有利地形,神出鬼没地打起了运动战,不管是魏国还是吴国,逮着机会就咬上一口。姜维以阆中为据点,四处出击,向西攻略了梓潼,向南不断地滋扰江州,让钟会和陆抗皆是疲于应付。

司马昭虽在洛阳而坐,但对天下大局却是有着清醒的认识,不管是益州和荆州方向,魏军在整体实力上面,还是占据着优势,根本就没有增兵的必要。

贾充道:“钟会有兵十五万,屡战经年,虽然多有伤亡,但吴人亦伤亡不小,总体而言,在益州,我们的兵力还是占据着上风的,现在入蜀大军,兵力多寡不是问题,粮草被给才是最在的困难,派去的人数越多,粮草补给便愈发困难,千里悬粮,近七成的粮草却是消耗在半路的运输途中,蜀道难行,汉中大道不畅,粮草的匮乏必定会导致前线的军队困难。臣以为,必须要尽快地拿下汉中的汉城、乐城、黄金三地,打通整个汉中通道,这样从关中运粮到益州,才可能畅行无阻。”

司马昭点点头,年初的时候,他就曾令钟会派人分别去取汉乐二城,只是因为蜀中战事激烈,钟会分身乏术,一直也没有能够打通汉中要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十五万大军的开支用度绝不是一个少数,而蜀地一片焦土,赤地千里,魏军无法就敌于食,所需粮草,均得由关中支付,比起吴国一路顺风顺水的水路运输,蜀军的所有粮草都必须要经过艰险而漫长蜀道,所以说这样的局面必须要得到改善才行。

这时,殿外有人禀报道:“启禀晋王,陇西有急书报上。”

第328章天才还是疯子

“陇西?”司马昭面上明显有错愕的表情,现在他的注意力,都在荆益二州,这个时候突然传来陇西的消息,倒让司马昭颇感意外。或许是陇西的羌胡犯境?这点小事,雍、凉刺史难道还搞不定吗,非得上报洛阳来。

司马昭眉头紧皱,接过书信来,拆开视之,谁知刚看了几行,司马昭的脸色骤然大变,失声惊道:“蜀人进据陇西,这怎么可能?难道他们都能胁生双翅,飞过去不成?”

贾充和裴秀原本正在危襟正坐,与司马昭共议着前线之事,突然听到司马昭从嘴里蹦出这一句,都深感莫名其妙。众所周知,蜀汉的小朝廷已经流亡到了南中,而南中与陇西相隔着蜀地和汉中,蜀人进占陇西?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匪意所思的事啊!

不过司马昭正在凝精会神地看信,他们也不好打扰,只是默坐在一侧,心中虽然是好奇不已,但也只能是静静地等待司马昭将信读完,才能轮上他们一解心中的疑惑。

司马昭迫不及待地将信读了下去,神色为之数变,这封书信正是青鸟到达陇西之后在第一时间内提供的那封情报,由于大雪封路,书信辗转传到洛阳,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不过带给司马昭的震撼却没有因为时效性的降低而降低。

蜀国的镇北将军刘胤率军三万从汉嘉出发,连续翻越了五座雪山和穿过草地沼泽,攻占了陇西郡的临洮县,天!司马昭倒吸了一口气凉气,这刘胤真的是疯子吗,居然敢从从未有人走过的雪山草地进军陇西?

疯狂,简直就是太疯狂了,疯狂地不可理喻!

刘胤进入到司马昭的视线还是阴平小道击败邓艾的时候,不过邓艾本身就是行奇弄险,一旦遭遇伏击,失败的命运便已经注定,此役最多从一个侧面看到刘胤慧眼独具,并不能代表刘胤的军事天赋有多高,毕竟这不是正战。其后魏国大军高歌猛进,蜀国残余势力节节败退,刘胤在抵御钟会进攻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没有高人一筹之处,充其量就是吃掉了冒险突进的庞会,所以司马昭并没有对出身于汉家宗室的刘胤另眼相看,他一直比较关注的还是姜维等一些宿将的表现,司马昭年轻的时候也同姜维几次直接交过手,在司马昭的感觉之中,蜀中也只有姜维算得上是一个对手。

但刘胤奇袭陇西的举动,让司马昭倍感震惊,如果刘胤不是一个疯子的话,那绝对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比邓艾偷渡阴平小道还要更为地疯狂,现在关陇一带空虚,想要防住刘胤的这一手的确是很难。

“你们也来看看,这个刘胤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司马昭将书信递给贾充和裴秀。

贾充和裴秀急欲知道这封信里写的是什么,当下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还没有读完,两个人的脸色就陡然变了,太出人意料了,从古至今用兵者,还真没有如刘胤这般疯狂,这完全是不按常理出牌嘛,也难怪司马昭会问,这家伙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

贾充沉吟一下,道:“晋王,姑且不论这个刘胤是如何到的陇西,关键的是整个雍凉一带几乎无兵可御,刘胤等于是在我们的软肋上插了这么一刀,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话,此时此刻刘胤想必已经拿了陇西天水这几个郡,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拿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来,确保长安不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裴秀忧虑地道:“方值隆冬,天寒地冻,不宜用兵,如何破敌是一个难题。晋王,是否可以调钟会的军队回师陇西,剿灭刘胤?”

司马昭此刻早已从震惊之恢复过来,做为一代雄主,司马昭的胸襟可比一般人要宽阔的很多,陇西之地虽然也很重要,但和荆益二州比起来,却又轻了许多,毕竟陇西是魏国的边陲,较为荒凉偏僻,得失对于整个天下的布局而言,便不显得十分重要。

司马昭冷哼了一声,道:“三万人马袭取陇右,不过是癣疥之患,又何足道哉。孤以为此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