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着射杀敌酋,战场上的形势一片大好,整个羌军都处于了溃败之中,再也无心抵抗,刘胤当即下令,所有的蜀军骑兵全线出击,围歼羌军。

尽管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但弓骑兵的培养那也不是一件易事,毕竟在马背上射箭不能等同于在平地上射箭,骑射技艺终究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技艺,没点天赋还真是不行。所以刘胤在一万骑兵之中,最多也就麟选出两千人来,编了两部弓骑兵,左右营各一部,其余的八千骑兵,皆为枪骑兵,编为八部,每营各四部。

弓骑兵的装备是一把马刀,一面盾牌,一张长弓,标配五十支箭,而枪骑兵的装备是一条刺枪,一把马刀,一面盾牌和两支投掷用的短矛。弓骑兵的作战方式是迂回穿插,尽可能地与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敌实施中远程距离的打击。而枪骑兵就作战方式就直接的多,就是利用战马的高速攻击力实施冲阵攻击,用手中的刺枪撕裂敌人防线。

装备马鞍马镫之后,枪骑兵的速度可以提升一倍,而双手握枪的方式,让枪骑兵更增加了刺枪攻击的力度和方式,在强大的惯性冲击力之下,一名骑兵就是一架攻击机器,成百上千的枪骑兵排成战阵,发起冲击,这样的威力简直是无与伦比,强大的冲击力可以湮灭一切。

果然,枪骑兵的开始进攻之后,宛如山呼海啸一般,从半山坡上倾泻而下,呼啸着扑向羌人阵营,齐刷刷排成一排的枪骑兵,就如钱塘江上的海潮,汹涌而至,马蹄敲击地面发现整齐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连大地都为之颤动。

刚才弓骑兵的攻击已经让羌兵们吃足了苦头,现在枪骑兵的攻击似乎更凌厉,带着不可阻挡的雷霆万钧之势扑面而来,无心恋战的羌兵更是心惊胆寒,除了夺路狂奔再无别的念头了。

这就羌人的劣根性,打仗打顺的时候,这些羌兵个个骁勇非凡,而一旦溃败之时,却是如一盘散沙,现在敌酋已死,羌人最后的一点凝聚力也丧失了,斗志皆无,此时直恨爹娘给他们少生了一对翅膀,没能够飞上天去,个个策马狂奔,连头都不敢再回一下。

接下来的战斗已经变得没有任何的悬念,蜀军骑兵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战场,猎杀着四处逃窜的羌兵。双方战马的速度都差不多,但蜀军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速度和稳定性都远超羌兵,许多的羌兵疯狂地逃窜,由于颠簸的太厉害,慌不择路,直接就从马背上摔了下去。相比之下,蜀军骑兵则在马背上稳固的多,任凭如何大范围地做动作,都不会轻易地掉下去。

战斗很快地进入到了尾声,羌人一千多人阵亡,俘虏了近两千人,缴获战马三千余匹,辎重军械无数。西进以来的第一仗打得是干脆利落。

傅着拎着拨昆罗的鲜血淋漓的首级,兴奋地快马跑到刘胤的跟前,嚷道:“姊夫,逮到一条大鱼,听那些俘虏说,这家伙可是西羌卑禾部落的酋长,叫什么拨罗昆的。”

刘胤看着满眼红潮的傅着,兴奋得手舞足蹈,就象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其实傅着也刚刚及冠,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还真是一个孩子,刘胤呵呵一笑,傅着那里象一个万军之中可取敌酋首级的勇将。

“好啊,你今天可是首功一件。”

傅着撇撇嘴,有些意犹未尽地道:“平时听人说这些羌人如何悍勇了得,今日一见,也不过尔尔。”

刘胤轻声一笑,道:“如果你没有装备马鞍马镫,那里会赢得如此轻松?所以今天最大的功劳,可是这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

“是啊,这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真好使,在段谷之时还未体会到它的妙处,今天和羌人一战,优势太明显了,姊夫,多亏有你造出来这么厉害的东西,才有今日的大胜,真的是无往不利,以后不管是羌人还是魏人,咱们可以一路碾压了。”傅佥是连连点头,对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是赞不绝口。

刘胤微微一笑,吩咐道:“传令诸军,即刻打扫战场,准备进军襄武。”

傅着领命而去。

刘胤一回头,发现魏雪舞正直直地看着前方,目不转睛,便道:“雪舞,看什么这么出神?”

魏雪舞回过神来,带着几丝钦佩的神色,道:“没想到两件毫不起眼的马具,就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连号称西疆无敌的羌人骑兵都变得不堪一击。天下最弱的季汉骑兵居然变得如此犀利,大将军,你这一手,可是化腐朽为神奇呀!”

单看实物,这马鞍和马镫也算不得什么精妙之物,甚至有些粗鄙,但装备到马背之上,表现出来的战斗能力却是超凡脱俗的,也难怪魏雪舞会叹为观止。

只是进行了简单地改进,普通的马鞍换成了高桥马鞍,单边马镫换成了双边马镫,但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许武城山之后,天下的骑兵将会纷纷地效仿,一个由骑兵主宰的战争的时代也将诞生。

第343章坚守襄武城

在武城山稍作停留之后,蜀军骑兵又开始火速地向襄武方向突进了,牵弘再次地传来急报,称羌人围攻襄武甚急,渐有不支之状,请求刘胤速派援兵救援。

一旦襄武城破,遭殃的将是陇西的老百姓,救兵如救火,刘胤不敢有丝毫地耽搁,指挥虎骑营的骑兵,急速前进。

在通往陇西的大道上,蜀军又击破了两支到处劫掠的羌兵,不过和拨罗昆的卑禾部落比起来,这两支羌兵的人数更少,显然是称不上部落的,只能称其为族群。这些羌兵四处劫掠,横行无忌,没想到这回却撞到了铁板

毫无疑问,蜀军取得了碾压性地胜利,羌人死伤无数,余者是望风而逃。刘胤下令蜀军不必追击,襄武的形势紧要,容不得在路上耽搁。

襄武的守军只有二千余人,皆是原先牵弘的部下,做为陇右重镇,襄武自然受到入侵羌人的青睐,近三万的羌兵将襄武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牵弘兵少不敢出战,只能是一面向天水求援,一面紧闭城门,死守城池,二千的守军已经全部进入到城墙上的一线防御阵地之中,就连城中的老百姓也前来帮忙守城。金城陇西的几座县城陷落之后,听说都惨遭了羌人的屠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其状惨不忍睹。襄武城的百姓巩惧不已,一旦襄武城陷落,必然会遭到同样的下场,所以百姓之中的青壮皆自发地登上了城墙,没有武器,以棍棒代之,没有弓箭,拆了自家房舍,搬来砖石权当武器,整个陇西的百姓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誓死守卫襄武城。

羌人以骑兵为主,攻城并不是他们的强项,但蚁多咬死象,毕竟羌人有着比襄武守军多几十倍的兵力,襄武城再坚固,也架不住几万的羌兵轮番猛攻,连攻了几天,襄武城已是芨芨可危。

围攻襄武的,不光有西羌王麾下的烧当部落,还有卑湳、婼、参狼、钟等中小部落,和拨罗昆的卑禾部落一样,卑湳等中小部落在先零部落战败之后,都归附了烧当部落,成为烧当部落的附庸。此次西羌王姚柯迴发动紧急征召令,要求所有西羌各部落都出征陇右,这些附庸的部落莫敢不从,纷纷加入到烧当部落的进攻队伍。

不过对他们而言,这也是有好处的,西羌王姚柯迴下令称,所有劫掠到的人口、物资、粮秣、牲畜都归各个部落所有,不必上供,这个消息传来,西羌各部落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劫谅所得不必上交,全归自家部落,这无疑同变相的重赏没什么区别。这些羌人部落早已是劫掠成性,就算没有西羌王的命令,也会时不时地滋扰一下汉人村落,如今整个西羌的全部部落都出动了,这无疑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可以去袭击更大的城池,夺取更大的利益。

陇西郡城就在眼前,在羌人各部落头领的眼中,这儿遍地都是黄金、财物、奴隶和女人,只要攻破襄武城,这些东西就都是他们的了。

在巨大利益的面前,这些羌兵似乎疯狂了,利用简陋的云梯,甚至是绳索,对着襄武城发起了猛烈地攻击。羌人的单兵素质是极强的,这一点汉人士兵真心没法比,弃马而步战,这些羌兵一点也不比步兵逊色,襄武城的城墙屡屡出险,战斗进行地十分地惨烈。

牵弘亲自站在城楼之上督战,这一战势关着襄武的存亡,牵弘一点也不敢大意,指挥守军和百姓一次次地打退了羌兵的攻势。

但羌兵的攻势太过猛烈了,从城上向一望去,蜂拥而至的羌兵多如蝗虫,扑天盖地,刚打退了一拨,又一拨又凶狠地扑了上来,杀之不尽,除之不绝。襄武城的守军力量过于单薄,应对羌人如此大规模的攻势,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但是牵弘不能放弃,他很清楚,这些胡夷都是灭绝人性的,一旦被其攻破城池,恐怕城中无人可以幸免,牵弘身为陇西太守,护佑一方百姓平安便是他的职责所在,他既不能投降,也不能逃跑,唯有拼死坚守,等待援兵的到来。

好在全体陇西军民都很清楚他们面临的处境,谁也不想沦为羌人的奴隶或被羌人屠戮,在绝望的关头迸发出来的求生意志往往是最坚定的,所有军民誓死而战,没有一人畏惧后退,虽然不知道希望的来临还有多远,但他们拼尽全力,只想把这个希望留住。

“大人,来了……来了……”一名士兵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牵弘道。

连续地拼杀了一整天,牵弘也几乎快累垮了,趁着羌人进攻的间隙,他正要坐下来喘口气,却有士兵急切喊道,牵弘愣是没明白过来他倒底什么意思。

“什么来了?说清楚!”

“援兵!是援兵来了!”那名士兵缓了一口气,道。

牵弘的眼中光芒大炽,顾不得浑身的疲惫,从地上一跃而起,扑到了城墙的垛口处,向远处张望。

果然,在东面大地上,一股赤红的颜色席卷而至,那些迎风招展的大旗上,清晰可见大大的“汉”字,果然是蜀军的援兵到了。

蜀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对羌人的阵地发起了冲击,明显地可以看到那红色的洪流已经冲入了羌人的阵营之中,将羌兵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虽然攻城的战斗还没有完全停止,但强度明显地降低了,许多的羌兵已经开始后撤,襄武城终于是转危为安了。

一霎那,牵弘激动的是热泪盈眶,几天的坚守,终于成功了,不容易呀!

襄武城的军民已经在欢呼雀跃了,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每个人才都感到生命的可贵,这支援兵来得太及时了,襄武城保住了,陇西的万千黎庶也因此而免受劫难,许多人喜极而泣,涕泗横流。

这一刻,陇西的军民是幸运的,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他们的。

第344章解围

刘胤率大军赶到襄武外围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了,襄武城沐浴在一片血色之中,亦不知是被夕阳染红的还是被鲜血染红的。立马外围的一处高地,刘胤可以清楚地看到襄阳城高大的城墙上几乎铺满了人影,远远地看去,就象是一只只的壁虎依附在墙上,人山人海,多如蝗虫一般,激烈的喊杀之声响彻云霄。

看来襄武城真的已经到了芨芨可危的地步,或许刘胤再晚来一天,就不会是眼前的景象了。顾不得休整,刘胤即刻下令弓骑兵对羌人阵地发起试探性地攻击,吸引羌兵的注意力,以缓解襄武城的压力。在调派弓骑兵出击的同时,又增派了两千枪骑兵,从左右两个侧翼对弓骑兵实施保护,以防羌人骑兵的包抄。

弓骑兵的优势在于中远距离上的攻击,而一旦陷入近战,弓骑兵就将处于劣势,所以弓骑兵在进攻的时候,需要枪骑兵给予侧翼的保护,以防备敌人骑兵快速迂回到侧后方实施包抄,这样弓骑兵进可攻退可守,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

而枪骑兵则擅长于近距离地冲击,与敌骑展开面对面地搏斗。弓骑兵和枪骑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的战阵配合在段谷训练之时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了,已经很是娴熟,弓骑兵负责远程攻击,枪骑兵负责侧翼保护,就算是闯入数倍于己的敌阵之中,都可以是游刃有余。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四千骑兵向着襄武城下聚集的数万羌兵冲击而去。

羌人显然也已经注意到了蜀军援军的到来,不过整个的羌军队伍攻击的目标是襄武城,正全力以赴地攻着城,显然对于从侧后翼出现的蜀军援兵准备不足,整个后翼都处于空虚的状态,等他们发现蜀军的身影后想要调兵增强后翼的防守之时,蜀军骑兵已经如旋风似地冲了上来。

以密集的箭雨开路,蜀军就轻而易举地撕开了羌兵的防线,羌军阵营登时大乱,人仰马翻,被蜀军冲击地七零八落。

此次负责协同指挥的是烧当羌中号称西羌王麾下四大金刚之一的戈塞,身长九尺,虎臂猿体,面目凶恶,善使一条狼牙棒,勇力过人,此次奉西羌王姚柯迴之命,节制诸羌人马攻打陇西郡,正战至激烈处,估计拿下襄武城已是为时不远,却见东面杀来一支汉人骑兵,冲入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戈塞勃然大怒,提起狼牙棒,纵马领兵就杀了过去。

戈塞一动,整个羌兵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到了东面,攻城的势头便也就衰减了下去。

此时,蜀军的骑兵已经冲入了羌人阵中,与羌兵混战在了一处,傅著更是一马当先,冲杀在最前面,连挑带刺,接连地刺翻了多名羌兵。

戈塞气得哇呀呀暴跳如雷,手持狼牙棒,冲着傅著当头就砸了下去。戈塞的狼牙棒乃是青铜打造,重达五十斤,戈塞身高臂长,力大无穷,这一棒砸下去,隐然间风呼雷啸,似有千钧之力。

傅著瞧得戈塞杀来,面目狰狞丑陋,不禁心道,这天底下还真有长得如此恶心之人,戈塞马快棒沉,搂头盖脑地砸了下了,傅著闪避不及,只能是举枪相架。

“当啷”一声,狼牙棒重重地砸在了傅著的枪杆之上,精钢打造得枪杆也颤出极大的弧度,所幸这杆枪的材质非常之好,才不致当场断掉,不过傅著被震得双臂发麻,虎口迸裂,鲜血直流。傅著不禁心中骇然,这羌人恶汉竟然生得一身蛮力,力大无穷,自己在气力上可是远远不如。

不过傅著年轻气盛,毫无退意,自忖虽然力气是比敌酋弱一些,但那敌酋不过是粗蛮之人,虽然力大,但招式却不甚精妙,自己以巧破千斤,也未必没有机会。

傅家世代名将,打他爷爷傅彤那一辈就是先帝麾下的一员勇将,到了他父傅佥这一辈,更是蜀中赫赫有名的战将,傅著虽然年轻,但自幼跟随父亲学枪法,勤勉不堕,枪法也是略有小成,如今蒙刘胤赏识,提拨他做了中郎将,傅著更是劲头十足,每战必是身先士卒,就是不想辜负了姊夫的提携之意。

现在敌酋悍勇,傅著也是心生傲气,自不肯后退,抖擞精神,与戈塞大战在一处。

戈塞自忖自己的这一当头一棒,对方一个年轻瘦弱的后生之辈肯定招架不住,可没想到他不但架住了,而且丝毫没有退意,反而举枪反刺过来,戈塞更是火冒三丈,要知在西羌诸部之中,他戈塞的勇力那也是排在前几号的,如今居然被一小娃轻视,当场就七窍生烟,抡圆了狼牙棒,舞得是呼呼生风,照着傅著就是一顿狂砸。

傅著清楚,如果与敌酋硬碰硬,自己肯定不是对手,那狼牙棒又沉又重,稍微沾点蹭点,就是非死即伤,唯有以巧破千斤,才是克敌办法,所以他并不与戈塞硬拼,而是枪走游龙,在狼牙棒的空隙之中,寻找破敌之处。

两个人连战三四十回合,未分胜负。

看到天色将晚,刘胤吩咐鸣金收兵,之所以刚到襄武外围就发起攻击,就是为了缓和襄武城的压力,而刘胤的目的显然已经是达到了,羌人的注意力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