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也不是司马望在军旅生涯中第一次遭受困难,做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司马望也不可能在这个紧要关头上掉链子,既然通过别的途径无法攻克土山,那就集中起优势的兵力,用最强硬的手段拿下土山。

总而言之,不惜一切代价司马望也要拿下街亭,为西进陇右打开通道。

同三天前的那次试探性进攻不同,此番魏军再次进攻,投入的兵力规模和力度是空前的,整部整曲的魏兵投入了集团似的冲锋,司马望更是调动了上百辆的床弩车给攻击梯队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从山脚到山顶,至少也有二箭之地的距离,这么远的距离,弓箭兵是无法给攻击部队提供有力支援的,只有射程远威力大的床弩,才适合在这儿使用。

一支支巨箭呼啸着向山顶飞去,厚重的盾牌都可以轻易地被它劈为两半,就连碗口粗细的栅栏也被击碎成为木屑,蜀兵的血肉之躯又如何抵挡得了,床弩巨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威力是无与伦比的。

此次魏军的进攻并没有沿着那条狭隘的山路向前,毕竟对于一次性就投入上万兵力进攻的魏军而言,这样仅能容纳十余人并排而行的山道太狭窄了,根本就无法施展开。

现在魏军首要的任务就是修路,拓宽进攻的道路,让更多的魏兵加入到攻击的队列之中来,这样才能给山顶上的蜀军带来压力。

所以第一波进攻梯队的魏兵并不是攻坚部队,而是工兵部队,他们采用填挖埋凿的方式,硬是在土山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好几条进攻的通道,这样后续的魏兵就可以沿着这些通道向山顶上发起猛烈的攻击。

唐彬、胡世等将领亲自在第一线督战,他们都明白司马望的决心,这个时候的表现必将在司马望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想争这街亭第一功,不遗余力地督促自己的部曲向前攻击。

整个土山的战况陷入了白热化的程度,魏军疯狂地进攻着,蜀军拼命地防守着,杀声震天,无数的箭矢在空中交织着,尤如钩织成一幅箭网,漫天飞蝗。

漫山遍野都是褐色的海洋,在崎岖的山路上,爬满了魏军的士卒,矢石如雨,不断的有魏军士兵倒在前进的道路上,但魏军的进攻势头似乎永远歇止,一个士卒倒下去,立刻会有另一名士卒一填补他的置,尽管整个的山坡上魏军尸横遍野,但魏军进攻的势头却始终没有衰减的迹象。

攻坚战例来就没有好打的,司马望自然深知这个道理,尤其是象这种山地攻坚战,对方居高临下,自己需要仰攻,那么付出的代价必然会很大。好在魏军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以利用人海战术,用持续不断的进攻来摧垮敌军的防守意志。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没有任何的退路了,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司马望也是在所不惜的。司马望不顾众僚属的劝阻,身披重铠手持佩剑亲自站在山下督战,要知道这个地方可是对方床弩可以攻击到的范围,司马望站在这儿,就是要告诉魏军的士卒,主帅尚不惧死,尔等岂可畏战?

傅佥也是亲临第一线指挥,看着如蚁而至的魏兵,傅佥沉着应战,弓箭、连弩、滚木、擂石,凡是可以应用的武器,全部投入了进去。在这样的战斗中,元戎弩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无可媲拟的,一发十矢,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几乎可以形成一个死亡扇面,每一轮的连弩射击之下,魏军阵中是一片哀鸿遍野,死伤惨重。滚木擂石更是山地防御战的神兵利器,巨大的滚木擂石呼啸而下,带着拉枯摧朽的威力,横扫千军,稍微沾着一点碰着一点,非死即伤,往往一根滚木就能横扫到一大片的魏军。

但魏军那前仆后继的疯狂攻势,也给蜀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床弩巨箭不断地射上山上来,给蜀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床弩密集射击的区域,甚至会对蜀军防御阵地产生一个短暂的缺口。

“父亲,东南面被魏军给突破了,数百魏兵已经涌上山来。”傅募急匆匆地跑过来,神色慌张地向傅佥禀报道。

由于床弩的射击给蜀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整个东南防线一带兵力锐减,魏军则是趁势冲破了蜀军的防御,正源源不断地冲上山来,蜀军的防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傅佥双目皆赤,如血一般红,拨剑在手,一跃而起,身先士卒地向东南方向冲了过去,边走边沉声喝道:“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将缺口堵上!”

第378章街亭之战(七)

在山顶的防御中,傅佥准备了两班人马,第一班镇守着山顶上的第一道防线,以弓箭兵、连弩兵为主,对攻山的蜀军实施远程打击,第二班人马为预备队,以长枪兵为主,居于第二线,就是来补遗补漏的。一旦第一道防线被魏军突破,预备队就要在第一时间补上去,将出现的防线缺口给堵上。

战况如此激烈,任何意外的情况都会出现,部分地段被魏军突破,也在傅佥的意料之中。突破不可怕,关键是绝不能因此而导致整个的防线崩溃。所以傅佥一听东南方向被魏军突破,立刻是身先士卒,率领长枪预备队扑了上去。

冲破防线的魏兵并不太多,大约只有三四百人,不过后续的魏兵正源源不断地试图通过这个缺口攻上来,情况已经是相当的危急了。

傅佥一声怒吼,三步两赶,就已经冲入了魏军阵中,手起剑落,直接就削掉了一名魏兵的半边脑袋。

傅募紧随其后,率数千长枪兵如狼似虎地冲了上去。前方战事紧张之时,做为预备队的长枪兵并没有投入战场,而是在后面养精蓄锐,枕戈待旦,此刻魏兵已经冲上来了,这些长枪兵自然有了用武之地,呼拉拉就扑了上去,与魏兵展开了白刃战。

魏兵的攻山部队大多是以重盾兵为主,只有手持盾牌的兵卒才有可能挡住山上的弓箭射击,但是上山之后,面对长枪兵,重盾兵的的优势便不复存在,兵种的克制让他们大吃苦头,一杆杆长枪凌厉地刺了过来,魏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蜀军的预备队原本就是一直在养精蓄锐,而魏军能攻上山顶的兵卒已经是气喘吁吁,身疲力乏,双方在体力上的差距也是十分的明显。兵种的压制,体力的优势,数量上的多数,都让蜀军占据着有利的位置,尽管魏军源源不断地从缺口上攻上来,但他们始终未能扩大战果,一直被死死的压制在东南一隅。

随着蜀军发动了一次猛烈地冲击,魏军再也无力抵挡,狼狈地从缺口处败退了下去。

蜀军的弓弩兵立刻对缺口进行了封堵,东南防线的危机也总算是得以解除。

在这一天的进攻之中,魏军先后投入了数万人的部队,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代价,却也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

这让大部分的魏军将领有些沮丧,他们也没有想到蜀人的守御是如此地顽强,顽强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他们在绝境之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令人震惊。

但司马望的神色却是一如平常,他很清楚,想要摧垮蜀人的防守意志,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也没有奢望可以在一天的进攻当中,就能拿下整个的土山。现在司马望所需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地发动攻势,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时刻都要处在不停地攻击当中,这就是一场搏奕,拼得就是双方的毅力和决心,只有支撑下去的,才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夜晚的攻击难度显然要比白天更大,虽然点燃了无数支火把照得山上山下如同白昼一般,但魏军行进在绝壁峭崖之上,稍不留神,就会失足掉下去,摔个粉身碎骨。

傅佥也并没有因为黑夜的来临就有所松懈,他将防线的蜀兵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作战,一部分休息,傅佥很清楚,魏军夜间的攻击更多的意义是骚扰,而并非是实质性地攻击,司马望的用意也很明确,就是要让山上的守军处于不停歇的作战之中,将他们拖累拖垮,而魏军则拥有着充足的兵力,能保证持续不断的进攻。

果然在第二天的时候,魏兵的进攻达到了高潮,投入的兵力足足地比昨天多出了一倍,规模浩大,整个土山的山坡上,人山人海,几乎被魏军所覆盖了,旌旗蔽日,喊杀之声响彻云霄。魏军所表现出来的舍身忘死的精神也让人为之称道,整个土山陷入了一片血与火的海洋,尸体几乎都将山道所填平,但却阻挡不了魏军的进攻决心。

蜀军也投入了几乎所有的防御力量,正舍身忘死地拼杀着,仗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什么策略战术可言,更多的是双方意志力的拼搏。

街亭之战,以最残酷地方式进行着,激烈、胶着,谁也不知这场战役的结局将会如何,一名接一名的士兵倒了下去,双方似乎都在拼尽最后一滴血……

┄┄┄┄┄┄┄┄┄┄┄┄┄┄┄┄┄┄┄┄┄┄┄┄┄┄┄┄┄┄┄┄┄┄┄

归心似箭!

从小榆谷出发,刘胤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返回了天水,街亭之战正打得如火如荼,刘胤不敢有丝毫的耽搁,马不停蹄地返了回来。

“文宣,你可回来了,西羌那边可曾平定了?”刘谌亲自出城来迎接刘胤,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估计也是几天未曾合眼了。

“一切还算顺利,西羌王姚柯回已经应允归顺我大汉,西羌之患总算是得以解决。”刘胤只简短地说了一声,他更关心的是目前发生在街亭的这场大战。“街亭那边情况如何?”

刘谌负责镇守天水,不过他对街亭的状况是了如指掌。“司马望率十万大军西进,声势浩大,如今被傅将军挡在街亭,欲进不能,此刻正集中兵力,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击街亭土山。傅将军只有两万守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陇右诸军也不敢轻动,一切只能等文宣你回来再做定夺。”

街亭的战况惨烈,也早在刘胤的意料之中,街亭是横亘在司马望西进路上的绊脚石,司马望不拼命才怪。当初之所以选择傅佥做街亭的守将,就是因为傅佥有着坚毅的性格和誓死如归的血战精神,蜀军诸将中,也只有傅佥才能担得起这份重责。

傅佥也果然是不负刘胤所望,死守街亭不失。

是时候吹响反击的号角了!

第379章街亭之战(八)

回到天水之后刘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结军队,现在刘胤手中的兵力已经和当初初至陇西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了,虎骑左营、虎骑右营一万骑兵,新编的羌兵营五千步骑,驻守天水的永安营和驻守列柳城的白帝营一万人,陇右诸郡郡兵可调动人马五千人,再加上姚弋康率领的三万羌骑,不包括傅佥所率的两万人马,单单是可以投入反击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六万人。

傅佥以两万之众,死死地将魏军的十万大军拖在街亭,不得寸进,给刘胤创造了足够的时间,打好这场反击之战,刘胤还是信心满满的。

刘胤在天水召诸将议事,很快地就将反击方案确定了下来。

以虎骑左营、虎骑右营和永安营、羌兵营为中路,由刘胤亲自率领,黄崇为辅,从正面施援街亭;以陇右诸郡郡兵为左路,由北地王刘谌、陇西太守牵弘、天水太守王颀率领,会合列柳城的白帝营,出列柳城,迂回包抄魏军的右翼;以姚弋康的三万羌骑,兵出广魏,迂回包抄魏军的左翼。

军令一下,各军立刻是行动起来,按计划各行其事。

此次刘胤西征,邓艾并没有相随,而是留在了天水,此次进军街亭,刘胤自然不能少了这位第一智囊,大军开拨之日,特意将邓艾征召至军中。

“此次街亭之战,先生有何高见?”刘胤首先向邓艾咨询道。

邓艾掂须沉吟道:“司马望乃魏之宿将,深谙兵法,腹有韬略,不可等闲视之。现在有利的一面是魏军强攻街亭未能得手,军心疲惫,而魏军所倚仗者,莫过于骑兵,主公如能一战而破其骑军,便可一举奠定胜机。只是在下认为,主公仅以两万之众从正面驰援街亭,似乎稍显兵力薄弱。”

提起司马望,没什么能比邓艾更了解他了,司马望做征西将军雍凉都督之时,邓艾就是安西将军,是司马望的直属部下,司马望在雍凉八年,无论政绩还是军事,其成绩都是可圈可点的。魏军的特长,邓艾也自然是相当地谙熟,魏军的骑兵一直以来就是魏军所最大的倚仗,攻打街亭,骑兵自然使不上劲,但此次刘胤救援街亭,势必逃不开与魏军骑兵的较量,也只有击破魏军骑兵,才能看到胜利的希望。

现在刘胤仅以两万步骑准备正面与魏军对决,邓艾还是隐隐有些担忧,虽然说现在蜀军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战斗力要比先前提高了不少,但兵力上的劣势让邓艾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是一场事关整个陇右大局的较量,任何一点的疏忽大意都可能会导致决战的失利。

刘胤微微一笑,邓艾此次没有随同他出征西羌,自然没有见识到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装备后的威力,精于骑术的西羌骑兵在蜀军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何遑论魏国骑兵了,对于街亭的这场大战,刘胤倒是信心满满。如自己所料不差的话,司马望必定会自恃骑兵厉害而在街亭之西动用骑兵打阻击战,只要在第一战中彻底地摧垮魏军的骑兵,那街亭的胜利便唾手可得。

这一点上,刘胤和邓艾倒是有着共识,无论何种情况,魏国骑兵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一道非逾越不可的屏障,只有击破魏国骑兵,才能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从冀城向东,距离街亭就是三四百里的距离,如果蜀军全部是骑兵的话,最多一天就可以赶到街亭,不过现在步骑混杂,虎骑营为了照顾永安营和羌兵营的行进速度,不得不压低速度。

虽然说街亭的战况紧张,但刘胤丝毫不敢有半点的麻痹大意,他深知司马望善于用兵,如此长途奔袭正是魏兵偷袭的最佳良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刘胤下令诸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虽然白天行军赶路辛苦,但夜间的防备一点也不容许松懈,每晚扎营立寨,必树强营立坚寨,广派游骑巡哨,谨防魏兵的夜间偷袭。

饶是如此,蜀军的先锋部队,还是在第四日的时候抵达了滴水崖。滴水崖距离街亭只有三十余里的路程了,登上滴水崖的山顶,整个陇山清晰可见,就连街亭的那座土山也隐约可以瞧得到。

从滴水崖到街亭,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地,三十里的路途之上,没有任何的起伏,完全是一派广袤无垠的景象。

“这可是一块骑兵作战再也理想不过的地方了。”刘胤登高远眺,不禁大为感叹道。随后他立刻下令将斥侯哨骑的侦察范围扩大到十里之外,密切注意魏军的动向。

现在司马望围攻街亭不能得手,虽然他不可能绕过街亭而攻打陇右,但他在街亭内外却是畅通无阻的,陇右蜀军来援,这将会使司马望陷入腹背受敌的地境,让蜀军轻易地汇合在一处,这绝不是司马望所希望看到的,他一定会想办法将守卫街亭土山的傅佥部与从天水赶来的援军隔绝开来,不让他们汇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司马望必须要将魏军的整体防御阵线前移,就是令一部分的魏军前出街亭,在街亭之西构筑一道防线,也就是兵家所最常采用的“围点打援”战法,即以一部分的兵力围困据点内的敌人,另一部分的兵力担任打援任务,内外皆顾,双管齐下。

所以刘胤到达滴水崖之后,并没有再急于进军,而是广派斥侯哨骑来侦测魏军的动向,以备应对之策。

如果司马望将防线前移,那么滴水崖就是双方决战的场所,如果司马望仍以重兵围攻街亭土山,刘胤必定会直捣街亭。

果然不出刘胤的所料,斥侯兵回报,在前方十里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