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18章青松归来

若换了旁人,总要多嘴地问下刘胤的出身,这个门阀当道的时代,职务的高低并不代表什么,就算你真的可以位列三公九卿,如果是寒门出身,也一样让人看不起。以现在刘胤乔装的身份文川,商人出身,十分的低调,丝毫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司马攸却问都没问任何关于刘胤出身的事,很是诚恳地与刘胤攀谈了起来,直到宴尽,司马攸和别人说话加起来的时间都没有和刘胤说的多。

司马攸和刘胤大有一见如故之感,相谈甚娱,酒宴尽散之时,司马攸邀请刘胤改日到他的府邸作客,刘胤欣然应允,其后司马攸带着嵇喜飘然而去。

初次相见,司马攸留给刘胤的印象还是相当地深刻,如果用谦谦君子还形容司马攸,则一点都不为过,谦逊、坦诚、亲善、温良,如果来做一代盛世明君的话,司马攸完全是不遑多让,但可惜这世道乃是乱世,风云际会的乱世,想要在乱世之中立身安命,依司马攸的性格,绝非易事。

不过对于刘胤而言,今天的收获还是满满的,能和司马攸牵上关系,说明他这一千万钱还是花的物超所值的。

由于司马炎没有露面,让许多乘兴而来的宾客是败兴而去,毕竟他们此来就是冲着司马炎的面子,谁都很清楚,司马炎世子的位置安稳如山,结好司马炎就等于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所以众人与司马攸的打招呼纯属于礼貌性的,除了刘胤之外,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与司马攸主动地做出太多的接触。

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世家子弟,不管他们现在的官位如何,他们都代表着自己的家族,谨言慎行,是这些家族的政治立场决定他们的品行举止,没有人敢胡乱言语或者与司马攸有过多的接触。

就连刘胤与司马攸攀谈良久,也已经是引得人们个个侧目了,很来暗暗打听,这个陌生的给事中并不是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物,而是由一个商人花钱捐的官。所以他们才丝毫没有感到奇怪,也这有刘胤这类的人做事才不顾后果。

┄┄┄┄┄┄┄┄┄┄┄┄┄┄┄┄┄┄┄┄┄┄┄┄┄┄┄┄┄┄┄┄┄┄┄┄┄┄┄┄┄┄┄┄┄┄┄┄┄┄┄┄

酒宴尽散,刘胤也起身告辞,返回了福源居绸缎庄。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天色擦黑了,刘胤刚进门,就听黑木禀报道:“白杨大人,青松大人回来了。”

刘胤心中一喜,原本他以为还要再等几日才有可能等到青松回来,但没想到青松回来的是如此之快,青松回来之后,便可以为下一步计划的进行提供详实的情报,不至于刘胤在诺大的洛阳城中盲人摸象。

“在那儿?快带我去。”刘胤急急地道。

黑木陪同着刘胤,直接到来到二进院落的堂屋之内,屋内只有一个样貌和蔼的中年人,想必他就是蜀国在洛阳的头号间谍青松了。

青松挥手示意黑木退下,屋内只剩他与刘胤二人,青松倒头便拜,口称道:“青松拜见骠骑大将军。”

在洛阳,也只有青松是知道刘胤真实身份的,初一见面,他便大礼参拜,刘胤忙双手相搀,道:“青松请起,既在洛阳,便以代号相称,勿须行此大礼。”

青松也知道刘胤此行是故意地掩藏着真实的身份,不光是对外不敢宣扬,就是在洛阳司内部,都绝少有人知道,毕竟刘胤的身份太过特殊,如果被魏国的间谍系统盯上,那绝对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事,以代号相称,魏人根本就摸不清虚实。

当即青松便起身道:“卑职知白杨大人已到,故而星夜兼程地就赶回了洛阳,饶是如此,也耽搁了几天的时间,请大人恕罪。”

刘胤呵呵一笑道:“这个怨不得你,身在魏人官场,也是身不由己啊。你未归的这几日,我倒是在洛阳城中交友广阔,收获非浅。”

青松道:“听闻大人捐了个给事中,可喜可贺呀。”

虽然说花点钱就可以捐个官,但若无引荐之人,就算拿再多的钱也是枉然,现在青松在中书省中书侍郎门下做记室,也只是一个八品的低阶小官,刘胤刚来,就捐到了六品的给事中,自然也是全仰仗石崇的关系才能够办得到。

在曹魏内部任职,品阶越高的官员才有机会接触到更为核心的情报,青松如果不是在中书侍郎门下做记室,单凭一个小小的八品官,是远没有机会掌握核心情报,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大量有用的情报,一来是缘于中书省的职责重要性,二来是中书侍郎段祥对他是信任有加,许多本来不该轮他经手的绝密文件也交由他处理,这样青松的情报获取工作就相当轻松的一点,许多有价值的情报由青松统计汇总分析之后,再转送出去。

刘胤以前可是中尉右丞和执金吾,一直负责中尉府的事务,青松虽然与他素未谋面,但彼此都清楚彼此的存在,今日一见,也是倍感亲切。

刘胤笑了笑,道:“一个区区的给事中而已,何足道哉,不过此次能够结识石崇等人,倒是一个巨大的收获,今天又有机会与司马攸相识,也算是不错了。”

青松略带惊讶地道:“大人能与司马攸攀上关系,确实不错,离大人您的计划又向近了一步。”青松是熟知刘胤此次的计划的,所以才如此说,能和司马攸攀上关系,就算是潜伏多年的青松也未必能够做的,刘胤只是初来,就表现的如此抢眼,确实也出乎青松的料算。

刘胤点点头,道:“司马攸是此次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司马昭估计命不久矣,如果让司马氏的势力平稳地过渡,对关中甚至整个季汉的压力也是不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他们制造点麻烦,就算司马炎最终得了王位,但也要让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第519章贾充的心思

司马炎并非是不给何劭面子,再怎么说两人也是发小,关系非比寻常,更何况何曾位高权重,是他司马家极欲拉拢的对象,否则司马昭也不会将侄女宜阳公主许配给何劭了,司马炎没有参加何府的宴会,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晋王宫里刚刚传回来的消息,司马昭的病情又恶化了,就连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司马昭急召太傅司马孚、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入王宫,王宫内戒备森严,司马昭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宫禁。

司马炎得到消息之后,立刻放弃了前往何府的念头,前往晋王宫觐见父王,岂知刚到王宫门口,就被当值的侍卫给拦了下来。

司马炎当即发怒道:“不知死活的东西,竟然敢挡我的驾,父王病重,当儿臣的理当探视,你敢阻我尽孝道,信不信我现在就斩你的头?”

那侍卫跪伏于地,惶恐地道:“世子恕罪,卑职有几个胆子敢挡世子您的大驾,实是晋王下令,任何人无令不得出入王宫,卑职也是奉命行事,请世子饶恕。”

司马炎余怒未消,正欲喝斥,边上一人忽然大笑道:“世子休怒,谅一势利小人,何须世子动怒。”

司马炎视之,不是旁人,正是中护军贾充,神色稍缓,道:“原来贾护军,炎闻父王病重,心忧如焚,急欲入见,怎奈小人当道,情急之下才出言喝斥,实非本意。”

贾充看了看左右,并无人在司马炎的身侧,乃压低了声音道:“世子非是挂念晋王病情,实是挂念继嗣之事吧?”

司马炎悚然地一惊,贾充一语道破了他的心机,司马炎现在全部的心思就是放在了继嗣的上面,父亲司马昭的有意让弟弟司马攸继位之事在朝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让身为嫡长子的司马炎坐卧不宁,一听父亲病重,司马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坏事了,赶紧地往王宫跑,看看父亲临终之前确定将由谁来继位。

贾充的直言不讳让司马炎很是尴尬,期期艾艾地道:“贾护军何出此言?”

贾充暧昧地一笑道:“世子,此处非叙话之所,能否借一步说话?”

司马炎也是聪明之人,贾充如此说,自然有为自己说话的可能,连忙道:“明公请至炎的府邸说话。”

于是二人相携回到了司马炎的府邸,司马炎吩咐下人奉上香茗,而后挥退左右,向贾充揖了一礼道:“明公有话,不妨直言,炎洗耳恭听。”

贾充似乎对司马炎的态度很满意,大有一付孺子可教的模样,抚须大笑道:“世子今日此举,甚为孟浪,晋王既然下令封闭宫禁,自然有晋王的考虑,世子如果执意硬闯,触怒晋王,其后果如何,想必世子也是清楚的很。”

司马炎立刻是冷汗涔涔,父亲司马昭的性格他可是清楚地很,司马昭最讨厌别人忤逆于他,如果今天擅闯王宫,触怒了司马昭,在这立嗣的关键时刻,无疑会给自己减分不少,让司马昭误以为自己急欲篡班夺权,岂不是大大的坏事,看来今天贾充的及时出现,倒也是帮了他一把,避免了他酿成大错。

“多谢明公,今日若非明公之故,炎实铸大错矣。”司马炎长揖一礼,谢过贾充,司马炎原本也是极聪明之人,但利令智昏,今日之事,他也确实是欠考虑,幸得有贾充提醒,才避免了司马炎的一错再错。

不这司马炎却是心生疑惑,按理说贾充是弟弟司马攸的岳父,无论如何也不该出面帮自己才对,明摆着现在形势对司马攸十分地有利,等到司马攸继位,贾充可就是晋国国丈,如此殊荣和地位,唾手可得,司马炎搞不懂贾充为何要来帮自己。

“炎有一事不明,明公既为攸弟岳父,为何要出面帮炎?”

贾充微微一笑,道:“方今天下之势动荡不止,内忧外困,蜀将刘胤虎距关中,江东孙氏隔江觎觑,若非雄才大略的明主,恐怕难主大政。舞阳侯虽是吾婿,但为人性格柔弱,温和谦恭,乃治世之主而非乱世之枭,世子英明神武,有超世之才,若嗣王位,乃天下之福社稷之幸也。”

贾充为人甚是精明,最擅长的就是投机专营,虽然他知道司马昭有意让司马攸来继位,但朝中大臣拥戴司马攸的并不在多数,而且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司马炎十分的地强势,咄咄逼人,在朝中已经形成了一股支持他的势力,而司马攸为人生性淡泊,谦恭礼让,无意相争,虽然司马攸即位之后凭借着翁婿关系贾充完全可以再上一层楼,但如果司马攸未能上位,那对贾充的打击堪称是最大的。贾充经过一番审时度势,决定还是主动地投靠到司马炎的身边,这样一来,无论是谁即位,都不会影响贾充在朝中的地位。

贾充的家庭状况有些特殊,他的前妻是中书令李丰的女儿,名叫李琬。李丰因为参与刺杀司马师失败而当场被司马师格杀,罪延三族,其家属也被流放到了乐浪郡,李琬亦在流放之列。贾充耐不住寂寞,便又娶了城阳太守郭配之女郭槐。

郭槐是出了名的妒妇,别看贾充在外面威风八面,回到家中却对悍妻是畏之如虎,河东狮一吼,吓得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郭槐先后生有两女两子,长女贾南风就是嫁给了司马炎的白痴儿子司马衷做了皇后,次女贾午其后先生长子贾黎民,因郭槐个性妒忌,见贾充逗弄正被乳母抱在怀中的黎民,以为是贾充与乳母有私情,便将乳母鞭杀,结果黎民因思念乳母而死,年仅三岁?;不久又生一子,刚满一岁时,因贾充抚摸乳母怀中的小儿,使郭槐再起疑心,杀害乳母,小儿一样因思念乳母而死。从此贾充夫妻间再也没有生育,最后以贾午与韩寿所生之子贾谧为后嗣。

第520章争嫡

除了与郭槐生有儿女之外,贾充与前妻李婉也生有两个女儿,一名贾褒,一名贾裕。郭槐把前房所生的两个女儿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常刻薄对待,贾充亦是无可奈何。后来贾褒嫁给了舞阳侯司马攸,因为对生母的思念和对继母的怨恨,她与贾充的关系也并不太好,很少来往。

贾充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虽然他也很希望司马攸可以继承王位,但他更清楚地看到,司马炎上位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朝中的一些重量级的大臣都明确地表示支持司马炎继位,而这些人很容易动摇司马昭的意志。

所以贾充在最关键的时候,还是决定投靠司马炎,将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都寄托在了司马炎的身上。

司马炎自然是很激动,他知道贾充是司马昭身边极有份量的人,虽然他还不能与太傅司马孚、太尉王祥、司空何曾这样的重量级三公人物相比,但贾充还是深得司马昭的信任,有他为奥援,自然自己的胜算又能增加几分。

不过司马炎还没有盲目到认为有贾充的支持就可以稳操胜券,毕竟只有司马昭本人才有决断权,其他任何人的意见也都是参考,历史上许多英明睿智的皇子未能登上帝位而许多平庸无能之辈却坐上了皇位,只是因为先皇的意志决定了一切。

司马炎有些忧虑地道:“父王此番独召叔公孚、王祥、何曾晋见,似乎有安排后事之嫌,如果嗣位已定,恐怕我等亦无能为力也。”

贾充倒是从容地一笑道:“世子勿须担忧,晋王此时召三公入内,证明晋王尚未有决断,孚公意未知,但王太尉、何司徒却是铁了心要支持世子你的,世子请放心,嗣位之事今日绝不会有结果的。”

司马炎忧郁未减地道:“攸弟过继给了景王伯父,而父亲以前也常提起‘天下乃吾兄之天下,孤百年之后,必传位于兄子’的话,现在天下人都知晓此言,难不成要父王作失信之人?”

贾充不以为然地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前晋王确有此言,不过乃是安抚景王之部下,舞阳侯虽然名义上是景王之子,但实则仍是晋王之子,时过境迁,晋王都未必在乎当日之言了,废长立幼,自古乃是取乱之道也,相信晋王也会慎重考虑的。”

司马炎大喜,道:“诚如明公吉言,只是父王面前,还须明公等多多美言,事成之后,炎必有重谢,明公亦为肱股之臣。”

贾充道:“世子请放心,充当鼎力相助,力保世子上位。充有一女,名唤南风,与令公子衷年齿相当,如果世子有意,让他们结个秦晋之好如何?”

吃惯了和司马家结姻亲的甜头,贾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司马攸上位,贾充是他的老丈人,司马炎上位,贾充和他便是儿女亲家,这才是真正的左右逢源。

这个时候的司马炎最需要的,便是象贾充这样的助力,能与之结成儿女亲家,再好也不过了,所以司马炎当即道:“好,一言为定,衷儿尚年幼,且定下这门亲事,将来再行迎娶。”

贾充面上露出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笑意,他道:“世子放心,晋王近日必召众臣商议嗣位之事,充已有妙计,定保世子在此次争嫡之中胜出。”

司马炎大喜,拜道:“此事还得多多仰仗明公,炎先行谢过了。”

┄┄┄┄┄┄┄┄┄┄┄┄┄┄┄┄┄┄┄┄┄┄┄┄┄┄┄┄┄┄┄┄┄┄┄┄┄┄

和青松交流了洛阳的情报之后,刘胤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司马攸在此次的争嫡之中处于了一种劣势的地位,尽管司马攸的人气和名望是在司马炎之上的,尽管司马昭此前也曾表态过有意在百年之后让司马攸来继位,但不可忽视的是朝臣们的力量,现在司马炎的周围,都是些重量级的人物在支持,就连司马昭都不可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这与司马炎刻意地经营有关,在他的不断拉拢之下,许多态度中立的大臣也倒向了司马炎的阵营,相比于擅诗文有才华的司马攸,司马炎将更多的能力展现在了他的雄才伟略上面,比如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就获得了朝廷重臣们的一致首肯,司马炎更是主张对占据关中的蜀国力量实施全力地反攻,力主夺回关陇雍凉。

很显然司马炎更符合他们心目中一个好的君王的标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