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刘胤提出了重新利用弓骑兵,从侧翼进行迂回作战,攻击敌人的软肋,以期收到奇效。

傅佥立刻遣人去给傅著下令,让他改变打法。

傅著得到这个讯息之后,也迅速地调整了战法,让本来已经退到后面的弓骑兵兵分为两路,从左右两翼迂回而进,对晋军进行包抄作战。

弓骑兵们对丧失了主战的位置之后也是有些懊恼,但近身肉搏也确实不是弓骑兵的强项,于是他们只能是坐壁上观,等待再次出击的机会,这个时候军令下来了,让他们去攻击晋人的侧翼,弓骑兵欣然领命出击。

第1001章见死不救

刘胤的目标当然是不仅仅只吃掉文鸯这么简单,在清扫了壶关的外围之后,只要刘胤愿意,拿下壶关城也不过是弹指挥间的事。

不过显然刘胤并没有那么做,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上党可是一个好地方,四面环山,地形险要,在这里打伏击战,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当年秦将白起就是在这儿坑杀了四十万的赵兵,消灭掉一个文鸯算不了什么,刘胤有着更大的胃口,如果能在上党击破晋军的主力的话,那么整个黄河以北的战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所以蜀军对壶关城采用的是围而不打的策略,而且这种包围也不是水泄不通的那种包围,蜀军的包围圈很松散,文鸯派出的信使,可以很轻易地突破蜀军的防线,到邺城去向司马骏求援。

自从安国吃了败仗之后,司马骏就觉得自己是诸事不顺,派文鸯去打平阳掐断蜀军的后勤补给线,但结果在高梁邑一战中被人家打了个灰头土脸,进攻冀北的马隆的军队也丝毫没有进展,连续地打了好几仗,不但寸土未得,反而是损兵折将,让司马骏好生郁闷。

就在此时,文鸯派来的信使到达了邺城,向司马骏递上了告急的文书。

“废物,平阳打不下来便罢了,如今连上党也守不住,真不知道这个文鸯是吃什么干饭的?”司马骏信还没看完,就破口大骂起来,让前来送信的信使好不尴尬。

信使硬着头皮道:“大王,如今蜀人大举围攻壶关,文将军所部危在旦夕,还请大王及早进军,以解燃眉之急。”

司马骏不耐烦地挥挥手,道:“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本王自有计较。”

信使虽然忧心壶关之事,但他也不好在司马骏面前多说什么,躬身施礼了一礼,退了下去。

司马骏重重地哼了一声,对身边的解系道:“当初陛下起用文鸯,全是听信了羊祜之言,说什么文鸯乃当世不可多得的将才,如果重用他,乃社稷之福。现在可好,丢城失地,丧师辱国不说,还得本王派兵去救他,如此良将,还真是‘不可多得’!”

“那大王可是要派兵去救援于他?”解系问道。

司马骏一脸无奈的表情,道:“说归说,文鸯手下,还有好几万兵马,说什么也不能葬送在上党吧?更何况,上党已经是我们在并州最后的地盘了,如果保不下来,整个并州就全丢了,陛下那边也不好交待呀。”

解系道:“大王,您不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吗?”

司马骏怔了一下,道:“你这是何意?难不成你会怀疑文鸯诳骗本王?”

“末将无凭无据岂敢怀疑文副都督的忠诚,只是大王有没有想过,敌酋刘胤生性狡诈诡计多端,大王就没有怀疑此间刘胤有没有什么阴谋?”

司马骏一听,心里就咯登一下,说实话,刘胤带给他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蒲津关算一次,安国算一次,这两次的失败,都让司马骏是刻骨铭心。而这两次败仗,也都是败在刘胤的算计之下,刘胤狡黠如狐,诡计百出,每每都让司马骏防不胜防,现在解系突然地提起刘胤来,倒让司马骏不得不慎重对待。

“你的意思是……这或恐是刘胤的圈套?”

“是不是刘胤的圈套末将不敢断言,只是末将认为,平阳之战后,文副都督退守上党,只剩下三两万的兵力,而刘胤兵马数倍于他,挟平阳大胜之余威,手握火器之利,如果蜀军强攻的话,壶关城肯定是守不住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刘胤迟迟没有进军,更没有攻打壶关的打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壶关就是一个诱铒,刘胤正是要利用壶关引诱大王派军队前去救援,好半路击之。”

“围城打援?”司马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嗯,这倒也是刘胤惯用的伎俩,解将军,你提醒的很好,看来本王的确得慎重考虑一下,莫要中了刘胤的奸计才是。”

解系道:“末将也只是就事论事,刘胤诡计多端,用兵例来异于常人,末将也是希望不再重蹈兴国之覆辙。”

司马骏呵呵一笑道:“解将军所言极是,对付刘胤,绝不能以常理度之,时时提防,刻刻小心,才不至于中招。上党多山,地形复杂,如果刘胤真有埋伏的话,我军恐怕要吃大亏。只是若不派兵前往,文鸯恐怕坚持不了几天了,文鸯一人生死事小,此战关系到晋军两三万人,如何能见死不救?”

解系道:“孤城不可久守,大王可令文副都督率军突围,如果他能逃出上党地界,大王倒也可派兵前去接应,如果他没这个能耐,那就自求多福吧。”

司马骏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道:“蜀人兵马数倍于文鸯,如果他真率众突围的话,我看他是凶多吉少。”

解系诡异地一笑道:“大王别忘了,文鸯当年可是杀害景帝之人,文皇帝为了安抚叛乱之人,才不得不下令赦免了他。十几年来,文鸯在洛阳苟延残喘,并不曾得到重用,可见文皇帝和当今陛下对其还是心怀芥蒂的。此番起用于他,也不过是希望能为朝廷尽一点力,现在看来,文鸯也不过是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如果大王能借蜀人之手除掉他,相信陛下那边是欣然同意的。”

文鸯做为司马家的仇人,司马骏当然也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只是如今朝廷乃用人之际,司马骏也不能拿他怎么办,现在无疑是一个好的机会,只要不派出援兵,文鸯肯定抵敌不住蜀人的进攻,必死无疑。

这当然是合司马骏的心理的,更何况这回就是算计了文鸯,那也是他有苦说不出,借刀杀人,司马骏根本就无须自己出手,也不会担心天下人的诟病,文鸯就算是死了,也不会有人怪罪于他,而司马家族的这份仇怨,终究是会有一个了结的时候了。

第1002章强行突围

PS:稍后更正……………………………………………………………………………………………………………………………………………………………………………………………………………………………………

可是一个好地方,四面环山,地形险要,在这里打伏击战,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当年秦将白起就是在这儿坑杀了四十万的赵兵,消灭掉一个文鸯算不了什么,刘胤有着更大的胃口,如果能在上党击破晋军的主力的话,那么整个黄河以北的战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所以蜀军对壶关城采用的是围而不打的策略,而且这种包围也不是水泄不通的那种包围,蜀军的包围圈很松散,文鸯派出的信使,可以很轻易地突破蜀军的防线,到邺城去向司马骏求援。

自从安国吃了败仗之后,司马骏就觉得自己是诸事不顺,派文鸯去打平阳掐断蜀军的后勤补给线,但结果在高梁邑一战中被人家打了个灰头土脸,进攻冀北的马隆的军队也丝毫没有进展,连续地打了好几仗,不但寸土未得,反而是损兵折将,让司马骏好生郁闷。

就在此时,文鸯派来的信使到达了邺城,向司马骏递上了告急的文书。

“废物,平阳打不下来便罢了,如今连上党也守不住,真不知道这个文鸯是吃什么干饭的?”司马骏信还没看完,就破口大骂起来,让前来送信的信使好不尴尬。

信使硬着头皮道:“大王,如今蜀人大举围攻壶关,文将军所部危在旦夕,还请大王及早进军,以解燃眉之急。”

司马骏不耐烦地挥挥手,道:“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本王自有计较。”

信使虽然忧心壶关之事,但他也不好在司马骏面前多说什么,躬身施礼了一礼,退了下去。

司马骏重重地哼了一声,对身边的解系道:“当初陛下起用文鸯,全是听信了羊祜之言,说什么文鸯乃当世不可多得的将才,如果重用他,乃社稷之福。现在可好,丢城失地,丧师辱国不说,还得本王派兵去救他,如此良将,还真是‘不可多得’!”

“那大王可是要派兵去救援于他?”解系问道。

司马骏一脸无奈的表情,道:“说归说,文鸯手下,还有好几万兵马,说什么也不能葬送在上党吧?更何况,上党已经是我们在并州最后的地盘了,如果保不下来,整个并州就全丢了,陛下那边也不好交待呀。”

解系道:“大王,您不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吗?”

司马骏怔了一下,道:“你这是何意?难不成你会怀疑文鸯诳骗本王?”

“末将无凭无据岂敢怀疑文副都督的忠诚,只是大王有没有想过,敌酋刘胤生性狡诈诡计多端,大王就没有怀疑此间刘胤有没有什么阴谋?”

司马骏一听,心里就咯登一下,说实话,刘胤带给他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蒲津关算一次,安国算一次,这两次的失败,都让司马骏是刻骨铭心。而这两次败仗,也都是败在刘胤的算计之下,刘胤狡黠如狐,诡计百出,每每都让司马骏防不胜防,现在解系突然地提起刘胤来,倒让司马骏不得不慎重对待。

“你的意思是……这或恐是刘胤的圈套?”

“是不是刘胤的圈套末将不敢断言,只是末将认为,平阳之战后,文副都督退守上党,只剩下三两万的兵力,而刘胤兵马数倍于他,挟平阳大胜之余威,手握火器之利,如果蜀军强攻的话,壶关城肯定是守不住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刘胤迟迟没有进军,更没有攻打壶关的打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壶关就是一个诱铒,刘胤正是要利用壶关引诱大王派军队前去救援,好半路击之。”

“围城打援?”司马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嗯,这倒也是刘胤惯用的伎俩,解将军,你提醒的很好,看来本王的确得慎重考虑一下,莫要中了刘胤的奸计才是。”

解系道:“末将也只是就事论事,刘胤诡计多端,用兵例来异于常人,末将也是希望不再重蹈兴国之覆辙。”

司马骏呵呵一笑道:“解将军所言极是,对付刘胤,绝不能以常理度之,时时提防,刻刻小心,才不至于中招。上党多山,地形复杂,如果刘胤真有埋伏的话,我军恐怕要吃大亏。只是若不派兵前往,文鸯恐怕坚持不了几天了,文鸯一人生死事小,此战关系到晋军两三万人,如何能见死不救?”

解系道:“孤城不可久守,大王可令文副都督率军突围,如果他能逃出上党地界,大王倒也可派兵前去接应,如果他没这个能耐,那就自求多福吧。”

司马骏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道:“蜀人兵马数倍于文鸯,如果他真率众突围的话,我看他是凶多吉少。”

解系诡异地一笑道:“大王别忘了,文鸯当年可是杀害景帝之人,文皇帝为了安抚叛乱之人,才不得不下令赦免了他。十几年来,文鸯在洛阳苟延残喘,并不曾得到重用,可见文皇帝和当今陛下对其还是心怀芥蒂的。此番起用于他,也不过是希望能为朝廷尽一点力,现在看来,文鸯也不过是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如果大王能借蜀人之手除掉他,相信陛下那边是欣然同意的。”

文鸯做为司马家的仇人,司马骏当然也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只是如今朝廷乃用人之际,司马骏也不能拿他怎么办,现在无疑是一个好的机会,只要不派出援兵,文鸯肯定抵敌不住蜀人的进攻,必死无疑。

这当然是合司马骏的心理的,更何况这回就是算计了文鸯,那也是他有苦说不出,借刀杀人,司马骏根本就无须自己出手,也不会担心天下人的诟病,司马家族的这份仇怨,终究是会有一个了结的时候了。

第1003章落鸟岭

在原先的计划中,刘胤确实是准备围城打援的,所以才对壶关城采用围而不打的策略,不过刘胤也不能完全肯定司马骏一定会派来援兵,做好两手准备那是完全必须的。

不管司马骏的援兵到没到,困守在壶关城的文鸯已经是瓮中之鳖,根本就没有逃脱的机会了,别看刘胤布署在壶关周围的军队极其地松散,但全部都卡在咽喉要道上,文鸯派出信使之所以畅通无阻,那完全是蜀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如果蜀军真的要卡的话,别说是几个大活人,就是一只老鼠也休想钻过去。

文鸯派出去的信使来来回回,早已被蜀军的斥侯紧盯着,救兵如救火,这么长时间司马骏那边没动静,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那就意味着司马骏可能已经放弃救援,不会再派兵来上党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文鸯肯定不会死守壶关坐以待毙,突围是必然的的事,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文鸯会何时突围。

不管文鸯何时突围,刘胤都做好的准备,文鸯如果突围的话,向北向南或向西的可能性都很小,肯定是会奔冀州方向,也就是往东走。

而东面刘胤早已布署好了打援的部队,这个伏击圈倒是可以一举两用,如果邺城方面援兵来的话,那就是打援,如果文鸯突围的话,就变成了阻截,八万蜀军布下的天罗地网,文鸯是在劫难逃。

尽管不确定,但刘胤还是下达了要诸军做好一切准备的命令,在他看来,文鸯如果获悉邺城的援兵不到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狗急跳墙,提前突围,蜀军各军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不使一人漏网。

这一夜月黑风高,为了不惊动蜀军,文鸯下令马摘铃人衔枚,禁止发出任何的声响来。

文鸯突围的目标,就是壶关城东南的蜀军两支军队的结合部,白天的时候,文鸯已经是暗暗地登高观察过了,蜀军虽然已经对壶关城进行了四面的包围,但这个包围圈并不紧密,在两支军队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空当,而那儿,正好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东南方向,如果晋军想要突围成功的话,就必须要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

突围作战原本就是最困难的战斗,离开了城池的掩护,前路茫茫,还不知道藏着多少危机和埋伏,而且此去冀州,得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

但文鸯别无选择,困守孤城的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蜀军不但拥有人数上的优势,而且拥有着无坚不摧的火药武器,如果没有援兵,文鸯守住壶关的可能性为零。

与之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战,而且晚走不如早走,趁现在蜀军还没有对壶关城形成合围之势,正是晋军突围的最佳机会,而一旦蜀军开始对壶关进行围攻之后,再想突围,那就试比登天了。

文鸯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他的果决和刚毅,甚至连派斥侯探路的侦察都没有进行,文鸯在接到司马骏回信的当天,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连夜突围了。

起初的行动十分地顺利,文鸯选择的这个空当非常不错,两侧的蜀军营地在一片黑沉之中寂静无声,似乎所有的人士兵都进入了梦乡,晋军在踏上这条小道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的战斗。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祁宏、武茂等人欣喜不已,没想到蜀兵竟然会睡得这么死,晋军从他们的身侧经过,居然会全无察觉。

祁宏甚至动了要偷袭蜀营的打算,这么大好的机会白白地浪费掉,简直太可惜了。

身边的段广及时地喝止了他,低声地道:“文将军吩咐了,切不可打草惊蛇,这种节外生枝的事情,少做为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