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胤在洛阳当然也有自己的骠骑大将军府,不过母亲及众人刚到洛阳,刘胤和青儿就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留在了安平王府陪着马王妃,同时也关注着傅月华的病情。

刘谌呵呵一笑道:“难得你们一家团聚,我可是特意地赶过来道贺一声乔迁之喜的。”

刘胤注意到到刘谌虽然笑着,但眉宇之间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色,虽然不足以为人察觉,但平时最为擅长察言观色的刘胤还是注意到了刘谌的神色变化,想想他此番是刚刚晋见的刘禅,想来也和此事有关。

“陛下龙体如何?”刘胤询问道。

“父皇刚刚服过太医的药,病情也便是缓和了一些,只是十年未见父皇之见,今日见之,父皇竟然是如些地苍老,只怕……只怕……”说到此处,刘谌竟有几分哽咽,话到嘴边,却是又说不出口。

刘胤自然明白刘谌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不过他也没有点明,而是询问道:“如今太子已经去世,二哥三哥四哥皆都先走一步,那么陛下此番就没有透露立储之事?”

刘谌摇了摇头,道:“没有。不过从父皇言语之中,可以感到犹豫不决,至于如何决断,恐怕还得几日后才有定论。”

现在皇室诸子中,也仅剩北地王刘谌和新兴王刘恂以及上党王刘虔,上党王刘虔最为年幼,资质也较为平庸,应该是缺乏竞争力的,真正的储君位子,肯定是由刘谌和刘恂来相争的。

刘谌和刘恂一直以来就是水火不容,兄弟俩的关系很僵,不过那个时候排在他俩前面的除了太子刘璿之外,还有老二安定王刘瑶和老四新平王刘瓒,似乎再怎么相争,高高在上的皇位与他们还是相隔差远的。

现在迁都到了洛阳,情况陡然间发生了变化,刘谌突然变成了皇长子,而和刘恂的矛盾又紧张起来。

刘禅溺爱刘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皇宫上下,朝廷内外,都是尽人皆知,早些年刘'禅就有废掉太子刘璿另立刘恂为太子的打算,只不过当时蜀汉政权内外交困,刘禅根本就无瑕顾及,直到太子刘璿去世之后,立谁为太子成为了一件要事。

不过刘禅现在也确实是很难决断,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似乎应该轮五子北地王刘谌,不过刘禅一直对刘恂是钟爱有加,此番立储,刘禅还是想着让刘恂来做皇帝的。

现在朝中的大臣们,态度比较明确的是尚书令霍弋和大将军姜维,霍弋支持刘谌而姜维则是站在刘恂的一边,其他的大臣虽然也有态度明确者,但大部分的大臣态度还是比较暧昧的,因为此刻旗帜鲜明的支持一方,必然将另一方得罪的死死的,万一将来另一方登基的话,那么先前支持那一方的,必然会地位尴尬。如果遇到一个不开明的君主,那后果更是灾难性的。

现在朝廷之中三位录尚书事的大臣有两位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只剩下刘胤一人现在尚不明确,不过刘谌很清楚,凭借着自己和刘胤的关系,争取到他的支持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刘胤和刘恂之间颇有嫌隙,这无疑给刘谌又添了不少的筹码。

但刘胤一日不表态,刘谌一日就心中没底,所以刘谌首先顾不及其他,第一个跑到刘胤这边,就是为了得到刘胤的首肯。

同时,他给刘胤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刘禅将不日宣布刘胤晋升为大司马。

刘胤的功勋卓著,此番更是首先拿下了洛阳,灭掉了晋国,功劳是经天纬地的,而现在刘胤的骠骑大将军,还是刘胤当初拿下关中之时册封的,如果刘禅再不封赏的话,恐怕许多人都会有所微辞了。

大司马的这个职位位在三公之上,蜀汉朝廷担任过此职的,也只有蒋琬一人,位置于大将军并列,也就是说刘胤此后就会同姜维平起平坐了。

第1094章觐见

PS:稍后更正,大约三点…………………………………………………………………………………………………………………………………………………………………………………………………………………………………………………………………………………………………………………………………………………………………………………并未继承前任的感情,真要让刘胤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同床共枕,刘胤还是真的很难接受。

从傅月华房里离开的时候,刘胤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一方面他希望傅月华可以清醒过来,彻底地结束那种疯疯颠颠的生活,另一方面,出于对未来的恐惧,他又希望就这样维持现状,什么也不要改变。

在阵前指挥千军万马,挥洒自如的刘胤此刻却是十分地矛盾纠结,不知该如何是好,但这又是他内心之中极为隐密之事,无法和别人道知,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不可能知晓。

刘胤摇摇头,暂时不去想这桩事情,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考虑的再多,也是枉然,三天之后,看具体情况再行定夺吧。

刚出傅月华的房间,刘胤就接到禀报,北地王刘谌来访。

刘胤赶到大堂,刘谌也已经在那儿就座了,反正刘谌和刘胤的关系非比寻常,刘谌到了安平王府,也和自己家中没什么不同,很是随意。

“难得五哥你这么清闲,已经见过陛下了?”今天是刘禅到洛阳的第一天,首先晋见的就是他的皇子皇孙们,刘谌也自然在其列,故而刘胤有此一问。

和安平王府一样,北地王府此次也是举家迁来洛阳,刘谌的夫人崔氏及刘谌的三个儿子这回也同样地来到了洛阳,安置在了原先河间王司马颙的府邸。按理说此刻正是刘谌一家团聚之时,其乐融融,没想到刘谌却跑到安平王府来。

刘胤在洛阳当然也有自己的骠骑大将军府,不过母亲及众人刚到洛阳,刘胤和青儿就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留在了安平王府陪着马王妃,同时也关注着傅月华的病情。

刘谌呵呵一笑道:“难得你们一家团聚,我可是特意地赶过来道贺一声乔迁之喜的。”

刘胤注意到到刘谌虽然笑着,但眉宇之间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色,虽然不足以为人察觉,但平时最为擅长察言观色的刘胤还是注意到了刘谌的神色变化,想想他此番是刚刚晋见的刘禅,想来也和此事有关。

“陛下龙体如何?”刘胤询问道。

“父皇刚刚服过太医的药,病情也便是缓和了一些,只是十年未见父皇之见,今日见之,父皇竟然是如些地苍老,只怕……只怕……”说到此处,刘谌竟有几分哽咽,话到嘴边,却是又说不出口。

刘胤自然明白刘谌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不过他也没有点明,而是询问道:“如今太子已经去世,二哥三哥四哥皆都先走一步,那么陛下此番就没有透露立储之事?”

刘谌摇了摇头,道:“没有。不过从父皇言语之中,可以感到犹豫不决,至于如何决断,恐怕还得几日后才有定论。”

现在皇室诸子中,也仅剩北地王刘谌和新兴王刘恂以及上党王刘虔,上党王刘虔最为年幼,资质也较为平庸,应该是缺乏竞争力的,真正的储君位子,肯定是由刘谌和刘恂来相争的。

刘谌和刘恂一直以来就是水火不容,兄弟俩的关系很僵,不过那个时候排在他俩前面的除了太子刘璿之外,还有老二安定王刘瑶和老四新平王刘瓒,似乎再怎么相争,高高在上的皇位与他们还是相隔差远的。

现在迁都到了洛阳,情况陡然间发生了变化,刘谌突然变成了皇长子,而和刘恂的矛盾又紧张起来。

刘禅溺爱刘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皇宫上下,朝廷内外,都是尽人皆知,早些年刘'禅就有废掉太子刘璿另立刘恂为太子的打算,只不过当时蜀汉政权内外交困,刘禅根本就无瑕顾及,直到太子刘璿去世之后,立谁为太子成为了一件要事。

不过刘禅现在也确实是很难决断,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似乎应该轮五子北地王刘谌,不过刘禅一直对刘恂是钟爱有加,此番立储,刘禅还是想着让刘恂来做皇帝的。

现在朝中的大臣们,态度比较明确的是尚书令霍弋和大将军姜维,霍弋支持刘谌而姜维则是站在刘恂的一边,其他的大臣虽然也有态度明确者,但大部分的大臣态度还是比较暧昧的,因为此刻旗帜鲜明的支持一方,必然将另一方得罪的死死的,万一将来另一方登基的话,那么先前支持那一方的,必然会地位尴尬。如果遇到一个不开明的君主,那后果更是灾难性的。

现在朝廷之中三位录尚书事的大臣有两位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只剩下刘胤一人现在尚不明确,不过刘谌很清楚,凭借着自己和刘胤的关系,争取到他的支持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刘胤和刘恂之间颇有嫌隙,这无疑给刘谌又添了不少的筹码。

但刘胤一日不表态,刘谌一日就心中没底,所以刘谌首先顾不及其他,第一个跑到刘胤这边,就是为了得到刘胤的首肯。

同时,他给刘胤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刘禅将不日宣布刘胤晋升为大司马。

刘胤的功勋卓著,此番更是首先拿下了洛阳,灭掉了晋国,功劳是经天纬地的,而现在刘胤的骠骑大将军,还是刘胤当初拿下关中之时册封的,如果刘禅再不封赏的话,恐怕许多人都会有所微辞了。

大司马的这个职位位在三公之上,蜀汉朝廷担任过此职的,也只有蒋琬一人,位置于大将军并列,也就是说刘胤此后就会同姜维平起平坐了。

第1095章刘禅的心思

刘胤见到刘禅的时候,刘禅正半躺于龙榻之上,脸色发白,神情萎靡,看得出,长途的跋涉让原本身体就很羸弱衰老的刘禅不堪重负,一到洛阳就病倒了。

“臣刘胤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刘胤当即叩首请安。

刘禅的脸上,微微地露出些笑意,吩咐身边的两个近侍太监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龙榻,道:“是文宣啊,来,到朕的身边来。”

刘胤迟疑了一下,不过他还是遵从了刘禅之意,半坐于龙榻边上,道:“臣闻陛下龙体欠安,挂念之甚,不知陛下觉得是否好了一些?”

刘禅道:“方才太医瞧过了,不过是舟车劳顿所致,已经吃过药了,并无什么大碍。文宣,在朕的寝宫之中,又无外人,你一口一个陛下叫着多生分,朕还是喜欢听你叫皇伯父。”

“诺,皇伯父。”刘胤顺着他的意思称呼道。

刘禅满意地点点头,道:“你父王比朕小七岁,从小我们便是手足情深,兄弟和睦,只可惜你父王英年早逝,寿祚不永,每每思及,朕便是心痛不已。你与辑儿,虽是皇侄,朕也是视若己出,如今看你们终成我大汉之栋梁之臣,朕心甚慰。文宣,此番你建如此不世之功,朕都不知道该如何封赏与你了。”

刘胤道:“皇伯父,汉室倾危,小侄身为刘氏子孙,自当责无旁贷,虽肝脑涂地,亦万死不辞,些许微功,又何足道哉,何况皇伯父已封小侄为大司马,官居一品,皇恩浩荡,小侄岂敢再要什么封赏。”

刘禅摆摆手,道:“区区一个大司马,又如何能抵得上贤侄的惊天纬地之功,这十年来,你开疆拓土,为大汉的江山社稷立下过多少的丰功伟绩,如果没有你,朕都不知道在那儿当这个亡国之君呢。你的功劳,朕当然要赏,不仅要赏,而且还得重重地赏,大大地赏才是。”

刘胤道:“皇伯父,小侄不求什么封赏,只愿皇伯父的龙体能快些好起来,这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刘禅微微地苦笑一声,摇摇头道:“朕的身体,朕很清楚,朕能坐到这洛阳的皇宫之中,已经是托了文宣你的福,朕也想着可以在洛阳君临天下,只可惜天不相佑,朕大限将至,恐怕是无力回天。”

刘胤大惊失色,道:“皇伯父何出此言?洛阳宫中,皆有前晋之太医无数,皆医术精良,皇伯父皆可放心用之。”

刘禅摇摇头道:“朕的身体,朕自然知晓,生死各有命数,谁也不可强求。先帝寿祚六十有三,朕今年已是六十有七,已超先帝四岁,虽死无怨矣。朕只是担忧百年之后,这江山社稷谁来继承,如果所选之人不当,致使江山沦丧,朕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刘胤不禁暗暗称奇,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出自刘禅之口,打死也不相信这话居然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做了一世的平庸之主,到头来,草率地投降了邓艾,将蜀汉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与他人,自己则是没心没肺地去洛阳当了一个“此间乐不思蜀”的安乐公。

现在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心忧社稷的话来,倒让刘胤是大跌眼镜,这十年不见刘禅,难不成他的智商还有显著的提高?或者说他原本就是一个扮猪吃虎的狠角色,只是善于伪装自己而已。所谓的乐不思蜀,也不过是刘禅明哲保身的大智慧,正因为他故意地装糊涂,才能在铁血手腕的司马昭手下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皇伯父不必担忧,五哥六弟七弟皆是人中龙凤,文治武功,俱是不凡,将来无论是谁承继大统,也必定可将汉室发扬光大,一统天下。”刘胤只能是用这话来安慰刘禅了,要说刘禅剩下的三个儿子,除了刘谌之外,剩余的刘恂和刘虔,刘胤着实不敢恭维。

刘恂自不必说,荒淫残暴,骄纵暴虐,如果真的让来继承皇位的话,那么蜀汉江山社稷是足足地倒了八辈子的大霉。刘胤一手打下来的大好河山,将会在他的手中给败光掉。

至于刘虔,他是诸皇子中年龄最小的,当时刘胤北伐出征之时,刘虔还只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现在就算是成年了,但其性格懦弱,为人木讷,很早就被人踢出了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之列。

相比较而言,也只有北地王刘谌靠谱一点。刘胤这些年一直和刘谌在一起,对他的性格脾气还是蛮了解的,刘谌性刚而直,好犯言直谏,故而数次触怒刘禅,并不为刘禅所喜。

选谁做皇位继承人,刘禅自己肯定会拿主意,依他的偏爱程度,首先定然是刘恂,其次是刘虔,最后才会轮到刘谌,这一点刘胤很清楚。

刘胤暗暗地寻思着,刘禅和他说这一番话,是否有向他征询意见的意思,毕竟以刘胤此刻的身份,是朝臣之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意见,必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左右刘禅的想法。

如果刘禅真的有这个意思的话,那么刘胤必定不能坐视不理,就算不论他和刘谌的关系,单单是为了防止吴国皇帝孙皓的悲剧重演,刘胤也绝不能听之任之。

刘胤暗自地思索着,想要改变刘禅的想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就算是刘胤开口,也必须要讲究一点技巧性,否则,是很容易触怒刘禅的。

刚才刘胤很是笼统地将刘禅的三个儿子都夸奖了一番,当然这些不疼不痒的话很没有什么营养,说了也等于是没说,接下来,刘胤就必须要阐明自己的态度了,既然刘禅有征询自己意见的想法,刘胤就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是。只不过,如何来说,刘胤还得再酝酿酝酿,毕竟他现在还没有想好。

那知刘禅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说出了一番话,这番话,直把刘胤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第1096章惊出一身的冷汗

刘禅摇头道:“文宣,你不必安慰朕了,朕的子女,能力如何,朕又何尝不知。如果他们能有你一半的能力,朕也不必如此忧心了。谌儿刚直易折,不擅变通,恂儿自负聪慧却不务正业,虔儿懦弱木讷,不善言辞,个个都让朕不省心呐。文宣,你虽然是朕的侄儿,倒也一样是先帝之后,朕百年之后,欲将皇位传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禅的声音并不高,但在刘胤听来,顿时觉得如五雷轰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