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初的时候,冰面上没有任何的异常,鲜卑兵不禁是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很快地,他们距离北岸已经是很近了。但还尚来不及登岸,就听得脚底下的冰层突然地发出喀嚓嚓冰层断裂的声音。

慕容涉归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地拨转马头向后退去,但冰层断裂的速度相当地快,转眼之间就已经是碎裂成了一大片,方才还好好站在冰面上的鲜卑士兵,瞬间就掉入了河水之中。

慕容涉归也不例外,他刚跑了几步,轰隆的一声,连人带马,陷入了河水之中。

第1224章败逃

PS:更正会晚一点,抱歉了,明天早上再看吧………………………………………………………………………………………………………………………………………………………………………………………………………………刘胤也只能采用蚕丝做为替代品,蚕丝的保暖效果要远远高于棉花,只是价格极为昂贵,毕竟蜀地所出产的蚕丝,大多都被织成了锦,很少去填充冬衣的。

刘胤在当年北伐雍凉之时,就曾从国库之中调用了大量的蚕丝制成保暖的冬衣,最终才得以顺利地通过了大雪山,此番在冰天雪地的冀州作战,刘胤又一次地如法炮制,不过此次所需的数量就更为地庞大了,至少也得满足十万大军所需才行。

刘谌当然是鼎力支持,洛阳国库之中不足,刘谌便下令从益州及别的州郡往冀州去调,为了满足前线大军所需,刘谌甚至下令暂时停掉了蜀锦的生产,将蚕丝全部运往冀州。

这让许多人感到肉痛,这么多的蚕丝,堆成了如同一座小山,如果全部织成蜀锦的话,价值就是价值连城,浪费在制作冬衣上面,似乎有些可惜。

但刘谌却不怎么认为,只要是前线所需的,一律无条件供应,蜀锦今年没了,明年还可以再织,但江山社稷丢了,那就真的没有办法挽回来了。

有了足够的冬衣,汉军在这种天寒地冻冰天雪地之中,才会行动自如,而鲜卑人大多身着单衣,冻得簌簌发抖,可想而知他们的战力如何了。

汉军三路齐出,从三个方向上同时对鲜卑大军发起了围攻,这不禁让慕容涉归是脸色铁青,他也没有想到汉军竟然是如此地胆大妄为,这完全是意图全歼鲜卑大军的节奏啊!

如果不是遭逢大雪,慕容涉归很可能会嗤之一笑,汉军这叫什么,人心不足蛇吞象,拿八九万人来就想着一口吞掉人家二十万大军,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但现在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让慕容涉归反击的心机划为了无有。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反击了,能够抵御得住汉军的进攻已经是很不错了,现在断后的有乌海,左路有慕容吐谷浑,右路派谁去抵挡呢?

幼子慕容廆主动请命道:“父汗,就由儿臣去挡住汉军的进攻吧,确保父汗可以渡漳河成功。”

慕容涉归轻轻地摇摇了头,慕容廆毕竟还太年轻,这个时候,未必能担得起如此重大的责任,而右翼一旦失守,汉军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鲜卑人的防御而攻到中军来。

更何况,慕容涉归对这个幼子非常地溺爱,早已是暗下决心,自己在百年之后,便传位给慕容廆,由他来统领慕容鲜卑部。别看慕容吐谷浑是长子,但却是庶出,和嫡出的慕容廆地位相差太远,所以慕容涉归对慕容吐谷浑并不太重视,反全观慕容廆,却是钟爱之极。

如果说在比较顺利的时候,慕容涉归是很乐意让慕容廆带兵出去锻炼锻炼的,但此刻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候,慕容涉归是断然不会派慕容廆出战迎敌的。

“乌山——”慕容涉归瞅了一眼眼前诸将,道。

乌山是乌海的弟弟,虽然比起草原十大勇士的哥哥乌海差了那么的半筹,但乌山也还算是慕容涉归帐下的一员悍将,此刻慕容涉归亲自点名,乌山是立刻出列道:“末将在。”

慕容涉归吩咐道:“命你率一部人马,前去抵御右翼之汉军,不得有误。”

乌山领命,率军前往右翼与汉军交锋。

三路人马都有各自抵挡得鲜卑军,此刻的慕容涉归略略地有些放心了,毕竟此前与汉军交战,汉军所拥有的成建制的骑兵也就是六个军九万人马,如今这六个军三路齐出,汉军骑兵可是倾巢而出呀。

“这刘胤还真是舍得下血本。”慕容涉归感叹道,汉军总共就这么一点骑兵,若是战败了,岂不是没有了再战的本钱,不管刘胤是如何想的,反正慕容涉归是不可能理解的。

有这三路大军阻击,慕容涉归很快地就率领大军赶到了漳河边上。

此时天地苍茫一色,完全分不清哪儿是河,那儿是岸,慕容涉归在堤上,吩咐士兵去探看漳河的冰层。

两名鲜卑兵专门地踩到了冰面上,用力地跺跺脚,看到冰层很厚实,便回去复命道:“启禀大单于,漳河结冰,可以横渡。”

慕容涉归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本他还担心漳河河面上的结冰不太结实,如果无法直接横渡的话,确实是困难重重,首先渡船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现在既然漳河结冰,那就省下了建造浮桥的时间,鲜卑大军,便可以顺顺利地回到幽州去了。

慕容涉归显然不想耽搁任何的时间,立刻下令鲜卑骑兵踏兵步行。

漳河并不太宽,最宽处,也不过才一里多的距离,窄的地方,只有百十来丈的宽度,现在还没有到数九寒天,纯粹是因为突降大雪导致天气寒冷河面才结冰的,远没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地步。

慕容涉归派人查探完冰情之后,这才放心地率军开始踏冰渡河,一次河面上承载不了太多的人马,慕容涉归就将人马分开,分批渡河。他亲自一马当先,率军踏上了冰面。

起初的时候,冰面上没有任何的异常,鲜卑兵不禁是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很快地,他们距离北岸已经是很近了。但还尚来不及登岸,就听得脚底下的冰层突然地发出喀嚓嚓冰层断裂的声音。

慕容涉归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地拨转马头向后退去,但冰层断裂的速度相当地快,转眼之间就已经是碎裂成了一大片,方才还好好站在冰面上的鲜卑士兵,瞬间就掉入了河水之中。

慕容涉归也不例外,他刚跑了几步,轰隆的一声,连人带马,陷入了河水之中。

第1225章北进幽州

漳水一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和俘虏慕容鲜卑十八万之多,战果辉煌,整个漳水南岸的积雪都被染红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慕容鲜卑大单于慕容涉归逃走了,这让汉军诸将是耿耿于怀,纷纷地向刘胤请命追击。

刘胤只是微微一笑,道:“逃得好,逃得妙,本来我还计划着送他一程,既然他己经先走一步,那却是再好不过了。”

诸将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刘胤是何意,这擒贼先擒王,斩草必除根,让慕容涉归逃掉,简直就是后患无穷,刘胤没动怒反而是拍手叫好,这不禁让众将是莫名其妙。

有心思敏捷的认为刘胤说的这是反话,似乎是对众将没有擒获慕容涉归不满,但从刘胤的态度来看,似乎又不象,众人皆是如坠雾里,不明觉厉。

罗宪问询道:“如今慕容鲜卑已溃退而去,冀州之患平定,那么下一步我们又该当如何?是原地休整还是回师洛阳?”

以罗宪的意思,打败了鲜卑收服了冀州,又正好赶上严寒隆冬,也该是汉军休整的时候了,就算是北征鲜卑,也得明年开春再做计较。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大军该留在冀州休整还是回师洛阳?

其实原地休整和回师洛阳都各有利弊,明年春天对鲜卑进行北伐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回师洛阳的话,明年春天还得从洛阳出兵,这一来一回,势必会耽搁不少的时间。但原地休整的话,二十多万大军又将面临粮草补给的困难,毕竟这么多的军队,所需的粮草数额甚大,粮草来回转运,光是路途上的消耗就是极为地惊人的,大军在冀州呆上几个月的时间,对后勤补给也是一个比较大考验。

这也就是军队为什么在常规驻防的时候不采用集中驻防的原因,固然其中有防务上的考虑,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方便后勤供应。行军打仗,尤其是那种跨越数千里的远程作战,对后勤补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无法解决粮草辎重的补给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军队的作战半径。

这时,诸将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刘胤的身上,等着他回答罗宪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人也有各人的打算,有人倾向于原地休整,也有倾向于回师洛阳,但他们都知道,只有刘胤才是最终的决断者。

刘胤微微地一笑道:“怎么才有两个选项?冬歇休整,那是必然之事,不过这休整的地点,我倒是选了一处,不过既不在冀州,也不在洛阳。”

诸将皆是一脸的疑惑,虽然说季汉的版图现在已经横跨十几个州了,但从明年出征鲜卑的最佳位置来看,唯有冀州和洛阳两个地方为合适,难不成刘胤还有别的考虑?

罗宪道:“不知雍王考虑到何处休整大军?”

刘胤手指地图靠北的位置,简短而有力地沉声道:“幽州!”

“幽州?”诸将是面面相觑,幽州现在还控制在鲜卑人和前晋的残余势力手中,刘胤要去幽州休整大军,岂不是要继续地向鲜卑人开战吗?而且幽州靠近北疆,乃苦寒之地,在幽州休整,真的就那么的明智吗?

刘胤环视了一下众人,道:“你们或许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偏偏选择去幽州?确实,按现在的天气和环境,此刻去幽州,并非是上上之选。不过幽州除了蓟县、渔阳、昌黎三城之外,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到了鲜卑人的手中,此番慕容涉归吃了败仗,肯定会逃回幽州,试图重整兵马,来年再战。如果我们就此罢兵休整,等到明年春天北伐之时,慕容鲜卑恐怕已经又在幽州集结起了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次消灭了慕容鲜卑的十几万军队,就可以让其一蹶不振,事实上,这些胡人全民皆兵,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就足以能再造出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来,而且战力绝对不俗。所以我们必须要乘势而进,乘着鲜卑此次战败的时机,北进幽州,将慕容鲜卑彻底地逐出幽州去。”

张乐奇道:“那我们方才主动请战追击慕容涉归大哥你又不许,慕容涉归吃了败仗,定然不会逃得太远,我们一路追去,斩草除根,岂不正好?大哥你偏要放虎归山,此刻却又要攻打幽州,到底是几个意思?”

刘胤呵呵一笑,道:“北进幽州和斩草除根,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张乐瞪大了眼珠子,道:“两回事?北进幽州不就是为了消灭慕容涉归吗,怎么可能是两回事?”

刘胤故意地卖了一个关子道:“这个你就不用细究了,等到了明年,你自然会明白。”

张乐是一头雾水,不过刘胤不说,他也不好再追问了。

随后刘胤调整了军队,已经换上了冬装的无当飞军、阳安军和骑六军组成了北进的一个临时军团,剩余的军队则在冀州原地休整。

毕竟用蚕丝和皮毛制做的冬装代价相当地昂贵,几乎都快把国库给掏空了,饶是如此,运送到前线的冬装也只能满足装备八个军,剩下的七个军只能是换上普通的冬装。

普通的冬装说穿了也就是普通的麻衣由单衣换成夹衣而已,称之为“褐衣”,至于名贵的裘皮大衣,那只是官宦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刘胤的军队近半数人员穿上了“奢侈品”,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身着褐衣的军队冬天自然没法打仗,冰天雪地里,站上一会儿就冻僵了,更别说去行军打仗了,所以刘胤把这七个军统一留在了冀州进行休整,由罗宪和蒋斌统率,等到来年再做安排。罗宪和蒋斌的任务也比较简单,就是每日午时前后进行一些操练,以维持军队的正常秩序即可。

至于已经换好冬装的这八个军,则在刘胤的率领之下,越过漳河,踏雪而进,一路向北,向幽州方向开进。

第1226章楼桑村祭祖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慕容鲜卑大单于慕容涉归逃走了,这让汉军诸将是耿耿于怀,纷纷地向刘胤请命追击。

刘胤只是微微一笑,道:“逃得好,逃得妙,本来我还计划着送他一程,既然他己经先走一步,那却是再好不过了。”

诸将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刘胤是何意,这擒贼先擒王,斩草必除根,让慕容涉归逃掉,简直就是后患无穷,刘胤没动怒反而是拍手叫好,这不禁让众将是莫名其妙。

有心思敏捷的认为刘胤说的这是反话,似乎是对众将没有擒获慕容涉归不满,但从刘胤的态度来看,似乎又不象,众人皆是如坠雾里,不明觉厉。

罗宪问询道:“如今慕容鲜卑已溃退而去,冀州之患平定,那么下一步我们又该当如何?是原地休整还是回师洛阳?”

以罗宪的意思,打败了鲜卑收服了冀州,又正好赶上严寒隆冬,也该是汉军休整的时候了,就算是北征鲜卑,也得明年开春再做计较。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大军该留在冀州休整还是回师洛阳?

其实原地休整和回师洛阳都各有利弊,明年春天对鲜卑进行北伐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回师洛阳的话,明年春天还得从洛阳出兵,这一来一回,势必会耽搁不少的时间。但原地休整的话,二十多万大军又将面临粮草补给的困难,毕竟这么多的军队,所需的粮草数额甚大,粮草来回转运,光是路途上的消耗就是极为地惊人的,大军在冀州呆上几个月的时间,对后勤补给也是一个比较大考验。

这也就是军队为什么在常规驻防的时候不采用集中驻防的原因,固然其中有防务上的考虑,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方便后勤供应。行军打仗,尤其是那种跨越数千里的远程作战,对后勤补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无法解决粮草辎重的补给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军队的作战半径。

这时,诸将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刘胤的身上,等着他回答罗宪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人也有各人的打算,有人倾向于原地休整,也有倾向于回师洛阳,但他们都知道,只有刘胤才是最终的决断者。

刘胤微微地一笑道:“怎么才有两个选项?冬歇休整,那是必然之事,不过这休整的地点,我倒是选了一处,不过既不在冀州,也不在洛阳。”

诸将皆是一脸的疑惑,虽然说季汉的版图现在已经横跨十几个州了,但从明年出征鲜卑的最佳位置来看,唯有冀州和洛阳两个地方为合适,难不成刘胤还有别的考虑?

罗宪道:“不知雍王考虑到何处休整大军?”

刘胤手指地图靠北的位置,简短而有力地沉声道:“幽州!”

“幽州?”诸将是面面相觑,幽州现在还控制在鲜卑人和前晋的残余势力手中,刘胤要去幽州休整大军,岂不是要继续地向鲜卑人开战吗?而且幽州靠近北疆,乃苦寒之地,在幽州休整,真的就那么的明智吗?

刘胤环视了一下众人,道:“你们或许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偏偏选择去幽州?确实,按现在的天气和环境,此刻去幽州,并非是上上之选。不过幽州除了蓟县、渔阳、昌黎三城之外,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到了鲜卑人的手中,此番慕容涉归吃了败仗,肯定会逃回幽州,试图重整兵马,来年再战。如果我们就此罢兵休整,等到明年春天北伐之时,慕容鲜卑恐怕已经又在幽州集结起了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